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发热反复不好持续一个月:反复发热2个月竟是因为

人气:393 ℃/2025-03-13 02:24:54

从小到大,我们感冒发烧的次数数不胜数。“发烧”是人体内的一场“自卫战”,但在医生眼里却从来不是小问题。

在我院呼吸科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位34岁的女患者小王(化名),平时身体健康的她突然出现反复发热症状,体温最高时可达39.3℃!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这到底是什么疾病呢?

对于发热,首先要明确病因

小王发热初起时抽取血培养(双侧双套)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需氧瓶2.39天后报阳(如图1),但培养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未找见菌体。

血培养是假阳性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培养液转种血平板,在35℃、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培养48h后,形成细小、湿润、圆形、凸起、边缘整齐的半透明菌落(如图2)。

菌落涂片革兰染色,油镜下可见“细沙样”革兰氏阴性短小球杆菌(如图3)。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如图4)。

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为羊布氏杆菌(Brucella melitensis)(分值为2.61)。进一步询问小王病情,得知患者老家养羊,3个月前有接触牲畜羊流行病学史,进一步验证了诊断。最终,小王被诊断为羊布氏杆菌病,转入传染病医院继续治疗。

真相大白,竟是因为“羊”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报道的人类病例数为50万例,但由于许多病例未能得到明确诊断,其真实的发病率是报道数字的10-25倍。

目前,布氏杆菌属(Brucella spp.)至少包含12种已知的布氏杆菌,可能寄生于牛、羊、猪、狗,甚至海豹和海豚身上,其中牛和羊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源。羊布氏杆菌是布氏杆菌属中致病性最强的菌种,而猪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的感染在人类中极其罕见。

人主要通过职业性或环境接触病畜或其产品感染布氏杆菌发病。患者最初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寒战、出汗、体重减轻、关节或肌肉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布氏杆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能够在单核-吞噬细胞内长期存活并繁殖,引起波状热。随着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布氏杆菌病典型的波状热特征不易被发现,外加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使该病极易被漏诊、误诊、误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关注“布病”,日常防治很关键

山东是畜牧大省,从事畜牧生产的人比较多,居民日常应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加强布氏杆菌病的防与治。例如要加强家畜的疫苗接种,接触动物及其肉制品后要勤洗手,手部有破损伤口应注意防护。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并加强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和诊断。虽然布氏杆菌生长缓慢,但从患者血液及其他受感染的组织中分离培养出布氏杆菌仍是诊断布氏杆菌病的金标准。血液较易获得且在发病8周内阳性率较高,因此血培养是检测此病的常用方法。由于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因此,对于非流行地区的临床医生来说,详细询问患者的牛羊接触史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同时对防止布氏杆菌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临床微生物科现有检验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硕士6人。分为六个专业组:签收接种组、涂片镜检组、鉴定及药敏组、真菌组、血清检测组和院感检测组。科室拥有一流的检测设备,如BRUKER质谱分析仪、BD-M50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BD、迪尔自动血培养仪、迪艾斯自动接种培养仪、丹娜自动酶免分析仪、密理博真空泵系统、菌落计数仪、彩色图文报告系统等,负责全院临床科室细菌与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血清学等检测工作。

科室作为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核心网(CARSS)成员,拥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参加国家及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定期发布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为抗菌药物及院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科室积极参加临床组织的多学科会诊(MDT),注重临床沟通,实现微生物专业和临床携手发展。下一步,临床微生物科将搭建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感染免疫学和流式细胞学等检测平台,打造细菌、真菌、病毒、结核四大诊断体系高水平病原诊断科室,将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为提升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及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搜索更多有关“发热反复不好持续一个月:反复发热2个月竟是因为”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