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葛村美食城猪脚粉:小城美食,句容味道

人气:329 ℃/2025-02-28 12:23:42

葛村狗肉

湖熟板鸭,葛村狗肉。

葛村狗肉是地方特产,自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方园几十里,是出了名的。在秦淮河的源头句容的乡村,村村养狗,狗肉便有多种吃法。

当方有句俗语,叫“葛村狗肉不剥皮”。葛村狗肉的做法是不剥皮,将整条狗放入缸中,用开水将毛烫去,如同杀猪烫毛一样,连皮带肉整煮,煮出的狗肉香、烂、整,切成片状,片片附皮,沾着细盐吃,肉香皮嫩,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齿频留香。还有狗杂碎,“一滚肝,二滚肠,三滚丢老娘。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很早时候,一进入冬季,街上除了三家狗肉铺外,这里就到处摆满狗肉摊子.卖的人多,吃的人更多。

不过,狗肉虽香,但葛村人不用来请客。当地有“狗肉不上席”之说。过去,葛村的狗肉,是不进厨房、不上灶的,狗肉不是在厨房里的大灶上烧,而是在室外空地上挖个坑,再在坑左右两边支几块土壑,将大铁锅架在上面,杀了狗,只烫毛不剥皮,把狗肉放在锅里,不放任何作料,盖上锅盖烈火猛烧,熟煮烂为止。

吃狗肉,也不是坐下来拿着筷子,在餐桌上斯斯文文地吃。卖主将狗肉刀切手撕成块,用荷叶包起来,再包一点小籽盐。吃的人手上捧狗肉,沾点小籽盐,边走边吃,没人笑话。若是三五个人一起,几个人买好狗肉,选一块干净的地方席地而坐,狗肉和小籽盐摊放在地上,大家围着用手抓狗肉沾点小籽盐,就往嘴里放,连皮带肉一起吃。带皮狗肉在嘴里越嚼越香。

葛村狗肉出名,源自一则传说。

传说从前有几个劫富济贫的江湖义侠,一天去财主家行窃,遭围追后逃到葛村,躲进了大场上的草堆,结果让财主家的狗发现,被财主一把火活活烧死,尸首抛进大场边的水塘。葛村百姓恨死了狗,每年这一天,都打条狗到塘边祭奠他们。到后来,就有人杀狗,卖起了狗肉。葛村狗肉就这样多了,出名了。

20 世纪 50 年代前,葛村卖狗肉的要数包成国和华天龙两家最红火,一个冬天每家要卖二三百条狗。如今小小的葛村街上还有四五家卖狗肉的,外地人来葛村,总不忘的一件事就是买点狗肉,带回去全家品尝

现在,“狗肉不上席”的规矩也改了,狗肉也出现在了餐桌上。目前,郭庄、葛村以及句容城里都有葛村狗肉馆,经营葛村狗肉,冬天,句容城区大小酒店都有这道传统菜看,葛村狗肉名气越来越大。

除传统烧煮方法与吃法外,增加了红烧狗肉、狗肉汤、白切狗肉、腊制狗肉、狗肉杂烩、狗肉沙锅等品种。不剥皮的葛村狗肉,红烧后别具风味。较有名气的还有三岔的狗肉。有句老古话:“三岔街上狗肉地,人家铡(割)麦他唱戏。”

三岔街现属于郭庄镇胜利行政村,与葛村隔赤山湖南北相望。旧时,三岔属水早码头,街北面河道停满了湖熟、南京方向驶来的商船以及载鱼鹰 (乡人称鱼哇) 捉鱼的小划子船。船家船家,以船为家,这些人终年生活在船上,偶尔,他们会上岸来剃个头洗把澡,或置办些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当他们走上街头,往往被街上狗肉馆内扑鼻的狗肉香味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来到近前,买上一块,津津有味地边吃边走。亦有事先买上二两五一小瓶的烧酒,吃一块狗肉,沽一口烧酒,甚是有味。

搜索更多有关“葛村美食城猪脚粉:小城美食,句容味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