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十大遗迹:再现古罗马,绝美之境
2022年12月21日,“绝美之境: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对外开放,展览以“爱与美”“权与美”“家与美”三个单元,展出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约70件稀世珍宝。展品大部分来自约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囊括了雕塑、马赛克、壁画、青铜器和玻璃制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从不同方面再现了古罗马时期的璀璨文明。
展览现场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Th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Naples)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是意大利最古老、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这座世界级文物博物馆,珍藏了出土于庞贝(Pompeii)和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古城的古罗马壁画、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以及包括法尔内塞收藏(Farnese Collection)在内的多个系列藏品。
此次展览是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与中国现当代艺术机构的首次大规模合作。它是对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文明的一次盛大展示,大部分展品均来自“庞贝与赫库兰尼姆古城文物”和“法尔内塞收藏”,其中很多意大利国宝级展品是首次离开本国参与海外展览。
展览现场《俯⾝的阿佛洛狄忒与厄洛斯》
“爱与美”:⾄美之光的信仰
展览位于美术馆1层与3层展厅, “爱与美”的第一部分以1层展厅两座大理石雕像为起点,这两座雕像的人物特征和型态各不相同,但都表现了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即罗马人口中的维纳斯(Venus)。在神话中,她赋予了万事万物所有关于“美”的品质。
单独位于1层展厅的两件雕塑分别是《俯⾝的阿佛洛狄忒与厄洛斯》(维纳斯和邱比特)和《斜倚的阿佛洛狄忒》。
展览现场《俯⾝的阿佛洛狄忒与厄洛斯》。 澎湃新闻记者图
《俯⾝的阿佛洛狄忒与厄洛斯》中的阿佛洛狄忒蹲伏在洗浴台上,古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主要创作年代为前370-前330年)对神圣美的思索在此表现为⼥神身体的向下蜷曲。
展览现场《斜倚的阿佛洛狄忒》。澎湃新闻 图
《斜倚的阿佛洛狄忒》最初位于⼀个具有⼀定高度的壁龛中,因此观看者得以从下往上欣赏它,带着这种想象欣赏这件作品能加强对作品与周围建筑设计之间联系的解读。这尊雕塑中,⼥神的头部被遮掩,连帽⽃篷罩住她的长袍,赋予了雕塑⼀种“雨天”的氛围。这件安敦尼时期创作的复制品符合罗马人对各类古典美的品味,其原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其充分体现出⼥神的魅⼒——斜倚着⽴柱,左腿往前迈向观看者。
展览现场《斜倚的阿佛洛狄忒》
“爱与美”单元的第二部分则向观众呈现了更多神话角色的雕塑,亮点展品包括:光明女神黛安娜(Diana Lucif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等。
展览现场
这些立体的雕塑与同一展厅中描绘了希腊、罗马神话的壁画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古罗马时期文明的辉煌。展览中,众神之首宙斯(Zeus)并没有以本体的形式直接出现。但来自公元1世纪庞贝的壁画《勒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正讲述了宙斯爱上斯巴达王后勒达,并化作天鹅向她求爱的故事。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宙斯频繁以天鹅的形象出现。这处隐藏的“彩蛋”间接地向观众发出邀请,进一步走入神话故事的世界。
《勒达与天鹅》,彩绘壁画,公元1世纪,庞贝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图片致谢: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浦东美术馆开馆大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中曾展出的雕塑作品《玫红维纳斯》(Plum Venus),其灵感原型——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维纳斯的背影》(Statue of Venus Callipyge)这次也来到了上海。
右:《维纳斯的背影》,大理石,公元2世纪,罗马,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图片致谢: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左:蔡国强。《玫红维纳斯》,******、石膏,2019年,蔡工作室提供
《维纳斯的背影》描绘了⼥神在沐浴前撩起长袍的姿态。环视作品维纳斯的扭头的姿态体现了其身体形态的自然美,长袍的线条与身体曲线在对比中显出一种平衡。她似乎正在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并暗含她对这种美的满意。
展览现场《维纳斯的背影》
在《维纳斯的背影》边是黑色的《手持西塔拉琴的阿波罗》(Apollo Citharoedus)。在《荷马史诗》中,他们都是宙斯的孩子。相较于代表着有形之美的维纳斯,阿波罗代表着光明,并赋予了人类艺术、音乐与诗歌等非物质之美。二者在颜色、形态与寓意上形成对比,充分体现了古罗马时期西方文化中男性与女性的两种理想形象。
展览现场《手持西塔拉琴的阿波罗》
权与美:神与人的对话
“美”的概念渗透到古罗马时期人类形象的方方面面,杰出的凡人诸如诗人、艺术家、战争领袖如此,神灵亦如此。
展览单元“权与美”中的雕塑人物原型多样,囊括了古典时期神话中常见的守护神:赫丘利(Hercules)、伊希斯(Isis)、墨丘利(Mercury)等角色;同时也展现了现实中众多著名人物的雕像,例如希腊军事领袖德米特里一世(Demetrius Poliorcetes)。
《纳西索斯》,彩绘壁画,公元1世纪,庞贝,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图片致谢: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同样,展出的壁画作品也围绕着“权力”这一主题讲述了诸多精彩的故事。例如,出土于公元1世纪庞贝的壁画《纳西索斯》(Narcissus),描绘了这位“世界第一美少年”倚靠在水塘边欣赏自己倒影的场景。神话中,纳西索斯拥有惊人的美貌,但他生性高傲,从未接受任何人的求爱。在母亲的保护下,他也未曾看到过自己的样子。最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并深深地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结局少年化作水仙花,永远凝视着自己的惊世容颜。
展览现场,《伪塞内卡头像》(海盗),青铜,公元1世纪,赫库兰尼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权与美”中另一亮点之作——《伪塞内卡头像》(Herma of Pseudo-Seneca),即美术书中常见到的“海盗”雕塑,是所有现存公认原型为著名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卡的半身像中,技艺最精湛且最著名的一尊真迹。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座雕像也是必临摹的经典形象之一。该雕像出土于古罗马时期的纸莎草别墅(Villa of the Papyri):它是赫库兰尼姆古城中最雄伟壮观的建筑,18世纪经考古挖掘被发现。从该别墅中,也出土了数百件包括马赛克、大理石和青铜器雕像,以及文献卷轴等极具历史考古意义的珍贵文物,其中许多也在本单元中呈现。
展览现场
家与美:重现火山爆发前的庞贝生活
“美”的元素充斥着古罗马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也深入了世俗生活,成为社会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别墅还是公共建筑,都缀以华丽的内饰,彰显着罗马及帝国各行省所盛行的品味和风格。
《狮子和酒神游行场景马赛克》,石质马赛克,公元前1世纪,庞贝,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图片致谢: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展览单元“家与美”重现了火山爆发前,公元1世纪意大利南部古城的生活风貌。本单元中的亮点作品,也是尺幅最大的平面作品——《狮子和酒神游行场景马赛克》(Mosaic with Lion and Dionysian Procession)于1829年出土自庞贝的一座古罗马宅邸中。这幅马赛克由精巧多彩的叠褶图案镶边,描绘了一座供奉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神庙内部景象:狄俄尼索斯、女祭司们和丘比特(Cupid)正围着一只长有浓密鬃毛、系着花环的雄狮。这只神圣的野兽前腿戴着金链,似乎被周遭音乐的力量和狄俄尼索斯的幻影震慑住了。此处的工艺被称为蠕虫状纹样,其使用的微型镶嵌物仅3毫米宽。马赛克上的形象直接参考了阿尔克西拉乌斯(Arcesilaus)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与丘比特嬉戏的雌狮》(Lioness Playing with Cupids),罗马帝王凯撒(Julius Ceaser)曾在他的广场建造这座雕塑,说明其原型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
展览现场,《斯芬克斯像立于壁毯边缘》(庞⻉壁画第三⻛格),彩绘壁画,公元1世纪,庞⻉,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展览展出的一系列玻璃制品集中展现了罗马人为适应⽇常⽣活的⽅⽅⾯⾯⽽发展的各种技艺和形式,玻璃制品的⽇常⽤途主要在于饮食器(如壶、罐、玻璃器⽫和各类杯⼦)也可用于储存油和药用精华,以及来自异域的精油和香水。展览中另有一件维苏威火山遗址出土的陶制《便携式火盆》 ,展示当时餐桌上的食物和饮品加热的新型发明。
展览中的玻璃器
展览中的玻璃器
本单元有一件极为值得关注的雕塑作品《阿斯克勒庇俄斯》(Farnese Asclepius)。作品整体高达232厘米,是本次展览中最高的雕塑。在希腊神话中,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之子,他医术精湛,被称为“医神”。他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许多濒危病人,是人类的庇护者。他手中被蛇盘绕的权杖,已成为西方医学的标志。在这特殊的时期,愿他的到来能为大家守护健康。
展览中的《阿斯克勒庇俄斯》。
展陈设计上,设计师通过在展厅中设置层次丰富的隔断与窗口,将宽阔的展厅转换为迷宫般的奇幻空间。观众穿梭其中时,可以透过精心排布的取景框与不同展品的组合不期而遇。例如,当站在特定位置时,描绘古罗马花园景象的壁画将与真实的花园建筑文物一起映入眼帘。诸如此类别出心裁的安排,将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行为。设计团队旨在与观众进行一场关于“美”的捉迷藏,在若隐若现之间,激起观众寻找“美”的渴望。
【注:展览由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出品,浦东美术馆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联合主办。作为“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该展览获得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Mondo Mostre公司,以及实验影像中心(罗马)的大力支持。展览将展出至202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