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会装死吗?蝈蝈认人吗为啥会自我伤害
蝈蝈喂养是门学问,过去我们讲了很多常规操作,比如喂食、挑选等等内容。今天总结了几个冷门问题,综合网上观点加之自己的经验将其整理成文。如果各位读者玩友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1、蝈蝈认人吗?
昆虫没有智商,不认人,这大概是很多人的观点。这句话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昆虫没有恒温动物那样发达的大脑,行为基本依靠自己的本能驱使。说它不对,是因为昆虫像哺乳动物一样具备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们的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很强大。
具体回到养蝈蝈这件事情上,大多数玩友可能会有这种经历:新蝈蝈看到人接近,总会快速逃跑,边跑还边发出惊叫声,想把它放出来喂食、或者放到湿毛巾上洗个澡根本做不到。但主人喂些日子后,就会发现它变安静了,或者说听话了。这就说明它已经适应了这个人的存在,或者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么在人们看来,蝈蝈这是“认人”了。
2、蝈蝈会被自己的腿刺扎伤吗?
雄蝈蝈的腿刺好像男人腿上的汗毛,这是雄性的象征,越强壮的个体腿刺越粗长浓密。人工蓄养的蝈蝈,长期生活在筒子或者葫芦中,如果大体型选择了小虫具,那么这些原本用来抓紧猎物的腿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成为“刺向自己的尖刀”,脚垫、关节这些柔软的地方就有可能被扎伤。
因此,蓄养蝈蝈的虫具宁大勿小,所谓“广器优小居”。另外,蝈蝈每天都要放出来活动下腿脚,否则在虫具内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就算不被自己腿刺扎伤,也会造成六肢疲劳进而导致过早老化。如果白天没有时间“放风”,晚上就尽量把它们移动到宽阔的空间里。
3、蝈蝈为什么会断须?
曾看过一个讲蝈蝈的视频,博主讲过去在野外抓的蝈蝈,抓着须子能把蝈蝈带罐子一起提溜起来,可见当时的蝈蝈须子有多硬实,不像现在有些蝈蝈“弱不禁风”,须子一碰就掉。体质差异大概是造成蝈蝈掉须的根本原因。加之人工蓄养蝈蝈时,如果不注意惊扰了蝈蝈,造成它们在虫具内左冲右撞,就很有可能把须子撞断,或者人们开关虫具时,不小心把蝈蝈的须子夹断。(除了须子,爪花也容易被夹掉。)
除了上述意外情况,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蝈蝈长期被投喂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足,为了补充必要的物质而吃掉自己的须子,所以喂养时要适当为蝈蝈改善下生活。平时以胡萝卜或者毛豆(黄豆也可)为主食,搭配着喂些麻根虫即可。再讲究的话,可以喂些它们在野外吃不到的东西,比如羊肝、淡水虾干,栗子据说也不错。
4、蝈蝈养在凉爽的地方叫声更好听?
蝈蝈对温度感知很敏感,一般来讲,环境温度达到23℃就会鸣叫,达到25℃就会畅叫,温度越高叫声越响越急,相反叫声则会变得低沉缓慢。因此把蝈蝈置于相对凉爽的环境中(别超过25℃)比较合适,一方面这是它们适宜的生存温度,另一方面,蝈蝈的叫声响亮却不急促,人们听起来比较悦耳。
蓄养冬蝈蝈时,尽量不要把它们直接放在暖气上,因为冬天湿度较低,加上暖气的炙烤,会让虫具周围变得更加干燥,蝈蝈受热固然会大叫不止,但过高过干的环境对它的寿命也带来的不好的影响,轻者卷须,重则脱水而忘。“普暖胜狭温”,想让蝈蝈活得健康,叫得时间长,就不能只提升虫具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