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和夜半三更有什么区别?三更半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点击关注丨每天学点新鲜知识
如今,
地球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神秘物种:
他们活跃于月黑风高夜,
沉睡在日上三竿时。
他们的热情点亮了霓虹,
支撑了夜幕下的产业链。
他们就是:
“晚睡星人”,
没错,说的就是你。
晚睡星人
02:34
查看:13500回复:135
这个点还有谁没睡,出来聊个五毛钱的~
2016年的睡眠报告显示,约60%以上的中国人无心睡眠,“夜猫子”的人数比“早起的鸟”要多20%,我国也因此成为了失眠大国(主动失眠)。
其实,在电灯出现之前,“早起的鸟”和“夜猫子”的差异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
现在,如果我们愿意,所在的屋子一天24小时都能有亮光,我们被剥夺了与外界同步的生物钟信号,这是导致生物钟出现巨大差异的元凶。
然而在古时,半夜三更,已经是夜很深、或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
这个时候若是谁还出现在大马路上,或家中烛火未灭,一定会被认为是从事特殊工种之人,或是图谋不轨\形迹可疑\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之人,再或者,根本不是人。
那么,古代的半夜三更究竟是几点?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PART A
你好陈三更,我叫董半夜
“三更半夜”一词起源于宋代的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他俩都是宋太宗时的大名人。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意思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形影不离,常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
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可是古人为什么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呢?
这还要从古人的计时方法说起。
PART B
古人的计时习惯
古人对白天和夜晚的计时称呼有所不同,白天说成“钟”,夜晚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古人留下来的钟楼、鼓楼上就能看得出来。
那时,城镇上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19-21时;二更21-23时;三更23-1时;四更1-3时;五更3-5时。
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几更天”“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
在《红楼梦》里大观园过元宵节中这样写到:
“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三更时,贾母听罢女先生的《凤求鸾》;四更时,凤姐儿的笑话也讲完了,元宵节终于‘聋子放炮仗——散了’。”
凤姐儿四更天了才讲完笑话,口才也是够好的哈。
虽然“三更半夜”起初说的是陈三更和董半夜,但其后,“三更半夜”一词逐渐变为日常俗语,却与宋朝城市人民夜生活的历史变化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PART C
睡什么睡?起来嗨
唐朝普遍实行宵禁,三更半夜还在外游荡可是要吃板子的。
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
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
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律令,要笞打二十下。
可宋朝偏偏是个奇葩,人家不但不宵禁,还要反其道而行,搞夜市!
宋朝多吃货皇帝,以宋太祖领衔。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太祖皇帝居然给京城开封府下了个诏:
“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这就相当于给城管下了死命令,不许取消夜市。
皇帝带头搞夜市,老百姓岂能不热情高涨?
宋朝夜市上,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儿、羊脂韭饼、糟羊蹄、糟蟹,又有担架子卖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腊肉、细粉科头、姜虾……样样不少。
再来上一壶小酒,美滋滋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每个汉语成语的产生,都有其充满意义的历史背景。
由于宋代人民改变了原来“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夜生活,“三更半夜”也就成为了人们活动消遣的时间,自然也就慢慢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语言中来了。
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
每周六21:40 | 每周三21:40
▼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赞鼓励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