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信任忠诚责任担当:用忠诚真情和实干赢得信任

人气:464 ℃/2023-12-31 21:40:36

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村里的路灯亮起来了,困难群众家的院墙修起来了,漏雨的屋顶补好了,村民的笑脸多起来了……昔日的偏僻小村里,如今新气象、新风尚、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这就是伽师县夏普吐勒镇加依艾日克村今年以来发生的喜人变化。

“要不是村党工委书记领着大伙干,村里哪有这么大变化?”加依艾日克村的村民们说。

这些村党工委书记们,为何能获得村民们如此的赞誉?

这得益于伽师县委、县政府本着有利于整合乡村工作资源、有利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团结服务凝聚群众的原则,着力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着力改进基层干部作风,通过成立村级党的工作委员会,统筹驻村各支力量,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乡村落地生根。

“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

走进伽师县夏普吐勒镇加依艾日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干净的道路,一座座整洁亮丽的院落。“现在,村容村貌更美了,民风更淳朴了。”村民亚森江·伊敏感慨地说,“村里的变化离不开村党工委的凝聚力。”

今年年初,当伽师县第二小学校长王洁进驻加依艾日克村开展“访惠聚”工作时,好一阵子,都没见到村党支部书记的人影;组织村干部开会,一时半会儿人也召集不起来。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今年6月份,按照党中央“抓乡促村”“在村一级用力”的总体部署,伽师县率先在村里建立党的工作委员会,先后实行了公开承诺、挂牌上岗、党员评议等措施;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党小组建在农户家里;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只有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才是长远之计”。现任村党工委书记的王洁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驻村以来,王洁在加依艾日克村先后完善和新建28项制度,规范8项工作流程,建立落实了“六位一体”工作机制等。用制度保障村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使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强战斗堡垒。

也正是因为有章可循,现在加依艾日克村的重大事情都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由大家共同研究决定。开会时,没有人抽烟了,手机响了村民会赶紧摁掉,更不会有人随便离场。除特殊情况外,大家都按时参加会议。

短短半年多,加依艾日克村党工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如今,村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村阵地净、美、亮了。

班子稳了、人心齐了,王洁又根据村里的情况,成立综治工作站、群众服务站和扶贫工作站,由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各管一摊。村党工委书记不具体分管事务,心思用在全村的工作上。这么一摆弄,加依艾日克村工作大变样,再也不是“领导班子一大片,一个干活其他看”了。

村委会主任塔依尔·亚森负责农业生产和精准扶贫工作,他工作的认真劲儿,让村民们直竖大拇指。谁家的棉花地该浇水了,哪户啥时生了小羊,谁家新买几只大羊,塔依尔门清。

抓好党建促脱贫,是村党工委书记的重要职责。伽师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历史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的问题、人的问题。建好村党工委,是改变贫困村面貌的治本之策。

“村党工委书记不是要取代村干部,而是要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做好村干部的后盾。在身后出主意,把‘好’记在村干部头上,自己甘当‘影子’和‘梯子’,帮着他们树威信、干事业。”伽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小军说。

抓好村班子,必须立足长远,招揽人才,培育延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塔格艾日克村有270户1129人,近10年间没有发展过一名党员,党员老龄化严重,改选村委会班子,结果当时全村愣没选出个支部书记。

自治区住建厅驻塔格艾日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少艾心里明白,选不出个“当家人”,村里就甭想发展。

凭借前几个月在村里开展调研工作的积累,张少艾的心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塔吉买买提·亚森。想把塔吉买买提“扶上马”,就得获半数以上党员的认可支持。

“我们和乡党委拟定了详细方案,成立了工作组,挨家挨户到党员群众家里向大家介绍塔吉买买提。”考虑到几名老党员身体不好,张少艾领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交流沟通。今年5月,塔吉买买提顺利当选为塔格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

类似村党工委书记带着村干部攻坚克难、强基固本的故事还有很多。

“村党工委书记在带领村班子办好一件件实事、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帮助班子树好威信;在发展致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中,帮助班子提升发展能力;在完善规章制度、化解矛盾纠纷中,帮助班子提高管村治村水平,为村里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夏普吐勒镇党委书记左勇说。

“带领群众‘动起来’,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工作合力”

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都要村一级去宣传、去动员、去落实,村一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极其重要、极其关键。

怎样才能确保中央的大政方针以及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在乡村生根发芽,村党工委书记们在思考,在探索。

“群众工作不只是给钱给物,你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你放到心上”。张少艾说。

了解基层才能服务好基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例,如何在农民合作组织中设置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来,从材料里也看不出来。”杨小军说,只有到基层组织中去看,到党员群众中去听,到基层干部中去问,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拿出管用务实的办法来。

正因为如此,伽师县在选派“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同时,今年又选派了骨干和后备干部到村任职。“我们这些年轻人大多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属于典型的‘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伽师县卫生系统党委书记、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晓泉感言,“下基层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缺什么补什么。”

不发文件、不下通知、不搞精心“踩点”、前呼后拥……从今年年初开始,人们就发现,来自各个单位的干部自带被褥,住在村里,把身心真正沉到基层。这让很多基层群众感慨:“干部的作风越来越好了!”

记者与伽师县的村党工委书记们交流,他们普遍反映,技术再发达、信息再通畅、交通再便利,都代替不了干部驻村入户、蹲点调研。事实表明,只有在基层,干部才能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摸准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

“如果不顾及党员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内心需求,一味地硬性要求,基层党建必然像隔了一扇玻璃门,总抓不到要害。”夏普吐勒镇党委书记左勇说。

问题催生办法,思路开启出路。2017年,以尊重、保障、关怀、激励为关键词的“人的党建”思路在伽师县各乡镇、街道试水,搅动了基层党建的一池春水。

组织与党员走心,党员与组织交心。如此,使得伽师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迸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自治区党委维稳组合拳的新部署、新要求。

“书记抓、抓书记”,通过定措施、查漏洞、补短板,不仅纠正了在持续抓稳定工作中出现的厌战情绪和麻痹思想,落实了维护稳定“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都要负责任、人人都要尽责任”的要求,还形成了齐谋划、早部署、深摸排、强推进、众志成城、铜墙铁壁的维稳工作机制,打造让“三股势力”无机可乘、无空可钻、无地可立、无计可施的坚实堡垒。

“党员的意识被激活,党员的行动就会自觉主动地严起来,基层组织生活也会得到规范。这种发自内心的深刻认同,使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基层更接地气,也更有人气。”杨小军说。

群众看来自机关的村党工委书记,最重要的是实干,最管用的是实招,最期盼的是实效。

白明石是自治区墙改办主任,现任克孜勒苏乡阿亚格勒格勒德玛村党工委书记,为了让这个贫困村早日脱贫,他和其他党工委成员跑遍了每家每户,并积极争取到2000余万元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自己没有“架子”,才能换来群众认可的“一家子”。这些来自机关的村党工委书记们脱下西装换“农装”,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掰着指头一起算家底、想出路,帮助群众牵线搭桥,找项目、跑资金、引技术、办企业,就图一条——让老百姓腰包尽快鼓起来。

村党工委书记们与党员干部只有多用脚步丈量民情,和群众坐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才听得到群众的心里话,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

“群众需要什么,村党工委就要办什么。”王洁带领村党工委通过走访,以户为单位建立“困难台账”,为100余户困难群众送去米面粮油、为村里困难群众修建围墙550米、修缮屋顶1500平方米,为农户电路维修280米,帮助困难群众收割玉米、捡棉花,帮助困难群众冬播小麦。

王洁说:“人心齐了,才好办事儿!要说这凝聚人心的工作呀,还得靠村党工委。”

“改‘输血’为‘造血’,改普惠为精准”

了解到克孜勒苏乡阿克托喀依村的实际情况后,张晓泉伤感了好几天。

今年年初,张晓泉驻村第一天,在村里兜了好几圈,竟没有村民主动与他说话。村集体穷,村民也穷。有点本事的,早就跑到外头去闯荡了;待在家里的,多是种点粮食打点零工,一年到头勉强温饱。这种情况,深深地刺痛了每个村党工委书记的心,鞭策着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找路子。

进村前,一周的封闭式培训,让村党工委书记们掌握了扶贫政策、学到了工作的法子、点燃了干事的激情。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贫困村的贫困,远不止经济,更有思想的贫乏。

张晓泉调查走访之后发现,从村干部到村民,普遍怀有4种情绪:抵触、冷漠、担心、害怕。

摸清了乡亲们的心思,张晓泉和同事们琢磨出个“三部曲”:“示范引导,让群众看到好处;群众参与,让大家得到实惠;自由发展,让市场发挥作用。”

在几个园区的带动下,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和村纷纷转向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很快就形成了特色产业。

作为村党工委书记的张晓泉带领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走家串户,他们从“最难啃的硬骨头”抓起,一改以往单纯送钱送物的方式,推行既扶志又扶智、精而又准的扶贫攻坚策略,通过不懈努力,使“造血式”扶贫落地开花。

瞄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张晓泉筹措资金为100户贫困群众购买了“扶贫羊”,力争滚动式发展,使贫困户当年走上脱贫致富路,不让一人一户掉队。8月17日,首批13户群众喜气洋洋地领回了“扶贫羊”。

如今,阿克托喀依村216户村民全部搬迁到了统一规划建成的集中连片小区。村里七纵七横的道路拓宽并硬化了、路灯架起来了、树木种起来了……村民们享受着眼前的幸福,数着鼓满腰包的钞票,仿佛一夜间崭新的生活来临了。

有人说,村党工委书记干得好不好,得看来自哪个单位。“有的有技术,有的有资金,可没技术、没资金的咋干?”

虽说部门不同,条件各异,可村党工委书记干成啥样,凭的是对群众的感情和强农富农惠农的政策。有了这两样,村党工委书记就有了门道,有了给乡村“造血”的办法。

伽师县妇联驻伽师县英买里乡拉依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阿瓦尼萨·合依提任拉依力克村党工委书记后,也听到了一些冷言冷语。要是找些企业来投资,村民很快就能见效益。但这样做,缺点是难长远。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进企业也不现实。思前想后,阿瓦尼萨还是决定在发展特色产业新梅上做文章。

2011年,拉依力克村村民玉山江·艾沙在两亩小麦地里套种了32棵新梅,2016年,每棵新梅树为他净赚了500元,32棵就是16000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管理到位,今年玉山江的新梅收入就有4万元。

村民们从玉山江的收获看到了希望,阿瓦尼萨·合依提主动联系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在村里举办新梅管理培训班。2017年,拉依力克村种植新梅2200亩,挂果1800亩,计划新种植新梅1000亩。

在村党工委的带动下,村民种植新梅、精心管理新梅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村里的“能人”们领着村民们,携手奔小康。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村党工委书记的优势,是政策熟、信息广、思路宽。

英买里乡党委副书记卡德尔·吐尔洪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党工委书记成为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叠加优势的有效平台,凝聚了强大的帮扶工作合力。“改救助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改普惠为精准。这样的扶贫,让村庄生机重现。”

“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行走在伽师县乡村,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老党员总用这句话表达对村党工委的赞誉。

刚进村时,群众看村党工委书记眼生,村党工委书记看群众也眼生。怎么和群众打成一片,是村党工委书记面临的共同问题。

进村前的培训班上,基层的优秀干部、县里的领导,都讲了不少办法。

9月19日,伽师县又对村党工委书记、副书记进行专题培训,每个村的党工委书记、副书记脑子里都绷着一根弦:跟群众打交道,千万别把自己当干部。

王洁决心让自己变成彻头彻尾的村里人,她每天穿的,都是运动服。

平日里,王洁早出晚归,身影融入群众中:一起浇地耕种,村民盖房当小工,大妈拾柴抢着背,大叔放羊帮着看,在帮干农活过程中,与乡亲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更值得说道的,是王洁对乡亲们的尊重。就拿入户走访来说,农民家平时大门开着,可并不是迈腿就能进,进去了也不是啥话都能说。王洁心细:适度敲门、大声喊话、礼貌问候……一遍程序走完,没有进不去的门,没有说不上的话。

村民私下里都说,县上派来的这个干部还真行,一点架子都没有。走在村里,群众老远看见王洁就打招呼,有啥事也乐意跟她说。

鱼水情深,靠的是同吃同住同劳动,对群众最大的尊重,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时的勇于担当。

张晓泉在村里,一心想为群众谋个好项目。一家企业想找个村搞订单农业,张晓泉一琢磨,这事不赖。费了不少劲儿,终于和企业谈拢,可没想到有的村民不买账。

“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大部分村民接受了,最后只剩下几个‘钉子户’,村干部去了几次都没有谈妥。”记者在阿克托喀依村采访时,张晓泉还在做村民的工作,他说,“土地流转的事可急不得。”

只要真为群众好,虽说当时群众未必领情,但天长日久,群众心里有杆秤。

伽师县的村党工委书记们常年吃住在村,做不了父母的好儿女,当不成儿女的好父母,有的亲人身患重病却无法照顾,有的没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

在伽师县采访期间,经常听到群众说:“这样的干部真好!”“有些活我们自己孩子都不愿意干,可机关来的村党工委书记们却处处带头领着我们干。”

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再多的疑问也能迎刃而解。难怪,村民们感慨:“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又回来了啊!”

“下来了,才真正感到基层培养人、基层锻炼人、基层检验人。在农村干了一年,才知道什么是接地气。”不断地反思中,村党工委书记们在成长。不少村党工委书记反映,在和群众打成一片、苦干实干中提升了思想境界、锤炼了意志作风,增长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走访特困家庭,想泪流时别忍着;接触辍学孩子,该解囊时要慷慨。”白明石告诉记者,不懂“三农”就不懂国情,不懂农民就不懂民情,“时刻想着农民,想着绝大多数人,才能得民心,国家才长治久安。”

来自伽师县委宣传部的陈晨,到英买里乡巴格托格拉克村任职的60多天里,村民们很少见她坐在办公室里。这位“拼命三郎”被选为村党工委书记时,已经46岁,可偏偏对农村着了迷。像陈晨这样的村党工委书记为数不少,受到群众的称赞。

杨小军说:“实践充分证明,群众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群众。谁能吃苦、谁不怕困难、谁能和群众融为一体,谁就能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在机关练不成的本领。对当过村党工委书记的干部来说,今后不论在哪条战线上战斗、在哪个岗位上工作,这段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搜索更多有关“信任忠诚责任担当:用忠诚真情和实干赢得信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