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严重的大肠杆菌怎样治疗:禽大肠杆菌病第五部分
人气:153 ℃/2024-10-16 13:21:30
一、临床诊断:
(1)临床症状、病变
根据发病鸡的临床表现,以及剖检病变如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关节炎、腹膜炎、眼球炎等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要分析原发性疾病及疾病的主次关系。
(2)实验室诊断
①采集内脏组织心、肝、脾、血液等,涂片或抹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②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③ 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扩增16S rDNA;
④ 质谱鉴定:对核酸、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串联质谱进行分析。
二、防治措施
1、控制诱发因素
(1)降低饲料霉菌毒素污染;
(2)调理肠道菌群;
(3)保护肠黏膜健康;
(4)消除各种应激因素或采取抗应激措施。
2、控制原发病
(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格卫生消毒;
(2)控制禽流感、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3)保护黏膜屏障;
(4)控制继发感染。
3、药物防治:
预防为主,控制原发病,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1)用药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能用窄谱的抗生素就不选用广谱抗生素。
(2)对于败血性大肠杆菌病要选用敏感药物且肠道吸收良好的药物,或者是两者合理搭配使用才能奏效。但会导致药物残留。
(3)大肠杆菌病的疗程一定要足,一般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疗程在5-7天以上才行,如停药过早会前功尽弃,死灰复燃。有时需要多个疗程用药。
(4)大肠杆菌用药的剂量要足,如用药量不足,不足以杀灭大肠杆菌。
(5)一定要控制原发病,只有这样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才有效。
(6)高效微生态制剂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和恢复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平时预防和对药物治疗后对肠道细菌群失调的调理有着独特作用。
(7)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消除应激诱发因素是大肠杆菌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