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河南书法国展培训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第六

人气:287 ℃/2024-01-12 03:45:56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第六、第七期书法研修班学员结业作品展之一

万存章 王晓然 刘 春 许 晨 杨 涛 张理成


万存章

男,54岁,籍贯河南林州,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我自幼喜欢书法,也曾买字帖进行练习,但始终不得要领。报名参加了一年制书法研修班后,在培训中心各位老师的关心、关怀及鼓励下,我这个书法上的门外汉渐入正道,尤其对选帖、读帖、临帖有了新的体会。

选帖。著名书法家白蕉在《书法十讲》中说:“选帖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样,是件终身大事。”之前,我们选帖就是随手拿来一本,或者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地选择。现在,一是懂得了选正本帖。冯班在《钝吟书要》中也说:“……然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说明了正本帖的重要。老师们常讲,正本帖如同纯正清泉,可以以它为基础进行多样创作,就尤如用清泉既可以调出美味的咖啡,也可以沏出幽香的花茶。二是懂得了选帖要因人而宜。白蕉老人把选帖比做婚姻,既要自己喜欢,但又要结合自身特点,慎思而选。本次隶书学习中,我先选的是《张迁碑》,但经过老师指导,改临《礼器》,效果就好得多。

读帖。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初作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这就是讲读帖。

首先要将帖的历史读懂。帖的历史既包括写帖的时间,又包括帖的内容及有关人物事件情况。了解了这些,对帖的理解才能更深。其次,要将帖的谋篇布局读明。现在的每个帖都有原碑的整幅拓片,它的整体感、布局安排都是我们读的内容。第三,要将帖的字、行之间关系读清。从整幅拓片上看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构成了整幅作品完整性的。第四,要将帖中每个字的笔画读熟。整幅作品是由每个字组成的,但每个字是由数个笔画组成的。归根到底要把每个字的每个笔画读熟。这是读帖的基础,也是将来背帖的基本功。读帖是个长期积累过程,专一还要博采众长。如同白蕉讲:“……不仅仅是说临习前须看得精细,我的意思是即使不在临写,在无事的时候,正须像翻心爱的画册、书本一样,随时看之。”“凡学一家书,先以一帖为主,守之须坚。同时须罗置此一家之各帖,以备参阅。”

临帖。朱履贞《书学捷要》说:“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使一笔之内棱侧起伏,书法具备;……断不可凑合成字。”这就要求我们临帖一定要忠实于原帖,帖中字的每笔每画如何写,我们临出来就要是什么样。

临帖要临出来节奏。现场老师们示范临写,才悟到节奏就是气息。尤其老师临写行书时,如行云流水,快慢得心应手,令人叹为观止。

临帖要由量变才能到质变。白蕉说在选定了碑帖后,至少要把这部碑帖临过一百遍,才有根底可说,才能得到它的气息。古人学书,居则画地、卧则画席,以此推之,我们不能以条件为由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

临创结合是老师亲身经验传授给我们的,也是为我们脱帖创作做的准备。每次临习完成后,利用剩余的墨和已经临写过纸的背面,来进行创作。时间越长,这些习惯对创作就会形成基础。

总之,一年的学习,收获了学业,收获了友谊,更踏上了书法学习的正道!

节临 赵孟頫《后赤壁赋》

节临 赵孟頫《妙严寺记》

临 汉隶《礼器碑》


王晓然

女,汉族,36岁,籍贯洛阳,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说起学书,我最初是看网络上的“每日一字”学的,写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特别的生硬呆滞。那时正是我学书的迷茫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河南省书协有一年制的书法培训课程,就欣然前往。这一学如入藏宝库一般,各种名帖法帖,让我目不暇接,让我惊讶相见恨晚。

第一个月从篆书《峄山碑》开始学起至隶书、小楷、魏碑、唐楷、行书已是第六个月了。作业有:篆书两种六尺条,隶书两种六尺条,魏碑两种六尺条,小楷两种等,唐楷从碑帖的册页形式变成六尺条,本次学习的行书原大原章法临习……明显感觉作业一次比一次多、重……但历代的文字书法发展脉络也越发清晰,主干上开始慢慢分出支流,更丰富更多认识同时代名帖的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在慢慢的学习各种字体的同时不断的扩大见识提高眼界,继而提高手上的功夫。

正如老师课后的叮嘱:短短三天,时间紧任务重,不能详尽,唯有如此;希望大家能有所思,有所学,有所获。禅家云:如饮水者,冷暖自知。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对于老师们的示范和讲解,理解自然都有所悟,或多或少,或浅或深,一言存心,且有所动,便不负三日时光。

五位老师辛勤授业,问一答三,指明方向。

张利安老师在示范褚遂良的《圣教序》的时候指出唐朝的用笔和明朝的用笔不同,特意搜出杨凝式的《韭花帖》放大图,让我们看它的笔画的细微处都有波动,而明代人写的横画或者竖画则无波动,并且示范给我们看,用示范的字里的笔法来套《圣教序》的字,都实用,说临刻本的帖要找相应的墨迹本来滋养辅助学习,比如临褚《圣教序》刻本要用褚的墨迹《倪宽赞》来辅助学习《圣教序》。要学会读帖,什么是读?找帖里的用笔特点,整体的势,字型是内擫为主还是外拓为主,要多看多思考,还要参考当代的名家看他们对所学帖的学习理解和创作。末了更是强调写字时毛笔要顶住纸,笔尖藏在笔画中走,中锋用笔,而不是简单地按下去。

在网上搜褚遂良的《圣教序》临帖资料,搜到清朝赵世骏临《圣教序》的图片,那笔画的质感,整体的气息,让我惊叹!姜宝平老师一直说我的字是呆板没有生机、不连贯、气息不畅。看到这本资料我忽然明白了,就像一颗生机勃勃的树,它有根输送水份贯穿整体,水是它的活力、生机。难怪姜老师一再讲写字要有书写性,手势要做到,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下一笔和上一笔的关系,连贯,自然;笔画按下去时要给它一个弹起的动作,让笔锋回复到尖的状态等,就是所谓的调整笔锋为接下来写下一笔做准备。转折时要发力,有时是轻驻笔稍加力紧接着走;速度、节奏要跟上,行笔要果断,不要犹豫。看这资料里的字,我会想到打太极拳的气息,人体的筋骨,血脉。如果是一棵枯木,它没有了水的贯穿就是死的呆板的,没有气息的,如人之没有血液!

耿自礼老师是非常幽默的一个老师,那次听他讲一个字:看这个字多扁,像不像把黄瓜给拍扁了的?逗的同学都笑了,轻松愉快地学习。其实耿老师特别细致指着一个字的转折说,隶书转折的时候不要硬转,该转的时候轻轻提笔马上按下转笔完成,动作干净利落。

娄红卫老师特别的热情,王昱老师话不多但有问必答,所提供的资料让人惊奇……

学书路漫漫,正如古人云:初学写真,胸无定见,必先多画,多则熟、熟则专、专则精、精则悟。练字亦是!

创作 陶渊明《桃花源记》

节临 《元桢墓志》

节临 《怀仁集王圣教序》


刘春

男,1963年10月生,河南光山人,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为期一年的书法培训结束了。一年来,通过各位老师的耐心讲解、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可谓是收益颇多,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方法。

过去我对书法的爱好,也就是凭兴趣写写画画,或随心所欲,或照猫画虎,不懂笔法,更不懂章法。认为写字就是书法,字写得工整好看就是好书法,对书法理论一无所知。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法的临摹,了解了篆书的“婉而通”,中锋用笔,均衡布局;隶书的“精而密”,工整厚重,法度森严;楷书的结构严谨,端庄遒劲;行、草书的“流而畅”用笔多变,气息贯通。也由此懂得了临帖的重要性,学到了临帖的方法,树立了敬畏传统、终身临帖、精心临帖的书法理念。进而理解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而是一门艺术,它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是点画之间的和谐体,是字字之间的统一体。学习书法既需要持之以恒、动手勤练,更需要用心领悟、动脑思考,切忌急于求成,这是从事书法活动应有的态度。我作为临近退休年龄的人学习书法,不是追求成果,更不是让别人欣赏,而是把书法作为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生活乐趣,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创作 灌县青城山宁封殿李善济联

节临 《怀仁集王圣教序》

节临 汉隶《曹全碑》


许晨

男,5O周岁,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人,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我接触书法是从钢笔书法开始的,那时是八十年代,正是钢笔书法方兴末艾的时期,之后才拿起毛笔临帖学书。开始时积极性较高,自我感觉也不错。学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毕竟毛笔不同于硬笔,后来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也就荒废了。但每年春节家里的春联还是自己写,这一点倒是三十年没有间断过。

去年工作调动,闲暇时间多了些,又有了提笔学书的欲望。在黄委会同学的引荐下,我有幸到黄委会老年大学拜见了耿自礼老师。耿老师看了我的字后,建议我还是得从头学起,从临帖开始,所以才报名参加了这个一年制培训班。

通过一年的正规培训,自觉受益颇多,对书法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最深的有三点:

一、 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做起来才会有激情,才不会觉得苦、感到累。任何人不会天生对书法感兴趣,他是在看到别人的字写得漂亮、好看,进而欣赏到优秀的书法作品后,才慢慢对书法产生兴趣。我参加这个培训班后,看到与别的同学的差距,又亲眼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老师的现场示范,对书法的兴趣自然是越来越强烈。打牌、钓鱼会上瘾,学书法有了兴趣也一样会上瘾,一天不摸毛笔就会感觉手痒痒,睡觉不踏实。有了兴趣后期还需要不断培养,通过参加培训、参观展览、访碑、参赛、交流等等活动,在自己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这种兴趣也会不断提升。

二、 路子要正确

学书法没有捷径,临碑帖是必由之路,甚至伴随学书的一生。但临什么碑帖、怎么临,这也是我们学书初期经常犯难的问题。参加这个培训班后,我才发现以前临碑帖的选择和方法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笔法运用上,所以再怎么临也临不出原碑帖的细节和韵味。老师们讲的应该先临什么碑帖,如何中锋用笔,如何找到发力点调动笔的弹性,如何用笔才能增强笔与纸的摩擦力,使线条更有质感等等,让我如梦方醒、茅塞顿开。所以学习书法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拜师,拜名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三、 持之以恒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越深入进去越能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一种碑帖,我们每临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书法路子正确的情况下要持之以恒,不能朝秦暮楚,特别是在学书的瓶颈期,这一时期是每个学书人都会反复遇到的。在这一时期,会觉得自己越写越找不到感觉,越练越不如以前。这个阶段常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但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有所突破的前奏,正所谓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恒心,不轻言放弃,这样才能在学书道路上一步步走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责任在身琐事繁多。我把练习书法作为一种闹中取静、修身养性的手段,也是为退休后老有所乐做准备,如果同时能为宣传和普及书法做一点点贡献,我将欣慰之至!

隶书创作

节临 汉隶《史晨碑》

创作 吕蒙正《命运赋》


杨涛

男,斋号百尺楼,1996年出生江苏淮安,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不知不觉已在省书协培训中心学习了一年,今年我也大四了,即将毕业。回望来时路,点点滴滴都浮现在眼前,求学之路的苦与乐,学的时间越长也就感觉这条路的艰辛,与之相伴的是发现自己由进步所带来的信心,也让我在大学找到我的方向:书法篆刻。

谈起自己的学书之路,不得不提我高中学的是美术,到大学也是绘画专业,可机缘巧合下我竟然和五个书法专业的同学分在一个寝室。四年感情最深的就是宿舍情,冥冥之中也注定了我与书法篆刻之间的情分。每天晚上没事就去书法班玩,对写毛笔字也比较好奇,就在那看他们拿毛笔写字并不停问一些不懂得问题,渐渐地感觉对书法有了认识。了解了书法的基本工具,也知道有篆书隶书小楷魏碑楷书行书草书,每一个书体里又有好多不同的风格。后来自己拿起毛笔写,看别人写觉得感觉没啥,自己一动吓一跳,这笔咋不听使唤,这这这字还能看吗?可算是让我慢慢体会到里面的不容易,也更加激发了向书法挑战的想法。

在那段时间里书法班的每个人都成为我的老师了,好的氛围也让我进步比较快,没有捷径就是多练多临摹,慢慢体会到里面的乐趣所在。之后我观察到他们写的每一副作品上都盖章,顿时有了兴趣,想着啥时候能刻一方自己的姓名印多好。到大二开学后,从我拿起刻刀石头的那一刻,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篆刻,每天下午和晚上都在那和石头玩,每一次都感觉时间过得怎么这么快。石头里我最喜欢的是青田石,所以大二暑假的时候一个人踏上了去青田的火车,在那对石头也有了进一层的了解。回到家就开始不停地临摹汉印。初期的篆刻都是孟鹏兄指导我的,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我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恰巧在要开学的时候接到了室友给打来的电话,说河南省有一个首期书法篆刻班,想一块报名,于是第二天就去邮局转钱报名了。也是在那五天的学习里我又报了一年制书法班,成了书协一年制第六期学员里的一员。在篆刻班许雄志老师、谷松章老师、张永乐老师、王晨老师等都谈到了书法对篆刻的重要性,可是我对书法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一年制书法基础班正好适合啥都不懂的我,老师也都是名师,相信自己一年后对书法会有基础了解,眼界也会慢慢提升。

就这样每个月我都坐上了去往郑州的火车。接触越深,越难以自拔,越喜欢在书协培训中心那种一起写字的乐趣。求学的路是艰辛的,当自己一个人踏上火车,越来越感觉这机会多么难得,大学时间都是自己安排的,正好利用空余时间全力以赴的去学习书法。因为也只有在象牙塔里的这四年不用担心其他的,所以我很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天。知道了求学的难也就更有动力,一定要认真、要努力学好。这一期培训班虽已毕业,书法之路却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这正是我的另一个起点。

节临 汉隶《曹全碑》

杨涛篆刻

节临 《元桢墓志》


张理成

1949年10月生于河南省新郑市,号梅山居士,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一年制研修班第六期学员

我生于1949年十月,与共和国同岁。七岁入学,启蒙老师姓张,名曰松亭,其字颇好,远近闻名,每见其板书,则暗自思忖,吾字何时如张,岂不快哉!1964年仲夏,考入新郑五中,不久文革席卷全国,举国上下口诛笔伐,大字报满天飞,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其间我也拈起毛笔抄写大字报,尽管龙飞凤舞,不堪入目,但也是初用毛笔之尝试,此乃吾学书之始也。1969年孟春被推荐到村小当民师,经常给乡亲写对联等,颇受称赞。1978年考上师范,毕业后到新郑一中教高中语文。一中乃群星灿烂、藏龙卧虎之地,名师云集于此,初出茅庐的我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唯恐教学成绩不佳有辱一中美名,迫于升学压力,根本无暇钻研书法。尽管其间在县级书法大赛中曾获几次奖励,然现今视之,当时所写仅写字而已,与书法艺术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不临帖,又无名师指导,所学东西俗不可耐,还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2016年后半年为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书法梦,报名参加了省书协组织的第六期书法研修班。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间,一年的书法研修将在隆冬降临之际结束。时间虽短,然在几位名师的言传身教、耐心辅导下,使我受益匪浅,系统的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审美能力和用笔技巧,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各种书体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间我感悟颇多,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我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学好,需花大量时间去领悟各种书体的风格,深入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书法风格、艺术特点。一年来我涉猎了三十多种碑帖,并探究了各种书体的异同,如小篆《峄山碑》,线条横平竖直,结构运笔以圆为主,中锋运笔,起收藏锋,不用撇捺,笔画粗细一致,涩而畅,毛而润,耐心书写可训练线条的稳定控制力。隶书《曹全碑》娟秀清丽,略微宽扁、舒展超逸、横长竖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撇捺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认真书写可训练线条摆动和起伏的精微控制能力。另外魏碑、唐楷、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间都有内在联系,只要掌握其规律性,即可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二、 董其昌云:“学书不临古人,必坠恶道”。故学书务须从临帖开始,且持之以恒。临帖前要耐心读帖,从字的外形看出结字特点,再看笔画形态变化,部件搭配变化,布白疏密变化,字势轻重变化及结构的变化。在熟读领悟的基础上,首先照临,而后墨临,先要形似,逐步达到神似。倘若学书不从临帖开始,其书法永远不能脱俗,故学书不临帖如盲人夜行,动则迷路,终无所成。

三、 书法是高雅艺术,闲暇之余练练,可培养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习惯,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能学到文字、文学、历史诸方面知识,也可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把它继承、发扬光大。

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写一手好字,须有毅力和信心,选准目标,坚持不懈,切忌一曝十寒。学书要沉住气、耐寂寞,心静如水,肯下真功、苦功,反复砥砺,方可悟到书法真谛,学书之路坎坷不平,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纠正不足,必然会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地。纵观我国书法史,锲而不舍,不畏困难,勇于吃苦,书史留名者盖寡;而三分热度,见异思迁,知难而退、终无所成者实繁。故千百年来有作品流传后世,且为历代人颂扬的书法家如凤毛麟角。

一年来,本人从临帖到创作,虽有长足进步,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距几位老师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敢于付出,不懈努力,知难而上,必然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创作 曾巩《墨池记》

节临 汉隶《曹全碑》

节临 赵孟頫《胆巴碑》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

郑州市商城路与英协路交叉口东50米

唐人街文化广场F区301—321

(娄老师、张老师)

0371—65329777

搜索更多有关“河南书法国展培训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第六”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