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人类起源的假说详解:人类起源的假说

人气:276 ℃/2024-11-15 16:54:57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被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那就是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或者说人类的起源的真相是什么,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多或少能够解答一些问题。

基因突变是普遍比较接受的假说,通常认为古猿中的某一雌性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其不能像其他同类那样在树上生活,行动迟缓使得她更倾向于在地面上活动,随之而来的就是解放双手,同时能够简单制造工具或者使用工具。

《太空漫游》剧照

这样的变化导致雌性更容易交配,突变的基因乃至生活方式都有更大的可能性得到延续,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人类。

虽然这种假说有一定的推敲逻辑,但是其中忽略掉的细节从根本上完全支撑不起内容,比如,地面生存如何防止其他食肉动物的捕食,单一个体的基因突变如何捕获食物等等,过于粗枝大叶假说很容易让人找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人类使用火(想象场景)

借用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的话:人是环境的产物。包括人在内,每一种生物都是环境的“杰作”,而人类被赋予了其他意义,也只是因为人类自己而已,本质上并不特别。



病毒假说

2003年,人类基因组排序工作结束,图谱揭示人类DNA的近50%是由“转座子”或作“转座因子”构成的,“转座子”中的10%与逆转录病毒惊人地相似,两者具有相同的DNA复制机制以及相同的酶。

上述的发现使人们开始深入研究这部分特殊的逆转录病毒,由于与人类的基因组融为一体,所以也称作“内源性逆转录酶”。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而人类的健康却不受任何影响。

逆转录病毒感染

法国古斯塔夫·鲁西学院的埃蒂里·埃德曼教授就曾通过比对十几种经历500万年变异的病毒复本,并对其中一种病毒的原始基因序列进行了复原,该病毒被命名为“Phoenix”。虽然这种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但是人类细胞早已学会了如何抵御它,因此,这项实验仅是重现了塑造人类细胞做出过贡献的病毒微粒。

既然病毒存在于人类基因中长达数百万年,那么病毒在基因组中在做什么呢?

埃蒂里·埃德曼

林恩·马古利斯,美国微生物学家,曾于2000年3月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奖章。她就提出过一个共生理论,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生物品种紧密地生活在一起,而这种生活方式至少会对其中的一种生物有利。

比如海洋中海葵与小丑鱼的关系,海葵有很多毒刺保护小丑鱼不受其他鱼类的攻击,提供庇护场所的同时,小丑鱼还可以作为诱饵吸引其他捕食者进入海葵的捕食范围,而小丑鱼也可以将海葵的未消化完的残渣作为自己的食物。共生关系的建立使得两种生物“和平且友善”地生存。

马古利斯认为,真核细胞(有核细胞)是由无核细菌共生进化而来的,而这种细菌之前是可以独立存活的。意思是任何复杂的生命形式,都是由简单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并与之达成共生关系而形成的。

林恩·马古利斯

马古利斯的观点是革命性的,包括人体所有细胞在内的真核细胞都是由细菌进化而来的,而这些细菌在20亿年前都是在共生关系中存在的。

对马古利斯观点形成支撑的是日本生态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今西锦司的理论—分栖进化论。今西锦司主张生物并非总是在竞争,只有在特殊场合竞争才会出现。

今西锦司

比如蜉蝣这类生物,品种非常繁多,但不同种群间并未出现因争夺食物而将其他种群灭绝的情况,大都是按照场所各自生存,即使食物不充足也是一定“遵守”场所的“约束”。

北美林莺科的鸟可以栖息在同一棵树上,但是不管多么饥饿,也不会侵犯他人的领地,在这一点上,生存并非一定要通过弱肉强食来实现,分栖同样可以。

黄腰白喉林莺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生物学者四方哲也也提出“构成生物学”的概念,也‬否定了弱肉强食的进化论。

四方哲也‬教授用10天‬能‬有‬‬100代‬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把‬相同‬数量‬的‬普通‬‬大肠杆菌‬以及‬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大肠杆菌‬放在同一个‬器皿‬中,并‬定期定量‬投放‬食物‬。如果‬弱肉强食‬存在的话‬,那么‬后者‬一定会以数量优势‬‬“占领‬”整个‬器皿‬,前者‬必定‬死亡‬。

可‬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大肠杆菌‬后期‬控制住了‬数量‬,并‬和‬前者‬“和睦相处‬”。

大肠杆菌

回过头来再看马古利斯的观点就显得非常符合逻辑,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构成和功能单位。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的原生生物集多细胞生物功能于一个细胞,包括水份调节,营养,生殖等。而病毒则不一样,它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

埃博拉病毒(3D渲染)

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自我遗传信息的复制,在此过程中,如果宿主细胞死亡对病毒而言是最糟糕的事。

所以,它要么与某一种原生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彼此相互不影响地生存下去(病毒在宿主体内低速复制与组装以及传播,达到不伤害宿主的程度);要么遇到另一种可以被它感染的原生生物,将其遗传因子嵌入到宿主的DNA中,“出让”一部分功能换取宿主的变异进化,达到自身生存下来的目的。

如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都可以看作是原始原生生物在不断感染病毒,不断发生变异之后的结果。

nature杂志刊登的论文

2000年自然杂志就刊登了一篇论文,哺乳动物的胎盘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进化造成的,意思是一种表达基因为“ERVWE1”的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可以合成合胞素,主要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保护,这是哺乳动物进化出胎盘的关键。

病毒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展现的作用似乎正在超越我们的想象,完全有理由相信包括指甲在内的其他人体特征,都是由于某一时刻感染到相关病毒,并由此产生共生关系所留下的“痕迹”。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历练,更多特征聚集抱团在一起成为生物繁衍的基础,并对一些特定的病毒感染持“开放”态度,这也许是生物“进化矢量”的由来,或给人错觉“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偶蹄目-反刍亚科-长颈鹿科-长颈鹿属

对此,长颈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长颈鹿的长脖子。一般来讲长脖子就需要相应的超强心脏,同时肌肉、骨骼等也必须随之增强,不仅如此长颈鹿还需要一个特别的组织——迷网组织。这样才能时时刻刻将血液输送到大脑,并且可以不用担心低头时血压将血管撑爆。

迷网组织至少对长颈鹿脖子变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作为长颈鹿近亲的霍加狓同样也有迷网组织,不同的是一个族群生活在草原上,而另一个生活在雨林中。

早期两者的祖先古麟亚科萨摩兽的栖息地就是在热带雨林中,这就让迁徙草原的一支族群有了更多的可能,一种就是草原上的某种病毒在这支族群之间迅速感染并传播,最终导致这个族群进化,成为今天的长颈鹿。

偶蹄目-反刍亚科-长颈鹿科-霍加狓属

从当前的角度来看,与其说长颈鹿的进化是有预期的,看着像是准备好了一切,就等脖子变长,不如说这一切都是随机产生的。因为当初霍加狓族群如果也迁徙至草原的话,那么在感染了同样的病毒之后,霍加狓也一样也会长长脖子。(猜想这种病毒会对骨骼发育特别是颈部骨骼起到增大增强,而在没有肌肉、心脏、迷网组织支撑的情况下,一般感染的生物会死于骨骼畸大)

当条件具备之后,即使宿主感染了病毒,也有“资本”承受得起进化带来的变化。在病毒并将自己的遗传因子嵌入到宿主的遗传双链之后,显性特征的变化就是病毒与宿主之间“签订”的共生“契约”。缺少了这种“先导”基因做铺垫,要么一个个族群被这种病毒所消灭,要么就是在生物体内处于低繁殖的共生关系,准备在下一次的“征途”中“征服”宿主。

因此,再把视线转移至人类身上,人类的出现似乎没有那么显得刻意了,都是千万种生物在不同的病毒感染下进化而来。

灵长目下属分类

目前人类在地球上有猴子、黑猩猩、长臂猿三个近亲物种,在2005年的时候,科学家就完成了对黑猩猩的基因测序,它有98%的遗传基因和人类相同,也就意味着从基因的角度看过去,人类不过是在某个节点上和黑猩猩在进化的进程上分道扬镳了。

大胆一点的猜想就是,在那个节点上,人类这一支族群在某个环境下集体感染了某种病毒,并迅速达到群体免疫,和病毒共生了,从而改变了这一支族群的“进化矢量”,最终成为今天的人类。

甚至人类智慧的产生或许也和某种病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尼安德特人(复原)

神创假说

神是否真的存在,存在是以哪种形式存在,不存在也没有足够理由说服,因为这是人类族群文化造成的,不由人的意识所决定。当人类开始记录自己的一切的时候,就会发现神一直伴随着自己,至少主观意识上是这样认为的。

旧约圣经

圣经·创世纪里记载着生命的起源:万能的上帝在6天之中,先创造了日月星辰、山脉河流、树木花草、飞禽走兽,最后,依照上帝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为了不使亚当寂寞,又让他从身上抽取了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让他们住在伊甸园里。

旧约《创世纪》

伊甸园里有两颗果树很特别一颗是智慧(善恶)果树,一颗为生命果树。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所有的果树的果实都可以吃,唯独这两颗果树不行。某天晚上,夏娃在蛇的蛊惑下,她摘了智慧果实吃,并叫醒熟睡的亚当一同食用。

当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实之后,就立刻用无花果树叶将自己裸露的身体遮掩了起来,而之后上帝以此理由将两人赶出了伊甸园。

伊甸园(油画)

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取名该隐,另一个取名亚伯。该隐因为嫉妒亚伯的贡品得到上帝的喜爱,将亚伯打死。

上帝处罚了该隐,而该隐到了伊甸园的东边挪得的地方住了下来,由此开始了人类的故事……

亚当与夏娃就被认为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亚当与夏娃

苏美文明

苏美文明是距今6500多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今天伊拉克南部地区出现的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前身。在可考古范畴之内,并没有发现苏美文明之前的任何文明演变痕迹,也就是说,当苏美文明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文字系统、测绘系统、计时系统以及医疗系统,换言之就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发源地

根据对出土的苏美王表的解读,苏美文明的统治有近20余万年。由于之后在同一地域出土的古巴比伦王表以及亚述王表的记载准确度,苏美王表的可信度就显得很高。

  1. 阿鲁利姆,统治28800年,8sars
  2. 阿拉贾尔,统治36000年,10sars
  3. 恩门卢安纳,统治43200年,12sars
  4. 恩门加兰纳,统治28800年,8sars
  5. 牧神杜姆齐德,统治36000年,10sars
  6. 恩西帕齐丹纳,统治28800年,8sars
  7. 恩门杜兰纳,统治21000年,5sars又5ners
  8. 乌巴拉图,统治18600年,5sars又1ners

(1sars=3600年,1ners=600年)

苏美王表

撒迦利亚·西琴,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专家,主张外星生物创造论,毕生致力于研究近东古文明与人类起源的联系。他就根据苏美石板星图的记载,除了古代人类就能观测到日、月、水、金、火、木、土以及地球本身之外,还有古代人类不可能发现的天王星,海王星的存在,还剩下的一颗则是连现代人类都没能发现的星球,因此他就提出了“太阳系内还有一颗没有被发现的大型行星”这一假说。

该假说中的这颗大型行星就被命名为尼比鲁,苏美神话中表示“渡船”的意思,而在天文界里表示不存在星体的意思。尼比鲁的轨道存在于木星与火星之间,围绕太阳成一个椭圆型轨道,公转周期为3600年,而这个和苏美王表大洪水之前的列王在位时间单位倒是一致。

撒迦利亚·西琴

西琴就借此创作了《第十二个天体》小说,把生活在尼比鲁星球上的外星人叫做阿努纳奇,由于尼比鲁星球开采过度,环境遭到破坏严重,使得母星的质量减轻而无法抓住星球的大气,因此阿努纳奇需要稳定的重金属来增加母星的质量,确保大气不再飘散。

阿努纳奇来到地球开始掘金,由于黄金都埋藏于地下,不堪重负的劳动让阿努纳奇运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将地球上原先的智人进行人工改造。其中就有试验所留下的兽首人身的各种过渡人种,最终阿努纳奇将自己种族的部分基因植入到智人的遗传因子中,诞生了现代人类的祖先。

兽首人身物种出现在埃及的壁画上

当然也有一些补充解释,就是人类为什么天生会对黄金产生浓厚的兴趣。阿努纳奇在改造最初人类的时候,将对黄金的喜好通过基因技术刻入到遗传因子里。

作为为阿努纳奇在地球的掘金工具人,需要不断地深挖地底,才有可能获取黄金,而当人类收集到一定程度之后,作为主人的阿努纳奇就可以直接带走现货。

人类痴迷的黄金

女娲造人

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需要加一个古字的就是中国。而女娲就是这个黄河流域所流传下来的造人的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残留之物在天地间的浊气中慢慢化作虫鱼鸟兽,让死寂的世界有了生机。

女娲造人

这时,一位名为女娲的女神,放眼周边山河江川,虽然美好但又似乎显得没有活力。于是就随手将身边的泥和上了水,捏起泥人来,脸部按照自己的模样,而身躯部分则参考了盘古的形态。

《五运历年纪》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

《三五历记》记载:“……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这些都是描写盘古的,所以女娲捏出人形也算是有理有据。

盘古开天辟地沙雕

女娲捏了一些泥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开口叫她“妈妈”,于是女娲不知疲倦地造人,但捏人终究还是太慢了,她就藤蔓一挥,甩出去的泥巴点就变成了泥人。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女娲把那些泥人分为女和男,让泥人自行繁衍后代。

而女娲也就被黄河流域视为神,她所造的泥人就是人类的祖先。

女娲伏羲图

进化假说

进化论,生物学术语,是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一种假说。达尔文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在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中,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是对物种起源的一种主观猜测。

查尔斯·达尔文

其中,达尔文认为所有生物物种都是有少数共同的祖先,它们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生物形态,简称:物竞天择。

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并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灵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质。这生能以进化方式,演进成生元,即细胞;这细胞便是万物中一切生命的开始。

当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遭到了教会的极力反对,主要集中在人的起源上,后者认为人是神的创造物,不是猴子变来的。但是19世纪中叶正是科学抬头的时期,一些反教会的理论都会得到大力的支持,即使逻辑上有欠缺也无任何关系。

进化论下的人类进化图

进化论当中最致命的短板就是过度物种,还是长颈鹿脖子长的问题,进化论认为长颈鹿是为了能够吃到高处的叶子,脖子才慢慢长长的。然而长时间的考古之后,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长颈鹿的脖子是慢慢变长的,所以,这一切都还是在猜测阶段。

况且,低处的食物并没有较少或者消失,迫使长颈鹿一定需要高处的食物来维持生计。再者就是长颈鹿脖子变长之后,整个体型就需要变得大而强壮才行,不然很难将血液输送到头部,于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长颈鹿就更容易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就和物竞天择的本意相违悖。

进化论下的长颈鹿进化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它的影响在历史时间轴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在生物界上的地位和看法,以及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到了生物界中,为之后的生物学发展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关于人类起源还有很多零碎的假说,其中较为有名的是海奥华预言。

这是一个名叫米歇·戴斯玛克特的人的一段个人经历,米歇被海奥华星球上的人选中,前往海奥华参观。途中就问及了人类从哪里来,海奥华人就回答道,地球上的人都是其他星球那里迁徙过去的,而人类这个物种是由大圣灵(统一意识体)的力量创造了肉体,并将自己的灵魂碎片注入其中得来的,目的是大圣灵需要感知自己的世界。

米歇·戴斯玛克特

《圣经》里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实,被上帝认定为有罪,自那开始,人自出生便有了“原罪”。作为这颗蓝色星球上唯一拥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人类与生俱来的还有探知欲。

对未知的探索也是人的本能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

火星探索车

搜索更多有关“人类起源的假说详解:人类起源的假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