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李曼养猪在线直播:李曼养猪大会现场演讲笔记

人气:390 ℃/2024-07-06 10:41:08

主会场之一

1. 非洲猪瘟:中国的新“宿敌”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仇华吉

  • 非洲猪瘟简介
  •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古老烈性传染病;

死亡率可高达 100%,无疫苗;

不感染人,无公共健康危害;

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毁灭性传染病,养猪业头号杀手

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

现实的生物安全威胁、潜在的生物武器

  1. 2 非洲猪瘟病毒

独一无二的分类

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

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

(野猪-软蜱-家猪)

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

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

非洲猪瘟结构:

p线性双链DNA,长170~194 kb

p编码150-167种病毒蛋白,超过一半功能未知!

p发夹环结构

ASFV的超强抵抗力

耐低温:4℃/1年以上

耐pH值范围广:pH 3.9-11.5

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冻肉中存活数年-数十年,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ASFV的“短板”:

宿主相对单一

“杀气”太重,不够“温和”(与宿主“水火不容”)

与CSFV/FMDV相比,传染性相对较低、传播效率较低

怕热、怕强酸、强碱

流行病学

ASF全球流行态势

1921年肯尼亚首次爆发ASF

1957-1986,在欧洲、美洲大部分地区蔓延,除意大利撒丁岛外成功根除

2007年传至格鲁吉亚,随后蔓延至高加索地区、俄罗斯、东欧、比利时等

2018年中国辽宁首次出现疫情

ASF传入中国:“枯木逢春”

10省,超过43起疫情 (根据OIE报告统计)

扑杀10万余头猪只

数亿元经济损失

流行病学

ASFV的传播循环

基因型复杂

ASFV血清群

根据红细胞吸附抑制分为8个血清群

  • 诊断方法

诊断要点

类似猪瘟的症状(高热、皮肤发绀、便秘/腹泻、后驱无力)

******异常肿大、内脏出血

高风险因素

实验室分子诊断

Ø 最急性型(强毒株)

Ø 无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100%

Ø 急性型(强毒株)

Ø 死亡率100%

Ø 高热,耳、四肢、腹背部出血点、发绀

Ø ******显著肿大、出血

Ø 淋巴结出血,肾脏斑点状出血

Ø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Ø 局部皮肤红斑、溃疡或坏死,易继发感染,如肺炎和关节炎

Ø 死亡率低

实验室诊断

  • 我国部分非洲猪瘟疫情的诊断

仇教授实验室对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进行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也证明了我们建立的方法更特异和敏感。

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Zhu et al.,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8)

对黑龙江清河疑似非洲猪瘟的紧急排查

对黑龙江两起非洲猪瘟疫情的快速诊断

猪血浆蛋******中非洲猪瘟检测

现地快速检ASFV的交叉引物扩增-试纸条联用法的建立

可移动式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评价

哈兽研有我国首个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和四级实验室认可证书

  • 国际经验教训
  • 西班牙ASF防控经验

建立流动的临床兽医团队网络

对所有猪场进行血清学监测

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迅速拔除所有疫点,对生产者足额补偿

严格控制猪只移动,冲洗和消毒交通工具

------西班牙用30年时间成功根除ASF

5.2 俄罗斯ASF防控教训

俄罗斯非洲猪瘟防控总体上不太成功,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疫病防控体系相对薄弱,监测系统不完善,导致疫情应对相对滞后

疫情发现、确诊和处置不及时,导致疫情扩散

现代养猪业相对落后,散养户较多,加大防控难度

虽然实行扑杀政策,但补偿不到位,造成农场主不配合

(隐瞒疫情和处置情况),增加了防控难度

  • 防控建议
  • 中国ASF防控面临的挑战

生猪养殖量大

生物安全条件差

生猪跨区域调运

缺乏有效疫苗

多种传播途径

存在野生宿主

俄罗斯疫情持续存在

国际交流频繁

6.2 非洲猪瘟防控原则

“二十四字”方针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 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 果断处置

早:及时发现

快:快速反应

严:严格处置

小:减少损失

6.3 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

中央协调、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

发现疫情果断处置

控制猪只跨区域调运

启动实验室监测、排查

提高经济补偿

依法防控、违法必究、有效震慑

6.4 对国家防控ASF的建议

严控ASF传入的关键环节

清理核心种猪场周围的散养户

加强边境地区野猪与家猪的监测

严防疫情扩散至野猪/蜱群,否则难以根除!

加强宣传、培训

6.5 猪场的风险因素

感染的猪及精液

污染的猪肉及肉制品(尤其是火腿)

污染的车辆、衣靴(鞋底!)

来自疫区的人员(包括“专家”!)

猪源性饲料成分:血浆/血清蛋白、肉骨粉

污染的泔水、水源

6.6 猪场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

p 管住车

p 守住门

p 把住料

p 盯住人

p 看住猪

p 关注邻

重点:

• 不要从外面引猪种购猪

• 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

• 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

• 发现异常病例立即隔离送检

• 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状况

• 将防控级别提升至最高水平!

6.7 防控误区

p 处置了≠控制了(杀猪≠灭病)

p 深埋≈埋雷(尸体深埋 消毒剂?)

p 不能光盯猪(还有车、人、料、物、粪污、病料…)

p 不能一窝蜂(结队排查、成群调研、盲目采样、大批检测)

p 做表面文章,忽视细节

6.8 亟待解决的问题

p 疫情筛查与溯源

p 病毒生物学特性解析

p 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型

• 致病性研究(潜伏期、病毒血症、病理变化等)

p 诊断技术的标准化

• 储备技术与OIE参考实验实方法的进一步比对

p 疫苗储备性研究

• 新型基因缺失疫苗

p 完善、集成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6.9 疫苗研制难点

p 免疫保护因素机制不太清楚(细胞免疫?中和抗体?天然免疫?)

p 毒力基因有待鉴定

p 常规策略作用有限

p 依赖原代细胞培养

6.10 后非洲猪瘟时代中国养猪业的十大剧变

养殖业产业格局的重塑(猪肉消费比重下降?)

养猪业区域的重新布局(北猪南调的前景?)

经营/盈利模式的调整(饲料、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

养猪模式的改变(公司 农户的可持续性?)

生物安全体系的提升(环保压力 非洲猪瘟=额外的养猪门槛)

泔水养猪的终结(替代处理途径:蟑螂们的春天?)

饲料业的裂变(猪源性饲料添加剂的终结?动物源性蛋白的替代?)

脱贫攻坚的挑战(ASF:散养户的梦魇!)

生猪调运装备的升级(可监测、可追溯、符合生物安全的生猪/猪肉调运系统)

衍生产业的兴起(病猪无害化处理、高效消毒剂、冷鲜肉物流、动物源性蛋白替代品、ASF防控制剂等)

正如尚芳亿龙一直提出的养殖场重视生物安全的理念,抵制非洲猪瘟,必须注重生物安全!

6.11 坚定必胜信念

举国体制、人民战争、依靠科学、依法防控

防控ASF,要以人为本

--疫情线索、及时上报、合理赔偿,靠人!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任正非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也许是开始的结束。”

主会场之二

1、产仔断奶的关键生产驱动

美国迦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 乔·康纳

猪场高盈利能力是猪场生产的最终目标,其中生产驱动力起到积极的作用。美国迦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乔·康纳为我们做了《产仔断奶的关键生产驱动》报告,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产仔断奶的关键驱动行为实现猪场盈利能力的提高。

乔·康纳认为生产量和利润是决定猪场盈利能力的2个重要因素。其中生产量就是每单位时间生产的千克数量,利润则由每单位产品的收益和单位产品成本决定(盈利能力=生产量×利润)。

产仔断奶的盈利能力需要进行关键的驱动。包括猪群健康、后备猪的发展、母猪的生产能力、断奶重、饲料转换率、增重、生产量(这里的生产量理解为每年每头母猪上市的猪肉量)。

一、 猪群健康需要做好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流行性腹泻(PED)这四个队仔猪死淘影响最大疾病的控制。

二、 生产量包括母猪、断奶到胴体之间的生产量。其中母猪生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年产胎次、每窝断奶仔猪数2个关键指标来实现。母猪生产量也是我们常说的母猪PSY。断奶到胴体的生产量受断奶猪只数量、体重,保育、育成阶段死淘,以及收货前的全价值体重(国外血液、脏器、头等的重量视为无价值体重)决定。

母猪的生产能力受母猪胎次的影响极大。3-5胎是母猪生产能力最高的胎次。

三、 后备猪的管理对于后备母猪的发展及其重要。总体有3个目标。

1. 80%发情未配种母猪有一个28天的选择窗口(85%-90%包括机会性后备母猪)

2. 实现100%的母猪在第二或第三发情期繁育,保证后备性成熟

3. 100%的母猪在135-150kg繁育,以确保后备体成熟。

一系列数据表明:

仔猪初生重与市场完全价值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越高的出生体重意味着更高的市场价值。

但产仔数的增加往往导致仔猪初生重的降低。

高的断奶体重会显著降低断奶到育肥期间的死亡率。

四、 猪舍的空间利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根据进圈时的体重、年龄、数量、填充时间等进行设施和空间的分配。饮食、卫生、饲喂器位置、饮水机位置对于空间的利用也需要关注。

五、 断奶到胴体成功的关键有三要点。一是通过清洁、消毒、干燥,合理的安置计划,营造良好的畜舍环境打造良好的开端。二是在集约饲养中采用垫子饲喂或粥样饲喂的方式。垫子饲喂(日粮和通过料槽饲喂一致,饲喂量=8盎丝、每天4次以上,所有圈用垫子饲喂)。粥样饲喂(每天4次,连续3天,粥样饲料应在30分钟内消耗完)。三是减少竞争。通过空间的有效利用、充足的采食空间、充足的水供应。(猪场动力网易锦整理)

2、大型规模化猪场PED的管理:5年案例研究

美国海岸食品公司 瑞贝卡·罗宾斯

PED的流行与驯化一直是行业的研究热点,来自美国海岸食品公司瑞贝卡·罗宾斯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大型规模化猪场PED的管理:5年案例研究》。

一、 PED在科罗拉多、俄克拉荷马州流行情况

2013年PED在科罗拉多、堪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州爆发。其中科罗拉多区域包含22000头母猪 1个公猪站 8个保育舍 10个育成舍。2013年5月9日,农场60表现第一次出现PED临床症状,5月11日,农场57、58、59相继出现临床症状。5月13日,农场56出现临床症状。

俄克拉荷马一个狭长地带包含16200头母猪 2个公猪站 2个后备培育舍 35个保育舍 94个育成舍以及2个临近系统。

2013年5月22日首个病例出现在育成猪,直到5月29日育成猪中没有新的病例。6月2日后在不同地点持续出现三例母猪病例。6月14日大规模爆发于三个生产商,包括32个母猪场 1个公猪站 1个隔离舍。

二、 针对病毒阴性母猪场PED爆发管理

1. 10天断奶或对现有仔猪实施安乐死

2. 实施进群-封群-均化,尽快实施所有母猪返饲粪桨或组织

3. 仔猪出生后21天内系统化安乐死

4. 在让仔猪存活之前,对农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三、 初始PED病毒在科罗拉多州和俄克拉荷马州蔓延的风险因素

通过研究追溯科罗拉多州和俄克拉荷马州PED的发病规律,瑞贝卡·罗宾斯博士总结了初始PEDV在这2个州蔓延的风险因素。

1. 特定区域的初始感染。主要是车间感染,车间员工进入拖车,拖车之前已经被PEDV感染区域接近。

2. 位于该地区的邻近农场系统以相同的速度感染,原因在于邻近农场见基础设施的共享。

在最初的流行病期间,远离感染点(16公里以上)或不在流行的感染风道的系统中农场仍然是安全的。没有共享基础设施的农场,但共享饲料厂的农场仍存在感染风险。在距受感染场所16公里处发现阳性PCR空气样本说明PEDV有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3. 受污染的车辆和饲料可能是PEDV传播到新的地理区域的来源

与感染场之间的距离和养殖密度与PED是否爆发关系极大。同时PEDV载量高,难清除的特点,导致PEDV在农场间快速的传播,生长猪,加工厂和淘汰母猪市场成为病毒的储存库。分类管理和分段管理对于PED的防控非常重要。

四、 后备母猪PEDV的驯化

在我们没有更好的工具来控制和根除PED之前,保持群体的免疫力是目前可采取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后备母猪的驯化,在免疫群体中产生阴性断奶猪。

1. 后备母猪的驯化要点

确保后备母猪接触PEDV的一致性

确保动物在引种进母猪舍时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免疫力,并在此之前停止排毒

2. PEDV接种物的选择

驯化的质量离不开有传染性的物质。接种物需保持恒定剂量的PEDV,不含其它病原体,易于接种和保存。

瑞贝卡·罗宾斯博士分享了一种在禁食初乳仔猪上进行PEDV扩增以获得接种物的方案

1) 仔猪使用PEDV17-20小时后收集肠道

2) 均质化过滤肠道

3) 离心收集上清液

4) 测试以确保效力和不存再非目标微生物

3. 后备母猪暴露

为避免对已有猪群的干扰,后备母猪的感染在距离邻近农场16公里外的地方进行。

在10-12周龄时首次暴露(在鼻口喷一次/5天后收集腹泻样品以确保足够的暴露时间)。

暴露的后备母猪在暴露地点停留6-8周。

4. 后备母猪冷却和测试

将后备母猪转移至凉爽的地方6-10周。

在装运前2周通过采集口腔溶液检测PEDV。

每周动物从猪舍运送时重复检测。

如果运输过程中随时检测到腹泻,取消转猪,并立即通过PCR检测腹泻样品中的PEDV。

5. 后备母猪驯化总结

当再感染风险很高时,后备母猪驯化是保持母猪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后备母猪不能再母猪场驯化。

只有未排毒的后备母猪才能进入母猪场。

五、 在母猪场管理PEDV的再感染

研究显示,经过驯化的妊娠后备母猪重新接种6×108 至4·5×1011 病毒拷贝数,7天内粪便和厌食症正常,17-21天之间,100%的动物停止粪便排毒。

PEDV再次感染感染时怎么办?

1. 在10-12日龄将所有受影响的猪舍仔猪断奶

2. 将妊娠107-114天的母猪放入产房‘

3. 将产房和其他区域隔离

4. 暴露育种和妊娠中存在的剩余母猪

5. 不要暴露产房

进行PEDV返饲后,在已知的排毒时间内,断奶死亡率是没有明显增加的。在分娩前7天暴露的免疫母猪分娩的仔猪断奶时无临床症状,PEDV阴性。

六、 总结

根据瑞贝卡·罗宾斯博士的经验,PEDV的感染(和再感染)的风险主要受农场所在地区的影响。通过后备母猪驯化维持群体免疫来进行农场的PEDV风险管理是有效的,将猪流和基础设施分开,以尽量减少母猪场合保育舍的再次感染。(猪场动力网易锦整理)

3、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后备对生产的影响

美国嘉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 克莱顿·约翰逊

2018年10月21日,美国嘉太基兽医服务有限公司克莱顿·约翰逊博士现场分享《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后备对生产的影响》主题报告,为美国及海外地区提供健康、管理以及生产咨询服务,他专门从事猪兽医时间,对于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会议现场

美国每年花费664000000美元在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上,其中育种猪群占45%(30206万美元)、生猪猪群占55%(36185万美元)。PRRSv对美国猪肉生产商的影响:2005年-$560.32、2010年-$663.91、2016年-$-638.13。在所有病原体中PRRSV对于猪肉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影响,PRRS抗体阳性在疾病暴发期间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疫苗接种创建PRRS抗体可提高盈利能力。

PRRS管理策略:易感猪(自然接触或计划性接触)——感染猪

易感猪(被动转移-初乳)——抗性猪

感染猪(疫苗或药物治疗)-抗性猪

准种——难以确保LVI拥有农场中所有的PRRSV。病毒以非常高的速率发生变异,导致病毒适应适应,然而在群体内出现了一种不瘦当前免疫保护的新变种,“逃逸变异株”将导致疾病。虽然我们认为农场感染了一种病毒,但是群体和个体内的准种数量无法确定。

预防PRRSV:

生物安全包括驱逐、隔离、卫生。控制关键点包括员工进入、供应进场、动物进群、断奶/淘汰、死猪外运、访客进入、饲料/水、空气过滤。

克莱顿约翰逊博士分享了其在中国的经验,需要在不同类型的奉献中使用一致的生物安全水平,有健康的后备母猪供应也要注意运输生物安全,这样农场设计和人员生物安全管理上花费的所有努力才能体现出来,反之不健康的后备母猪进入农场则可能损害人员和供应上的生物安全投资。

应对策略建议:(1)通过目标位置、绘制当前猪流、识别财务、财务激励等做到与区域性PRRS根除。(2)合作关系是生产商、支持产业、政府,但是领导者是饲养人和兽医。(3)PRRS阴性后备母猪在断奶后可以安全进行PRRS疫苗的接种和驯化。最后,克莱顿约翰逊博士表示可以复制用于其他猪病病原体的疾病控制系统可为中国供应商提高利润。(中国养猪网虞甄妮整理)

4、农场生产系统PED成功根除

中国正大集团养猪兽医主管科斯·厄兰森博士现场分享《农场生产系统PED成功根除》,在养猪行业拥有顶尖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专业的兽医服务,对于PED防控他有干货要分享!

正大集团养猪兽医 科斯·厄兰森

一、PEDV爆发时间线

Day0

1、妊娠舍母猪发现有腹泻

2、3号上午产房内40%的仔猪有腹泻,甚至下午6点产房内77%的仔猪腹泻

3、在育肥场1观察到腹泻。

Day1

1、实验室诊断确定猪场为PEDV感染。

2、对356头母猪进行了反饲

Day2

育肥场1有超过2000头猪表现腹泻症状,育肥场1为PEDV阳性场

Day3

-12日龄以上仔猪进行断奶,12龄以下仔猪进行安乐死。

-所有新生仔猪进行安乐死。

-对母猪进行了首次全群反饲

Day4

对母猪进行第二次全群反饲

Day5

-种猪场母猪表现腹泻和厌食症状。

Day6

-种猪场母猪持续出现临床症状

Day10

-猪场母猪最后表现临床症状的时间

Day23

-停止对新生仔猪安乐死

-截止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临床症状。

-产房内的仔猪在18日龄断奶,并持续一个周期,在此之后按照常规日龄进行断奶。

Day41

-第一批断奶仔猪正常

二、关键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性的干预措施-反饲。返饲是母猪群获得免疫力,阻止PEDV传播的关键,母猪全群进行返饲,12日龄以上仔猪全部提前断奶,对12日龄以下仔猪进行安乐死,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少产房内的PEDV感染,切断PEDV传播途径。

关键性的干预措施—洗消。猪场各区域的重点洗消来降低病毒污染以及再度感染病毒的可能。产房洗消方案第一次产房清洗直至通过兽医检查,消毒,干燥;第二次产房清洗,消毒,干燥;第三次产房清洗,消毒,干燥;妊娠舍/GDU/隔离舍洗消方案,第一次清洗各大栏,消毒;清洗母猪;第二次清洗各大栏,消毒。

关键性的干预措施—产房方案。密集大初乳管理;严格禁止交叉寄养;进产房前需要换靴和工作服;产房内设备严格的卫生要求

控制疾病的关键:(1)仔猪提前断奶、安乐死,减少PED污染;(2)反饲:让所有猪感染PEDV,缩短感染时间线,给仔猪提供最大的免疫保护。(3)清洗、消毒,减少PEDV污染。(4)生物安全(内围和外围),减少PEDV污染,恢复生产后杜绝疾病扩散!(5)决定根除净化,兽医团队制定最佳净化病毒决策。(6)兽医团队和生产团队保持密切的沟通,早期每日沟通,后期每周多次沟通。

总得来说,启动干预措施24天后,猪场彻底净化了种猪场病毒,着重决策过程、贯彻落实、持续沟通三个方面。(中国养猪网虞甄妮整理)

5、立法,消费者偏好和经济状况是如何改变我们养猪的方式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约翰·佩巡斯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约翰·佩巡斯博士作了题目为《立法,消费者偏好和经济状况是如何改变我们养猪的方式》的报告。约翰·佩巡斯博士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迅速变化的时代,一些新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迅速发展,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成几何倍的爆发,这是知识塔的进步,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他觉得这个金字塔并不对,因为那些我们必须知道的生存信息很少,所以我们对新知识的爆炸应做以下的应对,第一、专注最重要的主题,第二、专注于被认为最有价值。可靠和完整的来源,第三、使用具有宝贵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

这要求我们实现专业化,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的避免不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一种成本,这是浪费时间的,我们只要专注于有价值真实的信息。我们需要实践经验,去学习。信息的来源很重要,错误的信息源很危险,如果你相信了,我们就或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错误的结果。

如果这些偏见,我永远不会相信只有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的事实,所以重复性很重要。P值很重要,如果一个新技术的P是 0·2的话,代表它可以赚钱。

比如这个实验是酶混合物改善了,如果常规的完整性不能保证,会导致有害的物质进入机体。DDG富含纤维素,生长效率会提高,并会让我们挣更多的钱,但是成本相应的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所以约翰·佩巡斯博士对于饲料配方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法,第一、更多的考虑成分的功能特性,而不仅仅是营养和能量供应,第二、选择特定的膳食纤维来源—可发酵和不可发酵—帮助猪处理特定的病原体,主要但不一定限于胃肠道疾病,第三、利用下一代饲料添加剂,其应用比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具体。第四、更加关注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方式,以便能够将其用于最大利益的情况,第五、更多的成分供应链管理和控制,第六、依据具体情况制定饲喂项目,而不是强调一种规模适合所有情况,一旦实施将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第七、对饲料厂生物安全的要求更高,包括更高标准的原料采购和运输质量标准,第八、每种饮食中成分数量增加,第九、将水视为向猪提供营养的可行载体,第十、如果您尚未采用净能量,这可以采用,第十一、采用生长模拟模型来确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饲养和生产系统。

我们要在不同的特定条件下考虑到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我们需要关注原料供应链的管理。对于我们的思维程序,特异性更强。我们不能用一种模式思维养猪。我们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母猪带来更高的效率。日粮中的成分会越来越多,还有合成的物质。我对那些合成的物质非常的看好。约翰·佩巡斯博士说对水作为载体,很是赞同。我们要采取动物的生长模型,来模拟。

在结尾,谈到了新技术、新管理。约翰·佩巡斯博士认为更重要的是猪群管理,人员管理和财务管理,这是从以前到现在总结出的经验。(猪讯网董瑞盟整理)

6、如何在集团企业推广批次化生产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刘向东

华中农业大学的刘向东博士作了题目为《如何在集团企业推广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报告。刘向东博士首先将批次生产发展的历史讲解了一下,批次生产具体是指将猪场猪群按照固定时间节点,划分为具备相似状态的批次,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生产工作,各阶段间隔分明有规则。1935年,东德批次化分娩产仔,批次生产理念第一次被提及,20世纪末,实践证明批次生产能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日增重,21世纪,批次生产在各国已经普及推广。有工作固化、产能固化、节律固化三个特征。

批次生产能有效的节约成本,也能相应的减少人力和物力。刘向东博士以扬翔公司为例,说道转型前遇到的问题,猪群繁殖周期不同步,人员工作量不均衡,管理难以执行批次化。但是在逐渐推动的过程中效果还是很明显的,2017年比2016年的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了一个点,2017年比2016年的断奶七天发情率高了将近四个点。成绩还是很好的,对应的成本也降低了。

刘向东博士还总结了有的企业为什么不能转型成功,第一、引种不协调,第二、理念固化,第三、猪群健康无保障,第四、行动没坚持,第五、栏舍不匹配。上面这些原因都可能是造成批次化生产不落实的原因。所以要做到以产定标,以端分批,补淘兼备。想做转型战略,首先还要和顶层协调到位,不要一意孤行,做到以点带面,全公司齐心协力去做一件事,必定事半功倍。

集团企业批次生产如何落地落实呢,首先要制定集团推进计划,制定集团专项对标,猪场断奶管理落地方案实施,补充后备、淘汰母猪,均衡度,猪场项目实施跟踪及考核。关键因素还是要找到的,硬件配套,猪群配套,人员配套,管理配套,激素干扰,猪群健康,这些都要注意到。最后让猪场管理与经营都能有成效,达到计划性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投入少,效益高。所以批次化生产管理是目前最有成效的方法。(猪讯网董瑞盟整理)

7、通过批次生产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法国IFIP养猪研究院 奥利维尔·普瑞根特

法国IFIP养猪研究院的奥利维尔·普瑞根特作了题目为《通过批次生产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的报告。奥利维尔·普瑞根特先生在开始说道,养猪场为了获得高盈利,需要我们关注母猪各个阶段的生产性能。母猪的生产循环:从交配到(114天)的妊娠期,到28天的哺乳期,到仔猪断奶,到断奶后5-7天再次发情是一个循环。母猪的产量=窝均断奶数×年产胎次,而年产胎次=365天÷母猪生产循环周期(365天÷147天=每年2·48窝),每年2·48窝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最终的希望是没有返情的母猪,但这是不可能的。需要这一指标接近90%。

他举例:配种50头母猪,其中有43头母猪怀孕,受孕率为(43÷50)×100=0·86即86% ,但每一次母猪的返情都会使产量降低15%。如果每年每头母猪多产出5头仔猪,1个有5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就可以每年多产出2500头的仔猪,每年可以增加750000元(2500头×300元)的收益。

那么我们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呢?根据法国的生产成本分布(2013-2014年度),在生产的各项成本中,其中饲料成本68%,占很大的部分。而在中国,此项成本占比超过80%。

在2016年中国猪价达到22元/公斤以上,非常好的情况下,及当前部分地区的猪价降至10元/公斤以下,但是饲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导致我们的生产成本都在增加。

那么如何的减少生产成本,这就需要我们控制料肉比。料肉比是生猪生产1公斤的肉需要消耗的饲料数量(饲料的消耗量÷增加的体重=料肉比)。

那如何控制料肉比?解决方案,就是试行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管理。它能让我们进行彻底的冲圈、消毒、空栏。尤其是环境卫生方面的作用,在中国很重要。环境的卫生对仔猪的生长很重要,好的卫生管理来提升仔猪的成活率,如果你能产出更多的仔猪,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奥利维尔·普瑞根特先生介绍,在法国70年代,猪场就开始了全进全出的批次管理生产方式,几乎100%的法国猪场都施行了批次化管理,其中最多的管理模式是7,20、21和10个批次管理模式。通过全进全出批次管理模式和生物安全(以及疫苗),他们成功的控制了如伪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生。肥猪场全程的死亡率大约控制在6%,优秀的猪场死亡率可以控制到3%。

法国育肥猪场管理人员最多是3-4个人。批次化管理能让一个员工应付500-600头的母猪。而中国的话,员工需要住在猪场里,很多工作很多时间。

全进全出的定义:固定的日期、有规律的间隔期内断奶一整个单元的母猪,然后准备好圈舍接收母猪和仔猪。

批次化管理的好处:

1、全进全出的模式可以保证环境的卫生。

2、每一天批次之间的猪只不会互相接触。

3、同一批次的猪只日龄几乎一致。

4、可以制定引种计划。

5、优化生产线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建筑面积浪费。

6、更合理的组织生产工作。

那么如何来计算批次呢?奥利维尔·普瑞根特先生给我介绍了一个神奇的数字21(3×7,7则是7天,一个星期。21是母猪的性周期)。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批次数=周期÷批次的间隔期。

他举例:28天断奶,114天(妊娠期 28天(哺乳期) 5天(冲洗圈舍)=147天,147÷21=7个批次。

如何计算猪舍的数量?可以利用这个公式:猪舍的数量=使用时长÷批次的间隔期,使用时长=猪只的在圈时长 清理 空圈的时长。如果按照7个批次,28天的断奶日龄条件,分娩舍数=42天(使用时长)÷21天(7天(适应期) 28天(哺乳期) 7天(清理、空圈时间))=2间(产房)。在法国他们的产房产房是一直循环的,不允许产房是有除消毒外的空置。

最后,奥利维尔·普瑞根特先生强调了产房的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总结了施行批次化管理好处。批次化管理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好处,方便我们工作的开展,可以让猪舍保持卫生的状态,进而提高你的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回报,并合理的安排工作。你的配种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精液的量,批次化管理可以让你的效率提高,效率越高你的盈利就越高。

卫星会议之一:人工智能如何帮助猪场效率提升

10月20日下午,农信互联副总裁王柯作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猪场效率提升》的报告。

工厂化养猪正在经历的三个阶段包括机械化、信息化、智慧化,人工智能如何帮猪场提升效率?农信互联副总裁王柯认为“智能化有效解决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问题,智能养猪包括物联网领域、大数据领域、人工智能领域,最终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形成养猪大数据赋能行业发展。”

智能养猪三个核心应用场景:育种、育肥、交易。第一,在育种环节的关键应用。通过视频可视化识别技术对母猪发情、体征实时监测;采用智能被标题对母猪发情条件判定,具体表现在智能手持终端、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在育肥环节的关键应用。智能思维系统(智能饲喂系统、智能保育猪饲喂器、智能哺乳母猪饲喂器、怀孕母猪大群养系统、怀孕母猪小群养系统、智能育肥猪饲喂器);环境监控系统,农信监控物联系统由智能控制器、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猪场APP组成,可以实现对畜禽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环境异常和断电情况立即报警,对异常环境进行自动调控,对历史环境进行查询分析。能源监控系统,智能无线电表、物联网智能空开;第三,在交易环节的关键应用。养殖户(智能称重、体重体长、品种判断)——条形码/二维码(全程数据追溯)——食品企业消费者;智能称重系统;智能猪舍的布局;

猪联网智慧养猪的统一入口包括猪服务、猪交易、猪金融。具体来说,猪服务是用互联网大数据管好猪、养好猪、是国内最大的养猪SaaS平台;猪交易是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买料难卖猪难问题;猪金融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场景金融,为涉猪人群提供贷款、理财、保险、融资租赁等服务。

数据是智能猪场的核心,猪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主要是数据采集问题、数据处理问题、数据分析和应用。王珂先生现场直言:“猪联网年服务生猪头数 5000万头,农信互联要做智能养猪的小区物业,主要模式是合作企业(提供服务)——猪联网(触达用户)——猪场(共享用户/提供场景)。现场观众聚精会神观看了王珂先生现场分享的猪联网页面的猪只监控画面,他强调智能养猪只是开始,改变的是生产力,而智慧养猪才是想要的结果,改变的是生产关系!

卫星会议之二:智慧养猪,如影随形

10月20日下午,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和CEO何京翔博士做了题为《智慧养猪,如影随形》的精彩报告。

何京翔博士首先讲述了影子科技的由来和使命。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互联网已经遍布了我们的方方面面,比如滴滴、淘宝、微信,但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养猪业还处于互联网的洼地。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把计算设备部署到周围的环境中,这种沉浸式计算,这让农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可能。

在此,何京翔博士引用了在腾讯第三次改组中马化腾的相关论述: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将属于产业互联网。在面对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群体的前提下,产业之间的互联势不可挡,而影子科技则应运而生。

基于此,何京翔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影子科技的目标和愿景。

影子科技的定位:行业 互联网的智能商业平台运营商—覆盖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

影子科技的愿景:让食品高效安全健康美味。

影子科技的使命:用数影改变猪肉产业链。

影子科技将从养猪业开始开始,目标是全产业链,从猪开始,诸行就位。

为何影子科技有如此的雄心壮志?

何京翔博士表示,影子科技拥有着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产业科学家团队以及由多位出身于英特尔,具有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硅谷IT精英领衔的工程师团队,是产业科学家和IT工程师强大组合,源于行业,更赋能于行业。

接下来,何京翔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影子科技的核心智能引擎以及未来的设想。影子智能引擎的核心为B、A、G——B为区块链,A为人工智能,G为基因工程。其中,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改变性,便于建立平台互信;人工智能集过去二三十年计算技术之大成,包括计算平台和大数据、算法三个方面,是影子设想中的智能商业生态平台的搭建基础,基因工程则是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产业科学家紧密的合作,利用他们基因方面的知识,来为养殖业服务。

通过上述的三项基础为引擎,影子的愿景是服务于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搭建一个智能商业生态平台,最终成为一个共享经济体。这是一个包容和开放型的平台,能够容纳不同的数据类型,影子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解决其中的问题,将不同的解决方案送给消费者。

紧接着,何京翔博士提出:从传统猪场到未来猪场的过程将分为四个步骤:数字化转型、数影、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行业。首先,要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其次是数影,将数字进行分析;再次是将硬件软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赋能行业,用数字化的能力让行业更加高效。

未来猪场将具有三个特点:

1、个体信息——改进方向——运营结果

目标是:统揽全局——一机在手,尽在掌握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目标是:精准指向——对症下药一针见血

3、猪场协同——激励提升——生态协同

目标是:协同激励——共享资源、赋能进步

何京翔博士表示,在以上的概念基础上,他已经与合作伙伴扬翔股份做了初步的实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相关应用也已经于2个月前在猪场上线,在实际生产中验证了智慧养猪的价值。影子科技的口号是:智慧养猪,手机互动,共创共享降1元!这不仅是影子科技的雄心壮志,也是我们与合作伙伴的共同愿景。从2017年2月成立以来,影子科技推出了猪脸识别、精准选配、精准饲喂、兽医助手,智能环控等一系列FPF物联网系列产品,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影子科技希望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聚合科学界和学术界的力量,集世界英才,服务于产业链,实实在在能够为大家带来好处,最终达到共享共创共赢。

卫星会议之三:批次分娩系统的原理和操作

10月20日下午,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约翰·卡尔作了《批次分娩系统的原理和操作》的报告。报告首先讲解了批次生产的优势:一是可以提高生长速度:至少可以提前17天出栏;二是可以增加猪肉产出;三是减少药物的使用,让药物的库存更合理,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免疫;四是改善健康;五是降低配种费用的支出;六是更加容易组织清洗消毒工作,第七也是目前最重要的,而且必不可少的,就是提高生物安全。

第二部分讲解了衡量猪场生产效率或者盈利能力的既不是用母猪,也不是用育肥猪,而是用猪场产床的数量,因为它不会根据批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说,猪场的满载率和利润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约翰·卡尔通过计算得出,每批次一张产床空置,就会损失6550元人民币,所以猪场应尽量让产床填满来创造利润。

第三部分讲解了用法国诗华的安律欣(烯丙孕素)来管理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它的作用机理是可以延长母猪的黄体期,当停止饲喂时,卵泡会继续发育直至受孕。那么哪一次发情可以配种呢?通常将引入的后备猪分为三组,4-10d内发情(可提供更多的仔猪,可使用至少6胎以上),11-30d发情,30d以上发情(没有利用价值,直接屠宰),所以后备猪要及时检查发情,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后备猪应该在第三次发情期去配种。

卫星会议之四:猪支原体肺炎净化措施方案

10月20日下午,在硕腾卫星分会上,硕腾战略客户技术服务经理李忠华作了题目为《猪支原体肺炎净化措施方案》的精彩报告。

李忠华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H)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低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被称为猪气喘病。此病遍布全球,30%-80%的屠宰猪有此病变,日增重降低2.8%-44.1%,料肉比差可达到22%,单纯MH感染可导致低于1美元/头,混合感染10美元/头。

MH的传播途径由多种方式,第一,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第二,种猪直接传染仔猪(垂直传播);第三,通过空气即可传播(水平传播),可在3.2-4.7km之内传播,鼻对鼻接触,打喷嚏、咳嗽进行传播,猪群之间的感染较慢(r值1.16)

MH的四种净化方法:清群-建群;部分减群-封群加药;全群用药(不封群);具体方法如下图:

MH革兰氏染色阴性决定了用药策略,具体如下图:

病原特点:猪肺炎支原体,支原体属,无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外界环境和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分离培养缓慢、复杂、不易成功、易污染;细胞外生长,定植呼吸道纤毛,并引起纤毛的损伤。

MH净化方法:封群+疫苗+药物。

第一步准备阶段:评估猪场MH感染状态,用采样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用ELISA方法:IDEXX M . hyo.抗体筛选检测。

第二步准备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最小引入日龄为60日龄,最大日龄不能超过100日龄,保证封场结束时所有母猪都在10月龄以上。

第三步:猪群免疫支原体疫苗

疫苗免疫不能提供完全保护,仅仅能提供部分保护,疫苗免疫不能阻止MH的定植和感染,一旦感染,疫苗不能清除MH。

支原体疫苗可以降低肺脏中的MH的拷贝数,减轻肺脏损伤,降低猪群的排毒量,降低主裙的感染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产性能,与PRRSV、PCV2混合感染时,免疫可显著降低病变程度。

第四步:引进阴性后备母猪前7周给猪群用药

母猪群: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林可霉素(220g/吨)或替米考星(200g/吨),连用3周(第27-29周);

仔猪群:出生当天和14日龄注射瑞可新(1ml/40kg‘),连续注射4周(第27-31周)

具体流程请看下图:

后备母猪MH的驯化方法:疫苗 感染野毒。灭活疫苗不存在排毒风险,一般配种前免疫两次;接触野毒并感染野毒会存在风险,须确保在母猪分娩时不排毒,感染后须留出时间清除MH。

卫星会议之五:对蓝耳病的防控

10月20日下午,在佰高威盛-希特力对蓝耳病的防控卫星会议上,佰高威盛全球产品经理Paulus Verboeket作了精彩的报告,探讨了如何防控蓝耳病的问题。

Paulus Verboeket

公司1997年在英国成立,2002以佰高威盛进入中国,主要做疫病防控的工作,去年a-月桂酸甘油脂销量达到了第一,目前在爱尔兰、西班牙、荷兰三家工厂。a-月桂酸甘油脂主要在西班牙生产,一年产量达3500万吨。

蓝耳病如何应对?蓝耳病最早只有北美毒株和欧洲毒株,现在随着发展,也产生了新的毒株。猪场的母猪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在怀孕期间也会传染给哺乳猪与保育猪。

蓝耳病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分娩力低;2、会造成10%的母猪死亡率;3、流产比较多;4、死胎和木乃伊的猪比较多。

蓝耳病还会带来继发感染,比如说链球菌的感染就是继发感染。

目标是通过a-月桂酸甘油脂抗细菌和抗病毒,它的直接做用就是可以抗革兰氏阳性菌,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主要作用于细胞膜的外膜,改变它的通透性,使它不能摄取外界物质来起到作用。

a-月桂酸甘油脂特性总结:1、既能搞细菌也能抗病毒;2、可以和疫苗、抗生素配合使用。

实验证明a-月桂酸甘油脂是非常稳定的,可以抗160度的高温,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一个特点它不是抗生素,没有耐药性,可以放心的使用。

卫星会议之六:直击传胸、减少肥猪死亡

10月20日李曼大会第二天,精彩课程继续,在本届李曼大会默沙东卫星会上,默沙东动物保健猪事业部全国技术服务经理唐利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屠宰检查猪群健康评估新手段”,默沙东动物保健猪事业部技术服务主任张文杰先生分享了“保猪利®爱普克-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新武器”,让大家对默沙东直击传胸、减少肥猪死亡策略有了更全面了解。

不经意间,屠宰检查正悄然兴起

唐利

唐利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什么是屠宰检查,并系统介绍了猪肺炎支原体肺脏病变评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肺脏病变评分、猪萎缩性鼻炎鼻夹骨病变评分、猪蛔虫等肝白斑评分等屠宰检查的类型。

对屠宰场检查带来什么?他认为可以诊断亚临床疾病和繁殖障碍、判断猪群疾病的流行和严重程度、见识猪群潜在的新疾病、监控猪群健康计划(疫苗/药物)的效果,可以以合适的成本收集相关数据,且屠宰场检查成本非常低。在报告中,唐利先生分析了屠宰场检查的优点和局限,并对屠宰检查样品的选择,是选择疾病猪群还是健康猪群,建议选择健康猪群,他提到更有意义的评估是对健康猪群大数据的统计评估,并对默沙东自2016年来屠宰评估的数据和案例做了介绍和分析,他提到越来越多的养殖场都在建立自己的屠宰场评估流程,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检测,可帮助猪场及时调整疾病防控方案。

对于屠宰检查服务的流程,唐利先生从检查前的准备、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检查后的跟踪和反馈等方面分别做了介绍,他提到屠宰场检查一定要坚持做,屠宰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用来了解猪场内疾病在大群中的流行情况,评估管理效果,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

直击传胸,减少肥猪死亡

默沙东动物保健猪事业部技术服务主任张文杰先生分享了“保猪利®爱普克-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新武器”,综合介绍了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最新动态和关注点,基本防控策略,保猪利®爱普克国外应用案例和国内应用案例。

张文杰

他提到传胸的基本防控策略有生产管理与畜舍条件、抗生素加药策略、疫苗免疫计划,并分析了意大利、法国田间试验数据,发现使用保猪利®爱普克的实验组比对照组育肥猪成本更低,兽医成本及屠宰性能对比,保猪利®爱普克实验组成绩也更优异。最近的一篇SCI报道爱普克应用,提到研究分析表明虽然疫苗不能有效的阻止APP自然感染的临床表达,但减少了胸膜肺炎的流行率,猪群健康度更高,死亡率降低。

对国内猪场的应用,他分享了在国内600头、2000头母猪场等应用的案例,600头母猪的案例猪场2016年春节期间因传胸母猪死亡30头,肥猪舍死亡率为8-10%,导致肥猪上屠宰场低市场价出售,之前采用氟苯尼考 替米考星治疗,国内知名全菌苗防疫没有效果,2017年8月份重新使用爱普克免疫 抗生素,免疫爱普克疫苗前期,有猪只死亡出现、但是基本3个月后,死亡率下降,按这个方案使用半年后,基本上没有猪因传胸死亡,肥猪阶段猪场基本停止抗生素的使用;2000头的母猪场主要的问题是90日龄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130-150日龄出现典型APP急性死亡,2017年7月开始所有猪场同时使用保猪利®爱普克,在80日龄、105日龄各免疫一次,并多维饮水、控料,药物保健暂停,使用后明显改善。

在报告的最后,他总结到农场对胸膜肺炎控制需要通过生产管理、治疗和疫苗多方面的联合进行,疫苗是更有效的防控手段,国内外防控APP的实验表明爱普克对肥猪生产性能与改善胸膜肺炎方面都有非常好效果。

本届李曼大会默沙东卫星会,打开了屠宰检查应用之窗,不经意间屠宰检查正悄然兴起,相信在未来猪场猪病防控上将越来越多应用,同时更坚定了猪场采用疫苗手段防控传胸的信心,并不是每一种细菌病通过抗生素防控是最有效的策略,可以通过与疫苗防控结合综合防控更有效。

卫星会议之七:如何才能更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

10月20日下午,杭州佑本技术服务总监赵福相为参会听众分享了《如何才能更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

PRRS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打?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这样的问题一直是横亘在每个养猪从业者心中的一个问题。

赵福相

赵福相首先和大家分享了PRRS防控的意义。重点就国内PRRSV的流行优势毒株进行了分析。赵福相介绍,目前国内PRRSV流行优势毒株经历了三个阶段。

经典型PRRSV:1995年-2006年

HP-PRRSV:2006年-2014年

NADC30-like-PRRSV:2014年至今

其中新流行毒株NADC30-like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早产、不育(返情、后备母猪不发情)。感染NADC30-like的保育仔猪呼吸障碍,运动障碍,表现高死亡率、消瘦、严重继发感染的症状。通过持续观察发现,各种弱毒苗对新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均不理想。

之所以说疫苗免疫防控PRRS存在风险。赵福相认为存在以下几大免疫挑战。

在实际生产中,一个猪群中往往有多个流行毒株同事存在或单一存在;因PRRSV存在变异广泛性、毒株多样性、病原复杂性三大特点,PRRSV弱毒活疫苗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会加速PRRSV的变异与重组;同源基因型的弱毒苗是有效的,但弱毒苗免疫后有一段带毒期;猪群机体长期存在PRRSV病毒血症是变异、重组的基础。

那么,灭活苗是不是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方式呢?赵总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结合《猪病学》10版中的观点:通常认为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差,但如果与减毒疫苗联合运用或者用于之前感染过PRRSV的猪时,会刺激记忆免疫应答并诱导产生良好的中和反应。

基于以上的背景,是否可以通过试验来进行效果观察,证实灭活苗是不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方式。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佑本疫苗进行了PRRS灭活疫苗(佑蓝宝)免疫攻毒试验。

首先进行的是单独使用灭活疫苗的免疫攻毒效果观察

试验设计:共设计6组试验,其中5组试验组,1组对照组

试验结果:

试验1组(转移因子 3倍灭活抗原)和试验2组(3倍灭活抗原 3倍灭活抗原)攻毒不保护。

试验3组(活疫苗 3倍灭活抗原)、试验4组(活 佑蓝宝)和试验5组(活 3倍佑蓝宝)可对强毒攻击保护,说明单独免疫灭活疫苗不能抵抗强毒攻击,试验3组(未添加佐剂)保护率为91%,能很好的抵抗强毒的攻击,试验4、5组保护率为100%,是目前预防本病最理想的选择。

不同剂量佑蓝宝的免疫比较试验以及单独使用活疫苗的保护效果试验

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共设计5组试验,组1(活疫苗 佑蓝宝)、组2(活疫苗 1/3佑蓝宝)、组3(活疫苗 1/6佑蓝宝)、组4(活疫苗)、组5(生理盐水对照组)。

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主要通过抗体监测、细胞免疫监测、病毒载量、增重效果、临床症状(体温、精神食欲、呼吸症状)、病理变化(观察是否有肺部实变)6个方面评估免疫效果。

细胞免疫检测总结:

免疫前期,CD4 CD8-/CD8 CD4-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整体来说,试验1中活 佑蓝宝组高于试验4活疫苗组,直到免疫后第7周两组的数据基本接近。

攻毒后第一周各试验组CD4 CD8-/CD8 CD4-值均下降,第二周免疫组比值迅速升高,但试验1活 佑蓝宝高于试验4活疫苗组。

CD4 T细胞可辅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促进效应细胞抗感染作用;CD4 CD8-/CD8 CD4-比值低表示免疫后的免疫力低或者攻毒后的免疫抑制。

因此,试验1活 佑蓝宝免疫效果优于试验4活疫苗组。

病毒载量总结:

攻毒后第一周病毒载量结果显示:试验1组(活 佑蓝宝)阴性检出率为80%(8/10),试验4组(活疫苗)阴性检出率30%(3/10),二者有明显差异。

攻毒后各免疫组猪只血清均可检测到病毒,随着攻毒时间(1-6周)的延长病毒载量呈逐渐下降趋势,6周后检测,试验1、2、3组全部转阴,试验4组仍有30%(3/10)的阳性。

平均增重:

攻毒后对照组猪只体重于攻毒前期减轻,攻毒后期存活猪只体重略有增加。

试验1、2、3、4组猪只增重明显。

其中试验1活 佑蓝宝组增重(7.4±1.3kg)最多,且比试验4活疫苗组(增重5.9±1.1kg)多增重1.5kg。

试验结果总结:

抗体水平:试验1组高于其他免疫组,S/P平均值高达2.45

细胞免疫:试验1组细胞免疫水平优于试验4组

血清病毒载量:攻毒后第一周试验1组阳性率最低,为20%

攻毒保护:试验1组100%保护

增重情况:试验1组(增重7.4±1.3kg)比试验4组*(增重5.9±1.1kg)多增重1.5kg

本研究结果证明,试验1组免疫效果最好。

为了更完整的评估佑蓝宝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保护效果,佑本在某集团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母猪流产及保育仔猪的免疫试验。

佑蓝宝田间试验-母猪防控

田间试验助残背景:某集团集约化母猪场(6300头存栏),妊娠后期(12周后)表现流产,为了解决流产问题,进行了PRRS相关疫苗的免疫试验。

第一次活疫苗免疫:6300头母猪进行普免,应用某经典弱毒疫苗,肌注1头份/头(3月13日),免疫后观察23天(4月5日),与以往同群同种疫苗免疫相比日均流产数有所上升,免疫前0.75头/日(9头/12天),免疫后0.83头/日(19头/23天)。

第二次灭活疫苗免疫:为了解决第一次免疫后流产率上升问题,对6300头母猪又进行了普免,肌注佑蓝宝1ml/头,免疫后观察48天(至5月23日),日均流产数0.33头/日(16头/48天),下降明显。

佑蓝宝田间试验-保育仔猪防控

猪场背景:某集团保育猪群6-8周龄发病,经实验室诊断为PRRS感染。

为了观察佑蓝宝 佑圆宝对该集团保育仔猪的免疫保护效果,共设计6个试验组:

1组:7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断奶当天免疫佑蓝宝1ml

2组:14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断奶当天免疫佑蓝宝1ml

3组:7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28天免疫佑蓝宝1ml

4组:7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28天免疫佑蓝宝1ml 佑圆宝1ml,混合后2ml/头普免

5组: 14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28天免疫佑蓝宝1ml

6组:14天免疫弱毒苗0.5头份 28天免疫佑蓝宝1ml 佑圆宝1ml,混合后2ml/头普免

14天免疫弱毒苗对仔猪的保护效果好于7天免疫,原因是7天免疫弱毒苗时受母原抗体的干扰,影响疫苗免疫效果。断奶当天(21日龄)免疫佑蓝宝免疫效果强于28天免疫,佑蓝宝和佑圆宝混合免疫对仔猪的免疫保护效果也强于单独免疫佑蓝宝组。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再次设计了保育猪防控试验2,以验证不同免疫组合对仔猪的免疫保护效果。

保育猪防控试验2

第二组试验再次证明了14天免疫活苗 28天佑蓝宝和佑圆宝混合免疫对仔猪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

总结:

实验室免疫攻读试验结论

通过两次免疫攻读试验,证明阴性猪群单独使用PPRS灭活苗一次或多次免疫,即使抗原含量很高,也没有表现出有效的免疫保护。

佑蓝宝对活疫苗激活猪群能提供完全保护,并且可以更快地减少试验猪群病毒血症。

佑蓝宝与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猪群相对单独使用弱毒苗免疫猪群,增重更加明显。

佑蓝宝田间试验结论

佑蓝宝相对以前生产数据都表现有良好的免疫保护。

14日龄弱毒苗 28日龄佑蓝宝优于7日龄弱毒苗 28日龄佑蓝宝。

激活时间相同时,断奶当天(21日龄)免疫佑蓝宝的保护效果优于28天的免疫效果。

首次佑蓝宝与圆环疫苗同时混合后免疫效果与不同阶段分开免疫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二次试验联合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分开免疫。

综上所述,PRRS灭活疫苗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有效:一是自然感染PRRSV阳性猪群,二是PRRSV弱毒活疫苗提前免疫激活猪群(人工感染阳性猪群),三是自家血清驯化猪群。

卫星会议之八:丹麦养猪如何克服既定的成本结构?

10月20号下午,普丹美,丹麦DLG集团的汉斯·奥埃作了题目为《从丹麦养猪业角度思考,如何在既定成本结构下,使养猪业的收益最大化》的报告。

汉斯・奥埃

汉斯・奥埃先生在开始说道,要想帮助养猪人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通过饲料的成本,母猪的效率,或者其他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提高单位猪只的经济效益。丹麦的做法是基于丹麦高性能猪只的先进的营养和饲养。

做到养猪收益的最大化,一是提高生猪的销售价格。二是减少养猪的成本,这包括饲料成本、其他可变成本、员工的薪资、猪厂建筑和财务成本。

汉斯・奥埃先生列出了,2016、2017及2018年丹麦生猪的销售价格及屠宰重量之间的关系图表,用以说明影响销售价格的因素。

1、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化(政治压迫也很重要)

2、最低进口或出口

3、当地的新市场

4、特级的产品(生态及不使用抗生素)

5、不同产品的认证

他举例说:丹麦是一个猪肉出口量比较大的国家。大部分猪肉都需要出口,这就导致其国内的生猪价格很大一部分都要由出口价格左右。还举例说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及外汇汇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养殖的成本。丹麦一般是通过合适的时机去购进原料,减少相应的损失。且由于丹麦工人工资比较高,他们只能从单位效率上提高养猪收益。

如何让收益最大化的措施?销售价格的最大化,母猪场要出售更多的仔猪,仔猪的质量更好。育肥猪要求猪的质量更好,死亡率更低。丹麦农场更关注生猪的生产性能,以获得最大的回报。

汉斯・奥埃先生提到,饲料是一种投资,我们要关注投资的回报率。我们先要确定我们投入可以获得同等的收益,再去提高、去改变。为了生产大量的体重大、健康的仔猪,母猪要有高遗传潜力。农场要有高健康与生物安全水平(内部的以及外部的),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世界先进的营养水平。

后备母猪是农场的未来,要保证母猪的生产性能,对于他们而言,淘汰母猪主要是由于繁殖性能下降及跛脚。跛脚原因较多,它能引发炎症,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尿路感染、便秘。那么如何控制?他提出每批最多20%的新后备母猪,每年更换45%的后备母猪,3胎以前的后备母猪低于20%。

对于仔猪要保证仔猪存活率,出生时瘦小的仔猪需要更多的照顾。制定日粮时要考虑到,给母猪的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要均衡,增加附加值的添加剂,来保证奶水的充足及质量。

最后,汉斯・奥埃先生介绍了可发酵纤维,它在大肠中发酵产生脂肪酸,这可以使母猪的胰岛素水平更稳定,母猪会更加的安静;发酵产生的额脂肪酸为初乳增加额外的能量,为分娩提供“慢”能量,可以增加生母产量,为胎儿提供良好的能量供应,增加肠道水份的吸收,减少便秘,母猪会更加安静,更加福利。

他举例,在丹麦饲料中由于是不添加抗生素的,现在马上他们也不能添加锌,这就需要他们改变饲料配方,使其低蛋白水平,增加更多的纤维,添加酸化剂、益生菌就很重要。

搜索更多有关“李曼养猪在线直播:李曼养猪大会现场演讲笔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