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基本现状,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卧龙大熊猫栖息地要建山地轨道

人气:265 ℃/2024-05-23 13:42:44

如绿宝石一般的河水闪耀着光芒,从巴朗山的原始森林里倾泄而出。河水时而奔腾激荡,时而舒缓平和。在这样动静交替和律动中,它扭动身躯一路向前,在两岸森林的夹持下,拨弄出一片五彩缤纷的河滩。河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蜿蜒流淌在灌木丛中,祥和静美的环境,配上梦幻颜色的河水,任谁看了都止不住出神。

皮条河上游生态十分完整,这里是大熊猫栖息地

轨道交通的桥墩就要建在河滩中间

突然,一阵嘈杂的声音将人拉回现实,目及所致之处,一堆机械突然不和谐地出现在河滩中央,再一看,柴油发动机吼叫着,冒着青烟,在河滩上不知疲倦的钻探着。

这河流,是发源于巴朗山邓森沟的皮条河,沿岸被森林覆盖的巨大而连绵的山体,便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路边的指示牌显示,正在进行钻探的工程,是都江堰到四姑娘山轨道交通项目某座大桥的桩基。

2021年4月,多家媒体披露了中国第一条山地轨道在四川开始建设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网络关注。但这并不是这条轨道线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回溯信息,我们发现,早在2018年3月,就有新闻就报道过四川决定修建山地轨道的消息。更多公开信息显示,疫情期间的2020年3月,都四轨道项目就举行了开工仪式,而2020年12月,该山地轨道的施家山隧道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这条山地轨道的起点为都江堰,终点为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这条意图带动四姑娘山镇山地旅游的轨道交通线路,还被冠以扶贫的名义。

都四项目示意图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简称都四项目)线路全长123.18km,最高设计时速120km。线路从都江堰站引出,以地下隧道方式穿越都江堰市区,并设立永丰站和蒲阳站,然后以高架桥和隧道交替的方式进入山地,基本沿着213国道和350国道走向布设线路,中途设虹口站,龙池站,映秀站,耿达站,卧龙站,映雪站,邓生沟站。线路在邓生沟开始以隧道方式爬升巴朗山,在巴朗山设置封闭观光车站,然后穿越巴朗山后在四姑娘山设终点站。巴朗山段线路陡峭,所谓的齿轨主要会布设在这一段。

因为该项目沿线涉及多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该项目的建设也引发了长期关注川西生态保护的环保志愿者的密切关注。

在做了相关桌面调查后,志愿者发现,该项目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世界遗产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另外涉及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省级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

虽然该项目全程采用隧道和高架的方式修建,但施工带来的场地需求,开挖,道路运输,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势必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让已经破碎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雪上加霜。

这个项目究竟会给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会给生活在保护区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带来哪些影响?会影响大熊猫和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么?沿线公众对此持何种看法?该项目是否程序合法?带着这些问题,环保志愿者在2021年6月赴现场进行了有关调查。

龙溪虹口——缺位的环境管理

从都江堰高铁站出发,驱车不到4km,就会抵达永丰站的施工现场。从外观看,现场和修建地铁有点类似,车站所在地占据了现有道路资源,道路封闭后,采用明渠开挖的方式修建。

永丰站连同起点都江堰站和永丰站下一站蒲阳站,以及这三个站之间的地下隧道,隶属于都四项目的第一个标段,中标单位为中国中铁隧道局。

项目在6年之后才能建好,但沿线的房地产已经利用都四线做起了广告营销,房价也随之涨了起来。

施家山隧道是都四项目的第一座山体隧道,志愿者的施工现场看到,隧道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破坏了不少原生植被。

施家山隧道

施家山隧道全长4505m,出口便是龙溪虹口国家级保护区的缓冲区,这里已被开发成旅游区,在跨越白沙河的同时设立车站。利用白沙河开发的虹口漂流人气非常火,沿岸旅游设施较为成熟,农家乐云集,每年夏季,来虹口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跨越白沙河,是全长4570米的观音坪隧道,出口便是龙池镇。龙池镇因境内的龙池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游玩,但龙池景区关闭多年,龙溪沿线旅游受到影响,沿线的农家乐只能各自将龙溪河私自拦截,阶梯形开发成几级小水坝,以吸引游客玩水纳凉。

从目前的情况看,龙溪沿线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设施根本不足以承担众多游客需求,轨道交通修建好势必带来更多游客,龙溪沿线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旅游开发,这对龙溪的生态环境又是较大的破坏。

观音坪隧道入口

白沙河施工场地

虽然轨道交通线路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但施工带来的环境扰动已经十分明显。

龙池和虹口段的线路虽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但并涉及自然保护区,跟大熊猫的栖息地也保持足够的距离,因而造成的影响有限。而该工程在经过映秀一号二号隧道进入汶川县映秀镇之后,会通过全长7071米的桃子坪隧道和全长10432米的紫荆隧道抵达耿达镇境内,自此工程进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

桃子坪隧道出口

根据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显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线路布置,施工进出口均避开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只在保护区的实验区施工。但实验区施工,只是避开了不能在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施工的法律障碍,并不意味着对环境没有影响。

都四轨道交通项目桥隧比高达98.34%,根据项目规划将新建隧道25座,总里程85.895km。新建桥梁26座,总里程36.9km。这其中的一半,都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

数据来源《都四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这些隧道和桥梁涉及67处施工场地,占地64.71公顷。涉及临时施工道路63.4km,占地36.59公顷。这些所谓的占地,基本属于森林,河滩和植被良好的灌木林。项目覆盖的区域属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该工程的修建将带来大量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数据来源《都四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都四项目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后,将采用隧道和桥梁交替的方式向前推进。隧道修建将带来不可避免的植被破坏,施工过程将不可避免对野生动物带来影响。

涉及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桥梁,均沿着皮条河布设,涉及桥墩452座。这些桥墩有的布设在河滩中,有的布设于河岸,将给河流生态和鱼类栖息地带来影响。

在350国道沿途,发现有多处直接在河道里采砂的采砂点。如果整个工程的施工用砂都是直接从皮条河道里取砂,采砂量将是何等巨大。

某隧道进场,装载机直接在河道取沙

靠近卧龙镇的转经楼沟口,一个较大的采砂场和钢筋加工房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显示,该工程施工会通过采取极为严格的施工保护方案,来尽可能地降低工程对环境的扰动。但志愿者在现场的调查发现,仅仅是在施工进场阶段,破坏就开始了。

卧龙镇附近的桥梁勘探现场一片狼藉,可见各类设施随意丢弃在河边

沿皮条河架设的桥梁,对河岸生态带来严重破坏

根据现场走访和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工程建设将给大熊猫栖息地带来直接且严重的影响:

1. 直接导致大熊猫栖息地丧失。比如桥梁工程占地44.25公顷,其中林地13.4公顷。隧道工程和站场工程占用林地接近20公顷。

2. 施工噪音和运营期的噪音,将影响大熊猫正常的觅食和迁移活动。其中熊猫苑特大桥距离最近的大熊猫痕迹点只有129米。而整个工程环境影响区,调查到大熊猫痕迹点15个。

3. 建设的箭竹隧道和熊猫苑特大桥区域的两侧山体及皮条河河谷,是大熊猫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该区域识别个体142个,河谷两侧有迁移的个体三个。这证明350国道和皮条河并未阻隔大熊猫迁徙。

4. 项目运营期的灯光和持续噪音将对大熊猫的活动造成持续影响。

耿达施工场地

除了大熊猫之外,卧龙自然保护区还是众多其他野生动植物的分布区域。受到工程影响的区域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保护和鸟类19种。一级保护兽类6种,二级保护兽类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1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

卧龙镇上的自然博物馆

跟对大熊猫的影响一样,该工程将对这些动植物栖息地产生影响。主要植物有红豆杉,珙桐,红杉,水青树,连香树,红花绿绒蒿。动物有川*********,林麝,马麝,扭角羚,红腹锦鸡,猕猴,藏酋猴,黑熊,小熊猫,黄喉貂,中华鬣羚,中华斑羚,岩羊等。

工程建成以后,河谷里的高架桥对保护区内的造成最大的影响是哺乳动物兽类,它们中有很多日常会跨过350国道,穿过皮带河做扩散,迁移栖息地的。350国道已经对这些动物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都四铁路将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割效应。

志愿者调查中拍摄到的藏酋猴

由于桥梁大部分属于涉水工程,桥梁桩基将对水生生物栖息地产生直接影响。主要影响区域位于邓生沟开始到耿达的皮条河沿线。皮条河下游的鱼子溪因为修建了水电站,已经导致多种鱼类栖息地的丧失。而耿达以上的皮条河生态原始,河流连通性较好,受人类影响也有限。

历史上,这里曾是极危物种川陕哲罗鲑的重要栖息地。虽然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川陕哲罗鲑已经消失。但这里依然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的栖息地。施工将对栖息地造成严重破坏。

从邓生沟到四姑娘山镇,基本全是隧道,且在调查期并未开工,故没有调查影响。但我们对巴郎山口的调查发现,这里是绿绒蒿等众多濒危植物的栖息地,生态脆弱原始,一旦施工造成植被破坏,将极其难以恢复。

巴郎山垭口的红花绿绒蒿

利益相关方意见简述:

1. 沿线公众认为,山地轨道交通的修建,将给当地人出行,尤其是老人出行,提供新的选择,且不受季节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员流动。

2. 沿线旅游资源较为分散,轨道交通对沿线旅游的带动可能有限。原因很简单,轨道交通沿线的风光本身就是旅游资源,而轨道交通大部分处于隧道中。二是,景点较为分散,交通不便。所以这条线路最适合自驾观光。

3. 该轨道交通的最大受益方为四姑娘山镇。四姑娘山镇过去经济十分落后,交通闭塞。近些年,依靠四姑娘山的旅游带动,本地人通过从事旅游业,迅速脱贫。目前旅游已经是当地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且四姑娘山的旅游开发潜力很大。四姑娘山镇正在筹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升级和改造,以迎接轨道交通项目开通后带来的旅游市场。

调查结论:

1.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虽然该项目基本为隧道和桥梁,但因为通过的区域均为环境敏感区,因而环境影响极大。施工涉及到太多的的开挖,场地占用,河谷内采砂对河道和植被的破坏。对生态的破坏直观且深入。

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虽然阐述了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及应对办法,但生态破坏带来的长远影响其实无法预估。环评报告中采用施工环境管理办法在缺乏足够监督和信息公开缺失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贯彻,因此环境扰动和破坏会比环评报告中提到的问题严重多倍。

3. 工程刚开始施工,我们就已经观察到足够的施工不规范以及当地环境管理的缺位,这很难让人相信,长达6年工期的项目,可以从头至尾自觉的贯彻环保措施。

4. 强烈要求该工程设立公众参与和第三方监督办法,获得充足的社会监督和评估。

以往道报:

参考信息: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 环评报告书(复制链接地址至浏览器打开):

https://www.doc88.com/p-09816975419098.html

(本文为环保志愿者投稿。文章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雪山之旅(绿会志愿者)

来源:西南生态保护前线

绿会融媒收稿日期:2021-08-07

值班编辑:Littlejane



搜索更多有关“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基本现状,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卧龙大熊猫栖息地要建山地轨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