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缅因猫如何教育?学智随想-菲律宾街头的

人气:473 ℃/2024-05-04 15:51:18

2018年2月25日 戊戌年正月初十 学智随想-从街头的流浪猫看菲律宾的多元文化融合

很多到过菲律宾的中国富人在其游记中,多多少少会写一个细节,关于菲律宾街头流浪的猫猫狗狗。他们总是因为爱宠物之心泛滥到全世界,而唏嘘菲律宾的猫猫狗狗有多么可怜,多么瘦弱,有的猫咪还被人切去了尾巴。咧着嘴吃的新摘的芒果还不忘大骂菲律宾人毫无爱心,残忍至极。

普通的一条菲律宾小巷,绿树花海

八年前第一次到菲律宾旅游,我并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看得是大海,听得是音乐,吃的是海鲜,品的是多元文化。当我在菲律宾读书以后,因为没有买车的必要(马尼拉的马路为东南亚第一停车场),基本日常生活都靠走路,当然学校离得很近。每天要穿过几条巷子(其实人家是正经马路),自然看的到很多菲律宾真正的街头实景,有很多猫猫狗狗在马路上流浪或者说是闲逛,有时遇到学校放学、工厂放工,人是摩肩接踵,而脚下得注意别踩到穿行的猫猫狗狗。

其实是有名有姓的正经街道

据我的观察,大约有一半的流浪猫都是断尾或者部分断尾的,当然也有撅着长长的尾巴招摇过市的正常猫。这个世界通常没人注意正常的东西,而不正常的事物倒是非常惹眼,而所谓正常就是符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正常的则是异端,但焉知正常不一定是对的,不正常也未必是错的,真理还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

那些被切掉部分或者全部尾巴猫咪的心理感受我是模拟不了,但是由此证明了菲律宾人的残忍和菲律宾文化中的无知吗?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调查与论证肆意根据自己的有限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去判断事务,本身就无知的表现。

菲律宾是个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国家。从历史角度还真是有些近邻国家能影响其文化。而菲律宾的本土文化从原始的农耕文化直接变成殖民地文化,宗教文化。菲律宾猫咪断尾是恰恰文化融合的表现,而非是人性本恶的体现。

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曾经到达菲律宾,最后他也死在了这里。1565年,西班牙入侵吕宋,攻占宿务岛。1571年,西班牙侵占吕宋岛,建马尼拉城。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西班牙的殖民者将天主教随之带来用以控制菲律宾人民的思想。

用不用这么萌呀,我又不砍你尾巴,你藏起来干啥啊

在黑暗的欧洲中世纪,猫咪也曾经被当做全民屠杀的对象。What?不用震惊,不知道不是你的错,但不想知道才是你的错。中世纪欧洲会大规模捕杀猫咪呢?这跟教会对巫术的态度有关。在基督教之前的社会,老百姓对巫术的态度没有那么严厉,甚至还有点崇拜,往往把它和神灵联系起来。天主教也相信世上有巫术和魔法,但对此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认为是魔鬼的伎俩,会危及人类的灵魂。而猫一个特点对它很不利,那就是它太爱干净了。

在中世纪,太爱干净可不是什么优点,即使谈不上邪恶,至少也让人觉得有点古怪。肮脏成了中世纪的欧洲人一种虔诚的表现。虱子被称为"上帝的珍珠"。有的修士夸耀说自己贴身的羊毛内衣一辈子没洗过,有的修女说自己一辈子连脸都没洗过。既然不干净是虔诚的表现,那狗和猪看着都比猫虔诚。猫的洁癖看上去太可疑,难保没有魔鬼的影子。传说中女巫的标准配置就是黑猫和扫帚,猫本身很爱清洁,而扫帚更是清洁的象征。这可不是一种巧合。

中世纪欧洲人一旦领会到了猫的邪恶,罪孽深重的猫马上受到了严厉惩罚。在中世纪中后期,虐猫成了一种很时髦的娱乐,比如德国年轻人就流行一种游戏,他们抓起一只猫,轮流传递,拔它的毛,猫咪自然会发出惨叫,有深厚音乐传统的德国人民给这种惨叫声起了一个名字,叫"猫之乐章"。法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喜欢在猫身上点着火,然后满街追逐。不过最出名的还是在比利时的伊普尔。那里的居民有一种娱乐活动,他们在每年四旬节的第二个周三,会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祝活动。淳朴的伊普尔人民沿着城市欢呼游行,然后在活动的高潮,把猫咪从一个高塔上扔下来活活摔死,以象征他们战胜了邪恶。

就算是猫的主人,对猫也不是很友善。为了防止猫出去游荡,人们经常用一些狠毒的手段。比如有位叫博赞的修士就告诫说:"一定要让猫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要砍断它的尾巴,切掉它的耳朵,烫焦它的毛皮,这样它出于自卑,就不愿意出门了。"

你的尾巴咋就这么短

菲律宾的天主教继承的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的教义,而经过多年的教义进化,现在菲律宾猫咪断尾则成了民俗,可以随意问个普通菲律宾人,他们只知道这是来自一个巫术,但到底巫术有何作用和来源那是真心说不清楚,我听到不下八个版本,但就其巫术的来源还指向另外两个国家-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时间追溯到西班牙殖民者到菲律宾之前。

在南印度帕拉瓦王朝以及北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文化传至东南亚以及菲律宾群岛。来自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逐渐移民到菲律宾,1390年他们建立了苏禄苏丹国。

1450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柔佛的阿拉伯商人赛义德·艾布伯克尔在菲律宾建立了伊斯兰政权。穆斯林阿訇们以此为基地,开始向周围传播伊斯兰教,在其鼎盛时期,影响力一直延伸到巴西兰岛、巴拉望岛、三宝颜的南部海岸地区和婆罗洲,并向棉兰老岛延伸。

在印度尼西亚原生猫是短尾和尾巴异形的。曾有印度孟买的亚洲记者Rudolph Furtado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他注意到大量短尾猫和一些尾巴扭曲的尾巴,并就此进行了报导。后新加坡也有专门机构研究此情况,并称印度尼西亚短尾猫是天生短尾,这是明显遗传原因造成鲁宾逊在《遗传学》一书指出,"大多数情况下,缺陷可追溯到损伤,可能在动物们的成熟期时形成的伤损,并且这种伤损有利于它们的生活,自此无数年后就成为了这种动物本身的特征"。

在印尼群岛本身来就生活着短尾巴的猫咪,但可不是仅有短尾巴的,还有更多正常的长尾巴猫。可能是早期印尼人认为短尾巴猫是纯种猫,如果不小心自己养了长尾巴的,那就做手术呗。可很明显长尾巴的猫是更多的,那么谁看见都想办法剪尾巴,人工纯种猫就是当时养猫人家统配。因此在印尼广为流传的民俗是小猫要把尾巴断掉,并且放在门口的脚垫下面,尾巴的尖端要冲着屋子,这样猫咪长大以后就不会回家,或者说因为恐惧而不敢出门。(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太监留"命根子"。)而这个印尼民俗也是菲律宾断尾猫的一个来源。

不看脸谁知道你个啥

第三个来源,源自中国。1405年(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南琉球群岛),奉明成祖诏书封许柴佬(今福建晋江深沪运伙人)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军、政、财、文大权。任职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达20年之久。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王朝贡,回程路上病死于山东德州,明王朝敕建苏禄王墓。而这个"下西洋"的结果是,很多福建和广东人进入了菲律宾。而在闵粤的民间都有"断尾巴猫善捕鼠"的说法。用广东话说是"掘尾猫治鼠"。

有尾巴的都藏起来干啥?

把这三个来源合在一起,猫断尾可以去邪(天主教)、可以看家(印尼)、可以更好的捕鼠(中国),那岂有不断猫咪其尾巴之理呀。在发展下来,这些宗教上、文化上、功能上的作用都记不得了,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还有说是一种仪式。这种习惯造成菲律宾无论是自家养的猫,还是马路上的猫,都有一些好"尾"之徒,来通过断其尾实现自身的平安。但是断尾可不是抓到猫,放案板上一刀斩之,而是把小猫的尾巴用线系住,然后让它自己来回绕圈来实现的,具体手术过程我也没见过。

这可不意味着菲律宾马路上的猫咪都是短尾巴的,因为菲律宾人真的没有那么勤快,尽管断尾有诸多好处(主要是心理安慰),但断尾过程比较麻烦,所以也真的没有那么多菲律宾人去主动去做这件事。相反贫穷的菲律宾普通人,倒是很喜欢喂流浪猫狗。我看到很多"塞卡"(三轮车)司机都有自己流浪宠物,但是仔细观之,会发现几乎等"活儿"的司机们都是其主人。

尾巴长有罪,不让拍照更有罪

看见了,你有尾巴骄傲呗

菲律宾普通民众其实都是非常善良和淳朴的,流浪的猫狗亦如是,马路即使有10只流浪狗,但是没有一个会对你呲牙,更不会对你发起进攻。

说到你了,起来吧

中国很多小区里都贴着告示,大致内容为"拴好自己的狗,铲好它们的屎"。衣冠楚楚绅士们手中牵着的名犬,见人就不停吠,吓得路人侧目闪身。绅士们则对自己的狗说"儿子,没事吧,没吓到吧,好了乖",狗则不叫了。我在马尼拉从未没有见过此情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亦养一方"狗"。

你是个好喵,但你那看那谁家的小谁,这么就比你强呢?

搜索更多有关“缅因猫如何教育?学智随想-菲律宾街头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