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儿科急诊有哪些?探访首儿所急诊科,守护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安旭东
“哇——”22日下午3时许,一声啼哭,打破了候诊区的宁静。这里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候诊椅上,大多是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和陪同的家长,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匆匆走进诊室。
“大夫,我家宝宝烧了一天了,最高烧到38.3摄氏度,您快帮忙看看……”年轻的妈妈目光中写着焦虑和不安,她小心打开包裹着孩子的被子,顿了顿说,“我和他爸爸前两天都阳了,小心防护还是传染给了孩子……”
“您别着急,我给孩子检查一下。”诊室里,医生杨盼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屏、穿着防护服,一边耐心引导一家三口坐下,一边为孩子查体,“宝贝来睁开眼睛,再张嘴看看……精神状态还不错,也能正常吃奶吧?”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杨盼看着小宝宝红扑扑的脸,点了点头。她明白,这对年轻夫妇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这是一个刚刚出生4天的新生儿,此前已经在外院做过CT检查,结果也显示正常,为了进一步排除出现败血症或脑炎等疾病的可能,一家人带着他转诊来到首儿所就医。
“我刚刚给孩子做了健康评估,他的新生儿反射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进行物理降温后,他的体温应该可以很快降到正常范围。”杨盼细心地向家长解释,“建议再给孩子做一个血常规检查,如果炎症没有加重,我们只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炎症较之前有加重,我们再安排住院,进行对症治疗。”
听着医生的宽慰,年轻的家长连声道谢,抱着孩子暂时离开了诊室。
送走了一家三口,杨盼挺了挺腰,清了清嗓子。其实,她也刚刚“阳康”返岗一个星期。“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康复了才有更饱满的精力守护大家。”她笑着说。这些天,急诊的接诊量明显上升,小到刚出生的新生儿,大到十六七岁的少年,90%的患儿都是以发热症状为主。其中最令杨盼担心的,是一个先天染色体异常的8岁男孩。
刚送到急诊那天,男孩高烧到38.5摄氏度,还出现了抽搐的症状。“我们立即为他进行了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常规各项指标都偏高,生化电解质紊乱。”杨盼仍记得当时紧张的情形,她说,对于这类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诊断和治疗更要格外谨慎,“男孩当时已经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一晚的输液治疗,他的抽搐不再发作,但继发出现了咳嗽、喘息的表现……”
医生与家属沟通后,接下来的几天里,男孩每天都来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直到22日杨盼值班,再次为男孩做了血常规检查,结果令人欣喜:本来处于危险值的指标全部恢复正常,炎症消除了。“明天我们就不用再见啦,回家好好陪陪爸爸妈妈。”隔着面屏,杨盼笑着告别男孩。
20时,夜色降临,已经连续值班12小时的杨盼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整理了一遍当天的病历:刚出生4天的新生儿已经排除患败血症或脑炎的危险,再给8岁男孩开一些缓解咳嗽气喘的药,帮助有鼻塞症状的患儿预约好相关科室的号……这天,她一共接诊了70余名患儿,这个数字与上一周同期相比已明显下降。
为了满足儿童就医用药的需求,首儿所通过开设发热开药门诊、新冠咨询门诊和网络复诊门诊,将来到急诊就医的患者分流,缓解连日来就诊量递增的情况。“医院、医护、患者都在努力,期待早日度过这段寒冬,回归正常的生活。我们的守护,也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平安团聚。”杨盼心里也有个愿望,她盼着忙过这阵子能回家看看,“希望所有医护工作者也能回归家庭,见一见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