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孩子打人咬人的正确引导:当宝宝咬人,打人时大人的反应决定娃未来
文|好孕姐
前几天,去看望妈妈时,随便抱了抱刚刚一岁的小侄子,而我抱了一会儿弟弟接手的时候,一岁的宝宝对着弟弟的脸打了一巴掌,把弟弟打蒙了:“这小屁孩,咋能这么对你爹呢?你听好了,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效果怎么样呢?小侄子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而是咿咿呀呀的对着他爸爸笑,无奈,弟弟一秒破功。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有一两岁的宝宝,家长肯定会有同样的困惑:为什么宝宝会那么喜欢打人、咬人?养成打人、咬人的习惯了可怎么办?而当我们明白了宝宝有这样动作的原因,自然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应对。
一两岁宝宝打人、咬人的原因
而一两岁的宝宝打人时,多是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但是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只能用更直接的方法来表达,而小手也是他能够控制的东西,所以觉得控制小手更具备自主性;同时,宝宝咬人,可能因为牙齿正在萌出,牙床比较痒,还有可能因为受到大人不良行为的影响。
弟弟跟弟妹在家开玩笑总喜欢“打打闹闹的”,而宝宝看到眼里,也以为对大人伸手是表示友好、希望引起对方注意,因为宝宝本身没有善恶的意识,所以行为完全出于本能,也是出于模仿,这个时候大人的应对态度才真正显示出水平高低。
纠正动作,不等于“以暴制暴”
一两岁宝宝出现打人、咬人的动作是正常的,但不代表家长可以纵容宝宝,毕竟让他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对的”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态度一定不能是“以暴制暴”,家长越是用暴力手段制止,越容易引发宝宝叛逆的小情绪,反倒把这样的行为当成刺激父母的“手段”,从而变得更加的一发不可收拾。
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必不可少
近几年,《正面管教》的流行也让“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法深入人心:在面对宝宝不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首先应该用比较和善的态度指出宝宝的行为“错误性”,但是给宝宝讲解大道理还是算了,因为太小的宝宝根本就理解不了大人的话,反而会让家长产生“挫败感”。
理解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在宝宝做出这样的行为时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制止,就可以了。宝宝逐渐淡忘掉这样的行为习惯,找到其他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也就不会继续打人、咬人的行为。
同时,大人也应该避免自己成为宝宝模仿的对象,大人之间的打打闹闹,让宝宝以为是正常的,也会让宝宝产生茫然的情绪。
理解宝宝,然后教他正确的做法,耐心地等待他成长,而宝宝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