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兽探秘馆 大连海兽探访记
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唯一一种在中国繁殖的海豹——斑海豹。
斑海豹是中国黄渤海的海洋生态旗舰物种。早在2002年,WWF将斑海豹列为黄海生态区的指示物种之一,其生存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海生态区保护的成效。 另外,遗传学和生态学研究显示,辽东湾繁殖区的斑海豹与世界其他繁殖区的斑海豹缺乏基因交流,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在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如若不加以保护,会对斑海豹的种群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位于在食物链上层的它们,若产生数量上的一个波动,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链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斑海豹在中国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斑海豹是相对陌生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海豹,大多是圆滚滚又懒洋洋地躺在北美洲海边沙滩上的北美海豹,很难想象到中国的领土上也有海豹和其栖息地。
但是不瞒您说,中国境内出现海豹的文献记录可以追踪到北宋甚至更远。北宋的沈括就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嘉佑中,海州渔人获一物,鱼身而首如虎,亦做虎文,有两短足在肩,指抓皆虎也,长八、九尺,谓之海蛮狮。”文中的“鱼身、虎首、两短足在肩”,很明显的是对鳍脚类动物的描述。而中国海域的鳍脚类动物有5种,包括了海豹科3种:斑海豹(Phoca largha),髯海豹(Erignathus barbatus)和环斑海豹(Phoca hispida);海狮科2种,包括北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和北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其中仅有斑海豹在我国进行繁殖,其他都是偶然游到我国沿海的个体。再结合其分布地点,宋代的海州和现今的海州位置大体一致,在中国连云港地区,正是斑海豹的分布区域。因此,《梦溪笔谈》中的海蛮狮很有可能就是斑海豹。
宋朝名医寇宗奭(shì)也曾在《本草衍义》中描绘了这么一个物种:“腽肭兽(即肥胖之意)今出登莱州……前脚似兽而尾即鱼,其身后有短密淡青白毛,腹胁下全白,仍相间于淡青。毛上有深青点,久则色复淡。”寇宗奭观察非常细致,全身生有细密的短毛,腹部白色,背部灰黑色并布有不规则的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点,加上出没的地点“莱州”也在渤海湾上,这“腽肭兽”不就是斑海豹吗?
《海错图》中描绘的腽肭兽
清代画家聂璜在对腽肭兽的描绘中,因未曾亲见,只是听沿海居民讲述,便按照自己的想象,把腽肭兽画成了狗头鱼身、胸前两足的蓝色怪物。从密集的鳞片和鱼尾来看,确是把腽肭兽当做鱼的一种,聂璜写道:“兽头鱼体,似非所宜。考据有本,见者勿疑。”
那么斑海豹的真身是如何的呢?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斑海豹身体肥壮而前半身浑圆,呈纺锤形,成年的斑海豹体长约 1.2~2 米,体重可重达 100 公斤。斑海豹被称为“腽肭兽”也不是没道理的,它们可是当选过全球十大最肥胖的动物之一:海豹幼崽体内的脂肪率可达50%。不过,像海豹类型的鳍足类海洋动物成年后,体内的肌肉含量会增加到40%左右,脂肪率为18%左右。它们体内厚厚的脂肪是并非是因为懒而囤积的,而是为了让它们能在严寒的海域中生存下来。斑海豹除繁殖、换毛季节到浮冰或岸边上外,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生活、觅食。斑海豹每日捕食量可达到其体重的十分之一,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主,比如有梭鱼、小黄鱼、枪乌贼、脊尾白虾等。
斑海豹:你才胖,你全家都胖!©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斑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国的渤海、黄海的北部。斑海豹是有洄游繁殖的习性,辽东湾也是目前斑海豹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在辽东湾本地,当地的居民都喊斑海豹为海狗。
洄游是斑海豹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流冰生活带有明显的周期性。每年十一月份以后,斑海豹会从外海洄游穿越渤海海峡陆续进入渤海回到辽东湾,等待结冰期的到来。随着次年一、二月隆冬的来临,大自然便会为其搭建起坚实宽广的“产床”——海冰。它们也由集群生活转为家庭生活,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在不同的浮冰上。雌雄斑海豹伴居于同一冰块上,产仔后同仔兽组成一个“家庭群”。通常一块浮冰上只有一个“家庭群”。大约在一月底二月初,斑海豹宝宝就会在辽东湾的冰上诞生,刚出生的小斑海豹身披白色绒毛,和海冰一样的颜色,这也是它们躲避天敌的保护色。但是这时的幼仔不能下水,因为它们身上的绒毛是中空可以御寒保暖,但是同时也吸水,一旦入水会溺水或者失温致死。幼兽在出生后大概一周左右开始脱换胎毛,哺乳期为一个月左右。待到小海豹胎毛褪去,全部换上细密粗硬的短毛时,母兽会停止对其哺乳,这也意味着小海豹要开始独立生活了,其父母也会离开,“家庭群”也就此解散。一般在海冰破碎或者融化前,小海豹就要结束哺乳期下水捕食。在海冰消融时,一般都是发生在三月,斑海豹会随着浮冰往南游,多于黄渤海交界处渔业资源丰富、人迹罕见的礁岛边“休养生息”,养肥自己以等待五月份的迁徙。
未脱毛的小斑海豹,拍摄于渤海金洲湾石线岛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上曾达近万头的斑海豹,
为何如今不足2000头?
辽东湾的深水海域,特别是入海口洋流交汇处,是辽东经济鱼类、虾、蟹洄游的集散地,也是渤海地方性鱼虾蟹的越冬场。这为斑海豹在此繁衍越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储备。自古在此生活了世世代代的辽东湾斑海豹群难道不应该在此“繁荣昌盛”吗?
辽东湾的历史上最多曾有近万斑海豹,但是自20世纪以来其数量下降得比较快。科研人员曾针对斑海豹1930年~1990年的捕捞量对辽东湾斑海豹的种群数量进行了估算:该种群在30年代初有7100头,并在1940年达到顶峰8137头。40~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杀,种群数量几度下降,1979年只有2269头。
海冰上斑海豹©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连北海村的渔民告诉笔者,“40年前,遇到乃至捕捉到斑海豹并不是一件难事。”当时辽东湾的海面冰封期比现在更长,有时候会看到从营口、盘锦等冰封区漂来的浮冰,冰上偶尔还会有白色的“小海狗仔”,母兽一般都是环绕在小海豹左右。一旦有渔船靠近进,大斑海豹会被逼跳入海。若小海豹被抓走,大海豹会一直跟随在船的四周,并发出嚎叫。有的渔民利用斑海豹恋子的特性,将其也一网打尽。当问起捕抓斑海豹的原因,老渔民皱了皱眉头说,“当时主要还是穷,穷得揭不了锅。家家户户都去抓‘海狗’,主要还是为了吃和卖钱。”当时人民生活贫苦,物质条件匮乏,渔民为了食用“海狗肉”和“海狗油”以及用其皮毛制革而猎杀它们,即使老渔民也承认“海狗肉”不好吃。同时,国人自古相信“以形补形”的传说,当地渔民也为此捕杀雄性斑海豹取其生殖器制作“海狗鞭”食用或售卖。过度地捕杀单一性别的斑海豹会对斑海豹的种群繁殖造成致命的打击。斑海豹在繁殖期间是“一夫一妻”制,而且“怀胎十月”,一胎一仔。当雄性斑海豹被过度猎杀时,会造成雌性斑海豹难以找到伴侣共同繁衍下一代,这都会威胁到幼海豹的出生率,也可能是成为斑海豹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斑海豹在90年代数量急剧下跌甚至不足1000头。
冬天休息的渔民在补渔网,拍摄于北海村©WWF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同年辽宁省政府将斑海豹列为三类保护动物禁止猎杀。5年后,斑海豹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确认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90年代,大连市还处于渤海湾冰封区的边缘。由于北部冬天海冰封住整个海面,盗猎的渔船难以驶入斑海豹产仔的区域以及靠近斑海豹,常常于冰封区的边缘处盗猎斑海豹。因此,大连市1992年设立了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自此,保护区也开始着重加强执法力度禁止猎捕猎杀。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斑海豹的猎杀情况大幅度减少。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开始得到满足,辽东湾人民也不用再为“吃穿”问题而捕杀斑海豹。野生斑海豹的群体也在近二十年来数量在缓慢恢复中,目前预估辽东湾斑海豹种群在 2000 头左右。
近年来斑海豹的盗猎事件还时有发生。就在2019年2月11日,大连长兴岛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特大斑海豹盗猎案件,100头斑海豹幼崽在辽东湾北部自然繁殖区被陆续偷走,查获当日已有29头海豹幼崽死亡。被抓获的嫌疑人供述,从2019年1月中下旬开始,他们数次驾船到辽东湾北部冰区海域非法猎捕斑海豹幼崽。作案返回时,他们分别从长兴岛几处不易被发现的海湾上岸,将斑海豹幼崽运到虎头村暂养,并伺机外运,主要卖给各地的水族馆。近年来,斑海豹盗猎事件无不与2000年后蓬勃发展的两个行业相关——保健品行业和水族馆行业的高利润趋势下,使得犯罪分子无视法律法规的告戒,铤而走险地在零下30度左右的寒冬深夜出海盗捕斑海豹。所幸地是,就在今年年初,涉及该盗猎案的案犯(盗猎、盗卖、盗买近四十名)全部被逮捕到案已移交法院等待判决。而案件中幸存的61头斑海豹幼崽也在被救助后于去年4月和5月分批次放归大海回归自由。
除了非法盗猎,气候变化导致辽东湾的海冰面积不断地缩小和结冰期缩短,这对斑海豹繁殖造成影响;高强度的渔业捕捞生产和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造成了黄渤海渔业资源的下降,也减少了斑海豹的食物来源;加上海岸工程开发导致栖息地破坏等威胁,斑海豹近年来的生存面临着多重挑战。
渤海湾结冰期的海面©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们在行动
从2002年起,WWF就致力于斑海豹的家园——黄海生态区的保护。黄海生态区被确定为WWF全球最优先保护的200多个生态区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和部分的长江入海口区域。基于科学研究,WWF与韩国的研究所携手识别出了黄海生态区的23个潜在优先保护区,其中也包括斑海豹的重要分布区。同时,我们启动了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资助了16个保护机构和社会团体,在潜在优先保护区中开展环境教育和民间监测等活动;另外也开展了试点项目,利用基于生态系统管理和基于社区管理的方法,提高两个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分享中韩两国试点项目中所使用的保护模式和经验教训,该项目对于黄海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资源利用起了启示作用,寄希望于未来更全面有效地保护斑海豹的洄游路线和生活环境。
WWF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2006) ©WWF
保护黄海生态区的环境健康,除了需要政府与保护机构共同努力以外,也离不开当地渔民的深度参与。渔民与斑海豹都共同依赖着黄渤海生态环境以及其丰富的渔业资源,鱼获减少的话除了渔民的生计受损,斑海豹的食物资源也同样减少,两者唇齿相依。亟需教导渔民不再盗猎斑海豹的同时,更要引导其与我们一起站在保护斑海豹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最前线。因此,渔民社区的能力建设对于海洋生态保护非常重要。2019年,WWF携手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于辽东湾开展斑海豹保护项目,旨在采取定期监测、净滩等行动以保护斑海豹的栖息地,开展以斑海豹为代表的海洋物种保护公众宣传活动,尽可能减少斑海豹受到的威胁,让沿海社区的人民意识到保护斑海豹的重要性,以及一同加入保护行动。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唐在林表示,在加强斑海豹保护的行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主体是渔民。“渔民教育一直是社会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影响渔民参加社会各项活动的主要障碍。”唐在林说,“由于教育水平等原因,在渔业生产中渔民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对长远利益关注不够,所以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斑海豹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能有意识地予以重视。
渔民自身的意识是解决之道之一。“渔民老觉得‘海狗’随处都有。盗猎被判刑虽会起到震慑作用,他们却不懂背后的原因。即使斑海豹的盗猎行为遏制住了,也保不齐不会捕杀其他的珍稀动物。”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开展斑海豹科普教育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将大连长兴岛作为开展斑海豹公众教育的据点之一,举办违法盗猎的普法教育以及渔民子女的科普教育活动。当笔者在走访大连长兴岛的村委会时,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渔民说起他小时候“捡海狗仔”的经历。辽东湾北边的辽河入海口冬天先结冰,一点点往海里漂,再加上海面上结的冰,以前的海冰能有一人多高。那时候雪大,下大雪时陆地和海冰之间也没了界限,一片白茫茫的。偶尔也有人在山脚下发现迷路的小海豹,便把它“捡”回家。“捡回家的海狗,我们一般都养在猪圈中,可是那毕竟是海里的玩意儿,过不了一个月就死了。”他略带遗憾地说道,说完还看了我一眼怕我不高兴地补充着“喂它吃喂它喝也养不活。”也许他并不知道,未脱离哺乳期的小海豹只能靠母亲营养丰富的乳汁哺育着,无法擅自摄取食物。
笔者继续追问着,那现在还有人去捡海狗了吗?他笑了笑,脸上被海风吹皱的褶皱更深了,“以前的捡,是像是去海边捡鱼一样的捡。现在的捡,我们都知道是违法的。现在连我的孙女都知道海狗是二级保护动物了,要保护!”
后记
写下这篇文章时,刚好惊蛰过后,三月份将来,斑海豹族群又要结伴随辽东湾日渐消融的流冰南下洄游,愿刚刚脱毛的斑海豹宝宝们能勇敢去接受穿越渤海海峡长征的历练。
最后献上辽东湾调研和监测的一段小视频,希望大家能多关注,并与我们共同守护中国本土海兽——斑海豹,以及为爱的豹豹点个“在看”吧!啾咪~
感谢 哔哩哔哩(Bilibili)、碧蓝航线对于斑海豹保护项目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兽研究概述》[J].兽类学报,2011,31(1):20-36.
[2]董金海, 沈峰. 辽东湾斑海豹历史种群数量的估计[J]. 海洋科学, 1991(03):28-33.
[3]王丕烈,韩家波,马志强.黄渤海斑海豹种群现状调查[J].野生动物,2008,29(1):29-31,39.
文字:黄桂玲
排版:朱妍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