女生的零食千万不能乱碰:又来了,看见千万别摸别吃
据杭州交通918消息
“粉色******”!
是它!
它又来了!
外观粉粉嫩嫩
它爱附在木头上
湖边的地面上
湖里水生植物的根茎上
桥墩上
……
密密麻麻
让人头皮发麻!
它就是福寿螺的卵!
(注意!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原产于美洲,属于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不仅是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杀手”,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值得警惕的是,一只福寿螺里,可藏寄生虫6000条!
食用了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就可能被感染,出现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还可导致死亡。
福寿螺的食量极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且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除了福寿螺本螺,它产的卵也不要碰!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在距离水面15-40cm处,常常出现粉红色虫卵。
福寿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呈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远看像朵粉红色的“花”,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
福寿螺的卵常出现在水边
如果看见
千万别摸!
据双流发布消息,记者在一公园内发现了福寿螺,联系了公园工作人员后,专业人员进行了相关处理。
记者也询问了到了公园方工作人员,发现福寿螺所产的卵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通过撒药、人工铲除等方式进行清除。在现场发现的几处福寿螺卵,目前已经被清除干净。
但由于福寿螺繁殖速度过快,今天铲除,明天又繁殖出来,工作人员也是发现一处清除一处,有时可能会有“漏网之鱼”。
所以,广大市民朋友们,千万不要去触碰福寿螺的卵,其具毒性,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千万别被它“美丽”的外表蒙骗了。
夏天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
成都农业部门:放鸭子可治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2021年6月中旬,家住成都温江区万春镇的居民反映,当地天乡路旁水池里的石头上,有大量福寿螺的卵。
周边经过的市民告诉记者,平时路过水池时,偶尔可以看到粉红色的团状物“粘”在石头和假山上,但由于水草茂盛,没看见过福寿螺。也有遛狗的市民告诉记者,知道福寿螺的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后,以后遛狗就不会经过有福寿螺的水池,担心宠物感染寄生虫。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魏文燕看到现场照片后确定,水池中的正是福寿螺。随后这邪恶福寿螺已被处理。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天正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成都每年都会安排区(市)县农业部门对这一类外来入侵物种进行集中处理。
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了解到,福寿螺十年前就在成都出现过,经过整治,目前效果较好,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暴发情况。对于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的整治,主要由成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牵头各区(市)县相关单位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分为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针对福寿螺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四种办法。其中,生物防治采用放养鸭子的办法,每亩15~30只,既能控制螺害,也能节省养殖成本。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
此外,还有人表示,福寿螺和田螺十分相似,那么应该如何分辨两者?
①从外观来看,通常福寿螺个头会比田螺大许多,色泽偏黄;
②福寿螺的尾部比较短平,外壳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较长较尖,外壳坚硬。
③福寿螺的卵是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
别吃福寿螺!
别碰福寿螺的卵!
还有未煮熟的田螺、牛蛙、小龙虾等
也都含有寄生虫
食用之前都要彻底烹饪彻底煮熟、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