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猫太瘦拉稀什么原因引起?宠物猫肥胖症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
宠物猫肥胖症通常是指因营养过剩或者缺乏运动而引起的猫只体内沉积有多余脂肪的综合症。肥胖症不仅会使宠物猫的外观以及行为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其健康受到伤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宠物猫肥胖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介绍如下。
宠物猫肥胖症原因
品种遗传因素
猫肥胖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一些品种容易发生肥胖,而一些品种不易肥胖,例如波斯猫就属于容易发胖的猫咪品种。
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的宠物猫其肥胖症发生概率越高,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猫只体内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极容易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由于长时间的坐卧不运动,导致猫只极容易患上肥胖症。
绝育因素
与未绝育猫只相比,做过绝育手术的猫只更易肥胖,这是由于绝育手术将猫的睾丸以及卵巢摘除,使猫只雄性激素或者雌性激素的分泌受到了限制,进而影响其新陈代谢,运动减少,导致其不易肥胖。
性别因素
雌性猫咪肥胖症发生概率要高于雄性。
饮食因素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宠物猫饲养者没有对猫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直至猫只吃饱为止,或者在正餐结束以后还喂食各种零食,尤其是饼干以及奶油蛋糕等各种零食的无节制投喂,是导致宠物猫发生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运动因素
宠物猫在吃饱喝足以后,绝大多数饲养者会将其关于笼中或者家中,导致宠物猫严重缺乏运动,其体内所积聚的大量能量无法得到代谢,进而导致猫只出现肥胖现象。
疾病因素
如果猫只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其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猫只出现脑型肥胖;或者猫只内分泌器官出现异常,导致其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进而引起分泌型肥胖的发生。
诊断方法
按照相关国际标准,如果猫只体重达到了正常体重的 1.1~1.15倍以上即可将猫只视为肥胖。肥胖猫只皮下脂肪层尤其是躯体两侧以及腹下皮下脂肪层明显增厚,其体态丰满,走路过程中不断摇摆,懒动,反应迟钝。由于所养猫只在性别、年龄、品种、营养、管理条件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主人常常不易发觉猫只是否存在超重肥胖情况。
可以采取下列简单直观的方法进行诊断:
用手触摸猫只的肋骨,如果无法摸到肋骨或者没有发现明显的层次感,表明猫只存在肥胖现象;如果站立于猫只的身后,将双手拇指置于其背部脊柱中线上方,其余手指置于肋骨上,双手在猫只身上进行前后滑动,在肋骨的边缘如果可以摸到脂肪层,或者沟部可见脂肪堆积,表明猫只已患有肥胖症。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宠物主人需要对猫只的饮食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将其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彻底纠正。最好为猫列出食谱,提高饮食中高纤维低脂肪食物的量,同时要保证定时定量饲喂,从而帮助猫只建立一个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养方式,每天分3~4次喂食,不得另外添加其他零食。当前市面上存在着较多的宠物零食,不得因猫只爱吃就随意喂食,更不得为猫只喂食人类零食。如果猫只已经存在过度肥胖的问题,应将其食量减少,仅喂食平时食量的65%。
增加运动量
猫主人还需帮助猫增加运动量,保证每天规律开展小到中等程度的运动,将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min,帮助猫加速热量消耗,进而减少其体内脂肪的含量。另外,还需加强防治可能引起猫只肥胖的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要特别防范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以及胰腺炎等疾病。
治疗方法
如果猫只存在严重肥胖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药物治疗。例如可以采用淀粉酶阻断剂、催吐剂或者食欲抑制剂等各种消化吸收抑制剂,或者采用生长激素以及甲状腺素等各种药物提高猫只的代谢率。由于任何药物都会对宠物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而除非情况非常严重,应当尽量减少使用药物,不得对药物过分依赖,对饮食进行有效控制以及加强运动是最为安全的措施。
随着猫只肥胖症发病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危害宠物猫健康的重要问题。要想对猫只肥胖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就必须全面了解其发病原因,对猫只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合理安排适当运动,持之以恒帮助猫只恢复健康的体重。
推荐
- 1两只萌萌的小老虎被哈士奇欺负,小老虎和二哈一同长大375
- 2如何辨认兔兔是否得球虫病?兔哥聊家兔:家兔黄尿病及球虫病的治疗与预防101
- 3运动相机与数码相机哪个更好一些?买运动相机还是单反相机489
- 4怀孕了真难熬,怀孕,这是我没想到的262
- 5流浪小橘猫被收养视频,货车司机收养流浪橘猫327
- 6怪化猫新作剧场版特报pv公开:怪化猫-浮世绘与怪谈的完美融合361
- 7四字宠物名字大全霸气十足,好听又不失格调的宠物个性的名字-可爱点398
- 8新手适合养成年的金毛吗?金毛攻略持续更新125
- 9猫咪换粮必须遵循七天吗?如何安稳度过猫咪换粮期360
- 10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 比一比,画一画认识一下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