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鼠吃蛇半年?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
2014年12月,在南京的一个动物园内,游客们看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两只小白鼠正围着一条大王蛇,在津津有味地啃食着,大王蛇早已一动不动。要知道,这两只老鼠可是喂给大王蛇的食物,没想到老鼠却把蛇吃了。
从老一辈的口中,就有“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的传闻,老鼠真的能把蛇吃掉?既然在冬天时,蛇连老鼠都招架不住,为何还非要冬眠呢?
蛇会冬眠,并不是因为怕冷。
很多人以为,蛇在冬天选择冬眠,是因为像人类一样,冬天怕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蛇类很喜欢在草丛、树叶下出没,除了隐藏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凉爽,如此说来,蛇似乎更怕热。
值得一提的是,像兔子、熊、鸡鸭鹅等动物,身上都会有一层毛发,以此来抵御寒冷。但蛇身上却是光秃秃的,连一根毫毛都找不到。
在生物学上,通过对动物身体能否保持恒定的温度,进行了更加专业的区分。其中,身体能保持恒定温度的,称为恒温动物,而身体的温度会随环境变化的,则被称为变温动物。
很不幸的是,蛇就是变温动物的一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冷血动物。也正因为如此,当冬天外界的气温下降时,蛇的体温,也会不断降低。
动物要想保持活力,与体内酶的活性有很大关系,在冬天时,蛇的体温下降,酶的活性降低,供给身体活动的能量,也会随之变得很少。
数据研究表明,当环境的温度低于8摄氏度时,蛇的活动就会大大减少。如果温度降低到3摄氏度以下,蛇的身体就会基本处于麻木状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冬眠。
再回到前面鼠吃蛇的问题,老鼠是恒温动物,只要不是太冷,冬天照样活力四射。如果饥饿的老鼠恰好遇到正在冬眠的蛇,横竖都是肉,老鼠将蛇吃掉,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由于蛇在冬眠时,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即便知道老鼠正在啃食自己,由于体内酶的活性不够,想动也动不了,只能“任鼠宰割”。
既然蛇在冬眠时,连平时是自己食物的老鼠都招架不了,蛇为什么还要冬眠,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吗?
蛇类不迁徙,有自己的苦衷。
“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农夫遇到的那条蛇,就是一条在冬眠的蛇。连农夫都看着冬眠的蛇可怜,这足以表明,蛇在冬眠时,是有多脆弱。
事实也确实如此,蛇在深度冬眠,面临的天敌可不止老鼠。虽然蛇冬眠要面临重重挑战、危险重重,但迁徙对蛇而言,却很难实现。
要想从寒冷的北方,迁徙到相对温暖的南方,至少要跨越数千公里,这对蛇来说,基本实现不了。
蛇的游动速度虽然很快,但耐力很差,长途奔袭,对没有脚的蛇来说,也是致命的。
一般来说,蛇的活动半径都很小,一方面,蛇类并不适应长距离的运动,另一方面,老鹰可是蛇的天敌,如果蛇类迁徙,很难逃过天敌的眼睛。
蛇会冬眠,但冬天遇到蛇,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既然蛇在冬眠时,对老鼠都毫无还手之力,是不是在冬天遇到蛇时,就能掉以轻心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蛇会冬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首先,蛇会不会进入冬眠,取决于蛇所处环境的温度,而不是季节。如果在热带地区,即便到了冬天,气温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些地方的蛇,很可能就不会冬眠。
不仅如此,即便是进入冬眠的蛇,也不要轻易打扰。蛇在冬眠时,为了尽可能地维持体温,往往会选择“组团冬眠”。
有些蛇类在冬眠时,甚至会几百条蛇挤在一个洞穴里。谁也不敢保证,这几百条蛇里面,有没有漏网之鱼,还没有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除此之外,挤在洞穴里的蛇越多,意味着洞穴里温度降低的速度越慢。本来土壤就有保温的功能,可能外面已经降温到5摄氏度,而洞穴里的温度,还能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
此时如果竟然这些准备冬眠的蛇,将会变得十分危险。因此,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遇到蛇类时,挑衅蛇类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废弃的老鼠洞里、螃蟹洞里、石头缝里,甚至树根下,都可能隐藏有正在冬眠的蛇类。现在正值冬季,南北方都迎来了多次降温,但如果你前往这些地方,依然要时刻地方可能出现的蛇类。
结语
蛇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已超过1.3亿年,经过长期的进化,在全球分布有3000多种不同的蛇类。这些蛇的生活习性、体长、毒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蛇之所以选择冬眠,是其身体构造的本能选择,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蛇冬眠时被老鼠“欺负”,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对蛇都会有天生的畏惧,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蛇都会有毒。一般来说,蛇外皮的颜色越重、颜色越靓丽,毒性往往越大。如果遇到这类蛇,千万不要想着“打蛇打七寸”,最好尽快离开。
不得不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软肋,蛇冬眠时,往往也是蛇最弱势的时候。你有与蛇相遇的经历吗,见到过最大的蛇有多长?欢迎分享,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