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该怎么管?淘气孩子也是好孩子孩子调皮捣蛋
很少有家长不为孩子淘气的问题伤脑筋。
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他健康成长,为了显示自己的家教,孩子一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家长就会马上制止。
但问题是,这种简单的制止经常没有效果。
于是家长就开始恼羞成怒,连打带骂,结果孩子哭天抢地,甭管你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也听不进去,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对待孩子的淘气,要深入认识它,要转换思维,进一步研究它:孩子为什么淘气?
很多时候,其背后是一颗好奇心。
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可能既新奇有好玩,充满了吸引力,驱动孩子你要不摸索、试探、弄清楚。
举个例子。我的小孩,8岁了,他很懂事很贴心。
但是你绝不会想到他2岁的时候,特别喜欢扔东西,特别是积木块,有点时候朝着人扔,还有的时候朝着地板扔,在地板上反弹一下,砰的一声,砸到他自己的脑门。
饶是这样,他也要扔积木。一开始,我给他好好讲道理,从行为习惯到家庭美德,说得孩子连连点头,就是不落实,照仍不误。
后来,被他砸了几次之后,我火大了,冲他大喊大骂,要揍他。
除了换来几次悲痛欲绝的大哭,也没有什么效果。
淘气不能立刻停止,并且不是打骂可以停止的,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反思,孩子为什么喜欢扔积木,哪怕是扔到自己脑袋上,也乐此不疲?
就是好奇。他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开始观察大人的反应。
扔积木就带来这样一种新体验。
首先是当当当的声音,吓人一跳的那种,以前没有听过。
其次,积木会弹起来,就像跳了一下,让他感觉到了力的作用。
再次,大人的反应很快,扔一下东西这么快得到大人的反应,以前没体会过,虽然这种反应都是不解的,生气的。这些都抵不过新鲜好玩 。
最后,他感到自己的一个举动,大人如此用心,越不让做,就偏偏要做,然后看大人每次都是一样的反应,觉得自己的举动很灵验。
分析完了背后的逻辑,也就有了对付他的方法。
又一次扔积木后,我不再看他,不理他,甚至忽视他,照常干自己的事。
他觉得无趣了。
以后几次都是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不扔了。
您看,就是这样一个淘气的举动,不经意间就治好了。
所以淘气的孩子要分析他淘气的理由。
有的是天生好动,有的是爱提问题,有的是有自己的想法爱争辩,还有的喜欢自己动手实践。
淘气是孩子的标签,不淘气的话,孩子就成了大人。
当然淘气需要管教,也需要引导。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对孩子有什么意义价值?孩子表现出什么状态?我该如何引导?
探索行为要用实际的例子去引导、阐发和证明。比如对于扔积木,为什么这么大声,为什么吓人一跳,为什么家长要制止等。
有的时候,冷处理和自然后果法,还真的比家长大吼大叫管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