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赛第一名过程 消防搜救犬也要考试消防搜救犬初级
小科普:搜救犬
搜救犬在工作犬的所有类别中,搜索与救援是仅次于警犬的、最受人们尊敬和赞扬的犬的热门职业之一。经过专业培训后,它们成了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视野广阔,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
历史:
搜救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950 年,在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一个修道院,一个修道士训练了一头狗,帮助救护了很多在该山区遭遇雪灾的人们,该犬成为历史上的第一头搜救犬。修道院在 16 世纪被毁于火灾,因此失去了所有记录,其后 300 年间,有记载搜救犬们仅在该地区就挽救了 2500 多人的性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只搜救犬名叫“白瑞”,它一生中共成功地挽救了 40 多人的性命!
1800~1810年间,收容所的一头叫“巴里”的圣伯纳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犬。在它死后长达半个世纪里,在瑞士的收容所犬被叫做巴里犬(巴里一共救了40个人,传说巴里要救的第41个人将他误认为狼杀了)。这个传说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事实上,巴里于1814年在瑞士伯尔尼安乐死亡。至今在伯尔尼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仍保存着巴里的肖像。
题库来源:消防搜救犬初级题库——试题通小程序
如需完整的题库资料,请到试题通小程序内搜索关键词查看,谢谢!
1.搜救犬是经过特殊训练,能根据人类气味信息作出()应答反应,以搜寻被困.失踪人员为目的的工作犬。
自发性
规律性(√)
主动性
随意性
2.搜救犬训练的目的是培养犬进行气味识别.()和废墟搜救的作业能力。
搜索助燃剂(√)
警戒
护卫
搜索阻燃剂
3.搜救犬训练的意义是培养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服从性.进一步提高犬的警用素质.形成一定的().增强人与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刑侦能力
作业能力(√)
繁育能力
应变能力
4.搜救犬的训练可分为共同科目和()。
服从科目
衔取科目
障碍科目
使用科目(√)
5.搜救犬常用的品种有德国牧羊犬.马里努阿犬.拉布拉多犬.昆明犬和()等。
比特犬
藏獒犬
雪橇犬
史宾格犬(√)
6.德国牧羊犬原产于德国,通常习惯称其为“黑背”或“德国狼犬”是因为其典型的()特征。
兴奋性高.体型适中
凶猛勇敢.嗅觉灵敏
黑背黄腹的毛色(√)
适合训练各种科目
7.马里努阿犬原产于(),具有多种才能,尤其是其神经高度警觉而易于接受训练,并且可以从事多种工作。
利比亚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8.拉布拉多犬又叫拉布拉多拾猎犬,原产于(),是沼泽地和水域中出色的拾猎犬。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澳大利亚
9.金毛巡回猎犬俗称金毛犬,原产于(),是一个匀称.有力.活泼的犬种。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10.昆明犬对高原气候.严寒环境及()均有较强的适应性。
高温(√)
高湿
多雨
多雾
11.史宾格犬适用于搜救.搜爆.搜毒等科目训练,是因为其体型小,嗅觉能力强和()。
护卫性能好
性格凶猛
灵活性好(√)
攻击力强
12.散放通常是在犬长时间的舍内休息和()之后进行。
训练
喂食(√)
强化
刺激
13.散放时要注意观察犬的精神状态.行为举止以及()等方面的变化。
训练状态
神经状态
步伐状态
粪便情况(√)
14.犬舍应具备防雨.防潮.防风.防寒和防暑等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等条件,并有适宜的()。
室外活动场所(√)
饲喂场所
排便场所
拴系场所
15.犬舍必须建设在().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卫生良好.相对安静的环境中。
空气集中
空气流通(√)
遮阳避风
阴暗潮湿
16.犬舍的附属设施包括().取暖设施和其它设施。
犬床(√)
麻棒
牵引带
犬梳刷工具
17.下列属于搜救犬管理工作中,每天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是()。
物品摆放
合理安排
周围环境
卫生清理(√)
18.搜救犬借以延续后代一种非条件反射活动是()。
防御反射
探求反射
性反射(√)
猎取反射
19.犬场秋季应当()消毒一次,发生传染病期间要随时进行消毒,另外每次调换犬舍都应该进行消毒。
每天
每季度
每半月(√)
每月
20.犬的嗅细胞约有()个,所以敏感度很高,可以嗅认辨别多种气味,了解环境位置,进行信息交流。
1万多
4亿多
1亿多
2亿多(√)
21.犬的听觉非常灵敏,可分辨极为细小的高频率声音,而且对声源的判别能力也很强,据测试,犬的听觉是人类的()倍。
10倍
16倍(√)
20倍
25倍
22.牵引带是扣挂在脖圈上.用于日常牵引控制犬的一种装具。一般材质为()。
橡胶
钢丝
皮革(√)
松紧带
23.通常环套在犬颈部.用于扣挂牵引工具的一种常用装具是()。
牵引带
训练绳
背带
脖圈(√)
24.在日常训练中,常用到一种扣挂在脖圈上的.用于在较长距离内牵引控制犬的一种常用装具是()。
牵引带
训练绳(√)
口笼
脖圈
25.用于锻炼搜救犬衔取.撕咬功能的一种常用器材是()。
橡胶球
麻棒(√)
口笼
哑铃
26.犬对食物的反射属于()的。
非条件刺激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27.犬为了生存而获取食物的本能行为我们称之为()。
食物反射(√)
保护反射
防御反射
自由反射
28.犬延续后代的一种本能行为是()。
防御反射
自由反射
保护反射
性反射(√)
29.搜救犬训练中的()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训导员为达到训练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或方法。
刺激(√)
抑制
兴奋
行为
30.对搜救犬进行饲养管理.训教引导和指挥使用的专业人员统称为()
搜救犬训导员(√)
搜救犬助训员
搜救犬饲养员
搜救犬繁育员
31.搜救犬训练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和分别对待”。
因犬制宜(√)
简单粗暴
合理安排
尽心尽责
32.训练手段包括诱导.强迫.禁止和()四类。
刺激
奖励(√)
抑制
分化
33.为避免犬“胃扭转”的发生,一般要求成年犬喂食后不能剧烈活动的时间限制为()。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34.夏季气温较高时,对搜救犬最好的消暑手段是()。
喂食冷饮
营养全面的饲料
充足清洁的饮水(√)
合理的散放
35.梳刷犬体时应备有梳子.毛刷和()等工具,每犬一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毛巾(√)
口笼
刺钉脖圈
训练球
36.梳刷犬体时要顺着毛流的方向(),轻轻梳刷,不要梳太深.太用力,以免使犬感到痛疼而逃避。
由后至前
由前至后(√)
由中向两边
由下往上
37.右大臂向右平伸,小臂上举,掌心向前与大臂垂直呈“L”型,所描述的是()手势。
正面坐(√)
随行坐
延缓坐
反应坐
38.公元()年瑞.意边境修道院的修道士训练了世界上第一条搜救犬。
590
890
950(√)
980
39.“卧”的手势:右手上举,然后向前伸平,()。左侧卧指挥是以右手从犬面前向下方挥申,掌心向下。
掌心向左
掌心向右
掌心向下(√)
掌心向右
40.训练犬卧下的目的是:培养犬卧下的(),并保持卧下的延缓能力。
服从性(√)
强迫性
自发性
随意性
41.“立”的手势:右臂()向前挥动伸平,掌心向上,然后自然落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从左往右
从右往左
42.训练犬“立”科目使用的扯拉脖圈.食物或物品引诱是()。
条件刺激
非条件刺激(√)
特殊条件刺激
综合条件刺激
43.“前来”的口令是“来”,其手势为左手向左平伸,(),五指并拢,随后自然放下。
掌心向后
掌心向下(√)
掌心向上
掌心向前。
44.“前来”的要求是犬能根据训导员的口令或手势迅速来到训导员()坐好。
正前方(√)
前方
左侧
右侧
45.“吠叫”的手势:右手食指在胸前()。
随意点动
前后点动
左右点动
上下点动(√)
46.“吠叫”的要求是:犬(),声音洪亮。
反应快速
闻令即叫(√)
注意力集中
延缓不变
47.犬使劲摇动尾巴.向高出跳跃,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
愤怒
高兴(√)
恐惧
哀伤
48.在游散训练中,同一时间内可连续训练()次。
2
2~3(√)
4~5
5
49.在犬游散时,不宜让犬跑的过远,一般不超过()米。
15米
30米
20米(√)
25米
50.我国首次利用搜救犬执行地震救援任务是在()。
巴楚地震(√)
唐山地震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51.“强迫”是指使用()或威胁音调的口令,迫使犬准确顺利地做出相应动作的一种手段。
机械刺激(√)
条件刺激
诱导刺激
非条件刺激
52.犬的体格虽然差异较大,但解剖构造基本相同,有()骨头。
215~220
225~230(√)
235~240
245~255
53.成年犬一般每天饲喂()次。
一次
三次
二次(√)
四次
54.犬表现出头垂下.两眼无光.向主人靠拢,并用乞求的目光看向主人是()表现。
高兴
愤怒
恐惧
哀伤(√)
55.“立”的手势是:右臂()向前挥动平伸,掌心向上,然后自然落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
自右而左
56.前来科目的口令是“来”,其手势为()平伸,手心向下,五指并拢,随后自然放下。
右手向右
左手向左(√)
左手向前
右手向前
57.搜救犬衔取科目,主要是培养犬根据训导员指挥衔取物品的能力,它以()为基础。
猎取反射(√)
自由反射
姿势反射
防御反射
58.犬挣脱自身活动所受限制的一种反射性活动为()。
防御反射
探求反射
猎取反射
自由反射(√)
59.“前来”的要求是犬能根据训导员的口令()迅速来到训导员正前方做好。
表情
手势(√)
拉扯牵引带
诱导
60.寻觅或捕获某些猎物为食,以维持生存的反应为()。
防御反射
探求反射
猎取反射(√)
自由反射
61.犬能分辨极为细小的高频率声音,犬的听觉是人的()倍。
14
15
16(√)
17
62.“卧”的手势是:(),然后向前平伸,掌心向下。
右手上举(√)
向后伸平
左手轻拍腹部
右手向前挥动
63.由于延长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时间间隔而发生的抑制,称为()。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分化抑制
超限抑制
64.性反射的特点是发情母犬会影响公犬训练,同时也是()。
择优繁育和训练工作的基础(√)
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
母犬发情期间不得训练
与训练毫无关系
65.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近似刺激,采取强化与不强化相比的想法,使犬对不强化的刺激产生的抑制称为()。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分化抑制(√)
超限抑制
66.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大,超过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机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抑制,称为()。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分化抑制
超限抑制(√)
67.犬舍湿度是犬舍环境条件的重要因素,相对湿度应保持在()内。
10%~20%
20%~30%
30%~40%(√)
40%~50%
68.在建立条件反射时,犬的大脑皮层必须处于()状态。
醒觉(√)
瞌睡
愤怒
饥饿
69.犬的睫状体调节能力弱,对色觉敏感度低,区别()能力差,但犬的暗视力发达,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看清物体。
颜色
训导员
物品(√)
气味
70.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化学反应(√)
物理反应
光电反应
分解反应
71.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有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聚合反应
分解反应
72.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四种。
闪燃
自燃
着火
阴燃(√)
73.().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原先熔融,后燃烧。
硫(√)
沥青
石蜡
松香
74.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
内部燃烧
表面燃烧.(√)
放射燃烧
阴燃
75.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充分.燃烧
猛烈燃烧
76.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碳粒子来确定。一些无机物质的微粒也能决定火焰的显光特性和颜色。下面()无机物燃烧火焰的颜色为紫色。
钠
钾(√)
钙
钡
77.闪点小于或等于()称为易燃液体。
35℃
45℃(√)
55℃
40℃
78.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
大(√)
小
高
低
79.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
自燃
闪燃
着火(√)
爆炸
80.蜡烛的燃点是()℃。
70
100
190(√)
500
81.()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爆炸(√)
闪燃
自燃
着火
82.按*********质在()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爆炸条件
爆炸产物(√)
爆炸后果
爆炸过程
83.按照爆炸的(),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
过程
产物
条件(√)
变化传播速度
84.氢气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3.5%(√)
9.0%
11.5%
15.0%
85.()起火属于A类火灾。
棉花(√)
汽油
氢气
钾
86.B类火灾是指()引起的火灾。
可燃固体
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
核物质
87.一次死亡()人以上(含本数)的火灾为特大火灾。
15
5
30(√)
50
88.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照射
加热
烘烤
辐射(√)
89.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对流(√)
传导
辐射
照射
90.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决定的。
速度(√)
密度
强度
浓度
91.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易损
易燃(√)
易分解
易反应
92.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过程。
热辐射
热对流
热传导
热传播(√)
93.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热传播
94.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热传导
热辐射
热对流(√)
热传播
95.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浓度
密度
强度(√)
速度
96.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
火花
火焰(√)
烟雾
高温
97.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混合时间
混合浓度
混合状况(√)
混合方式
98.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称为()。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完全燃烧
扩散燃烧
99.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完全燃烧
预混燃烧
100.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
表面燃烧(√)
放射燃烧
蒸发燃烧
扩散燃烧
题库来源:消防搜救犬中级题库——试题通小程序
如需完整的题库资料,请到试题通小程序内搜索关键词查看,谢谢!
1、犬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的结构最复杂,机能也最细致而精确,被称为()。
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系统
高级神经活动(√)
非条件反射系统
2、犬具有发达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
条件反射系统
非条件反射系统
神经系统(√)
嗅觉系统
3、初生小犬的吸吮、吞咽、唾液分泌、呼吸、排便、眨眼等的反射活动,都属于()。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
4、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于使用不同的()在犬大脑皮层各兴奋点之间产生神经性接通的结果。
行为
刺激(√)
抑制
反射
5、犬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即阳性反射。
兴奋性(√)
先天性
阴性
抑制性
6、犬的能量消耗,是根据犬机体内由于氧化过程和肌肉的工作所产生的总热量,来判断其()。
消耗量(√)
日需量
总能量
变化量
7、犬长途运输时,喂食量要(),但要保证饲料质量。
适当增加
适当减少(√)
大量增加
大量减少
8、秋季犬体内代谢旺盛,为过冬做好能量储备,需要供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脂肪(√)
蔬菜
海带
水果
9、幼犬的初期训练包括培养犬的()、提高勇敢性、声光训练、嗅觉的开发和培养等。
食欲
猎取欲(√)
被动防御
野性
10、搜救犬随行能力训练包括脱绳随行和()。
后退训练
强迫手段
机械刺激
步伐变换(√)
11、训练中使用诱导时要与一定程度的()相结合。
机械刺激
强迫手段(√)
手势
口令
12、训练中运用强迫手段一定要()。
频繁使用
无所顾忌
超强刺激
适时、适度(√)
13、犬对“非”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后,不要长时间停止对()的运用,以免禁止条件反射的消退。
食物刺激
物品刺激
机械刺激(√)
口令刺激
14、为了强化犬的正确动作,巩固犬已养成的能力,调整犬的神经活动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
诱导
强迫
奖励(√)
刺激
15、搜救犬基础服从科目的训练过程为:建立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过渡到养成基础服从能力和()。
形成条件抑制的能力
巩固提高基础服从能力(√)
形成联系的能力
形成沟通的能力
16、机械刺激的缺点是如果这一刺激运用过多、过强、过频,会影响犬对训导员的依恋关系,使犬对训练产生()。
兴趣
抑制(√)
反感
情绪化
17、口令的音调可分为三种,即普通音调、威胁音调和()。
平稳音调
和谐音调
奖励音调(√)
缓和音调
18、用中等音量发出,并带有严格要求的意味,用来命令犬做出相应动作口令的音调是()。
普通音调(√)
威胁音调
奖励音调
缓和音调
19、()是用温和爱抚的语调发出,奖励犬所做出的正确动作。
普通音调
威胁音调
奖励音调(√)
缓和音调
20、威胁音调是用强而()的声音发出,用来迫使犬做出相应动作或制止不良行为。
温柔
普通
严厉(√)
缓和
21、手势是以手和臂的一定姿势和动作组成的具有指令性的(),通过犬的视觉引起相应的活动。
机械刺激
条件刺激(√)
意识刺激
声音刺激
22、犬对自身感受到的一切(),所作出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回答性动作总称为犬的行为。
奖励
刺激(√)
食物
环境
2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神经系统
神经活动
淋巴系统
神经中枢(√)
24、犬的反射活动是()中最基本的活动。
神经类型
神经活动
神经中枢
神经系统(√)
25、犬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是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活动即()。
阴性反射
阳性反射(√)
被动反射
主动反射
26、犬的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都是神经系统的抑制性活动即()。
阴性反射(√)
阳性反射
被动反射
主动反射
27、非条件反射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本能,犬的非条反射就是先天遗传的恒定巩固的()。
神经活动
神经联系(√)
神经系统
神经中枢
28、犬在后天个体生活过程中,面对周围环境的无数刺激,在大脑皮层内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被称为()。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
29、犬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是由()引起的。
条件刺激
非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
非条件刺激(√)
30、犬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由()引起的。
条件刺激(√)
非条件抑制
条件抑制
非条件刺激
31、在建立()时,必须将无关刺激与能引起犬的一定非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结合起来使用。
非条件反射
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
条件反射(√)
32、训练犬的(),是用于提高犬身体素质、增强犬的身体敏捷性、协调性的有效手段。
服从训练
运动能力(√)
箱体训练
废墟训练
33、搜救犬衔取形式分为抛物衔取、送物衔取、隐蔽式衔取和()四种形式。
搜索式衔取
追踪式衔取
鉴别式衔取(√)
地毯式衔取
34、前进的手势为:右臂挥伸(),掌心向里,指示前进方向。
向左
向右
向前(√)
向后
35、废墟搜救要求犬应具备基础服从能力、人体气味联系和()。
示警能力(√)
分辨能力
运动能力
搜物能力
36、犬搜救能力的训练,要求犬应具备良好的()、优秀的身体素质,较高的衔取欲。
依恋性
自主性
服从性(√)
排他性
37、()是犬为了生存而获取食物的本能行为。
食物反射(√)
猎取反射
探求反射
获取反射
38、犬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大,超过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机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抑制,称为()。
超限抑制(√)
分化抑制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39、犬的运动能力是指犬()的外在表现。
身体素质(√)
体型素质
体能素质
心理素质
40、过度单调频繁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犬的()。
超限抑制(√)
条件抑制
分化抑制
延缓抑制
41、在犬神经系统中,由于新异刺激作用所引起的新异神经活动,对于原来兴奋性反射活动产生抑制的现象称为()。
延缓抑制
超限抑制
外抑制(√)
分化抑制
42、犬的非条件抑制和非条件反射一样属于先天性,这类抑制又可分为外抑制和()两种。
超限抑制(√)
条件抑制
内抑制
延缓抑制
43、下列哪个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犬渴了就去找水喝
被棍子打过的犬,再看到棍子会逃跑(√)
小犬出生后主动寻找母乳
闻到食物的香味犬会分泌唾液
44、犬神经系统的抑制性活动即阴性反射,包括非条件抑制和()。
条件抑制(√)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45、犬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活动即阳性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
条件抑制
非条件抑制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46、犬的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包括阴性反射和()。
阳性反射(√)
性反射
被动反射
主动反射
47、奖励音调()发出的用它来奖励犬所做出的正确动作。
是用温和的语调(√)
是用严厉的语调
是用威胁的语调
是用尖锐的语调
48、搜救犬消防应用科目的训练过程为()、巩固提高作业能力训练和模拟实战作业能力训练。
培养基础作业能力训练(√)
培养高级作业能力训练
熟练掌握作业能力训练
提高占有欲
49、犬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的机能。
大脑
嗅觉
高级神经活动(√)
奔跑能力
50、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于使用不同的()使犬大脑皮层各兴奋点之间产生神经性接通的结果。
刺激(√)
奖励
安静
抑制
51、犬的能量消耗,是根据犬机体内由于氧化过程和()的工作所产生的总热量,来判断其消耗量。
气化
老化
肌肉(√)
大脑
52、犬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中,由于体热散发困难极易()。
狂躁
中暑(√)
睡眠
兴奋
53、犬剧烈活动后不能立即喂食,喂食后()分钟内不能进行剧烈活动。
5
10
20
30(√)
54、犬的基础服从科目的训练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因犬制宜
多诱导
多奖励
按步骤(√)
55、犬对自身感受到的一切刺激所作出的各种()、复杂的回答性动作总称为犬的行为。
简单(√)
困难
容易
较难
56、消防员隔热防护服隔热层阻燃性能的要求为:试样放置在温度为180℃±5℃干燥箱内,5min后取出,沿经、纬向尺寸变化率不大于(),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
0.025
0.05(√)
0.07
0.08
57、消防员隔热防护服面料外层阻燃性能的要求为:续燃时间不大于2s,损毁长度不大于()mm,且无熔融、滴落现象。
60
80
100(√)
120
58、消防员隔热防护服清洗时不能使用硬刷或用(),以免影响防水性能。
强酸
强碱(√)
弱酸
弱碱
59、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贮存和使用期不宜超过()年。
一
二
三(√)
五
60、下列关于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维护保养要求,错误的是()。
灭火或训练后,应及时清洗、擦净、晾干。
隔热层和外层可以一起清洗。(√)
清洗时不能使用硬刷或用强碱,以免影响防水性能。
晾干时不能在加热设备上烘烤。若使用中受到灼烧,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损坏。如无损坏,可继续使用。
61、下列关于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穿着要求,错误的是()。
穿着前,应检查消防员隔热防护服表面和面罩是否有裂痕、炭化等损伤。
穿着前,应检查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接缝部位是否有脱线、开缝等破损,衣扣、背带是否牢固齐全。如有破损,应停止使用。
穿着时,首先应佩戴好防护头盔、防护手套、防护靴和空气呼吸器。然后穿着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并将隔热头罩、隔热手套、隔热脚盖分别穿戴在防护头盔、防护手套和防护靴的外部,将空气呼吸器储气瓶放在背囊中。
在灭火战斗中,穿着消防员隔热防护服可以进入火焰区或与火焰直接接触。(√)
62、消防员在使用消防避火服进行消防作业时,在()情况下,必须用水枪、水炮保护。
高温
浓烟
较长时间(√)
有毒
63、消防员避火防护服被使用后,表面烟垢、熏迹可用()擦净。
干棉纱(√)
毛巾
纸巾
清水
64、脱卸消防避火防护服时,应先脱去()。
上衣
呼吸器及气瓶
裤子
手套(√)
65、消防避火服适用于()防护。
放射性污染
高温有火焰灼伤危险场所(√)
军事毒剂
化学事故现场
66、电绝缘服是救助人员在具有()以下高压电现场作业时穿着的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服。
280V
380V
5000V
7000V(√)
67、下列关于消防员避火防护服的维护保养要求,错误的是()。
使用后可用干棉纱将消防员避火防护服表面烟垢和熏迹擦净,其它污垢可用软毛刷蘸中性洗涤剂刷洗,并用清水冲洗净。
可以用水浸泡或捶击。(√)
镀金视窗应用软布擦拭干净,并覆盖一层PVC膜保护,以备再用。
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和污染。
68、关于防静电服的使用与维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防静电服必须与防静电鞋配套使用,不允许在易燃易爆的场所穿脱。
穿着时,先穿好裤子,然后穿上衣,再把帽子、手套、脚套全部依次戴好。
使用时,为确保效果,应当在防静电服上附加金属物件。(√)
防静电服应用清水洗涤,必要时可以加适量的皂液,然后晾干。洗涤时应小心,不可损伤服装纤维。
69、()是消防员在易燃易爆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穿着的防止静电积聚的防护服装。
电绝缘服
防静电服(√)
消防员避火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
70、一个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可以接收()个及以上数量的呼救器发射出的各种工作状态的无线电信号
1
2
4
8(√)
71、下列关于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对进入现场的消防员呼救器状态进行监控,显示预报警、报警、手动报警和温度报警等状态信息。
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可分为计算机型和非计算机型。
指挥员无法通过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下达撤退命令。(√)
当遇险的消防员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持有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的指挥员可凭借接收到的报警工作状态无线电信号确认该消防员遇险,可即刻派出救援人员进行救助。
72、下列关于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维护保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使用前应该检查呼救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可以在易燃易爆场所充电。(√)
使用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并妥善放置,避免雨雪淋袭和机械损伤。
在火灾现场,呼救器应尽量避免水侵袭。
73、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的通信距离为()m。
100
200
400
800(√)
74、消防员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的接收延时时间为()。
<5s
<15s
<30s
<60s(√)
75、红外热像仪主要用于()。
寻找被困人员(√)
水质分析
检测气象
可燃气体检测
76、热像仪不用于黑暗、浓烟条件下()。
观测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
寻找被困人员
监测异常高温及余火
探测被埋压人员的位置(√)
77、目前最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其温度灵敏度可达()℃。
0.05(√)
0.06
0.08
0.1
78、救助型热像仪一般在红外方式下具有的显示模式中,错误的是()。
白热
黑热
伪彩色
红热(√)
79、外热像仪利用探测仪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热红外线形成的图像称为()。
光图像
热图像(√)
光热图像
红外图像
80、红外测温仪采用电源为9V碱性电池或镍镉电池时,连续使用时间可达为()h。
10
20
30
60(√)
81、犬的神经类型可分为()。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乐观型
82、犬具有发达的()的机能。
神经系统(√)
嗅觉
高级神经活动(√)
奔跑能力
83、初生小犬的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包括()。
吸吮(√)
排便(√)
眨眼(√)
呼吸(√)
84、犬主要非条件反射活动包括()。
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自由反射(√)
猎取反射(√)
85、犬的能量消耗,是根据犬机体内由于()过程和()的工作所产生的总热量,来判断其消耗量。
氧化(√)
老化
肌肉(√)
大脑
86、犬在运输途中,可选择饲喂一些()等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
牛肉罐头(√)
水果罐头
鸡蛋(√)
熟鸡肉(√)
87、秋季犬体内代谢旺盛,为过冬做好能量储备,要饲喂()和()丰富的食物。
脂肪(√)
维生素
纤维
蛋白质(√)
88、幼犬的初期训练包括培养犬的()等。
猎取欲(√)
提高勇敢性(√)
声光训练(√)
食欲
89、给搜救犬喂食的原则是()。
定量(√)
定时(√)
定质(√)
定温(√)
90、诱导是指训导员使用()及其他动因,诱使犬做出某种动作,借以建立条件反射的一种手段。
食物(√)
物品(√)
自身行为动作(√)
击打棒
91、运用强迫手段的原则是()。
频繁
适时(√)
适度(√)
超强刺激
92、下列对使用禁止手段,描述正确的是()。
犬对“非”的口令形成条件反射后,不要长时间停止机械刺激的运用,以免禁止条件反射的消退。(√)
制止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刺激的强度必须根据犬的不同特点分别对待。(√)
制止不良行为时训导员的态度必须严肃,当犬停止不良行为时,应当及时给予奖励,以缓解犬的神经紧张状态。(√)
在搜救能力的训练中应尽量避免运用禁止手段。(√)
93、训练中运用奖励手段应当注意的是()。
奖励必须及时,不宜过早或过晚。(√)
给犬机械刺激后,不给犬奖励。
奖励必须态度和蔼,根据不同的训练科目,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奖励方式。(√)
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训练要求,正确、适度的运用奖励手段。(√)
94、搜救犬基础服从科目的训练要做到()地进行。
多诱导
有计划(√)
按步骤(√)
分阶段(√)
95、基础服从科目的训练过程为()和巩固提高搜救犬的基础服从能力。
建立条件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
过渡到养成基础服从能力(√)
形成联系
96、搜救犬应用科目的训练过程为()和模拟实战作业能力。
培养基础作业能力(√)
培养高级作业能力
巩固提高作业能力(√)
提高占有欲望能力
97、机械刺激的缺点是如果这一刺激运用(),会影响犬对训导员的依恋关系,使犬对训练产生抑制。
过多(√)
过强(√)
过频(√)
过少
98、对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普通音调描述正确的是()。
用中等音量发出的(√)
带有严格要求的意味(√)
用它来命令犬做出动作(√)
带有缓和的语气
99、对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奖励音调描述正确的是()。
是用温和爱抚的语调发出的(√)
用来迫使犬做出动作
鼓励犬的不良行为
用它来奖励犬所做出的正确动作(√)
100、对训练过程中所使用的威胁音调描述正确的是()。
用强而严厉的声音发出的(√)
在犬延误执行命令时(√)
用来迫使犬做出动作(√)
制止犬的不良行为(√)
题库来源:消防搜救犬高级题库——试题通小程序
如需完整的题库资料,请到试题通小程序内搜索关键词查看,谢谢!
1、非条件抑制和非条件反射一样属于(),这类抑制又可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两种。
后天性
养成性
先天性(√)
逐渐性
2、在犬的神经系统中,由于()作用所引起的新异神经活动,对于兴奋性反射活动产生抑制的现象称为外抑制。
食物刺激
新异刺激(√)
机械刺激
条件刺激
3、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大,超过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机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抑制,称为()。
超限抑制(√)
退化抑制
条件抑制
机械抑制
4、条件抑制按其发生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延缓抑制.分化抑制和狭隘的条件抑制四种。
消退抑制(√)
外抑制
超限抑制
内抑制
5、对于犬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只使用(),而始终不给予相应的非条件刺激强化,就会逐渐趋于消退。
条件刺激(√)
机械刺激
食物刺激
引诱刺激
6、延缓抑制是指由于延长()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时间间隔而发生的抑制。
延缓时间
条件刺激(√)
延缓距离
食物刺激
7、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近似刺激,采取强化与不强化相比的方法,使犬对不强化的刺激产生的抑制叫做()。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分化抑制(√)
条件抑制
8、犬的身体可划分为头部.().四肢三部分。
躯干(√)
腹部
尾部
胸部
9、犬全身骨骼可分为中轴骨骼.().和内脏骨骼。
颅骨
四肢骨骼(√)
不规则骨骼
尾骨
10、犬的肌肉组织能接受刺激,发生(),为机体活动的动力器官。
扩张
运动
收缩(√)
舒展
11、犬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阶段时,必须选择()的训练环境。
清静(√)
喧哗
陌生
干扰
12、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进行兴奋活显著大于抑制活动,该类犬的神经类型是()。
活泼型
兴奋性(√)
安静型
弱型
13、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能力较强,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发展得比较均衡,而且能够容易迅速地互相转化,该类犬的神经类型是()。
兴奋性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14、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能力较强,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发展得比较均衡,但互相转化较为缓慢和困难,该类犬的神经类型是()。
兴奋性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15、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能力很差,但进行抑制活动显著大于兴奋活动,该类犬的神经类型是()。
兴奋性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16、一般来说,最容易训练的搜救犬的神经类型是()。
兴奋型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17、追踪能力的培养大体分为,追踪基础能力训练和()能力训练。
追踪环境
追踪速度
追踪提高(√)
追踪体能
18、对犬来说,()是训练和使用的主导者和主要刺激者。
训导员(√)
助训员
饲养员
繁育员
19、犬的追踪是由嗅认嗅源—上线—把线和()组成的动力定型。
扑咬
示警(√)
衔取
警戒
20、鉴别的条件是由嗅源.被鉴物.和()组成。
食物
配物(√)
嗅嗅源
所求物
21、下列对血迹搜索科目描述错误的是()。
训练物品多变化,奖励物品单一化
训练过程中及时强化
训练环境要清净与喧闹相结合
只能在水泥地面上进行(√)
22、下列不属于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搜索科目受训犬具备的能力是()。
基本服从科目
气味联系
吠叫示警
鉴别能力(√)
23、临床上将外来暴力和锐器伤害而导致的伴有皮肤破损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统称为()。
骨折
浓创
死亡
创伤(√)
24、电击是指()通过器官.神经.组织时造成烧伤及病理学变化。
电路
弱电
闪光
电流(√)
25、下列不属于鉴别形式的是()。
罐内
平面
鉴人
分化(√)
26、犬发生骨折时,外固定所采用的材料长度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短于骨折处
长于骨折处(√)
与骨折处相等
以上都是
27、下列不属于犬热衰竭临床表现症状的是()。
精神沉郁
站立不稳
心力衰竭
眼球震颤(√)
28、搜救犬集体科目训练的基础是要()之间和谐相处。
训导员
指挥员
助训员
犬与犬(√)
29、大多数情况下传染病的发生都有明显规律,一般可分为潜伏期.().发病期和转归期。
恢复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爆发期
30、蜱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月份。
1至3
4至5
11至12
4至9(√)
31、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出的热型是()
弛张热
稽留热
双相热(√)
不规则热
32、临床上犬瘟热病毒主要引起犬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损害为主。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淋巴系统
33、预防犬瘟热病的有效措施是()。
加强散放
增强锻炼
减少训练量
接种疫苗(√)
34、犬细小病毒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和非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传染源主要为病犬和带毒犬,该病主要是侵害犬的()。
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道
生殖道
35、对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主要手段是()。
加强散放
增强锻炼
接种抗体
接种疫苗(√)
36、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传染病。
急性(√)
慢性
多变性
连续性
37、犬传染性肝炎临床上以黄疸.贫血.角膜混浊和()为特征,部分犬在恢复期出现角膜变蓝又称蓝眼病。
体温升高(√)
体温忽高忽低
体温降低
脱水
38、犬传染性肝炎的预防主要手段是()。
加强散放
增强锻炼
接种抗体
接种疫苗(√)
39、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引起的一种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初级
犬瘟热病毒
狂犬病病毒(√)
细小病毒
腺病毒I型
40、狂犬病临床上可分()和麻痹型两种,病犬和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
奔跑型
温柔型
狂暴型(√)
安静型
41、狂犬病的主要的防制手段是()。
加强散放
增强锻炼
接种抗体
接种疫苗(√)
42、犬副流感病毒主要侵害犬的()为特征。
消化道
泌尿道
生殖道
呼吸道(√)
43、犬副流感临床特征是发热.咳嗽.流涕,类似()病。
犬窝咳(√)
犬瘟热
犬肠炎
犬结核
44、破伤风是由()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疾病。
肉毒梭菌
破伤风杆菌(√)
葡萄球菌
犬链球菌
45、破伤风病犬一般在创伤发生后()天发病,全身肌肉强直,步态僵硬.尾高举.呈角弓反张姿势。
3~5
5~10(√)
10~15
15~20
46、犬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内而引起的疾病。
大肠和肝
结肠和肾
小肠和胃(√)
盲肠和肺
47、犬钩虫病是由犬钩虫和狭头钩虫寄生于犬的()而引起。
大肠
小肠(√)
盲肠
结肠
48、犬绦虫病是多种绦虫成虫寄生于犬()所致。
盲肠
大肠
小肠(√)
胃
49、犬疥螨病是由疥螨所致的慢性寄生虫性()。
皮肤病(√)
恶性病
毛癣病
中毒病
50、胃内异物是患犬因吞食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异物,滞留于(),后送障碍而引起。
肠
胃(√)
肺
肝
51、犬的链球菌病主要危害仔犬,能引起败血症关节炎和()。
脑膜炎(√)
腮腺炎
胰腺炎
胃肠炎
52、搜救犬罐内嗅认能力训练时用到的非条件反射有()。
探求反射(√)
姿势反射
防御反射
自有反射
53、犬患附红细胞体病时持续高烧()度。
37—38
38—39
39—39.5
39.5—40(√)
54、犬的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是()天。
2—3
4—5
15—20
5—15(√)
55、血迹搜索科目要求受训犬只应具备基础服从能力.基础搜索能力.().示警能力。
气味联系能力(√)
气味传播能力
气味搜集能力
气味收集能力
56、()是由于犬的颅骨受到冲撞或打击之后而产生昏迷,反射机能减退和消失等脑神经机能全面损害为特征的脑病。
脑震荡(√)
脑膜炎
脑炎
以上都是
57、犬具有发达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
中枢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D运动系统
58、一头重28公斤的犬在一年中平均一昼夜应从可消化的饲料中至少得到()千卡的热量。
540
1204
1504
1904(√)
59、犬的能量消耗,是根据犬机体内由于()和肌肉的工作所产生的总热量,来判断其消耗量。
消化过程
氧化过程(√)
吸收过程
排便过程
60、搜救犬训练中()要与一定程度的强迫手段相结。
刺激
奖励
诱导(√)
强化
61、()是指为了强化犬的正确动作,巩固犬已养成的能力,调整犬的神经活动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诱导
强迫
刺激
奖励(√)
62、犬在正常呼吸时除了吸入所需氧气外每小时向外界排出大约()升的二氧化碳。
15.5
18.8
22.8(√)
30.1
63、犬的恶心丝虫病是由犬恶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心脏和()。
肝动脉
肠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64、搜救犬在火光训练初期应遵从的训练方法是保持火焰()。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由前到后
由上到下
65、前进的手势为:右臂挥伸向前,(),指示前进方向。
掌心向里(√)
掌心向下
掌心向外
掌心向上
66、下列属于犬废墟搜救具备的能力是()。
基础服从能力
人体气味联系
示警能力
以上都是(√)
67、下列能驱杀蜱虫的药物是()。
福来恩滴剂(√)
硫酸镁溶液
青霉素
螺旋霉素
68、一氧化碳不会经搜救犬皮肤吸收,主要通过呼吸进入()后,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肝脏
肺泡(√)
心脏
肾脏
69、搜救犬重症脑震荡,表现为倒地后瞬间死亡和()。
抽搐
心率不齐
短时间内死亡(√)
心跳加快
70、犬的血管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三种。
淋巴导管
毛细血管(√)
内膜管
外膜管
71、神经系统可接受体内和体外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冲动(√)
神经抑制
72、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近似刺激,采取()与不强化相比的方法,使犬对不强化的刺激产生的抑制,叫做分化抑制。
强化(√)
诱导
奖励
不诱导
73、犬的延缓抑制是由于延长()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时间间隔而发生抑制。
条件刺激(√)
延缓时间
延缓距离
条件反射
74、犬对于以形成的(),如果只使用条件刺激,而始终不给予相应的非条件刺激强化,就会组建趋于消退。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机械刺激
75、犬的非条件抑制和非条件反射一样属于先天性,这类抑制又可分为()。
外抑制(√)
超限抑制(√)
内抑制
延缓抑制
76、犬的外抑制的特点是()。
条件性的(√)
暂时性的(√)
永久性的
可塑性
77、能引起犬超限抑制反应的刺激是()。
丰富
单调(√)
频繁(√)
偶尔
78、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消退抑制(√)
延缓抑制(√)
分化抑制(√)
狭隘的条件抑制(√)
79、犬的神经系统包括()
脑(√)
脊髓(√)
垂体
周围神经(√)
80、犬的延缓抑制是由于延长()与()结合的时间间隔而发生抑制。
条件刺激(√)
延缓时间
延缓距离
非条件刺激(√)
81、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近似刺激,采取()与()相比的方法,使犬对不强化的刺激产生的抑制,叫做分化抑制。
强化(√)
诱导
不强化(√)
不诱导
82、犬的身体是由()组成的。
头部(√)
躯干(√)
四肢(√)
胸部
83、犬全身骨骼可分为()。
中轴骨骼(√)
四肢骨骼(√)
内脏骨骼(√)
颅骨
84、肌肉根据其形态.机能和位置等特点可分为()。
平滑肌(√)
腹肌
心肌(√)
骨骼肌(√)
85、搜救犬的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
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阶段(√)
条件反射复杂化阶段(√)
条件反射简单化阶段
环境复杂化阶段(√)
86、下列属于兴奋型犬的特性的是()。
性情暴躁
抑制
不易受约束(√)
富于攻击性(√)
87、下列属于活泼型犬的特性的是()。
活泼好动(√)
很容易和人接近并熟悉新的环境(√)
对外界任何事物的反应都灵敏(√)
善于适应变化复杂的环境(√)
88、下列属于安静型犬的特性的是:()。
这种犬行为上稳健.细致.温驯.不好动(√)
对一切事物都淡漠,不易接近生人(√)
不易熟悉新的环境(√)
能很好地建立各种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而且形成的条件反射很精细,但形成的速度慢(√)
89、下列属于弱型犬的特性的是:()
在行为上怯懦.不好动.易于疲劳.常常畏缩不前和带有防御性(√)
总是把尾巴夹在两腿之间,顺着墙根走,遇到稍强的声音,就表现出被动防御反应,瘫在地下哀呜,甚至大小便失禁(√)
它们一般很难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后也不巩固(√)
它们不能适应变化复杂的环境,也难胜任较长和较持久的活动(√)
90、一般来说,对于搜救犬的训练使用,选犬的顺序首先是(),其次是(),再次是(),最差的是()。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兴奋型(√)
91、搜救犬条件反射形成的本身就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
扩散(√)
集中(√)
正诱导
负诱导
92、犬的保定可分为()。
徒手保定(√)
颈钳保定(√)
药物保定(√)
口笼保定(√)
93、搜救犬运输途中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包括()。
人犬分离
防犬逃跑注意安全(√)
合理的通风和调温(√)
饲料精良适当喂养(√)
94、助训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服务训练(√)
主动配合(√)
以假乱真(√)
机动灵活(√)
95、犬的感受器可分为()。
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特殊感受器
96、下列属于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搜索科目受训犬具备的能力是()。
基本服从科目(√)
气味联系(√)
基本搜索能力及搜索形式(√)
吠叫示警(√)
97、搜救犬重症脑震荡,表现为倒地后()。
瞬间死亡(√)
心率不齐
短时间内死亡(√)
心跳加快
98、下列属于犬被电击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抽搐(√)
室颤(√)
心肺功能停止(√)
肺水肿(√)
99、一氧化碳不会经搜救犬皮肤吸收,主要通过呼吸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进入()与()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液循环(√)
血红蛋白(√)
血小板
100、骨或软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中断称为骨折。临床上常以()等为特征。
机能障碍(√)
变形(√)
出血(√)
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