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台北故宫藏宋元书画 同古堂,早期出版

人气:238 ℃/2024-01-27 03:06:38

▲明清书画专题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上氏拍卖

上氏十周年庆

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遗珠萃古——中国古代书画

黄公望为“元四家之首”,其所作《富春山居图》极负盛名,后世诸多大家皆推崇备至,引为巨帙,并奉若“山水画之圭臬“。如“清初六家”即以黄公望为正脉,均有临本,以期“师古人而得造化”。据统计,仅王原祁、王翚各自的临作即多达十余本。

而黄公望另作《富春大岭图》,虽仅写富春江一段实景,而其参以荆浩、关仝的笔法,董源、巨然的意境,所营造的重峦叠嶂、晓雾迷遮的画意,幽清深静,高远峻拔,亦可称是《富春山居图》的姊妹篇。是作现存南京博物院。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局部,南京博物院藏

王原祁亦曾拟《富春大岭图》笔意,作《仿大痴富春山卷》。全卷长二米有余,青绿设色,笔墨华滋,元气淋漓,又不落笔墨畦径,亦是难得佳作。清初,王原祁与王翚、王时敏、王鉴等,并称“四王”,被引为画坛正脉,诸家上溯董源、巨然,近法董其昌,以“复古”为“更新”,左右时风,烜赫南北,声名可谓盛矣。

而王原祁承祖父王时敏之学,又得黄公望、董其昌真传,画艺精湛,可谓领袖群伦。以其为首的“娄东派”,左右画坛数百年,影响极为深远。其亦受康熙皇帝的恩宠尤深,曾以画供奉内廷,累官至户部侍郎,并奉敕编撰《佩文斋书画谱》,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一时学者竞从,蔚为风尚。

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局部

此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即将重磅现身上氏拍卖2023春拍。又因盛逢“十周年庆典”,是次春拍拍品,生货诸多,另有王铎、林良、陈子和、蓝瑛、蓝孟、石涛、郑燮、李鱓、任颐,以及乾隆御笔书法等,囊括明清院体画、文人画,名家齐至,题材亦是丰富,可见其之盛意拳拳。而一贯的低起拍价,名家旧藏题跋等,亦俱足吸引力,余者不再赘言。

Lot 576

王原祁 仿大痴富春山卷

设色纸本 手卷 1709 年作

款识:己丑仲冬,呵冻倣大痴富春大岭笔意。麓台祁。

钤印:“王原祁印”、“麓台”、“御书画图留与人看”、“西庐后人”

说明:本作有内藤虎于昭和庚午(1930年)八月所题后跋,及长尾甲题盒。

出版:《中国绘画综合图录 三编》第五卷,日本篇。V-315,JP140-001。

29.5×226.8cm 约 6.0 平尺

JPY:22,000,000-32,000,000

RMB:1,128,600-1,641,600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原祁(1642-1715)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清康熙九年(1670)进士。因画艺,被召供奉内廷,深受皇室青睐,地位显赫,任书画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至户部侍郎,又称“王司农”。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等并称“清初六家”。

王时敏曾言“元季四家,当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几乎。”说的是董其昌得黄公望的神韵,其得形貌,而王原祁则形神俱得,可谓盛赞。

此外,张庚《国朝征画录》中亦载“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公以高旷之品突过之”,则可见清初时期早已有王翚、王原祁画艺谁人更胜一筹的争论。而王翚有“画圣”美名,又为“虞山派”主盟,其与王原祁显然亦可谓“一时瑜亮”。

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局部

得益于家学渊源深厚,又天资超颖,幼年的王原祁画艺精进神速。其三十岁时,祖父王时敏又亲自绘写《仿李成以下宋元名家山水册》,供其为临学范本。而族亲王鉴、叔父王撰亦是悉心指导。

而王时敏、王鉴、王撰等皆目黄公望为“百代之师”,又“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画坛大环境影响下,王原祁自然对于黄公望用功极勤。南京博物院藏王原祁五十岁作《仿大痴山水图轴》,并题“余心思力学,不逮古人,然落笔时不肯苟且从事,或子久些子脚汗气,于此稍有发现乎?”亦可见其画作致力于摹古,并以得黄公望“些许脚汗气”为荣。

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局部

尤为难得的是,随着画艺的不断臻于化境,王原祁又从一味摹古中脱出,形式变化愈发丰富,其亦将设色与水墨交替渲染,更能于生涩之处见纯熟。

事实上,“四王”的绘画,虽皆传承文人画的传统,所作清雅敦厚,然王时敏、王鉴因明末清初,国祚更易,内心隐有遗民之思,故画意中总不乏清寂超逸的格调。而王原祁身逢康熙盛世,又官位显赫,所作更具雄浑气象,亦饱有煌煌庙堂气象,自然更得皇家青睐。《石渠宝笈》中即著录有多幅王原祁的画作。

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局部

此幅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手卷,作于1709年仲冬,时其六十八岁,为其画艺最臻熟时。其以大痴《富春大岭图》笔意,风格古秀,浅绛青绿的设色,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增益山水的华美意境。而丘壑多姿,连绵奇崛,有层次,亦富生机。局部淡褚、藤黄所皴擦的山石,由淡而浓,同时又点染淡石青、石绿,则更苍秀滋润。

而古木繁荫,郁郁葱葱,或淡褚晕染枝干,或大墨、石绿、石青复点树叶。又辅以屋舍、溪流、凉亭、古桥等,气脉流贯。部分景象也可见倪云林“一河两岸”的构图,惟叶枝多茂郁,也更多人间烟火气。而留白所营造的云雾霭霭,寓之腾溢意境,也使得各画面衔接映带更为自然。

王原祁《仿大痴富春山卷》,局部

整作融干湿浓淡笔墨,随意而下,无一懈笔。群峰绵长,山屋聚散亦错落有致,云气则似从峰峦叠起,夏日富春山林之盛景,淋漓尽致,跃然于纸,足见其笔墨造诣之深厚。

钤印“西庐后人”,即因祖父王时敏晚号西庐老人。而“御书画图留与人看”,据汪曾武《外家纪闻》所载“少司农公充书画总裁,一日圣祖幸南书房,命公画山水,圣祖凭几而观,不觉移晷。赐诗‘画图留与人看’之句,旋镌石章以赐”。

原来王原祁任内廷供奉时,可以直入皇帝的南书房。有次,康熙皇帝临幸南书房,命王原祁作山水画,其则倚靠画案静观王原祁作画,不知不觉中日落西沉,因此亲笔赐“画图留与人看”诗句。王原祁深感皇恩浩荡,将之刻印,以纪恩幸。而惟有经意之作时,其才慎重钤盖此印。

钤印“御书画图留与人看”朱白文双龙椭圆印

“画图留与人看”语出赵孟頫《松雪斋集》卷五《题孤山放鹤图》,诗云“昔年曾到孤山,苍藤古木高寒。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王原祁《设色山水图轴》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原祁《仿倪黄山水图轴》等,亦钤盖此“御书画图留与人看”朱白文双龙椭圆印。

内藤湖南长文题跋

是作拖尾有内藤虎长题,并有雨山长尾甲题盒。内藤虎,即内藤湖南(1886-1934),

本名为内藤虎次郎,字炳卿,别号忆人居主、湖南鸥侣、雕虫生闷闷先生。为日本中国学、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其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

长尾甲(1864-1942),字子生,号石隐、雨山,日本赞岐高松人。工书法,与河井荃庐一起成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著名汉学家,精于鉴赏。长尾甲对收藏的中国书画多配制考究木盒,并在木盒上署名题识,年款则往往署汉历纪年。

是作亦出版于《中国绘画综合图录 三编》第五卷,日本篇。V-315,JP140-001,更显其珍。

出版:《中国绘画综合图录 三编》第五卷,日本篇。V-315,JP140-001。

Lot 565

王铎 临王徽之《承嫂病不减帖》

水墨绫本 立轴 1649 年作

款识:得信。承不减。忧灼宁复可言。吾便欲往。恐不见汝等。湖水泛涨不可渡。遂复隔绝。不然。寻己往彼。故遣疏知吾远怀。不具。徽之等告。己丑二月,闱中拨得始得书此在寓苦无略时又下雨。彝为五屋老亲翁。

钤印:“王铎之印”、“烟潭渔叟”

著录:《売立图録》大坂美术倶楽部,昭和十二年(1937)5月31日。

说明:带盒。

239.0×53.0cm 约 11.0 平尺

JPY:18,000,000-28,000,000

RMB:923,400-1,436,400

场景图

王铎是古今第一流书家,吴昌硕赞其是明代书坛的首席,诗云“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启功说王铎的书法有扛鼎之力,五百年来无此君。而康有为、沙孟海、林散之等亦是多有溢美之词,如“胜于董其昌”、“中兴之主”、“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等。

王铎的书法,真行草隶各体兼善。其楷书师法钟繇,又学颜柳,笔力洞达,灵气俊逸;其隶书少见,然点画波磔,笔笔可喜,气定神闲,亦力透纸背;其行草则最为世人所重,转笔畅达,独标气骨,又参差起伏,跌宕自如,可谓“变化神出”,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气,开“大写意”书风之先河。

王铎(1592—1652)

此“王铎临王徽之《承嫂病不减帖》”行草书,水墨绫本,作于1649年,时王铎58岁。王徽之为东晋名士,亦是“书圣”王羲之第五子。其性情卓荦不羁,自幼追随父亲学习书法,诸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承嫂病不减帖》为其传世名帖,又名《得信帖》,收录于明代《宝贤堂集古法帖》,亦是明人喜爱常临习宝帖之一。

而材质绫是一种斜纹织法的真丝织物,细密有光泽,又轻薄柔软,颇为书画家所喜。《中国画学全史》亦有载“古画本多用绢,宋以后兼用纸,明人又继以绫。”尤是晚明至清初,文人以“绫”为材,挥毫行笔,亦是盛极一时,颇具时代特色。

明拓宝贤堂集古法帖册《晋王徽之得信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王铎的笔墨妙意,得益于天资卓绝,亦临池不辍。其自十二岁时,始临王羲之《圣教序》,才三年,便字字逼肖。其曾言“《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而后,其又规规摹拟前人书帖,日复有一日之境,傅山言其“如灯取影,不失毫发”。

而是作作于王铎书艺最成熟期。书法字字相连,行距宽疏,可谓疏密有致,视觉上亦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观感。又行笔中,浓墨、枯墨、涨墨等,极富墨色变化,既有苍茫浑厚,也得神逸俊姿。同时节奏跌宕起伏,势如飞瀑,富于变幻,却又险中有正,顿挫淋漓,可谓将其妙笔运用至极。

王铎在张天政《草书杜甫诗》卷后曾有跋语“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亦可见彼时其书艺之超绝。

王铎 临王徽之《承嫂病不减帖》,局部

王铎 临王徽之《承嫂病不减帖》,局部

是作款识应有误,或当释为“己丑二月,闱中拨事始得书此,在寓苦无暇时又下雨。王铎为五屋老亲翁。”上款人暂不可考。

出版:《売立图録》大坂美术俱乐部(1937年)

Lot 566

乾隆帝 咏微雨诗

水墨花纸 镜心 1776 年作

款识:彻夜云浓聚,凌晨雨细霏。听声时作止,阅势祗洝澂。徒益烟波景,那苏渴壤希。弗曾成寸泽,已见放斜晖。润罕尘民望,诚轻咎已非。或云宜麦熟,疑信未深依。微雨六韵。丙申孟夏上濣,御笔。

钤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

鉴藏印:“钟琴剑收藏书画之章”、“崇阶珍藏”

说明:邓尔疋、叶次周题跋。何崇阶旧藏。

22.5×67.0cm 约 1.4 平尺

JPY:8,000,000-16,000,000

RMB:410,400-820,800

场景图

此为乾隆御笔御制诗,题为“微雨”,诗文内容著录于《清高宗御制诗集》四集卷三十七。诗文中“或云宜麦熟,疑信未深依”句,意为据奏报所言微雨对麦子收成有益,终究是否可信?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心系百姓,对于“耕种”“农情”极为关注,亦视作关乎民生社稷的“第一等大事”。

是诗诗注“适侍郎德福因差往土默特办事,至行在,复命询以一路雨旸情形,据奏直隶雨水已足,山东似觉稍干。顷在河干候驾,正值微雨喜以为于麦有益。旁有老民数人佥云:此时麦正结穗,若雨过大转恐麦生黑疸俟。颗粒坚老,雨始无碍。此或农家阅历之言,然亦未能遽信也”。

《清高宗御制诗集》四集卷三十七

是作描金花笺纸,绘花卉多种,笺纸精美,富丽堂皇。作于1776年农历四月上旬,而据《清高宗御制诗集》所载,“微雨”诗作于“四月初三日”,故当为其作诗后不久。行书书写,布白匀称,端丽秀美,结体也是严谨,亦颇得古人的书法意韵,同时夹有些许草书笔意,具书卷气。

乾隆素以“书生”自诩,其书法也临池不断,造诣颇深。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法,可知其常临习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二王等书家墨迹。

乾隆帝 咏微雨诗,局部

乾隆帝 咏微雨诗,局部

关于乾隆的书法,梁诗正曾赞言“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铜山张伯英则评介乾隆书法“学者多见古人真迹,得其用笔用意,下笔自不同流俗。内府所藏既富,高宗天资亦优,弄翰尤勤。清代诸帝王皆工书,而高宗诣力最为深厚。晩年益臻古澹,有从心不逾矩之妙。”《敬胜斋法帖提要》中亦有载。

乾隆帝 咏微雨诗,局部

钤印“所宝惟贤”语出《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其注云“宝贤生能,则近人安,近人安则远人安矣。”知古贤者对“所宝惟贤”亦极推重,视其为定国安民之根本。而乾隆亦以此印文明其求贤若渴,绥远抚近之心迹,并刻制成玺印多加钤盖。

是作另有两次题跋,为叶次周与邓尔雅受藏家何崇阶所嘱而题。叶次周(1875-1952), 名佩瑜 , 广东番禺人 , 叶恭绰堂叔。擅辞章 , 性嗜酒 , 好藏石。曾任教香港汉文中学及汉文师范多年。邓尔疋,即邓尔雅(1884-1954),近代著名篆刻家,广东东莞人。邓尔雅诗、书、画、印皆负盛名,其中印最精。在市面所见的何崇阶藏品中,常常有此二人的题跋。

叶次周 题跋

邓尔雅 题跋

鉴藏印为“钟琴初珍藏书画之章”,钟琴初亦是广东番禺人,近代书画收藏大家。其精于鉴别,收藏名家书画甚多,后归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许多馆藏书画名迹钤有“钟琴初珍藏”印章。

鉴藏印为“钟琴初珍藏书画之章”

Lot 567

乾隆帝 行书九言单联

水墨手绘花笺纸 立轴

款识:溥无量寿安乐演三乘。

钤印:“惟精惟一”、“乾隆宸翰”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2》(蜗庐美术馆)

说明:带盒。

253.8×31.2cm 约 6.6 平尺

JPY:3,800,000-5,800,000

RMB:194,900-297,500

此为乾隆皇帝行书九言单联,结体端严,笔酣墨饱,有正大气象。笺纸手绘,亦是精美。其亦曾题河北承德须弥福寿之庙万法宗源殿,楹联内容“证最胜因光华开七宝,溥无量寿安乐演三乘”,大意为“印证最精深的佛法,智慧之光如同七宝之光华,开示领悟佛法的真谛。布施无量的福寿,心身安乐才能领悟成佛的三种途径和方法。”

钤印“惟精惟一”、“乾隆宸翰”,一白一朱,象征阴阳和谐,虚实相生。著名的乾隆“田黄三联章”中有两方为相同印文。

乾隆帝 行书九言单联,局部

乾隆帝 行书九言单联,局部

Lot 569

林良(约1428-1494) 茂竹锦鸡

水墨绢本 立轴

款识:林良。

钤印:“以善图书”

说明:带盒。

147.5×98.5cm 约 13.1 平尺

JPY:3,800,000-5,800,000

RMB:194,900-297,500

林良,字以善,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明成化、弘治年间宫廷画家,以花鸟画著称。其生平事迹经考证,少年时曾在广东藩司处当差,送递奏章,并学画于颜宗和何寅。成化年间经广东市政使陈金推荐,进京入宫,供事仁智殿,从工部营缮所丞升到锦衣卫镇抚,弘治七年(1494)前去世,享年60余岁。

其花鸟画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面貌,设色花鸟受边景昭影响,精巧清丽;水墨写意最负盛名,渊源于宋代“院体”,更多吸取南宋简劲放纵画法,兼容草书用笔,遂创造出遒劲纵逸、气势雄健的花鸟画新风,在宫廷花鸟画中自树一帜,并形成一派。

林良(约1428-1494) 茂竹锦鸡,局部

是作“茂竹锦鸡”,绢本,绘两只锦鸡栖于山野,其一站立,另一低头汲水,以工笔勾勒,细加晕染,表达其华美羽冠和秀丽体态,用笔劲健中含工秀。而石畔竹林生长茂盛,溪水潺潺,竹影婆娑,野花丛生,富有野逸之趣。整作,将水墨写生与宫廷院体的写实相结合,洗练准确,笔简神完。

Lot 570

陈子和(明) 雪中渔夫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八十三叟,洒仙陈子和画。

钤印:“浦城陈洒仙印”

出版:1.《MUSEUM·东京国立博物馆美术志8月号 No.353》封面及P15-16,1980年8月。

2.《宫廷から地方へ―明时代の絵画と书迹》东京国立博物馆发行,2021年。

展览:宫廷から地方へー明时代の絵画と书迹,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8室,2021年3月2日-4月11日。

说明:东京国立博物馆寄藏。

162.8×100.5cm 约 16.0 平尺

JPY:6,000,000-8,000,000

RMB:307,800-410,400

陈子和,号酒仙,福建浦城人,《闽画记》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塑工,后改习画,专作水墨人物,亦工写意羽禽,兼工山水。笔意散逸,潇洒出尘,不堕俗格。山岩树木苍润怪奇,评者谓在吴伟、郭诩之间,为“浙派”画家之一。

此“雪中渔夫”为东京国立博物馆旧藏,画幅甚大,经多次出版著录展览,并作为封面,可显其珍。款识“八十三叟,洒仙陈子和画”知为其晚年所作,钤印“浦城陈洒仙印”。

陈子和(明) 雪中渔夫,局部

画中,写雪谷之中,古木苍虬,枝干粗壮,积雪满山,野草亦被风雪压倒,向右倾斜。而天色已暗,黑云低沉,两位老者,其一执伞,伞盖积着皑皑残雪,另一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渔网扛肩,鱼篓挂于网竿,作渔翁打扮。而二人衣着却是单薄,芒鞋单衣,裤腿挽至小腿部,神情间有瑟瑟发抖之感,似乎是刚渔获归来,亦或是二人溪畔偶遇,闲作攀谈。

而二人的衣纹服饰,以粗笔线条描写轮廓,细笔写神情、须发,勾勒细腻,立体感亦强,同时服饰或留白或积墨,形成鲜明对比。整作将旧时渔夫的辛劳,勤苦,却怡然自足等生活方式淋漓表达,此题材亦有“渔隐”之意,素为文人所喜。

陈子和(明) 雪中渔夫,局部

出版:《MUSEUM·东京国立博物馆美术志8月号 No.353》封面及P15-16,1980年8月。

出版:《宫廷から地方へ―明时代の絵画と书迹》东京国立博物馆发行,2021年。

Lot 571

蓝瑛(1585-1664) 江皋叠翠

设色绢本 立轴 1661 年作

款识:黄鹤山樵画法。蝶叟蓝瑛时年七十又六。

钤印:“蓝瑛之印”、“田叔”

207.0×97.2cm 约 18.1 平尺

JPY:5,800,000-8,800,000

RMB:297,500-451,400

蓝瑛为“后浙派”代表画家之一,堪称“浙派殿军”,在晚明影响甚大,传其画法者众多。其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

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曾言蓝瑛“画从黄子久,入门而醒悟。”即其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等“浙派”笔墨,同时又入南宗董源、巨然、黄公望及“吴派”画法,可以直追沈周、文徵明。

蓝瑛 江皋叠翠,局部

蓝瑛 江皋叠翠,局部

是作“江皋叠翠”,绢本,款识“黄鹤山樵画法。蝶叟蓝瑛时年七十又六”,知为其1661年拟王蒙画法所作,构图饱满,山石巍峨耸立,古木荫郁,屋舍亭阁错落于山麓,以高远兼深远,又生山重岭复之画意,而画中遍处可见王蒙经典的“牛毛皴法”,亦可见名山大川之壮丽高古,亦得峰峦嵯峨峥嵘之美。

Lot 572

蓝孟(清) 摹李成画意

设色绢本 立轴

款识:摹营丘云壑秋声画,西湖蓝孟。

钤印:“蓝孟之印”、“次公”

出版:《美术画报》三十七编巻十一,1915年5月5日。

说明:下条正雄旧藏。带盒。

183.5×43.0cm 约 7.1 平尺

JPY:3,800,000-5,800,000

RMB:194,900-297,500

蓝孟,字次公、亦舆,一字鸾生,卒年不详,庠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蓝瑛次子。约活动于顺治至康熙年间。其幼承庭训,亦善画山水,弱冠已名闻于时,壮年笔墨秀润,摹唐宋诸家,笔笔入古,继而致力于摹元,悉心“元四家”之笔墨。

清顺治十一年(1654)曾作《断桥残雪图》,著录于《知鱼堂书画录》,其作《秋山觅句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其子蓝深、蓝涛亦善丹青,为画家世称。

蓝孟(清) 摹李成画意,局部

是作款识“摹营丘云壑秋声画,西湖蓝孟”可知其以李成画意作山水。李成,号营丘,五代宋初画家,与董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整作顶天立地式构图,写秋日山谷美景,有登高望远,目不暇接之感。其中,部分山石以褚黄色晕染,如暖阳夕照,山涧处溪流蜿蜒而下,留白作云雾缭绕,山麓一古松斜出,枝干粗大,松针细密,部分红叶表达秋日霜红。山腰处,一红衣持杖高士,正欲过木桥,桥面颇窄,令人不觉为之忧心。另有一蓝衣高士卧躺,似听泉神游,甚为惬意怡然。

蓝孟(清) 摹李成画意,局部

是作有早期出版,下条正雄旧藏。下条桂谷(1842-1920),字桂谷,号云庵,本名正雄,日本山形县人。日本明治到大正时期的日本画家。时任日本美术协会委员长,声高誉满,弟子甚众,为狩野画派巨子。

出版:《美术画报》三十七编巻十一,1915年5月5日。

Lot 574

石涛(1642-1708) 垂钓老翁

设色纸本 镜框

款识: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钓翁。零丁老人。

钤印:“大涤子”

说明:《石涛山水册》原为十二幅,目前所知其中十幅,为东京都松涛美术馆所藏。其馀一幅为本件拍品,张大千曾临摹此作。另一幅散佚不见。

27.5×35.6cm 约 0.9 平尺

JPY:2,800,000-3,800,000

RMB:143,600-194,900

明末清初,石涛与八大山人、髡残、渐江等并称“四僧”,诸僧风格突破摹古樊篱,迥异于以王时敏为首之“四王”脉络,可谓独抒性灵也。后世者,如“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等,皆受影响。

其中,石涛画风奇肆豪放,于泥古画坛有革新之功。又其所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终于归于大涤也”。其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谓极深刻之画论,尤是对于中国画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义深远。

石涛 垂钓老翁,局部

是作“垂钓老翁”,平远三段式构图,绘一白衣高士斜倚船头,江中垂钓,水波粼粼,水草摇曳,山石藤黄、石青、淡石绿诸色点染,一古树倾斜于江面,枝叶若马鬃垂落。款识“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钓翁。零丁老人”将遗民的情思表达,彼时百姓生灵涂炭,遭遇诸多劫难。而“零丁老人”的题款,则亦可见石涛在国祚更易之时,四处飘零,无归属感。

此外,《石涛山水册》原为十二幅,目前所知其中十幅,为东京都松涛美术馆所藏。其余一幅为本件拍品,张大千曾临摹此作。另一幅散佚不见。张大千临摹石涛的画作,有出神入化之境。

Lot575 张大千 临摹石涛垂钓老翁

水墨纸本 镜心

款识: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大千居士仿石涛。

钤印:“张爰印”

说明:本作为张大千临LOT574石涛山水小品。

34.5×43.5cm 约 1.4 平尺

JPY:500,000-1,000,000

RMB:25,700-51,300

Lot 580

李鱓(1686-1756) 兰石多子图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东家好种宜男草,西家好种多子榴。请君更诵少陵句,积善衮衮皆公侯。复堂李鱓。

钤印:“臣鱓之印”、“宗杨”

鉴藏印:“昷州卓海帆收藏印”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精品集》P37,图40,SoWAs出版,2020年12月。

118.3×59.6cm 约 6.4 平尺

JPY:3,800,000-5,800,000

RMB:194,900-297,500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五十三年曾供奉内廷,后官山东滕县知县,因触犯权贵,弃官为民,在扬州卖画自给。其擅长花鸟画,从蒋廷锡、高其佩学画,擅工笔花卉,后受林良、陈淳、石涛画法启发,放笔写意,能工能写,绘画题材广泛,是扬州画派中面貌变化最多的一位画家。

李鱓 兰石多子图,局部

此“兰石多子图”,有出版,绘坚石、石榴、萱草等,纯以水墨,甚为清雅。其中,坚石半隐,大石淡墨勾勒轮廓,小石则施以浓墨,石苔点点,石肌略作皴擦。一枝细劲石榴斜出,果实或大或小,成熟者果皮开裂,露出石榴籽,枝叶下垂,寓之果实之累累。

其下方一从萱草向上伸展,花卉向阳而开,疏斜历乱,淡墨欹豪,又与石榴呈上下呼应之势,丰富构图。石榴象征多子多福,坚石有长寿坚固之意,而萱草则寓之温馨美好。

李鱓 兰石多子图,局部

款识“东家好种宜男草,西家好种多子榴。请君更诵少陵句,积善衮衮皆公侯”也有子孙繁荫,富贵吉祥,世代公侯的祝福。钤印“昷州卓海帆收藏印”为卓秉恬鉴藏印。

卓秉恬(1782-1855),字静远,四川华阳(今成都华阳)人,清朝大臣。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Lot 581

李鱓(1686-1756) 幽兰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剑眉如羞春。群影飘飘舞雅浪,正色不受湘江尘。李鱓。

钤印:“宗杨”

出版:《蜗庐宝笈——中国历代书画精品集》P38,图41,SoWAs出版,2020年12月。

说明:带盒,此拍品不包含轴头。

18.5×40.7cm 约 0.7 平尺

JPY:1,200,000-2,200,000

RMB:61,600-112,900

此为李鱓所绘兰花,没骨法,兰叶倾于左侧,笔墨浓淡相宜,颇是粗犷,不拘于法度,凌乱中反显其倔强气质,亦有欣欣向荣之生机。题画诗语出王冕《明上人画兰图》,明上人即善明僧人,擅于写兰草。兰草清香野逸,高洁典雅,素为文人喜爱,亦常以之寄托高士恬淡、独立之趣。

李鱓 幽兰,局部

Lot 582

郑燮(1693-1766)  墨竹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雷停雨止斜阳出,一片新篁旋剪裁。影落碧纱窓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写奉德翁老先生教。板桥郑燮。

钤印:“潍夷长”、“燮何力之有焉”

鉴藏印:“淑美真赏”、“风光”、“谢氏珍玩”

94.0×60.5cm 约 5.1 平尺

JPY:6,000,000-8,000,000

RMB:307,800-410,400

郑燮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极擅画竹,曾有言:“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可知其作竹画,规律为“看竹,思竹,而后画竹”,此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论,影响深远。

参阅:郑燮作《竹石图》,1758年,上海博物馆藏

是作,着意刻画竹子挺劲秀拔的动态,长短不一,左右倾斜,疏密有致,含清刚之气,寥寥数笔而神气完足。此题画诗亦可见上海博物馆藏郑燮1758年作《竹石图》及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墨竹图》等。

上款人“德翁”暂不可考。上海博物馆藏上官周1739年所作《台阁春光图》,上款人亦是“德翁”。钤印“燮何力之有焉”,如《墨竹图》故宫博物馆藏、《竹石兰花图》上海博物馆藏、《行书李白五言诗轴》湖南省博物馆藏、《论书六分半书轴》上海博物馆藏、《柱石图》扬州博物馆藏、《竹石图》山东博物馆藏、《李白长干行一首》四川博物馆藏等均钤有此印,可作对比。

Lot 583

郑燮(1693-1766)有兰乱石间

水墨纸本 立轴 1765 年作

款识:飘飘云外数枝兰,閒长荒崖乱石间。从此四时皆暖气,但知春夏不知寒。乾隆乙酉,板桥郑燮。

钤印:“郑燮之印”、“潍夷长”

说明:带盒。

113.3×57.8cm 约 5.9 平尺

JPY:2,000,000-3,000,000

RMB:102,600-153,900

除竹画外,兰草亦是郑燮的经典题材之一。世人曾言“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而事实上,其作画亦融入书法,如“兰叶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故其所作往往潇洒多姿,清雅可爱。

是作作于1765年,为郑燮极晚年的笔墨,亦纯用水墨,似淡实隽,数株兰草于石上顽强生长,兰叶偃仰,墨花横溢,超然出尘,有楚畹清芬之致。另绘有小竹,亦是相映成趣。郑燮曾言“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亦可见其以画寄情,风骨铮铮。

Lot 585

任颐(1840-1895)  芭蕉鹌鹑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878 年作

款识:光绪戊寅仲夏之吉。伯年任颐写于春申浦上庽斋。

钤印:“颐印”

说明:平野英青旧藏并题签。带盒。

134.0×33.4cm 约 4.0 平尺

JPY:3,800,000-5,800,000

RMB:194,900-297,500

任伯年与“任熊、任薰、任预”有“四任”美称,又以其成就最为突出,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其作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亦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在近现代画坛中,亦有深远影响。

任颐 芭蕉鹌鹑图,局部

是作设色繁复艳丽,芭蕉树下,两只鹌鹑,其一飞舞,另一凝视,成双成对,憨态可掬。“鹌”与“安”谐音,意为“安居”,其又性喜抱窝恋家,故亦有家和团聚之意。是作为平野英青旧藏并题签。英青堂是日本铁壶的老字号。

▼结语▼

此次,上氏拍卖2023年春拍“遗珠萃古——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佳制诸多,篇幅所限,笔者亦仅以“明清书画专题”作浮光掠影而已,余者不一一尽足。届时,方家可莅往预展现场,亦或登陆其官方公众号、小程序等,一窥究竟为宜。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搜索更多有关“台北故宫藏宋元书画 同古堂,早期出版”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