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动物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逛了无数次动物园后痛的领悟
原创 九一 果壳
嘟嘟嘟,几秒后,电话那头被人接起,他赶紧回话:
“你好,这里是墨田水族馆,请问您今天有时间和我们的花园鳗视频吧?”
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他长舒一口气,放下电话。
虽然一个个打电话找志愿者视频连线不是容易的工作,但想想堪萨斯城动物园,带着企鹅们去艺术馆参观,也不轻松吧。对了,水族箱上还有几台屏幕黑着呢,他想到这里,心又提起来,继续拨打下一个电话。
4月28日,墨田水族馆发出了与花园鳗视频的邀请 | すみだ水族館
因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疫情,大家都不敢外出了,连动物园和水族馆这些平时挤满小朋友的地方,也冷落了下来。本以为,这样一来动物们正可以乐得安静自在,可谁知道,这些家伙早就习惯了人来人往,现在竟然出现了社交饥渴。
已经习惯了人类的花园鳗们,恢复了害羞本性,一见到人来就躲进沙洞不肯出来了。这样下去可连体检都做不了了呀。幸好有人出了个好点子:让人们和花园鳗视频连线。
企鹅在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画廊里溜达 | npr
再次看到人们的面孔,听到人们声音的花园鳗,竟然真的开始冒出来了。幸好它们还没有抑郁。
动物也抑郁
人们很早就发现,动物也会抑郁。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奥利维尔·伯顿(Olivier Berton)的说法,动物抑郁的一大表现是出现快感缺乏,即降低或减少了对娱乐活动的兴趣。
抑郁的动物往往喜欢自己蜷缩在笼舍一角,对美食不再热情,对以往的社交伙伴也冷漠相待,甚至有些动物的睡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动物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放弃努力。
此外,抑郁的动物还可能出现刻板行为,重复一些没有立即性功能的单调行为,比如重复出现口部相关动作,重复走相同路径或者做出某种高频率单调行为。曾有人看到大熊猫“蜀兰”口角出现白沫,有嘴巴空嚼的单调动作,经检查后发现,原因是馆舍狭小、设施缺乏。
墨田水族馆还推出了系列活动和周边 | すみだ水族館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被关进地下室的鹦鹉会因为突然与主人分离感到焦虑抑郁,不停地啄自己的羽毛,最终把羽毛全部扒光;关在马厩中的马会重复横向行走,不顾损伤后背;经常去动物园的人会看到笼子里的老虎不停地来回走动,这也是一种刻板行为。
你会看到家里的小猫不停梳理毛发或长时间玩窗帘、小狗一直追着自己尾巴跑或者假吠,这些也有可能是因为活动不够丰富而出现的刻板行为。
笼舍大翻新
常见的动物抑郁多发生在圈养动物身上,特别是那种笼舍比动物本身大不了多少的圈养。圈养环境中空间越小、刺激越少,动物就越容易表现出抑郁,出现刻板行为。
为了让动物园的动物们过得更好,1925年,美国灵长类学家罗伯特·耶克斯(Robert Yerkes)最早提出了“丰容”的概念,也就是通过改变圈养环境等方法,让动物的生活环境更贴近野生状态,让动物展示出更多自然行为,恢复其原有天性。
1982年,美国波特兰动物园最先开始进行丰容;1995年,北京动物园成了首个进行丰容的国内动物园。
2019年11月1日,成都熊猫基地进行了丰容,饲养员们制作了众多南瓜道具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丰容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食物丰容(改变动物喂食方式)、环境丰容(模拟野外生存环境)、感知丰容(增加新鲜物或猎物气味等刺激)、认知丰容(玩玩具)和社群丰容(不同动物共处)。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对一个动物园的丰容实验评估表明,动物园对特定动物采取的丰容方法,可以将动物的刻板行为在特定时间内降低约53%。
2008年,北京动物园在熊猫馆内安装了“转动取食器”,熊猫们需要自己拨动转轮,才能吃到食物。它们不仅不觉得麻烦,反而一个个都兴致高昂。还有些动物园给大象馆放置粗大的木桩,给猴馆放秋千,让动物们有事可做,而不是闲得发慌。这些都属于丰容行为。
人类也能成为丰容的“道具”
除了增加空间和玩具,其实人类本身也能成为很好的丰容“道具”。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发现,人类与动物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动物。1975年,有研究人员提出,让游客和笼内的大猩猩进行拔河游戏,可以让大猩猩更活泼。
英国波顿学院心理与生命科学学院的杰弗里·霍西(Geoffrey R.Hosey)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参观情况分成五种:无游客、小规模积极互动游客、大规模积极互动游客、小规模不爱互动游客和大规模不爱互动游客,然后观察12种不同的灵长类动物在不同参观情况下的表现。
Association of Zoos & Aquariums为万圣节所做的“主题丰容” | AZA/twitter
结果发现,笼中的动物很愿意和游客互动,遇到积极互动的游客时,它们的互动行为明显增加,特别是积极互动的游客数量较大时。这个实验发表在1987年的《应用动物行为学》(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上。
另外,在杜兰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研究员凯特·巴克(Kate C. Baker)设计的实验中,饲养员把每天和每只大猩猩互动的时间延长10分钟,每周这样做五天,经过一段时间后,大猩猩对观察者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这个于2004年发表在《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上的实验也表明,人类和动物的积极互动行为可以对动物产生积极影响。
奥克兰动物园邀请了乐队来为动物们现场演奏 | 奥克兰动物园
与人类互动的丰容(Human-interaction Enrichment)通过合适的互动,让动物更信任人类,不仅能增加动物在体检过程里的合作,同时也能提供认知刺激,增加社交游戏,增加身体活动等。
在因为疫情而隔离的第一天,列宁格勒动物园就发现,羊驼会跑到围栏处四处张望,结果没看到人,又失望地离开。叶卡捷琳堡“故事公园”动物园里向来自得其乐的大熊猫突然开始向人“献殷勤”,想得到一些关注。
奥克兰动物园邀请了乐队来为动物们现场演奏 | 奥克兰动物园
还有动物园表示,每次有人从笼舍前经过,笼里的海獭就很兴奋地跑到围栏前去看,这在以前基本没出现过。丹佛动物园的鸸鹋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情况。洛杉矶动物园主管发现,以往对人不闻不问的长颈鹿们,现在会在别人聊天时,转过头全神贯注倾听,连犀牛都对人的动静雀跃了起来。
也有动物宁可自己呆着
在一些允许游客和动物互动,或让动物在人群中漫步的实验中发现,有些动物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但在一项对狐獴和企鹅进行的人-动物实验中,狐獴表现出了兴趣,企鹅却没有。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喜欢与人互动。甚至部分动物研究学者认为,游客会给动物造成压力,毕竟对于动物来说,还是符合天性的自然环境最为友好。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对人感兴趣,有些动物不但不感兴趣,甚至还会感到压力,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答案。游客对动物的影响,可能与物种本身的特质、某只特定动物的过往经历和性格、游客互动的方式和强度、动物园展馆围栏的设计、互动能否让动物感到安心不被过分打扰等等都有关系。
虽然很多动物依然把人类当成天敌,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些动物或许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甚至把人类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
你以为你在观赏动物,动物们说不定也在观赏奇怪的两脚兽解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