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比收入多一块钱就是贫穷: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
人们经常把财务自由挂在嘴边,是因为渴望财务自由。这也大概是每个理财的人最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但是,大部分人对这4个字的理解是,有一大笔钱 → 稳定吃利息 → 安逸到老。有人甚至发问,假设有两套房子,存款也有50万左右,是不是离财务自由更近一些?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现实层面,没那么容易达到
如果非要说到数据硬碰硬的话,各类专家确实也给出过答案:
“胡润”2017年发布了一份报告称,2017年中国“财富自由”的门槛比2016上涨50%: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这些数字看完也就一笑了之,对普通人来讲没啥意义,反正就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一个数。
实际上,大部分上班族的情况是如何呢?
人到中年有1-2套房,有些存款,投资以买股票基金或P2P理财为主。虽非大富大贵,但温饱无忧,“菜市场自由”还是没问题的。
以“50万存款”作为一个参考。
如果一年增长15%,盈利7.5万,很牛了吧?你需要多少年,多少个7.5万才能触碰到账面上的答案?过程中,还得面对通货膨胀与经济环境等各方夹击,15%收益一不留神就往回退,甚至负数。
而从投资角度看,波动越大收益越可观。想要高回报,必须兵行险招走高风险之路。
这时候,造富神话开始让你蠢蠢欲动:
“他靠虚拟币,1年实现了别人一辈子的目标”;
“两年资产上千万的民间股神,是如何炼成的?”;
“月入50万的自媒体告诉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投资风口、辞职创业的他,如今身价上亿”。
好吧,暴富案例的确存在,但是这些案例都是小概率事件,是可复制,不可粘贴的。
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真实情况是:许多投资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前阵子比特币暴跌,就有楼主发帖,100万瞬间只剩8万,承受不了打击,险些自杀。所以,这些“神话”的背后不是光鲜亮丽,可能是深渊。
工薪阶层指望靠高风险投资博得财务自由的门票,只会离它越来越远。
精神层面,它倒也不是一碗毒鸡汤
《吐槽大会》有一集,李诞说他和王思聪在KTV唱歌,听到王思聪唱《新鸳鸯蝴蝶梦》那句“谁又能摆脱这人世间的悲哀”时,把他震住了。
当时许多人颇感欣慰,你瞧,连王校长都不能摆脱啊,世上哪还有什么随心所欲的自由?
“精神自由才能财务自由”,这句话听来非常虚伪,细细品尝,这毒鸡汤居然还挺香。
就拿人们很爱标榜的“月入3万”看,肯定谈不上啃被动收入到老的理想局面,可神奇之处在于:
有人过得如履薄冰,满身烧糊的焦虑味;有人过得宛如行走的鸡血,每天笑得花开富贵。
同样物质条件下,人的主观作用很大程度决定了生活状态。
想要厚厚一叠VIP******、领口绣着名字缩写的高定衬衣、市中心CBD的江景小复式、恨不得每次去接小孩都晒定位的国际幼儿园,是一种衣食无忧。
每天上班穿着优衣库,背着背包,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周末约几位好友撸串喝酒侃大山,兴致来了买菜给家人做顿可口的饭菜,这是另一种衣食无忧。
二者注定是两个次元。
经济能力到某个程度后,靠物质获取的幸福感逐渐稀释,所谓自由,其实与你的主观想法不可分离。
追求财务自由,最有价值的部分
那么,是不是真如一些文章说的“鼓吹财务自由容易毁掉一个人”?
当然不是。不过,工薪族没必要把财务自由作为摆在神坛上的追逐目标,聊多少钱才能如何如何的话题从来都是千人千面,对你来说不见得适用。
不如把目标放小些,做些不起眼却有效提升生活品质的事:
1、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
多少人感慨“有钱真好”不是在买房买车时,而是在医院里,挺让人唏嘘。身体健康开开心心,配置商业保险,万一遇到意外也不至于经受身体与金钱的双重打击。
2、有一份能做出价值感的工作
虽然很多人把薪资当做选择工作的No.1考虑因素,可要想一份工作做得久、做得爽,热情和价值认同都是必需品。除了钱什么都得不到的工作,本质就是一台大功率的时间-金钱兑换机。
3、量入为出
有一期《圆桌派》,窦文涛问,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特缺钱。马家辉说了一句话令人拍案叫绝:“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就是贫穷。”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花销,人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在“被动收入”与“花销”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是中间那个“>”。
放弃为虚荣或过分的欲望买单,至少让自己过得更从容自在。
以及投资上顺势而为、不重仓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对周围人真诚以待、现金流稳定、懂得利用复利让钱生钱等等,这些事,基本踮踮脚、努努力都能做到。
或许会马失前蹄,但依然有重新站起的力量;或许达不到自由,但离幸福更近一步。
“我财务自由了吗?”——没必要量子纠缠,只要你比前几年、去年、上个月生活好了那么一点点,都值得击掌欢呼。
毕竟,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财务自由”4个字的认证官印,而是努力追寻路上,那个变得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