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瞬间打脸行为:奥斯卡预测之我想立个Flag作死
接着上篇继续往下聊。
说到演员的事,得先谈一下黑人兄弟们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很难判断黑人演员们的演技好坏,因为他们生活中好像就都那个样。带拐弯的口音,边说边挥手的动作,总是一副“药药切克闹”的样子,好像随时都可以扭上一段的感觉,连影帝级的丹泽尔华盛顿都是如此。不知道好莱坞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无法判断他们是在演戏中人物还是在本色代入。也许这就是他们生活中戏太足带来的弊端。
黑人在好莱坞也是大群体,我并不觉得去年是故意不给提名的。所谓的歧视可能更多的源于自身的自卑心理作祟。带头闹事的威尔史密斯的太太,在电影事业上长久没有建树,还顺便把老公也拉下水。威尔史密斯去年就一部《自杀小队》,名义上是主角,实际上风头都是小丑女的,纯属瞎闹腾。
去年的风波换来了今年大量给黑人的提名,电影、演员、导演,一样不缺。给提名是为了不让闹事,获不获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五个最佳女配提名里三个黑人,可算够意思的了。《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米歇尔的存在感太低了,基本上没机会。唯一可能挑战黑人群体的只有妮可基德曼,扮老扮丑是很讨喜的,但是角色的人物复杂性不够,缺乏冲突,将将做个次选。《月光男孩》里的娜奥米里吸毒卖淫的母亲,角色复杂程度足够,表演的表现力足够,摆脱黑人标签也足够,首选无疑。至于,另外两位就象之前说的,实在分不清是不是在表演,黑人文化的印记太重。这个奖项若是猜错,我只能认了。
男配的提名里只有阿里一个黑人,顿时轻松了许多。先把阿里划掉,不是歧视哦,虽然存在感不错,演的也不错,但戏份实在太少。
《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侄子,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他走进叔叔的房间,看到柜子上的三个相框,肢体语言渐渐表达出的凝重感。这个亮点对比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少年人本色而言,的确非常出彩。但要光靠这一个闪光获奖,可能性就太低了。
戴夫自《平民窟的百万富翁》广受赞誉后一直没有出彩表现,好不容易终于捞着了《雄狮》。原本拿奖条件都具备了:真实改编,自我认知,故乡情结等等。演技无可挑剔的戴夫勤等着领奖了。倒霉催地是导演把电影后半段拍了个乱七八糟,备受指责。被导演拖后腿,戴夫算是吃豆腐磕掉牙。
就电影整体而言,《赴汤蹈火》比《夜行动物》要好出不少。就表演而言,杰夫布里吉斯和迈克尔珊农不分伯仲。杰夫的戏份更多一些,人物内心转变也更充分,理当首选,迈克尔珊农饰演的警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男配,戏份不多,存在感极强。没有对白的时候,眼神也像是在不停的絮叨。虽愿他能拿奖,但只能做个次选。
女主的事,之前已经发过一篇文。这里就简单说说。《跑调天后》剧本就不行,剥离梅姨的表演,女主角就只是个“保持童心还运气颇佳的富二代傻老娘们”,这要是能让梅姨拿奖,我把电脑吃掉!
鲁斯内伽戏份不够,演技也还差点火候,闪光点不多。《第一夫人》虽占了真实改编,但是杰奎琳肯尼迪其人争议太大。娜塔莉波特曼就算是女神,也不不得不说这次的表演远不如《黑天鹅》来的动人心魄。石头姐每年都有进步,前途无可限量,《爱乐之城》对于人物深度的刻画不够,很不利争夺奖项,当做次选吧。反正石头姐还年轻,不争朝夕。《她》里的于佩尔除了不占地利(法国人在奥斯卡),其他条件完全具备,必须是首选。
难题开始来了,先说最佳男主。《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卡西阿弗莱克无疑是最大热门。从《神枪手之死》起,我就记住了大本的这个说话蔫了吧唧,但是眼神里都是戏的弟弟。这次终于给了他人生中最好的机会,笼罩在哥哥的阴影下,沉默寡言的人设,简直就是他本人嘛。台词不用多,靠眼神表达,又是他擅长的,首选无疑。问题是,早些年他涉嫌性侵,最终是庭外和解了,但这污点抹不掉。虽然有罗曼波兰斯基这个前鉴,也没法说评委们都不考虑污点问题。好吧,大抵就是他了,最多算是有点小悬疑。
余下四个人里找个次选才是真正难题。
多次被提名,两次获影帝的丹泽尔华盛顿,真实改编,多舛人生。说不上哪里不好,但作为一个奥斯卡老油条,没有突破就给奖似乎不太厚道。
第二次提名的维果莫特森,多才多艺的“中土人皇”是有着吟游诗人的忧郁眼神,除此之外,演技就稍显平庸了。《神奇队长》格局太小,人物深度稍有不足就得不到奥斯卡青睐。
《血战钢锯岭》格局就大了很多,战争与信念,听着就高大上。安德鲁加菲尔德也是五个候选人里我个人最喜欢的。虽然他以蜘蛛侠这样的商业片为人熟知,但演技还是十分靠谱,凭此片首获提名一点也不冤枉。同时进军好莱坞的小伙伴艾迪雷德梅尔差点影帝连庄了,他在泥地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拿了提名,金球奖就撞到卡西这堵墙。接着的奥斯卡上,还要多个高司令,希望有点渺茫。
同样第二次提名的高司令,距离上次提名已有十年,这次凭着大热门《爱乐之城》拿下了金球奖,挺不容易。单看他在《爱乐之城》的表演,绝对没毛病,但是奥斯卡上要正面刚同样获得金球的卡西阿弗莱克,这一比较,毛病就就出来。首先是音乐家的人物深度不如悲愤中年,追求梦想和追悔当年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内心复杂程度和两个演员的表现力在角色基础不同的情况下,优劣明显。其次是,高斯林长相不好,太帅了。戏里的扮相还那么帅,看看人家小李子就知道奥斯卡对长相是有“偏见”的。看他那么帅,我也好气啊,次选还是给加菲算了。
导演是讲故事的人,五部影片都把故事讲好了。故事讲好以外,讲故事的难度也是考量导演功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月光男孩》和《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场面控制的难度上相比另外三部,是趋于弱势的。《降临》是科幻题材,对于拿奖本来就不占便宜,而且与之前同样凭科幻片获奖的《地心引力》,在场面控制上也不是一个级别,获奖可能性更低。
梅尔吉布森蛰伏十年,终于又重回奥斯卡,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战钢锯岭》足显导演功力。如果没有当年的反犹言论,《血战钢锯岭》会受到的赞誉一定远超现在。没有那破事,我觉得梅尔吉布森拿最佳导演,《爱乐之城》获最佳影片,是可以皆大欢喜的。但目前老梅拿奖的变数太大。
最佳导演和影片,一般不会给同一部影片。近年来却有不少电影做到了这一点,《拆弹部队》《国王的演讲》《艺术家》《鸟人》。如果说今年有影片能做到的话,非《爱乐之城》莫属。达米安的上一部电影《爆裂鼓手》就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节奏掌控手法。他似乎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用音乐配合镜头来控制观众心跳。《爆裂鼓手》作为一部励志电影,其紧张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悬疑电影。
达米安似乎痴迷于音乐,尤其是爵士乐,在前作被肯定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投资,今年就用大手笔全面开火。同样的手法不会一直被奥斯卡青睐,《爱乐之城》如果没有给达米安带来小金人,除非达米安不再用音乐主导的方式来导演,往后会更难拿奖。
总的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血战钢锯岭》和《爱乐之城》最有可能拿下最佳导演。顺序上见仁见智,单以故事而言,我最喜欢的是《海曼》,其次《钢锯岭》。但猜测获奖可能性的话顺序以《钢锯岭》应居首位,《爱乐之城》次之。
最佳影片的候选者有九部电影,不明白奥斯卡为什么要在最重头的奖项上给那么多候选,是为了拉低中奖率么?
先把陪跑的摘出来,《降临》科幻片,走开。《雄狮》头重脚轻,走开。《月光男孩》《隐藏人物》《藩篱》,颜色不对,也走开。
剩下的影片里,除了导演提名中的三个,再加上一部《赴汤蹈火》。之所以把它提上来,是因为故事背景太美国,太写实了。在精英阶层造成的经济衰退下,底层人民奋起反抗。作为精英阶层的好莱坞如果有强烈的自省意识,那《赴汤蹈火》也是可能拿下最佳影片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但深藏的悲伤,并不能使大多数人产生共鸣。作为最佳影片,它缺乏的是全民通吃的气势。
最后还是《钢锯岭》和《爱乐之城》两个老冤家。《钢锯岭》如果只谈到战争残酷人性伟大,没有深入到信念抗争上,一定输给《爱乐之城》。反之,《爱乐之城》如果只展现梦想和“事业爱情难两全”,没有那段“人生如果是另外一个样该有多美好”的遗憾,也断然干不过《钢锯岭》。
凭心而论,《爱乐之城》远不如导演的前作扣人心弦,它获得广泛好评,只是因为迎合了普世价值的“美”。如果歌舞是情节衔接的工具,人物展现内心的方式,那么影片中的歌舞场景显得稍多了些,有几段歌舞的存在十分鸡肋,似乎只是为了保持歌舞场景的频率而出现的。相比之下,《钢锯岭》就没有任何累赘。
话说回来,《爱乐之城》之所以能有十四项提名,它展现的美还是征服了大多数评委的,即使少数人不那么欣赏,也很难阻挡它成为最佳影片的首选。并且就像之前说的,如果给《钢锯岭》最佳导演来表示了好莱坞的捐弃前嫌,《爱乐之城》拿下影片,也就算是为了皆大欢喜。
噢耶!终于写完了!明天奥斯卡就开奖了,可以看下我是不是作得一手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