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龙猫电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龙猫从这部纯净温馨的影片

人气:314 ℃/2024-01-22 10:22:14

宫崎骏是世界级的动画大师,他是日本甚至可以说是动漫界的一个传奇。他在日本的动漫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龙猫》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龙猫》是一部描述乡村生活的动漫电影。因为这部电影,龙猫—这个咧着大嘴微笑的森林精灵在日本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

影片主要讲述了因母亲生病,草壁一家搬到了乡下居住。姐妹俩小月和小梅遇到了森林精灵龙猫。龙猫利用神奇的力量,为小月和四岁的小梅带来很多神奇的景观,令她们大开眼界。小梅因与姐姐小月吵架,独自前往医院看望妈妈,不料迷路,小月在龙猫帮助下找到妹妹。

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煽人泪下的情感,但看完后会让人感到温暖,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忘却了世界的复杂。

宫崎骏的电影,都会将人生、亲情和环保等意识蕴含到作品中,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但是,今天我想透过电影中,父母与子女的相处解析家庭教育。

1、看一个孩子的习性,折射的一定是这个家庭的背景

影片中触动我的一幕是,草壁一家刚刚搬到乡下的房子时,姐妹俩听说这是个鬼屋,她们没有表现出害怕,反而是兴奋,还急不可耐地去参观房子。

主持人王芳说:“看一个孩子的习性,折射的一定是这个家庭的背景。”姐妹俩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也来源于父母的看法和态度。

小月小梅对鬼屋的看法来源于父母。

姐妹俩谈论鬼屋时,爸爸说,“那可太棒了,住鬼屋是我从小到大的愿望。”

母亲对鬼屋也没有表现出害怕,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探索。

“哎?鬼屋? 我最喜欢鬼屋了,好想早点出院见见妖怪们。”

鬼屋一般代表着阴森恐怖,人们听到鬼屋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恐惧。然而影片中,姐妹俩受到父母的影响,认为鬼屋是新奇的,未知的,是值得探索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无意识学习父母的言行。父母整日愁眉苦脸,孩子也会一脸愁容;父母整日笑容满面,孩子也会喜笑颜开;父母善良慈悲,孩子也会宽容善良。

主持人王芳就曾经采访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暴妈毁三代。一个脾气暴躁的姥姥,带出了一个脾气同样暴躁的妈妈,女儿又带出了一个焦躁悲观的儿子。一个暴躁的女人就这样毁了三代人。

德国有位哲学家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

父母都希望孩子优秀,如果想让孩子优秀也得改变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2、高质量的陪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好途径

影片中小月和小梅的母亲因为肺结核住院。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是日本死亡率最高的病。宫崎骏的母亲就因患肺结核而病逝。

姐妹俩的母亲长期住院,缺少母亲的关爱。可是,每次姐妹俩去见母亲,一家人都其乐融融。姐妹俩向母亲诉说着趣事,母亲也耐心倾听,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母亲在短暂的时间里高质量地陪伴着孩子。

什么叫高质量陪伴孩子呢?指的是父母陪伴孩子时全心全意,与孩子互动,双方状态是愉快安详的。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无时无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而是陪伴孩子时全神贯注。

央视主持人大赛中新闻组决赛时有这样一个题目,先给画面的一部分,让选手先进行一分钟的阐述,然后再给整张画,让选手做下一段的阐述。

选手田靖华遇到的题目是,小女孩坐在沙发上用手机给妈妈发祝福,结果整张画出来后,妈妈也坐在沙发上,她正在玩手机。

小女孩和妈妈同在沙发上,她为何要用手机给妈妈发祝福呢?妈妈虽然就在旁边,可是母女俩的交流却为零。女孩多么希望妈妈放下手机陪陪自己。

这反映了当下亲子陪伴的一个现状,由于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到哪都不离手机,成为了低头族。亲人、朋友聚会,大家都低头看手机,反而忽略了交流。父母陪伴孩子,也是各玩各的手机。实际上,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手机,而是父母和自己玩个游戏,听自己聊天。董卿说千万不要让父母与子女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

3、父母肯定赞美孩子,孩子会更自信

影片中四岁的小梅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姐姐去上学,她一个人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看到了一颗橡子,顺着橡子发现了小精灵。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小梅跟着小精灵穿过灌木丛,进入到大树洞,发现了大龙猫。

看到这样一个胖乎乎巨大的妖怪,小梅特别惊喜,扑倒龙猫的肚子上,有模有样学着龙猫大叫,展现了儿童特有的纯真可爱。

龙猫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在成人眼中它就是一阵风。儿童本性天真自然,最为接近神灵的本质,所以影片中的姐妹可以看到他们。

龙猫是森林精灵,传说中龙猫白天贪睡,晚上悠然自得,它是村子和孩子们的守护神。他在雨夜帮助在车站等待父亲的姐妹俩,驱赶了姐妹俩的恐惧,并且赠送给姐妹俩代表希望的橡树种子。他头顶荷叶,雨水滴到鼻尖的形象深入人心。

龙猫还帮助小月找到了迷路的小梅,姐妹俩乘着猫公交车看望了生病的妈妈,在窗台上留下了给妈妈的礼物—玉米。这一切就像个童话。

小梅说她看见了龙猫,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爸爸对于不相信的事情,没有否定而是积极地肯定,并说龙猫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

成人容易陷入到一个误区,总是否认孩子,总是不满意孩子。

比如,孩子考了98分,有的父母会说为什么不考100分;

孩子用蓝色的蜡笔画画,父母会批评不好看;

孩子吃饭慢,父母会说你能不能快点吃……

还有以下这些话,你看到眼熟吗?

你太笨啦,怎么连这个也做不好?

你的表现太差了,你看看那谁谁谁!

你是猪啊,天生脑袋不开窍?

不对,全错了,真没见过你这么低智商的……

说过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忘掉,可是孩子心里的痛永远都在。

就像“钉子效应”,钉子被钉进木头,虽然拔出来可还是留下了洞。父母的话,虽然有可能遗忘,但孩子会用一生的时间去疗愈。

过多的否定,孩子会陷入“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评价,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行动。

证明“自我实现预言”定律是心理学上一个经典实验。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智商测试,并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说他们智商出奇的高。然后奇迹发生了,这些所谓的“高智商”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并非高智商,他们只是随机抽取的。老师相信孩子们智商高,给了他们更多的感情和教育投入;孩子们自己也相信自己智商高,会更加自信和努力。他们共同施加的正向力量,促成了预言的实现。

我们对他人的期待,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人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并最终产生期待的结果。

同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会潜行默化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如果整天说孩子笨,孩子真有可能陷入“我很笨”的恶性循环,遇到事情不思考不努力,真的成了笨孩子。因此,我们要多多肯定和赞美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往往决定着孩子的自信程度。越多赞美和肯定孩子,孩子就会越自信。甚至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5000次赞扬,这个孩子就能获得自信。”

就像影片中的父亲,对于看似荒诞的事情,不急于否定,而是给予孩子足够多的信任。每个孩子都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要破坏掉孩子心中的童话。

影片中的父母乐观的精神影响了孩子们,父母还经常肯定赞美孩子们,因此小月小梅姐妹俩乐观开朗,天真活泼。她们的童年是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自由自在地长大,有着关爱和尊重她们的父母,这是我羡慕的,也是我成为母亲后,努力想给孩子的。

但这部影片,不止是家庭教育,还有很多的主题促成了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比如生态意识,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印记,小孩子般儿的纯净美好等。

最后,我引用豆瓣伊夏对《龙猫》的评价作为结束:《龙猫》用了最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最平凡的家庭;用最安静的对话,描绘了最静谧的乡村;用最无声的倔犟,表达最强烈的爱。如果没有龙猫,它也会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但龙猫的出现,给这个故事增添了彩虹般的颜色。

搜索更多有关“龙猫电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龙猫从这部纯净温馨的影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