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下窝之后的饲养方法与调理 幼鸽家飞前的准备与标准饲料单
或许在一众养鸽老手眼里新手们在养鸽上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比如有鸽友问“幼鸽家飞前要做什么准备还有对应的饲料调配”,今天的文章就从以上的提问借题发挥,过程可能会有一点跑题,但我相信结果应该对一些鸽友有用。
家飞前的准备
假如大家留意过身边的一些野生鸟类,比如相对常见的麻雀或是生活在屋檐下的家燕。这些小型鸟类在繁殖期一窝往往会产卵数枚,这意味着雏鸟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和食物供应的条件下通过激烈的争抢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健康问题或是体弱的雏鸟会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直至最终被竞争所淘汰,如果是一些鹰隼之类的猛禽雏鸟之间同胞相残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所以能够顺利长成的雏鸟都是健康又彪悍的个体。
随着幼鸟的自然长成就到了离巢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幼鸟们的处女航难免会踉踉跄跄状况频发,但是这时候父母们也会常伴左右,一边给幼鸟们投食,一边引导幼鸟们学习飞翔,逐步教导幼鸟们学会觅食并逐渐学会独立。
幼鸟们就是这么一步步地掌握飞翔的技巧,并借助飞翔的能力寻觅和往返日常觅食和栖息之地,在“飞”和“吃”这对良性循环里,日渐地羽翼丰满起来,绝大部分的候鸟幼鸟会在秋季储备迁徙所需的体能并在冬季来临前开始迁徙。
从离巢到迁徙前的这个成长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总有一些比较笨让天敌给吃了的,也有一些“运气不好”飞着飞着撞了电线成残废的,或是有一些不明原因的亚健康和营养不良,以至最终赶不上冬季来临前迁徙的队伍。
其实这一过程与我们的每年的幼鸽赛何其相像,只是野生鸟类,没有所谓的补品,更不会有药物整理,但只要不是人为刻意去猎杀,它们却能年复一年生生不息地重复以上的循环。
我们回到“家飞前准备”这个话题,其实养鸽是一年365天的事情,只要平常能保持鸽舍的通风和干燥,将鸽舍里的鸽粪和粉尘控制在不影响鸽群健康的程度,饲料和饮水的品质能过关,让鸽群在规律的时间里家飞和吃分量恰当的食物。
作为飞禽类的家鸽其实天性还是很爱飞且很能飞的,假如有什么微生物导致鸽群飞翔欲望下降,那么可以试着整理一下毛滴虫和微浆菌,以用药之后鸽群的飞翔状态来作判断,药物的使用达到目的即可。
另外鸽群的“群势”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即一个鸽群里因为鸽龄参差不齐,如公母混养,鸽龄大发情的鸽子多了,天生亚健康运动活力不足的鸽子多了,那么鸽群里原本一些健康爱飞的鸽子最后也容易一并被带坏。
所以尽量保持鸽龄接近,采用公母鸽分棚饲养,定时的早晚放飞,及时地淘汰一些害群之马,才是保持高质量家飞的诀窍。
按我们的一般观念老鸽的家飞质量相比幼鸽要差得多,但是在已故日本翔圣岩田诚三在其著作里提到其鸽舍的成鸽却能常年保持高质量的家飞,究其原因是常年坚持规律性的家飞已经让老鸽们养成了习惯。
简言之,定时,定量的家飞是保持常年高质量家飞的诀窍,其难点并不在于知道,而在于认真去做到。
标准饲料单
一些新养的朋友可能对赛鸽强豪们使用的饲料配方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然而就我所知,同样配比的一张饲料单出现在两座强豪鸽舍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反之,同处一个小地方的鸽友们,虽然用着相同牌子的袋装饲料,成绩相差很大的情况倒是稀疏平常。
所以在饲料本身品质无虞的前提下,只要饲料的配比不太走极端(指饲料配比中碳水化合,蛋白质,脂肪性比例过度失衡),基本不会对赛鸽的成绩构成根本性的影响。
历代更有一些赫赫有名赛鸽名家无论是种赛鸽休养期或是育雏和比赛都始终如一地让鸽群吃着相同比例的饲料配方,其中的佼佼者如司达莎,卡特利斯兄弟等。
我们常常将饲喂的重点聚焦在饲料的配方,却忽略了给鸽子投喂的方式(如用漏斗槽让鸽子自由取食,或一天一次或是早晚两次的投喂)和投食的用量掌握。持相同的饲料配方以不同的投喂方式和用量养出来的鸽子是有所不同的。
再之以同样的饲料和投喂方式喂给血统不同,饲料吸收利用率不同的鸽种,所养出来的鸽子肉量和体态也一定是有所不同的,就好像以统一投喂玉米的方式妄图让 肉鸽、信鸽和观赏鸽发育出雷同的体型,其结果注定要失败。
结论是照抄别人的饲料配方本身没啥意义,更没有太多标准饲料单,或许有一些大厂的阶段饲料配方相对科学,但最合适的饲料投喂内容一定是以当时自家鸽群发育的阶段和平均的肥瘦来调整饲料的成分和用量,这才是最妥当的应对之道。
另外在适当投喂的前提下也要适时淘汰少数一些过胖或是过瘦的鸽子,因为再高明的鸽主也无法面面俱到,能在鸽主的一套管理模式下健康的活着并取得佳绩,这些才是属于自己的好鸽子。
END
文|林栩国
[微笑]感谢阅读!鼓励请点赞 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