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说明理由:他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

人气:489 ℃/2025-01-19 01:48:59

谈论谢德庆很简单,因为他这辈子只有六件作品,前五件作品的名字还都一样,叫《一年行为表演》。

谈论谢德庆也很复杂,因为每件作品都在反一切认知,并同时反反一切认知。

更不简单的是,他靠着六件作品站上了艺术的顶峰,至今无人能及。

《一年行为表演》(牢笼) 谢德庆 1978-79

一年行为表演:牢笼(1978年9月30日-1979年9月29日)

在一个3.5mX2.7mX2m的木笼子里,只配备一个洗手盆,一个木马桶,一张单人床和一盏灯。谢德庆带了一面镜子,在里面生活了一年。

在这一年中,他不允许自己讲话、读书、写作、听广播或看电视。律师罗伯特·普罗扬斯基(Robert Projansky)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公证,并确保艺术家在那一年内从未离开过这个牢笼。

有一个助手(程伟光)每天都来送食物,清除艺术家的垃圾,然后拍摄一张照片作为记录。

这个作品每三周对公众开放1次,一年共18次,参观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5点。

这就是《牢笼》的全部了。

《牢笼》的作品自述、法律证明、开放日期

在理解这个作品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行为艺术,这样就有一个思考的基础。

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是什么

行为艺术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的歌舞表演。在整个二十世纪,这种“表演”常常被视为一种非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肢体活动的韵律与无常,为艺术家提供了替代静态艺术形式(如绘画和雕塑)的创作手段。

*未来主义是二十世纪初,由欧洲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开始,成为了当时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人们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提倡艺术家应表现创作时的“心境的并发性”。

*达达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从而发现真正的现实。

未来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阿道司·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

近年来,行为艺术被理解为一种直接参与社会现实,空间细节和身份政治的方式。在2016年,理论家乔纳·韦斯特曼(Jonah Westerman)表示:“(行为艺术的)表演从来不是一种媒介,而是关于艺术与人、艺术与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它们之间的问题的探讨”。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家运用其他物质材料(如绘画/影像/建筑等)进行创作;在行为艺术里,艺术家用自身行动,直接进行的创作行为,称为行为艺术。但又与传统的舞台表演有所区分,在这种身体的活动里,并不需要有叙述的成分,往往只是艺术家表达一种观念而运用的手段。

谢德庆近照

谢德庆的个人经历

在台湾出生的谢德庆,实际上在美国是一个非法移民。当时他在台湾的社会氛围中感到做艺术十分的拘谨,并非常向往着纽约,于是他上了一艘油轮当见习船员。1974年7月,邮轮停靠费城德拉河码头时,他伺机跳船,花了150美元找了个开车的,把他送到了心中的理想圣地:纽约。

在美国的头十四年里,谢德庆一直以非法移民的身份生活着。白天不敢轻易露面,只能等晚上饭店关门了,开始做清洁工。也是在这样的身份中,谢德庆完成了《牢笼》、《打卡》、《户外》、《绳子》、《不做艺术》前五件作品。在《不发表》创作期间,遇上了1988年的移民大赦,谢德庆终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在得到合法身份之前,谢德庆每次发表作品也不敢用本名,用的是Sam Hsieh。

刚来到美国的头四年里,谢德庆的创作并不多,他也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自己的艺术应该走向何处。忽然有一天,他在工作室里像往常一样地来回踱步,他彻悟了:自己已经在做艺术了!只不过需要一个更好的载体表现出来。

2009年在纽约MoMA《谢德庆回顾展》中笼子的复原

谢德庆在牢笼里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将从“做时间、存活、局限&自由、自证与他证”四个小主题来说明这件作品。

  • 做时间(Doing Time)

“还在现有idea之前,其实我每天回来都在工作室走来走去,有一天突然发现,想的过程就是一件作品嘛,思想的过程,在工作室那个一年,笼子,就更恰当地展现我要展现的,就这样,我那个灵感就这样…… 我一直因为挫折感太重而无法创作,原来它就在我眼前,在我身边,我不需要再做什么,实际上我已经在做了,只要进一步把它明确把它具体化就可以了,其实我在那四年已经都在这样做了,在打发时间,无所事事,老是想着怎么样去创作,不交谈、不写字、不看书那些突然一下子都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摘自《做壹年》萧元与谢德庆的对话)

谢德庆明白了思考本身就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艺术的一部分。而更本质的是,每个人都是在时间里做着什么,做艺术也是做,不做什么时间仍然会过去,而已经过去的时间里,“不做”也是一种内容,“浪费时间”也是一种题材。

要纯粹的表达这种概念,谢德庆称之为做时间

“生命就是度过时间,生命就是自由思考,生命就是生命的徒刑。”(谢德庆,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访谈)

而要把这个想法具像化的表达出来,他选择了待在一个空间里,抽离其他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只有一个人和最基本的生存供给,来表达这就是做时间,这就是他的艺术,他做了一年,和之前的四年一样,没有区别。

“我想谈的是存活。每个人里面也有挣扎,这在我的作品裡面可能是有,但我没有要强调。其实我的作品,本身要谈的是一个人很基本的处境,是一种普世(universal)想法。我作品内的挣扎不是一种抗争式的政治存活,而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时间怎样去渡过?人为什么会说我过的生活很充实?表示你做了很多精彩的事情把时间都忘掉。我是把艺术都弄到最基本,把那些内容都抽空了,就是一个生命。”(谢德庆,《芭莎艺术》访谈,2017年3月号,香港)

  • 存活

谢德庆因为没有合法身份,一直在美国处于底层生活的状态。这是他创作的基调。

“大部分时候我都处于一种很低层的生活条件,生活基本上跟流浪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做的是ART,那已经是很高层次。做艺术已经回答了所有问题,裡面不是有很多高深的思巧,我的艺术裡面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谢德庆,《芭莎艺术》访谈,2017年3月号,香港)

他对“违法身份”处于一种高度的敏感状态,日常需要尽力保持低调,尽量不被人发现自己的违法存在。他的生存状态长期以来处于高压的红色警戒线内。但谢德庆在《牢笼》作品里,异常庄重的请了律师,为他见证这件作品的合法合规。

他需要一个仪式,一个通道,借由艺术,重新启动作为人基本的存活。恰恰又是通过一种坐牢的形态,通往新的自由。

《牢笼》 谢德庆 1978-79

  • 局限&自由
  • 身份、身体、思想的局限和自由。

    谢德庆从原本的生活(台湾)逃离到了新的环境中(纽约),可并没有因此得到了想象中的创作艺术的自由。因为在新的环境,不合法的身份约束,生存变得不自由。在环境的极度碾压中,谢德庆最终在《牢笼》的极度不自由的形式里,得到了创作的自由,这与他本身的状态不谋而合。

    谢德庆在牢笼的生活里,主观上无法独立存在,需要程伟光定时提供一日三餐、清理垃圾、收取房租,照料他在牢笼内外的一切基本事物,以保障《牢笼》的完成。谢德庆一开始因为每天重复的食物,向程伟光砸碗抗议,可过了一个月,他就接受了现状。

    为了打发时间,人也可以很有创造性。(思想自由)

    在牢笼里,谢德庆只用了3个月就想完了一辈子发生的事。此后他刻意让自己处于一种低压状态,因为他发现如果处于“期待、兴奋”是很难过完这一年的。

    他带了一面镜子,为了每天可以观察自己的容貌变化。

    他发现可以在墙上做标记,除了知道过去的时间,也可以知道还剩多久,况且每天多了一项事物可做,是多么的难得。

    他很快在压缩的空间里,划分出新的空间来。床的一角是家,牢笼一角是街道,另一角是户外。这样他就可以每天在有限的空间里观光散步了。

    为了适应牢笼,适应环境,人是可以不断突破极限压缩自己的。有时这种压缩变成一种对希望的绝望,有时这种压缩变成了力出一孔,凿出了自由的通路。谢德庆清醒的知道,他必须完成这一年的煎熬。用一切的局限,换取最终的自由。

    《牢笼》期间,谢德庆在墙上刻画以记录天数。下方的署名和时间就好像囚犯编号一般

    • 自证与他证

    经常有人会问谢德庆,为什么不24小时向人开放,接受“随时抽查”,以此证明这一年的确都在牢笼里。

    首先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实现24小时向人开放。向人开放的前提是这个包含牢笼的屋子,要花钱找人专门看守,既而维持这个“美术馆空间”。这也使得第二个人,进入了第二层牢笼中。这就偏离了作品本身的设定了。

    因此一开始就有律师封条的前置作为保证。但如果要钻牛角尖的论证其不成立,是没有止境没有意义的,脱离了作品本身想讨论的立意范畴之外,谢德庆也认为这件作品“不应该靠一个所谓不欺骗来成立”。

    “艺术家要展现一个行为能力的话,他不必要24小时都在公共场合。”(摘自《做壹年》萧元与谢德庆的对话)

    人们之所以不会怀疑梵高、达芬奇、毕加索的画不是其他人代替创作的,是因为其连贯的创作手法,加上历史资料的佐证,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创作是由艺术家的核心驱动思想而得的。

    之所以没有人会去较真的说:“我没有看到这个艺术家的每一笔刷的创作,所以这件作品不成立。”是因为这个说法在讨论范畴上,就是不成立的论点。当我们讨论艺术品的原创性时,从来都不是在谈论这些细枝末节,我们永远是聚焦在艺术家的思想,以及他对思想的艺术实践。

    “一件艺术是可被看的,不可被看的,我的作品都成立。你看不到我的作品的整体,哪怕你二十四小时都看也看不到整体,你今天来看,你明天来看,真的给你24小时看,也并不表示你看了全部的作品。”(摘自《做壹年》萧元与谢德庆的对话)

    眼睛看到的局限是论点的展示,观众靠大脑的思考完成解读的那一部分论证,而实践是艺术家补上最后一块论证拼图的义务。

    谢德庆在补上拼图的时候,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证明,他不需要再靠一纸公文才能够证明存在了,他依靠《牢笼》精准完成了身份转变,从非法移民,成为了合法艺术家。他在牢笼中消解了牢笼。


    小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小G,带你用艺术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搜索更多有关“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说明理由:他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一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