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的发展:推开合作之窗打造工业之擎

人气:325 ℃/2025-02-01 06:36:12

蔡甸区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笃定前行,凝聚奋进合力;接续奋斗,谱写时代华章。

作为知音文化的发源地,蔡甸区全区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续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过去五年,蔡甸区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筑平台、增后劲,发展势能持续释放;抓改革、促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夯基础、强功能,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惠民生、兜底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蔡甸区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恢复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欧派智能制造基地、敏华华中总部基地等3个投资均超50亿元项目落户或开工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蔡甸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着力构建“两城引领、三带联动、六镇协同”高质量发展产业及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国际合作创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幸福宜居生态区和现代化武汉靓丽窗口,用实际行动诠释蔡甸行动、蔡甸担当、蔡甸作为。

总部在中法生态城,生产在经开区——

两大国际合作平台优势互嵌

“我们园区一期项目6月初刚投用,目前已入驻3家科技型企业和2家产业组织,20多家企业在谈。”6月7日,看着园区人气颇旺,光控特斯联(武汉)低碳智慧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总投资30亿元的光控特斯联(武汉)低碳智慧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是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下文简称中法生态城)的示范性和引领性项目。

中法生态城是在中法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由政府推动设立的生态城。武汉市将此视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布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要举措。

目前,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三大产业,中法生态城有总投资超过913亿元的66个在建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50亿元。

去年底,特斯拉交付中心投用,围绕该中心,中法生态城正打造新能源车服务基地。5月,国药控股江北医药公司投入运营,这是国药控股的法人子公司,将成为舞动生命健康产业的龙头。6月,好利来(武汉)休闲食品华中基地将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亿元。

3月26日,武汉·中法半岛小镇1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中法半岛小镇项目秘书处与法国艾仕玛航校、泰国飞鸟航空等中外企业、组织机构签约,将打造中法航空科学园航空教育培训中心暨实训基地、中欧艺术学院等9个重点项目。

中德国际产业园,是蔡甸对外开放合作的另一重要平台。

在中法生态城的辐射范围内,总投资50亿元的格力电器智能制造武汉产业园,6月底将迎来第一条生产线进驻。世界500强企业博格华纳武汉工厂二期工程近日已投用。

中德国际产业园是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吸引了伟巴斯特、西门子、优尼等30余家国际龙头企业落户。

蔡甸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十四五”时期,中德国际产业园将签约引进20家以上德国或德资背景企业。

目前,蔡甸已形成企业总部在中法生态城,生产制造基地在经开区的产业互动格局,实现功能优势互补、产业有机衔接。

主导产业高度集聚、规上企业创新力强——

先进制造业能级跃升

去年7月,武汉欧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华中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蔡甸。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打造欧派智能制造体系中最先进的现代化定制家居AI智能工厂集群。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6亿元。

1月18日,总投资50亿元的敏华集团华中智造基地开工建设,将建设智能沙发、床垫、床架、定制家居等智能家居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60亿元。

重大项目接连落子,与此前已落户的格力空调、万居隆、超凡家居、一新家居等企业,共同顶托蔡甸区智能家居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以硬件生产、数字服务、智能场景为特点的一体家居智慧生态体系,正加速构建。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蔡甸区重要任务。蔡甸区目前已形成以冠捷显示科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伟巴斯特、博格华纳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以格力智能装备、牧野机床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欧派智能家居、敏华华中总部基地为龙头的智能家居等四大产业集群。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蔡甸区正着力从传统汽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并增强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话语权,不断丰富汽车产业链形态,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在电子信息产业,围绕武汉市“光芯屏端网”产业布局,依托重点企业积极打造5G产业生态链,重点发展汽车显示屏、智能终端显示屏等高端显示产业。

在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相关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家电等领域。

今年1至4月,蔡甸区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42.8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1.7%,产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

产业链向上攀升,离不开创新链纵深延伸。

蔡甸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向培育”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规上企业,推动规上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后备梯队。

今年1至4月,蔡甸区筛选后备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09家。不久前,2022年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蔡甸区共有33家企业入选。

产业低碳化、城区公园化——

从省级生态区迈向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草甸,湿地最典型特征之一。因两江环抱,湿地草甸众多,蔡甸因此得名。

作为省级生态区,蔡甸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蔡甸区强化政策引导,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设立以低碳为标准的产业准入门槛,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环保示范企业和产业,实施一批重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加强单位GDP能耗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含绿值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幸福度日渐提升。

位于蔡甸区的沉湖湿地,是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目前,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冬候鸟数量稳定增长,今年1月达到了8.5万只。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是观察蔡甸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窗。

蔡甸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四水同治”,推进工业园区企业污水集中处理,城镇污水提标治理,码头岸线修复治理,河湖水生态恢复生机。

2020至2021年,蔡甸区环境空气优良率分别达到90.3%和88.7%。该区国控通顺河黄陵大桥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连续5年达到武汉市考核目标要求,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全区土壤环境生态安全,全部评估确定为优先保护类。2021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9.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集中式饮用水质优良率达100%。2021年,蔡甸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2.78,林草覆盖率达到21.4%。

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户厕改造同步施工,有安装空间的农户户厕统一安装三格化粪池,无安装空间的农户户厕统一安装沉井。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建改完成农村公厕1285座,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将农村公厕管护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实现124个行政村的农村旱厕清零。今年拟定了“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方案,启动了245座农村公厕的建设。

与此同时,蔡甸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五进”(进规划、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据第三方问卷调查,2021年,蔡甸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知晓度为92%、满意度为91.6%、参与度为90.5%。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未来五年,蔡甸区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奋起直追的关键期,赶超跨越的突破期,该区将加压奋进、换挡提速、变道赶超,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精彩答卷。

优质资源不断下沉、公共服务便利可及

蔡甸区矢志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在图书室及电子阅览室,近2000册藏书让人“一饱眼福”;在体育健身中心,跑步机、动感单车等器材设备一应俱全。6月6日,走进蔡甸街综合文化站,丰富的文体功能让人目不暇接。

蔡甸区现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一个,街(乡)文化站10个,并实现332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形成区、街乡(园区)、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房屋建筑面积达512.75平方米。

目前,蔡甸区正着力打造“12分钟公共文体服务圈”示范项目品牌,14个试点社区环境、设施及服务提升,实现“一圈多点、优质便民”。

蔡甸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年来,蔡甸区新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5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逐年提高,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今年,该区将建成12所中小学、幼儿园,均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可新增学位超过1.1万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群众就医条件显著提升。今年将加快武汉常福医院交付使用,推进蔡甸街卫生院和2个急救站、7个村卫生室建设,持续完善“12分钟医疗急救圈”,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与此同时,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职工社保年均净增参保1万人次以上。地铁蔡甸线开通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318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嵩阳大道、永桐公路、琴川大道西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591公里,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作为蔡甸区燃气服务提供方,武汉东方中油燃气有限公司编织燃气惠民服务网,打造24小时应答机制,居民遇到燃气问题,“一键呼叫,即时处置”。

下一步,蔡甸区将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绘就美好蔡甸

今年1至4月,蔡甸区四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完成产值142.8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1.7%,产业集聚度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1至4月,蔡甸区筛选后备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09家。不久前,2022年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蔡甸区共有33家企业入选。

目前,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三大产业,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有总投资超过913亿元的66个在建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50亿元。

2020至2021年,蔡甸区环境空气优良率分别达到90.3%和88.7%,完成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据第三方问卷调查,2021年,蔡甸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知晓度为92%、满意度为91.6%、参与度为90.5%。

近五年来,蔡甸区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嵩阳大道、永桐公路、琴川大道西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591公里。

蔡甸区现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一个,街(乡)文化站10个,并实现332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房屋建筑面积达512.75平方米。

蔡甸区新建了12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届时可新增学位超过1.1万个。今年,蔡甸区还将加快武汉常福医院交付使用,推进蔡甸街卫生院和2个急救站、7个村卫生室建设,持续完善“12分钟医疗急救圈”。

策划:中共武汉市蔡甸区委宣传部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搜索更多有关“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的发展:推开合作之窗打造工业之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