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旋转木马 徐志摩笔下的猫
儿时,是我在乡间度过人生最难忘的岁月。
乡村岁月的光景是荒凉的,应了那个时代的背景,我们一群小孩拿着大小不一的红纸,粘在树枝上,像是高举红旗一般的漫无目的的奔跑,很喜庆。要不然就是滚铁环,砸 纸牌,打陀螺,跳田,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有条件自制******枪。平日里,各家悠闲的生活也很贫乏,至多就是养只狗看门,养只猫抓老鼠,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老鼠夜来偷食是常事。因此,我对猫的印象很深刻。
读到徐志摩先生的《雨后虹》,他写的也是儿时读私塾时的风光,虽然那是个山河破碎,政局纷乱的年代,但从其描写的景况看,他的生活过的甚于我们。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更好的生活享受,有条件去观察社会和描摹生活。他笔下的猫很有个性,现实也是正如此。他是这么写的,“猫最好看的情形,是春天下午它从地毡上午寐醒来,回头还想伸出懒腰,出去游玩,猛然看见五步之内,站着一只傲梗不参的野狗,它不禁大怒,把它二十个利爪一起尽性放开,搐紧在地毡上,把它的背无限的高控,像一个桥洞,尾巴旗杆似笔直竖起,满身的猫毛也满溢着它的义愤。它圆睁了它的黄睛,对准仇敌,从口鼻间哈出一声威吓,这是猫的怒,在旁边看它的人虽则很体谅它的发脾气,总觉得有趣可笑。我想我们站得远远的看人类的悲剧,有时也只觉得有趣可笑。我们在稳固的山岸上,看疾风暴雨,看牛羊牧童在雷震电闪中飞奔躲避,也只觉得有趣可笑。”
高考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因为职业的使然,我对猫依然兴趣不减,特别是粮仓的猫养得硕朋无比,只要是那个形态,笃定那里鼠患严重。后来,工作调整,常在江边路过,沿江路上就是典型的糖酒食品批发一条街。每到冬春时节,那猫的地位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了,猫总是懒洋洋地盘坐在柜台上独自享受着静谧时光,也或是坐在店前的凳子上晒着日光浴,人已经不能“侵占”它的领地了。也或者是躺在老板娘的臂弯里,有着如同婴儿一般的高级待遇。如此,猫成了宠物,它的使命就是陪着主子安逸,大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福份。抓老鼠成了狗的职责。老板在门口养一只大黄,贵为看门守户,实则是警示那些上门做生意不讲规矩的人。狗很听话,尽管也享受着主人的独食,也不再去舔舐婴儿的排泄了,竖起两只大耳朵,注意着四周的动静,一有纹丝动静,就会跃起身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出耗子,在众多的食品货箱之间,它的四肢的确比猫的力量要大得多。或许,这就是现实版的“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吧。(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