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北方收麦子怎么收?关中收麦一个干着急的过程

人气:412 ℃/2024-05-14 06:27:50

直到今年5月的连阴雨后,收麦子这项与天斗与地斗的农事活动,才有机会通过铺天盖地的新闻,将其艰难的一面无比清晰地呈现于众人眼前。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站在周至田垄上观刈麦的白居易,有感于劳动之艰,发出这样的感叹,足见收割麦子的每个环节,都藏着需要小心应对的重重危机,而“龙口夺食”只是其中之一。

ONE ,

到时间,回屋割麦了!

老人们自己的时间表里,有一个特殊的节点,当杜鹃鸟叫起满田头的“算黄算割”时,镰刀务必磨快了,待南风一起,即到地头盘算麦子的采收。

摄影|梧桐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有时候一转头的功夫,肥沃原野上的麦穗就垂头了,熟得要炸开。

如果收得不及时,大太阳下很容易爆穗,风一吹,雨一打,掉在泥里拾都拾不回来。

*今年因下雨而发芽的麦子

像今年这雨,让很多麦子就地发芽,芽麦子也可磨面,只是有了甜味儿,但什么都做不成,烙饼不成整张,擀面发酥不成条,味道与口感大打折扣。

是以在曾经的岁月里,遇上夏收,中小学都会放“忙假”,暂且放下教书育人的百年大计,老师学生统统下地,裤腿一卷,袖子一挽,提着灌上浆水的铝壶,顶着大太阳,在雨云到来前争分夺秒地和老天爷抢收成。

麦子就在地里,但割起来不简单。熟练者一茬一茬放平整块的麦地,麦秸齐根割断,整整齐齐,而生手则容易把麦秆割得长短不一,有扎脚的风险。

摄影|全全

割麦子的时候最怕遇见倒伏的麦子,麦子东倒西歪,贴地,让人无从下手。动作太大,麦穗就掉地上,倒伏麦子割完了,腰也累断了。

即便看起来是简单重复的动作,其中也尽是讲究和技巧。有时麦子种多了,自家割不过来,就需要专业人士——麦客协助。

TWO ,

麦客,收获季的候鸟

在关中地区,有很多以“客”称呼的职业:刀客,瓜客,拳客,知客,货客,而最直接与土地进行交换产出的,就是麦客了,在过去,他们是以双手挑战机械的存在。

“看见垂杨柳,回头麦又黄,蝉声犹未断,孤雁已成行”。在八十年代的夏天,一群外乡人在一夜之间就会卷着被褥肩扛镰刀,将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北到黄土高原南缘、南靠渭水流域的地区填满。

外出受雇,叫做赶场,易地待雇,叫做转场。陕南麦客先赶西安地区的场,而陕西西北各县的麦客则往来于咸阳地区。至于甘肃和宁夏的老乡,则贯穿关中和泾渭流域,如同耙子一样从西搂向东,再由东向西回到家乡的麦田。

摄影|梧桐

如同候鸟一样,麦客们首先瞄准的是广种薄收的渭北高塬北边的向阳坡一线。

这里的麦子干黄易熟,黄一块收一块,一两天以后大战局才起,在西起陇县至岐山南坡再过富平、合阳至黄河畔拉开大幕,如同用兵一般,二三十万麦客倾巢而出,在全关中几十个县同时开镰。

这种使力欢庆的时候过三五天,割麦大战基本告一段落,大队人马折身北上或西进,割到家门前就回家,结束这一年短则十几天、长则四十天的战斗。

摄影|梧桐

关于麦客的描写,关中曾留下这样的民谣:背头麻鞋毛褡裢,槐木肘肘刃片片,麦客子走州过县,掌柜的馍馍加面。正因麦客们在工作中发挥着极限的体力和耐力,善待麦客也成了农人们不成文的规矩。除工钱外,馍馍面条能吃多少给多少,甚至还管抽烟。

虽然主家待麦客宽厚,但是算工钱的时候一定不影响各自的精打细算。麦客们几乎都练就了以脚量地的本领,按亩算钱。

摄影|梧桐

如今,机械取代了麦客,关中地区的田间地头,时常可见有四川、青海牌照的收割机,承担割麦子的工作。

THREE ,

碾场和扬场

放到现在来说,收割机的存在,省了不少事,麦子由钢铁组成的庞然大物吞吐,进去前是连杆带叶的植被,出来的就是脱粒的粮食,蛇皮袋子一装就拉回了家。

而在此之前,想要让麦穗变麦粒,得摊场。

摊场要赶早,选一个响晴天,一家子能劳动的都得上,把麦堆子铺开满场,不拘用牛还是拖拉机,牵着碌碡,在麦穗上反复碾压,直到麦粒从麦秆上落下来,摊场越早,太阳晒得越足,谷壳分离得越好。

因此,摊开的麦子日夜晾晒,不往家里拉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卷上凉席,就睡在场上,看守着自家的劳动成果,边东家长西家短夜话几句。或者唱几句戏,或者讲鬼故事,把小孩子们逗得从这家场上串到那家,到处都是笑闹声。

短暂的闲暇,是小孩子们最爱的时间段——大人派遣孩子去买啤酒,孩子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奉旨吃冷饮了。一年到头的收获时刻,大人都变得好说话了起来。

也有人就把麦子摊到新修的公路上,来回汽车一碾一压,省事不少。再到后来有了脱粒机打麦,连这一步也省了,只是脱粒过程比较吓人罢了。

晒过碾过,要获得小麦还差最后一步——扬场。风和下苦的人是有默契的,下午四五点一过,坐在场边抽旱烟的老人突然把烟杆子一放,喊一声“风来咧”,阴凉地的人就纷纷站起来,借风扬场。

晒透的小麦,拿锹掀起,南风把干燥的糠皮和灰尘吹远,麦粒簌簌落在原地,扬完了稍微一收拾,麦粒就归堆了。那几天,路上、人身上,草地上,到处都是麦壳的影子。而麦粒则装进蛇皮袋,被家家户户拿板车拉回家。

摄影|梧桐

一切过程中,唯独怕下雨,一看要变天,就要全家动员收麦子。收麦子的忙乱与紧促,在晾晒到收获的全过程中,几乎要反复发生。

有时光听打雷,收完了还不见下雨,大家至多骂几句;最怕的是雨来得快,收不及时,眼睁睁看着快晒干的麦子被雨水泡了,甚至是冲走,直叫人跳脚。

淋雨的麦子怕发霉,还要用钉耙来回扒拉几圈,彻底晾晒干,这全是重复的劳动。是以,到了多雨的季节,庄户人的神经都倍加警觉,哪怕是半夜听见雷声,也得把全家老小叫醒,抢收麦子。

摄影|梧桐

就这样,麦子地里,大太阳下,变得金黄的麦子时时刻刻催着人们不停地收割,捆扎,碾场,黄一块地,就收一块地,档期短,节奏紧。

只有种过地的人,看到“金色麦浪无边无际”的文艺作品才会牙冠发紧——麦子同时都熟了,那就得同时收割,不得把人累死啊!

摄影|梧桐

///

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国泰民安,这些祝福看似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脱节,但看看田里收割干净的麦茬吧!在人和自然给彼此留下的答案面前,这些渐渐已经剥离现实意义,成为时代回响的祝福,才是最有力量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你也心疼今年被连阴雨浇凉的麦子行市,就从今天起,不要剩饭了吧。

本文由西安扑通原创,禁止一切形式的抄袭

(包括不限于广播电台、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红薯)

抄袭必究!!!!

搜索更多有关“北方收麦子怎么收?关中收麦一个干着急的过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