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一人收留了30多只流浪猫:留下了一百多只流浪猫

人气:473 ℃/2023-09-07 05:44:51

一个北京的书生走了。

就在2月15日,元宵节那天。

像是他在遗愿「清单」里写的那样。

潇潇洒洒,落得干净。

的确干净。

干净到没有什么人知道他的离开,他的故事,他的平凡,与他的不凡。

豆瓣上,他叫#流氓书生#。

他似乎更习惯于别人这样称呼他。

他的身上,还有别的标签。

比如,北京一开旧书店的、豆瓣大V、救助流浪猫狗的网红......

这些落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头上,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快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书生不幸因肝癌去世后。

新闻里,阅读量最高的一条消息,大概就是他的遗言。

像是一个老父亲,临了了,放不下自己的孩子。

这个洒脱、还有点个性,也曾争议缠身的男人。

走出了时间。

生命永远定格在40岁。

他没有自己孩子。

回顾这短暂一生,不过是终日与书为伍,与流浪小动物们作伴。

看到豆瓣上。

这个被锁定的账号,不免突然心生一丝悲凉。

我们于是想把他的故事,重述出来。

尽管并不宏大,甚至鲜为人知。

但,在这个早已是人人自危的时代,我们被这样一个人,做着这样一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感动到了。

平凡?又不平凡。

乱象之下,他让很多觉得生活灰暗的人,找到了温暖的力量。

我们想记录下来,即便有点晚了。

但或许,也不晚。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需要他的故事。

在书生离开后的第16天。

让我们把他留在北京城的暖,续上一束光。

# 现在动物们由书生妻子(豆瓣@花气袭人)照料

并持续寻找领养人

感兴趣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01

流氓书生在北京养猫

他的真名,吴雪锋

书生的故事,不算长。

简单的话,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一个蜗居在北京边缘地带,

靠着卖旧书,捡猫猫狗狗,救助流浪小动物的中年男人。

从最初的十几只,到后来的几十只,再到他离开前的上百只......

猫与书;流氓与书生;孤勇者与书生气;

是不是都可以用来描绘他了。

书生的(淘宝)旧书店,叫猫时光。

在一个纪录片里,又叫猫的城。

「其实啊,就是一个几十号生命的家」

一个挤挤挨挨,大约十几平的小房子里。

所见之处,除了安静的书,就是调皮的猫。

书生有时一边抱着猫,一边出单发货。

卖一本旧书,不过就十来块、几十块。

可他救助一只生病的猫,动辄就是几千、上万块。

△ 书生在纪录片《猫的城》里,戏称这是“最贵”的猫,治好它,花了一万块。

卖书救猫、养猫,多少有点天方夜谭,也实在辛苦。

生意不好的时候,书生偶尔会抱着猫唠叨。

「没人买书了,你们要没吃的喽」

可转眼间,又开始了忙活。

每天早上,一分不停歇地铲屎、喂食、换粮......几十只猫猫狗狗,就得花他一个小时。

赶在下雨前,他还要抽空,把一部分猫粮运到外面去。

在那片十几只小野猫聚集的铁皮屋顶上,

常常能看见书生冒出头,把猫粮和罐头递给这群吃完,就躺下打盹的大佬们。

快递员有时埋怨,书生买的猫砂比寄出去的书多多了。

一袋袋猫砂就跟水泥一样沉。

快递小哥急了,告诉书生不要再用他们家快递买猫砂了,不要再在哪家店子里买猫砂了,真的送不动。

书生拖着小车子去抗。

他曾形容自己,就是一个转动的机器,留给自己发呆的时间太少了。

少到只有从囤书的院子里,到家距离的那十五分钟步行路程。

车辆从身边行驶而过。

他拖着猫粮和书,说这段路是最难熬的。

「没有办法逃掉,你必须往前走,一个人走...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

有时顾不上吃饭,就到街边小卖部买瓶啤酒充饥。

他的生活也过得极简。

和妻子在出租房得屋顶上自己种蔬菜,算是自给自足吧。

有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

为什么要坚持。

从2011年,开始救助流浪猫狗,到2022年,似乎从来没有停下过。

陷入忙碌和困境,不求回报的付出。

书生从来没有想过,丢下它们,会怎么样。

他只知道。

「当所有渴望的眼神盯着你的时候,你是躲不掉的,都没有力气去沮丧。」

所以,他也明白了。

「有的时候觉得,这个猫是依靠你活了下来。

但,反过来说,也是我依靠了它们,让自己有很强硬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

可这问题,是真多啊。

开了几年网店卖书。

有的时候过得去,有时书就怎么都卖不动了。

书生开始卖猫粮,但这也不长久,于是又去开直播。

他通常一个人直播到深夜,慢悠悠地聊他和猫咪的故事。

看得人,当然也没有几个。

但一个画面里,主播倒是好几个。

镜头那边常常光临几只猫咪,书生随它们在后头闲适的闹。

偶尔他也互动一下,叫它们,这位主播,那位主播......

2019年年底,书生还发起过一个盲盒配书。

一年的费用,大概在300块。

猫粮没生意了,只能搞搞这个赚钱。

不同的人要配不同的书。

其实做起来,也费神得很。

更费神的事儿,接踵而来。

大概是在2020年年底。

收留的猫猫狗狗突然病倒了,甚至有两个还来不及救治,便突发性死亡了。

那段日子,异常忙碌。

深夜和雨天,书生频繁奔波于医院和树林,一边和死神赛跑,一边亲手送它们安息。

他在豆瓣,偶尔写写小日记。

他习惯用假设来开头。

比如:

「假如我的生活没有猫狗参与进来。

那我只是一个爱书爱淘书卖书,与人分享读书心得的小书铺老板。

我的世界原本只是文字的世界。

后来,三十多条狗,一百多只猫。

就是猫屎狗屎的世界。终日和屎尿打交道。」

再比如:

「假如我很有名。

假如刘德华,有一个猫生病了。

肯定万千人会去给猫献血。

这样猫就能延长生命。

假如我很有名,我身边的猫出事时,就越有机会得到帮助。」

假设,还没来得及成真。

他在豆瓣的最后一条文字更新,开始和这个世界告别。

「原本觉得日子很久远。咔。到点了。遗愿没有清单......落得很清爽。」

他把遗体捐赠了。

他是流氓书生——吴雪锋。

02

看上了北京的书

「流氓」从浙江山里走出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叫「学生」的职业。

周星驰的《逃学威龙》里,有个学生的台词,是这样说的:

「(我的)职业是学生」。

还在年少时代的吴雪锋,暗暗记下了。

好酷啊。

以学为生,多好。

他希望终身学习,只有书和学。

以至于,后来毕业后,开始拉着板车卖书。

他给自己印了一张名片,头衔就是学生。

但以学为生,终归太理想了,世事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1982年,吴雪锋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县城里。

原籍浙江丽水青田北山,后来迁居到了宁波慈溪洋山。

从小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务农,还爱喝酒。

吴雪锋成长于80年代。

一个泥沙俱下,众声喧哗,生气淋漓的时代。

那时,激情、浪漫、理想主义,是知识分子及普众心中的乌托邦。

但在小县城里,金庸古龙的江湖,更能掀起男孩们的侠义柔情梦。

小县城书店少见,录像厅却是欣欣向荣。

十几岁的少年,混迹于县城小帮派,甚至还做过老大,学着古惑仔的姿态。

到了高中,家里太穷,吴雪锋觉得上不起大学了,那就考虑谋生吧。

在那个版权意识模糊的年代,他跟风买了很多印刷书。

一毕业,和外婆要了两千块,就接手了一个卖书人的摊子。

隔壁有时是卖烤串的,有时是卖衣服的,或者是个算命的.....

除了拉板车卖书,他还带着棉被衣物去过温州小型皮鞋厂,也曾望着锤锤打打的工具和工人,感到茫然;

去过慈溪打火机厂,大家一起组装打火机的头,让他深感茫然;

去过丽水山区矿山,待了两年,看着石头运来石粉出去,望着茫茫的白色,依旧好茫然;

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过去的每一次茫然,都像是一世。

「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是一世,过了这个十字路口,就是隔世」

隔了好几世,他才萌生了去北京的想法。

听说北京书多,宣武的图书馆和崇文图书馆的武侠小说,看上一整年,都只有五块钱。

他去了北京,拖着他的书摊,开始流浪。

他常常去地坛书市,去北大,去北师大,去天桥摆摊......北京的繁华和喧嚣,没有混淆他对书的渴望。

世界一流的北京城,对他是“宽容”的。

从小摊贩,到盘下了一家书店。

生活里多了一些继续往前的坚定和明朗。

开不起新书店,旧书,也一样。

勉强糊口,到也逍遥自在。

小县城的「流氓老大」,终究混成了一个北京的普通书生。

03

他的「猫之城」

改变了他

10年前,他和妻子救助了第一只流浪猫,放在家里当个陪伴。

后来,在书店又捡了一只,养在店里。

名叫”林凤娇“,是一只会吃醋,还会咬人的猫。

分别成为两个地盘上的老大。

两个”大佬“坐镇,不知不觉,家里和书店长出来的猫越来越多,混杂着狗子和兔子。

△ 书生给它们起名儿,有金庸武侠人物家族,也有明星家族......

小小的地盘,墙上长着书,地上长着猫。

俨然一座「猫之城」。

时间长了,猫咪也当上了保姆。

它叫”小宝“,是一只橘猫。

出生的时候孱弱,所以身形瘦小,但特别黏人。

自从书生把受了伤且怀着孕的”发财“捡回来后,七只小狗降生了。

伤势未愈的狗妈妈无力照顾宝宝,”小宝“主动站了出来。

它不时钻进狗笼子,舔舐小狗,安抚它们。

有时累了,它就趴在小狗身边,安然睡去。

书生和妻子(豆瓣@花气袭人)常常分享一些猫猫狗狗的日常。

它们有时盯着你,和你的饭盒;

有时会贴心的依偎在怀里;

有时瞪着大眼睛,等待着投喂;

一边救助,一边寻找领养人。

身体不太好的,都被夫妻俩自己养了起来。

把猫咪印成明信片,夹在书里送给读者,是书生的促销方式。

很多人知道了他的故事,伸出援手。

但直播、卖书、求助......一系列操作,同时也让很多人不理解。

自己活得那么艰难,为什么还要不要命式的救助猫猫狗狗。

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书生,也曾经历过质疑、批评、谩骂等等。

就像前面说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狭小的屋子里,几十只猫围着他转,这个摸一摸,那个蹭一蹭。

他温柔得像个老父亲,几乎把所有的柔软,都给了它们。

后来,他找到了说服自己的方式。

这些生命,早就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道:

「你看一场音乐会,可能今天精神上很愉悦,可能有一周持续的时间......但是它就过去了。如果你把这个音乐会的钱,800元,或者500元,拿去买猫粮,或带它们看病,你就把它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何尝,不是解脱了自己呢。

作为一个”书虫“,他不是没有矛盾过。

以前一年要看100本书,救助动物后,50本都不到了。

只有在地铁上,他才有时间拿起书,啃一啃。

「书像我的护身符一样」。

似乎,只有离开猫的这35分钟地铁,他重新在书里找回了一丝”安全感“。

但连日劳累,他还是睡着了。

人生短暂,那些绽放过的温暖和善良。

总会有人记得。

辛苦了。一路走好。

# 现在小动物们由书生妻子(豆瓣@花气袭人)照料

并持续寻找领养人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 END ·

搜索更多有关“一人收留了30多只流浪猫:留下了一百多只流浪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