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鼠类>正文

为什么不建议养乳鼠?健康科普堂,带你认识达乌尔黄鼠

人气:152 ℃/2025-03-04 00:59:59

达乌尔黄鼠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季节性冬眠动物,它与欧、美各种黄鼠同属于黄鼠属,该鼠既是鼠疫的主要宿主,又是农、牧业主要害鼠之一,严重破坏草原和农田,在我市主要分布在康平县。

达乌尔黄鼠属啮齿目松鼠科,是小型地栖松鼠类的一种,体长119—250mm,体重212—443g,眼大而圆,故名“大眼贼”。耳壳退化,短小脊状,尾短约为身长的1/3。爪尖利呈黑色,背毛呈深黄色,并带褐黑色;颈、腹部为浅白色。尾与背毛相同,尾短有不发达的毛束,末端毛有黑白色的环,四肢、足背面为黄沙色,头部毛比背毛色深,两颊和颈侧腹毛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夏毛色较冬毛深,而短于冬毛,色泽随地区、年龄、季节而有变异。幼鼠色暗无光泽。牙端整齐,牙根较深,颜色随年龄不同,呈浅黄或红黄色。

达乌尔黄鼠为冬眠动物,一年只有6个月的活动时间,大部分时间在休眠中度过。早春,大地解冻后,达乌尔黄鼠苏醒后到地面上来叫出蛰。出蛰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清明”节后,是雄鼠;第二个高峰在“谷雨”节前,是雌鼠,有明显的先雄后雌的顺序。达乌尔黄鼠经过6个月以上的活动,到十月份天气变冷就封洞,深入到1m以下的窝巢内,进行冬眠叫入蛰。一般由10月初开始入蛰,到10月底结束。

达乌尔黄鼠经过180多天的冬眠,出蛰时大部分鼠健壮,只有少数老、幼鼠极度消瘦。刚出蛰的鼠活动不敏捷,除休息外还进行少量的取食活动,之后进入交配期,活动范围加大,有时跑到距洞300—500m处,在阳光充足、地势较高的地方经常一起活动。达乌尔黄鼠的嗅觉、听觉、视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强,对其活动范围内的洞穴位置记得很熟。达乌尔黄鼠是典型的白昼活动动物,夜间不出洞活动。

达乌尔黄鼠每年繁殖一次,从3月下旬雄鼠出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4月中旬雌鼠也大量出蛰,频频鸣叫,彼此互相追逐,寻找配偶。至5月中旬雌鼠进入怀孕期。一般雌鼠每胎产仔6—7只,最多怀胎16—17只,最少2只。

达乌尔黄鼠是群居性动物,它们的洞穴多筑于荒地、坟地、荒草坡、干旱沙滩及多年生草木地等,在道路、公路、铁路两旁也有分布。黄鼠在各种栖息地内的密度,依季节变化和食物条件为转移,当年农作物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立夏阶段,一部分鼠迁往耕地内,待到秋季作物成熟时又迁至原地。

达乌尔黄鼠并非取食植物的全部,而是选择鲜嫩多汁的茎杆、嫩根、鳞茎、花穗为食,对当地的农作物危害极大。最为严重的是它是鼠疫杆菌的主要天然宿主,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本期作者】

吴松,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所医师,从事鼠疫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搜索更多有关“为什么不建议养乳鼠?健康科普堂,带你认识达乌尔黄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