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吃小吃:武汉街头小吃思念指南
从2020 年冬季,离开喧嚣的汉口街头,已有两月有余。至4月8日得以走出家门,回到东湖绿道骑行时,迎接武汉人已是离夏天不远的谢棠飞絮了。
我相信与我一样,大多数在与确诊疑似病亡数字中挣扎的武汉人,从不奢望成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中“我们”,只闪躲在时代的某一粒灰尘下,挣脱不被成为“代价”的命运。尽管这种本能的挣扎,不得不用最理性的圈禁来实现。
身体越被禁锢,思绪往往越活跃。此时,对于那些有幸安守在家里的武汉人来说,最大的幸运已不仅是保全了一家老小,恐怕已有心起念动进而产生一种念想,这种蠢蠢欲动就是对曾经朝夕相伴的武汉街头小吃的思念。
思念热干面 一缕芝麻醇香的久旱逢甘露
思念豆皮 三鲜不分冠亚季的金榜题名时
思念面窝 黄豆米浆和葱姜芝麻的狸猫换太子
思念鲜鱼糊汤粉 喜头鱼糙米浆黑胡椒的山水总相逢
思念汤包 鲜肉与蟹黄的他乡遇故知
思念重油烧麦 香糯、卤肉与胡椒的桃园三结义
思念牛肉粉(面) 牛肉与辣椒的天涯共此时
思念抄手/馄饨 面皮包围肉馅的花重锦官
思念米粑粑(第一声)、酥饺、油香、鸡冠饺、糯米鸡
欢喜坨、油酥饼、豆丝、泡蛋苕粉、小笼包、汽水包
牛肉小包、油饼包烧麦
思念麻糖、酥京果、芝麻绿豆糕、盐酥饼
喜饼、老蛋糕
思念小龙虾 清蒸与麻辣的明月照沟渠
思念辣得跳与蟹钳 辣椒嫁碱面的洞房花烛夜
思念铫子煨汤、烧烤、炸炸、牛杂锅、炸臭干子
思念车站路、黄兴路、兰陵路、胜利街、黎黄陂路
蔡锷路、吉庆街、卢沟桥路、江汉路、雪松路
台北路、长堤街、户部巷、粮道街、昙华林、秦园路
武泰闸、钟家村、王家湾、玫瑰街
武广展览馆、光谷步行街、楚河汉街
沿途的余香袅袅、旧情绵绵
思念长江、汉水到东湖的国色、天香与绝味
庚子年,为留下对这个被褫夺的春天的不舍,特以此《味道思念》系列,以慰围城内外的众生。
毕竟,没有一个春天是不可以思念的。
热干面发明者老蔡林记创始人长子嫡传第二代蔡汉文/热干面绝响(二刀流拍摄)
一缕芝麻醇香的久旱逢甘露——热干面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满春街青石板上路
渐成开启三镇一天生计的不二之选
顶得住人力车夫的肚子
吊得起汉剧名角的腔调
点得响抗战庆祝的鞭炮
卷得起解放胜利的红旗
现如今,靠灵魂伴侣石磨芝麻酱香浓的支撑
维系着武汉幸福指数的底线和城市良心的担当
思念指数:100/100
最佳搭档:米酒、蛋酒
吃早餐,武汉人称为过早。武汉人在外过早的比例是95%,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会选择热干面,这么算下来,每个武汉人一周会吃三次热干面,因此,热干面关乎武汉人的里子。热干面不管是区域占有率,还是绝对单一城市绝对数量,都是世界早餐食品品种第一。每个武汉人楼下,都能找到有一碗最合自己口味的热干面,就像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一样。
常青麦香园店堂宣传画
推荐店家:常青麦香园、蔡明纬、曾麻子、疤子、汉味老蔡、鹏记、面妈妈、三镇民生甜食馆(胜利街总店)、老田记(吉庆街65号)、欢艳(台北一路)、铁棚子(大兴路)、庞记(一元路)、三毛(武胜路近家乐福)、三环(武大三环公寓)、李记(多福路)、球场(球场路金门路口)、聋子(球场隔壁)、熊腊生(京汉大道宝裕路口)、罗氏生烫牛肉热干面(汉阳玫瑰街总店)。
武汉热干面后起之秀:罗氏生烫牛肉热干面/生烫牛肉热干面
武汉豆皮小王张祥兆大师(美食俊俊拍摄)
三鲜不分冠亚季的金榜题名时——豆皮
从道光年间的武昌王府口的杨家走来
成名于汉口大智路的老通城
油重、外焦、内软、清香、料足的生旦净末丑
卤肉丁、香菇丁、笋丁三鲜不分冠亚季军
东湖宾馆的餐桌如殿试的殿堂
主席点赞的金榜题名时
思念指数:100/100
最佳搭档:桂花糊米酒
如果说热干面是武汉的里子,豆皮就是武汉的面子。所以,豆皮是武汉人用来请客的早餐,不是因为价格够贵,而是购买时等候时间够长。
严老幺重油烧麦/三鲜豆皮
推荐店家:严老幺重油烧麦(自治街单洞门)、曾记(汉阳大道汉阳医院)、阿斌(水陆街)、元记(汉阳十里铺)、王师傅(高雄路)、老通城(吉庆街总店)、三镇民生甜食馆(胜利街总店)、老武锅(搬回武锅附近)、周记(麒麟路与桃花街
武昌鼓楼洞路口欧阳早点/面窝(美食俊俊拍摄)
黄豆米浆和葱姜芝麻的狸猫换太子——面窝
光绪年间的烧饼是发小,
带着铁匠的模具出生,
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比例是独门秘技,
芝麻和小葱凭个人喜好,
是上得石磨,
下得油锅的街头好汉,
边厚中空大面子,
色黄脆香好脾气。
亲弟兄软肥软脆瘦,
还有表弟苕面窝,
富亲戚还有江虾面窝和生蚝面窝。
思念指数:100/100
最佳搭档:酥饺
大智路京汉街141门洞罗氏面窝/面窝
面窝可酥、可脆、可软、可嫩,好吃但非常难做好,不同季节、气候、天气的米浆黄豆浆的发酵温度与时间各不相同,好像三镇都有罗氏面窝,不知是否有关联。大火炸面窝,小火炸酥饺,外酥里糯,蘸熟黄豆粉。
推荐店家:罗氏(大智路京汉街141号门洞里)、欧阳早点(武昌鼓楼洞路口)。
张记鲜鱼糊汤粉/鲜鱼糊汤粉
喜头鱼糙米浆黑胡椒的山水总相逢——鲜鱼糊汤粉
不管是湖畔江边小鱼媳妇熬成婆
还是大米有了纤细的腰肢
都在胡椒大师的调教下
陶冶志趣,混沌性情,
终成为鱼米之乡一代主食担当。
思念指数:80/100
最佳搭档:油条
张记鲜鱼糊汤粉/鲜鱼糊汤粉加油条
徐记(天声街)、张记(西大街北城路)、老杨家(南京路吉庆街口)、沈记(交通路近民生路万达广场)、老李传统(胭脂巷候补街)、陈记老字号(津水路起义街)、田恒啟(吉庆街德华楼)、斌斌(昙华林)、老码头(易家墩解放大道飞帆小区)、徐嫂(户部巷)
鲜鱼糊汤粉是武汉少有的鱼为主题的主食,是当年苦力们唯一的日常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品种。鲜活的小鲫鱼、黑胡椒、糙米粉,热量足、味道鲜香,醒胃最佳。
作者:姬图米
更多武汉美食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