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最后是梦还是真做了官:一个被误读了上百年的逆袭者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由于这篇曾被选进高中语文课本,因此大多数人对范进是耳熟能详。
范进是一名古代书生,自小家境贫寒。他从20岁开始考秀才,直到34岁才中。而后继续考取举人,不料一次又一次失利,终于在54岁那年高中举人,从此一飞冲天,最后官至山东学道,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期间受尽了乡亲的白眼和岳父胡屠夫的冷嘲热讽。
高中时,乍读到《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我和同学们都觉得范进可笑。那个书生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个迂腐的怂包,然而,时过境迁,当我踏入社会,才终于发现,可笑的不是范进,而是我们这些温室中长大的少年。
1. 范进热衷仕途吗?
世人嘲笑范进,很大程度是认为范进热衷仕途,一个人做什么不行,干嘛非走科举这条路?这种想法明显忽略了古代和当代的社会环境。
古代生产力低下,书生没有太多就业机会。若想出人头地,科举是最好的途径。当然,科举一途相对于读书人来说,无异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其激烈程度远胜于当代的公务员考试。
现代人,就业途径多。各种各样的人才都能得到发掘。人们考公务员的意愿自然没有古代那么强烈。
范进中举之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范进的母亲已经饿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这时候根本没人注意他们的死活。而范进中举后,乡亲们突然变得热心起来,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的岳父胡屠夫再也不敢辱骂范进,而从不与范进来往的张乡绅也登门拜访。甚至还有泼皮破落户投靠范进卖身为奴的。
范进的乡邻和岳父之所以如此巴结奉承,是因为古代是官本位社会。官与民的地位可谓天壤之别。
范进家境贫寒,没有经商的本钱,除了读书,只有去做工,可是古代那种环境,工匠的地位还不如农民。要想出人头地,只能通过科举,成为官场的一份子。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范进的确热衷功名,但是这并没有错。他做官后也没有利用职权作威作福,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嘲笑他呢?
2. 范进懦弱吗?
人们之所以嘲笑范进,跟范进的落魄经历大有关联。范进中举前,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总是唯唯诺诺,从不敢顶半句嘴。
在读者看来,胡屠户欺人太甚,范进猥琐懦弱。可当时范进是什么样的境遇呢?自己尚未中举,家中一贫如洗,他并没有趾高气扬的资本。而胡屠户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比起范进,还是宽裕得多。范进需要胡屠户接济,自然不能得罪胡屠户。
范进中举后,张乡绅前来拜访,张乡绅也是举人出身,还曾做过一任知县。论起社会地位,张乡绅远胜胡屠户,但是在与张乡绅的交往中,范进言语得体,不卑不亢。因为他已经迈过了那道天堑,生存再也不是问题,与人交往自然不需要抱着讨好心态。
中国有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顺境中飞扬跋扈不稀罕,逆境中忍辱负重才是真英雄!
3. 我们该不该学习范进?
范进54岁中举,从20岁到54岁,他足足奋斗了34年。有多少人能像范进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呢?
54岁,放到现代都是要退休的年龄了。而范进,他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有个网络流行词叫“佛系”,讲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无欲无求,一切随缘。这个词火起来的时候曾引起不不小的争议,佛系可以是“云淡风轻、处乱不惊”,也可以是“庸庸碌碌、不求上进”。如何让“佛系”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范进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范进三十多年来屡考不第,屡败屡战,生活的艰难困苦,乡亲的白眼相对,岳父的冷嘲热讽。这些范进统统不在乎,考中举人的理想深植在他的脑海,那些打不倒他的,使他更强大。终于,他在成千上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普通的佛系青年不得不适应时代的改变,而刚强的斗战胜佛则会改变时代。
我们可以佛系,但要像范进一样,做个斗战胜佛。认准目标,锲而不舍,至于成功路上那些挫折,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的心态来看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范进曾是个普通人,你我亦然,何不搏一把,换个锦绣前程呢?
推荐
- 1猫咪为什么喜欢站在铲屎官肩膀?一只超喜欢钻盒子的猫418
- 2英国古代牧羊犬攻击性强吗?英国古代牧羊犬像毛绒绒的玩具324
- 3龟苗自然冬眠最好方法 龟类冬眠方法技巧全面指南231
- 4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名相:北宋名相,吕夷简426
- 5带小猫回来家里的大猫欺负小猫:主人又捡了只猫回家给猫气哭了376
- 6男子踹泰迪狗致老人摔倒后续:被男主人打到尿失禁逃窜405
- 7什么样的猫不适合再养一只?辟谣,不想养的猫放归自然就好272
- 8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愿意养猫?为什么很多店铺都喜欢养猫491
- 9怎么说我不爱你萧敬腾弹鼓?这就是原创萧敬腾现场拜师学弹中阮365
- 10DNF七月份宠物附魔宝珠:600个魔盒告诉你都有哪些属性的宝珠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