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清华来,记青海大学原校长王光谦:风从清华来,记青海大学原校长王光谦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咸文静 金玥彤 张鹏
滚滚江水,见证着青海大学的沧桑巨变;巍巍群山,镌刻着支援干部的无悔誓言。
2022年7月7日,青海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学校校长职务任免决定,王光谦最后一次以青海大学校长的身份出席会议。看着身边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他的思绪,被一下子拉回到9年前的那个夏天。
2013年7月,这位知名学者作别清华园、接过前一任校长递来的接力棒,走进了青海大学的校门,成为清华大学选派的第四任校长,也成为青海大学、青海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院士。
“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带领青海大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迎着众人的目光,王光谦语气坚定。
如果说“对口支援”是连接两所高校的一座桥梁,王光谦就像是那桥上的一块砖石。在过去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王光谦让他的学校、他的学生和所有关心关注青海大学发展的人见证了他的初心与使命,看到了清华大学的承诺与担当。
沐浴在发展的春风里,青海大学一路拔节成长。
风从清华来。
引进一批人
“我们学校准备成立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梅老师,你来当主任吧。”2013年10月,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一场微电网鉴定会上,作为评审组组长的王光谦对一项微电网示范工程的负责人伸出了橄榄枝。
王光谦口中的这位梅老师就是梅生伟。新疆伊犁长大的他,在新疆大学读完本科后,长期在清华大学深造、工作,是新能源领域的行家里手。
“当时校长说了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句是说青海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最好的,另一句是说,在青海,从学校一直到省上,对发展新能源学科非常重视。”一边盛情邀请,一边详细介绍青海大学以及青海在新能源领域方面的优势条件,这让半个月后应邀“到青海大学看看”的梅生伟感受到了王光谦对自己的重视,更感受到了王光谦对这个学科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考和定位。
就这样,2014年,梅生伟挂帅组建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虽然这个过程看似充满偶然,但将梅生伟引进青海大学,并不是王光谦在会上的一时兴起。初到青海大学,他就真切地意识到,对口支援绝不是自己之前所认为的派个人过去、帮助受援对象干点事,而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帮助青海大学实现快速发展。
对于一所高校而言,主体一定是教师。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平均数为635名,占教师比为40.71%。但青海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只有99人,占比仅8.1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才不仅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症结所在。在王光谦看来,创新发展靠人才,没有高端的人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大学,也不可能有创新。
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王光谦主张“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硬”——既要注重培养人才,也要注重引进人才。为了尽快打开局面,王光谦立足学校实际,探索出新的对口支援模式:从派院系负责人到团队引进,使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整体提升青海大学的科研水平。
就拿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来说,除了梅生伟担任首任主任外,还“柔性引进”2名院士、5名知名教授和10余名青年骨干人才。整个团队围绕青海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获批青海省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还与波音公司签订飞机碳纤维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合作协议,成为青海大学在工程应用领域与国际大企业达成的首个合作项目。
“将科研团队搬到青海大学,为青海大学乃至青海省科技创新注入了巨大能量和强大动力,王光谦校长功不可没。”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说。
在教务处处长赵常丽眼中,王光谦在学校的这几年,是青海大学教育教学发展最快的几年。
“王校长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以立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带领我们攻坚克难,敢于向教学改革发展的痛点、堵点亮剑攻坚,大力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引进和培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共14人。学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国家级高端人才实现零的突破。
人才培养方面,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还获批教育部首批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班”“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等15个特色人才培养班,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组建“高原生物菁英班”,已培养8届学生。
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年度到账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实现了博士后流动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零的突破。此外,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青海省年度唯一重大贡献奖5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19项,获批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
“关山千万重,山高人为峰。校长在与青大的‘十年之约’中,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心血。”赵常丽说。
发展规划处处长陈雪梅从1995年起就在青海大学工作。在她眼中,王校长带给青海大学的变化用两组数据概括更加直观:博士学位教师数增至60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2013年的8%提升到41%;年度到账科研经费从7000多万到如今已经突破3亿元。
办成一些事
从2002年开始到2013年,清华大学先后选派李建保、陈强、梁曦东三位教授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的持续支援下,到2012年,青海大学已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西部普通高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
“我来的时候,青海大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距离一流大学还有一段距离。光有特色还不行,还得有水平。”王光谦说:“我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青海大学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
既有特色,又有水平。
如何破题?
“青海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甚至攀登世界一流大学,关键要打好高原牌,走好特色路,解决好高原问题。”王光谦说。
王光谦曾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33年。从清华大学到青海大学,环境的变化让他发现“虽然为了控制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让西部真正产生吸引力。”
除了待遇,平台至关重要。
2014年,青海大学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此次全国共获批21个;同时,获批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此次全国共获批29个;两项均为青海省唯一。两个“国字号”平台落户青海大学,搭建了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推动了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要在国家布局层面,把更多科技创新的项目‘嵌入’西部和东北地区,即结合西部所长的优势,把创新的‘母鸡’配置在西部。”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王光谦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只‘母鸡’包括高水平的大学,也包括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只要结合我国目前转型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的背景,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优势,养好恰当的‘母鸡’,完全可以下出‘金蛋蛋’。”
2015年底,青海大学获批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青海省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提起这个话题,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得林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条清晰的时间轴。
2013年7月,王光谦到校后发现学校研究、教学平台较弱。
2014年,开始策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5年,提交申请书,12月科技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批准建设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之前没想过能建起来。从这个实验室能看出王校长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它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青海而言,高原水文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高原生态系统功能及演替规律、高原农牧业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这三个研究方向,不仅仅是几年前、现在,甚至几十年后,依然是重点。”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青海省高端人才汇聚之地,目前拥有6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大科研奖项28项,为青海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助力高原农牧业发展贡献了青大智慧和力量。
不破不立。
2016年,立足于学校发展缓慢的实际情况,青海大学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聘用制、年薪制、岗位津贴制、科研奖励制……激励调动了学校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就拿实验室来说,2016年,首批引进20多名研究助理,对科研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多所高校专程前来学习取经。
“我们六年间引进博士、博士后60多名。教育部、国家去年才提出研究助理这一说法。”在祁得林看来,这一理念无疑是超前的。
2017年青海大学生态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青海大学把生态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既符合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的要求,又符合党中央把青海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来建设的重大要求,还高度契合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建设‘五个示范省’,以‘四种经济形态’引领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王光谦说。
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晓英2008年来到学校。此时的计算机系在前一年刚刚建系,系里只有一位从兰州招来的专业课老师和其他五位同期来到系里的硕士、博士毕业生。
“从硬件上讲,除了一座机房和40台计算机,大楼空空如也,从软件上讲,教学、科研都要从零开始。”
2017年学校在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中获全球二等奖,2018年获全球一等奖并跻身世界前二十,2021年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同获总决赛一等奖并跻身世界前十。
“他们就是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成果。这要放在多年前,很难相信西部的高校团队会进入这项赛事的总决赛并获奖。”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副教授黄建强说。
“我们从之前提出的建设‘高原名校’,现在确定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对口支援的20年,是一个由模糊概念向具体目标转变的过程。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周年之际,王光谦和俞红贤共同在《中国教育报》发文:“扎根高原,建设中国一流大学。”
留下一股劲
青海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时,清华大学如此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志比昆仑深砥砺,兼程风雨永同舟,蒸蒸气象更携手,合作共建又一楼。
21年前,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下,清华大学率先对青海大学进行全方位对口支援。自此,一批又一批教授专家团扎根高原,青海大学也从一所西部地区普通高校,逐渐成长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与对口支援初期相比,青海大学学生人数由5650人增加到27052人。
很难客观地衡量这组数字变化的背后,有多少学生的命运因为知识而改变,但在被知识改变的命运中,王光谦本身就是其中之一。
王光谦1962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市。1978年,他考入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就读于水利系。本科毕业后,他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并顺利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了两年博士后研究。
从1992年开始,他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清华大学,他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泥沙研究室主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青海条件艰苦,需要做出不少牺牲,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学术增进。”2013年7月的一天,出差中的王光谦接到学校电话,征求将他选派到青海的意见。对于到青海工作后也许会遇到的困难,对方直言不讳。
“如果组织上觉得我合适,那我就去!”王光谦没有犹豫。
此时,凭借在水沙理论以及黄河治理领域的突出贡献,被称为“黄河院士”的王光谦已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到青大任职对于他来说无疑存在诸多困难,但他明白,这是他作为一名清华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自己能够接好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第四任校长的接力棒,带领青海大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努力为青海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2013年7月,王光谦接任青海大学校长职务。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如何使青海大学发展再上新台阶,是王光谦来到青海后,思考最多的事。
有人说,校长之于大学,如同控制列车速度和方向的列车长。发展的春风里,疾步如飞的王光谦和日新月异的青海大学一起,追赶着中国一流大学的脚步。
2013年,实现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
2014年,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5年,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颁布《青海大学“十三五”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总体方案》;
2016年,获批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跻身全国137所“双一流”建设大学行列;
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获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9年,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青海省年度唯一重大贡献奖;
2020年,获批首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青海省年度唯一重大贡献奖;获批“三江源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
2021年,新增水利工程、草学、临床医学、中医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科技部“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青海省年度唯一重大贡献奖;
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获批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6个国字头重点实验室;获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踏上高原的那一刻,王光谦自己在心里与青海大学许下了一个十年之约。2022年7月7日,王光谦不再担任青海大学校长,而他留给青海大学的,是一种可以传递、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
“到了青海你才会明白,气象和水利绝不是书本上看到的知识。”有人说王光谦去过的很多地方十分偏僻,但在王光谦眼中,“一定要到源头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由于工作需要,王光谦常年奔波在高原大地。三江源头的草、祁连山下的风、可可西里的雪,都曾看到他的身影。
祁得林好几次看到王光谦为了赶时间,坐着保洁人员的三轮车穿梭在校园中。“我笑着问他,这样是不是不太注意形象,校长摆摆手,毫不在意。”
无论是工作中“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山河中”的豪情,还是生活中不拘小节、不谋私利的眼界,王光谦把人生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让远大理想、优良品格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生动展现。
周围的人喜欢他的坦诚,他的质朴,喜欢他工作中的那股“劲”。
有媒体这样描述这股“劲儿”所带来的变化:在王光谦的带领下,以前很多不敢上高原的人来到了青海;很多忌惮高海拔的人,对高原有了新的认识。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一批又一批来到青海,在包虫病防治、新能源、生态保护、数字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
这是一种鼓舞。“到上海去,到青海来”“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青大”“让青春挥洒在青藏高原上”……从2013年到2021年,王光谦每年都亲自参加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学生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这是一种骄傲。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王光谦校长提出设定校庆日,将每年7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确定为学校校庆日。2015年7月19日,学校隆重举行第一个校庆日。
这是一种传承。听完王光谦分享自己在三江源科考时的经历,王晓英被打动了,抓跳蚤、打野狗、走山路……一路上的困难化为对方眼中的光芒。在这位前辈身上,王晓英不仅学到了灵活的工作方法,更学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种自信。博士生李琼还记得,提到人才培养时,王光谦曾说,从青海大学出去的学生,我们不怕他走,要用平台和条件吸引回来。
“20年来,三任书记、五任校长按照对口支援初期绘就的宏伟蓝图,一茬接着一茬干。积累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典型经验。作为党委书记,我始终牢记省委工作重托,九年来始终坚持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全力支持了校长的工作。”俞红贤说,王光谦对青海大学建设发展,对青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主抓学校顶层设计,还争取国家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自身学术影响力在全国政协等多层面多渠道多维度建言献策,多方呼吁助力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有人曾问王光谦,在青海,你的科研是否受到了影响?
王光谦回答:刚好相反,站在高原上看得更高了。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