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为啥没有猫咪,萌死人不偿命的猫主子
◆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紫金陈 | 明朝那些事儿(2020) | 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 | ……
本文摘自《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
明朝著名理学家刘元卿在自己写的寓言故事集《应谐录》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猫的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齐奄的人,家里养了一只猫主子,非常宠爱。
有一天朋友聚会,他就把猫抱了出来,一边撸,一边炫耀说,这只猫名字叫“虎猫”,因为它长得和老虎一样威风。
有几个喜欢抬杠的客人听到这个名字以后,觉得不够威风,便给它取新名字,名字从“龙猫”换到“云猫”“风猫”,甚至“墙猫”和“鼠猫”。
东里老人听说以后,不屑地说:“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罢了,干什么要自己失去本来和真实啊。”
尽管故事里的这只猫咪差点就用自己的死敌当了名字,不过这位名叫齐奄的明代“铲屎官”无疑还是非常爱它的,否则也不会花样百出地给它取名字了。
事实上,猫儿在明朝的社会地位的确非常高,甚至连宫廷中也以养猫为乐。
作为一位兼职书画家,明宣宗朱瞻基最喜欢的就是画猫,他的《花下狸奴图轴》中,两只可爱的小猫咪蹲在石头下面,懒散而悠闲,可爱的样子让人不由得想要摸上一摸,这位皇帝的猫奴属性也暴露得淋漓尽致。
问题来了,从古到今都深受人们喜爱的猫儿,为什么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当中却没有位置呢?
在民间传说中,这是由于猫儿被老鼠欺骗,误了上天点卯的时辰,才没能榜上有名,当然,这并不是事实。
真实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所熟悉的家猫其实并不是中国本土驯化的生物,而是东汉时期才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外宾”,等它被我们祖先熟知的时候,十二生肖早就已经排满了,所以才没有猫年。
不过有趣的是,越南也有十二生肖,而且里面有猫,它取代了兔子的位置。
01 中国的猫从哪里来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7000多年以前,猫就开始和古埃及人一起生活了。
猫的祖先是斑猫的非洲亚种(Felis silvestris lybica),或称非洲野猫。
地处三大洲交汇地带的苏美尔人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火光,也成了世界上第一批撸猫的人。
而比他们稍晚一些的古埃及人则在5000多年以前就把猫儿捧上了主子的宝座。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里,猫儿是丰产和康复女神巴斯特的化身,十分尊崇,爱护备至。
猫儿不但生前住在宏伟高大的宫殿里,享受着珍馐盛宴,死后也会被埃及人像尊奉的法老那样,制作成木乃伊,甚至还会将一些猫儿喜欢的小老鼠或线球作为陪葬品,就是对待自己的主子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啊!
清代石湾窑黑猫:石湾陶塑大师黄炳的代表作,现藏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由于采用了黄炳绝技“胎骨出毛”,毛发根根清晰,纹路又极为细密,栩栩如生,甚至能吓退老鼠。
在我国,距今3000年前,西周时期的《礼记》中第一次提到了猫,并且把它们和大表哥老虎一起归到了“八蜡(即八种受人祭祀的动物)以祀四方”的行列。
《礼记·郊特牲》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因猫捕捉老鼠,虎捕捉野猪,所以人们很感激它们。
为了答谢勤勤恳恳抓田鼠的猫,先民们每年年末都要备下祭祀用的“牺牲”来祭祀它们。
然而,这里说的猫却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家猫,而是豹猫或者野猫之类的猫科野兽。
《诗经·韩奕》中有一句:“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把猫和老虎对应在一起,而且和熊罴(巨大的棕熊)并列,说明这里提到的肯定不是那种喵喵叫着卖萌的小可爱,而是一种野性难驯的野兽。
战国时期的人们还没有养宠物猫的习惯,但是已经知道了猫可以捕捉老鼠,所以也有人在家里喂养它们。
《庄子·秋水》中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
这里说的“狸狌”或者“狸”是指我国土生土长的野猫,后来慢慢被驯化之后,也叫狸花猫。
不过比较麻烦的是,在我国古代,“狸”是一种特别宽泛的概念,凡是长得圆头圆脑的小动物,多半都会被冠名叫“狸”。
比如说,“九节狸”是食肉目灵猫科的动物,“河狸”却属于啮齿目河狸科,而在日本,“狸猫”指的却是犬科的动物貉子。
还真是一团乱麻,没有生物分类学的古代就是这么让人苦恼。
因为猫这个名字被豹猫占用了,所以东汉时期,家猫千里迢迢穿越西域来到中国的时候,只能先委委屈屈地叫“狸”。
不过谁让猫儿特别萌呢,当它叫了“狸”之后,别的动物就只好纷纷加上定语了。
三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徐季龙的人想要出去打猎,于是便请来著名的算卦高手管辂帮他算上一卦,看这次会有哪些收获。
管神棍算完之后,说:“当获小兽,复非食禽,虽有爪牙,微而不强,虽有文章,蔚而不明,非虎非雉,其名曰狸。”
他这里说的“文章”是指动物身上的花纹,所以他的意思是说:您这次打猎会逮到一只像老虎的小动物,名字叫“狸”。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三国时期的人们对猫儿还不太熟悉,甚至它们还会沦为被人猎捕的对象。
02 当撸猫成为一种时尚
按照著名历史学家王明珂先生的看法:“猫在人类驯养动物史上有特殊地位,可以被人类驯养的主要是‘群栖性动物’,而猫则是人类驯养动物中罕见的非群栖性动物。
它们与人类之‘家’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
由猫的非群栖性和它们与人类之‘家’的疏离关系,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猫从来没有被人类‘驯养’过,它们(家猫)只是与人类生活在同一领域空间之中。”
很可能正因为喵星人这么有个性,虽不像汪星人那么忠厚老实,但我们依然加倍地喜欢它们,把它们当成和自己身份平等的朋友。
从唐朝开始,人们还给猫儿取了个小名,叫“狸奴”,这里的“奴”是一种代表宠爱的称呼,唐高宗李治的小名就叫“雉奴”,能够跟皇家子弟一样取名,也可见当时猫儿地位之高。
不过李治的老婆、一代女皇武则天却非常讨厌猫儿,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武则天升级为“武昭仪”后,皇后与淑妃萧良娣渐渐失宠。
后来,唐高宗采用了李义府的建议,把她们二人“废为庶人,囚之别院”。
刚刚被囚时,萧良娣曾骂道:“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从那以后,唐朝皇宫就不再养猫了。
“狸奴”这个可爱的称呼一直持续到了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乞猫》诗中写道: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意思是说,我们家里的老猫病死了,老鼠啊,闹得太不成样子了,每天晚上搅得我睡都睡不好,所以我听说别人家要生小猫崽的时候,赶紧买上一串小鱼,用柳条穿起来拿去当聘礼。
有趣的是,这短短一首诗里面,竟然用到了三种猫的叫法:猫、狸奴以及衔蝉。
为什么猫儿又叫衔蝉呢?
明人王志坚《表异录》记载:“后唐琼花公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可见“衔蝉奴”本来是指一只模样怪异的小猫,它通体洁白,只是上下唇间有一抹黑色毛羽,像是衔着一只知了一样。
后来人们就用“衔蝉奴”或者简写成“衔蝉”来代指猫。
03 古人到底有多爱猫
当时人们如果想要从别人家要一只猫来养,就必须像娶妻或者纳妾一样下聘礼,又称“聘猫”。
聘礼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柳条穿起来的小鱼,另一种就是盐粒,这两种都是猫儿的最爱。
不过在迎来猫猫之后还不算完,还得像伺候夫人小姐一样给它买好吃的。
南宋诗人陆游就曾经惭愧地写道:“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不过,他老人家对猫的喜爱也确实是诚心诚意,在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得意极了。
人们可以有多爱猫呢?这么说吧,豁出一条命都不在话下。
元代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就讲过一个故事,说在村子里有口枯井,深不见底,有一天,一只猫儿不小心掉了进去,再也没爬上来。
主人知道以后,就带着绳子,和儿子一起爬到井下去救猫。
然而一下井,才知道情况不对,不一会儿,两个人就都中毒而亡了。
其实在攀爬运动中,猫儿比人类灵活得多,如果连它们都爬不上来,就说明这口井一定有问题,这样还敢进去救猫,就只能用真爱来解释啦。
到了明朝,猫儿已经变成了宫廷里不可缺少的玩物,甚至有的猫被皇帝封了个“管事”的职衔,还可以领工资。
《野获编》记载:“(明万历时)御前又最重猫,其为上所怜爱,及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事职衔,且其称谓更奇:牝者曰某丫头;牡者曰某小厮;若已骟者,则呼为某老爹。”
这些猫过得简直比人还滋润啊!
- 猫咪10-20
光猫怎么设置网速最快最稳定?只需将光猫设置成桥接模式
- 猫咪02-11
四川农民捡到野生小猫:四川农民意外捡到小猫
- 猫咪04-08
家猫请流浪猫来家里吃饭 小哥邀请流浪猫吃烤串
- 猫咪02-28
猫咪经常戴脖套会有什么影响?请拒绝给猫咪戴柚子帽
- 猫咪04-02
为啥不能养三花猫 为什么,三花猫弃养率这么高
- 资讯12-09
二哈挖泥土:救命,挖煤工
- 狗狗04-15
盘点狗狗的无障碍交流:别为你的无知而感到奇怪了
- 资讯11-24
赵雷成都混声合唱:赵雷,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