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低到吐血的几部电影:大尺度华语片戛纳首映
距2014年《白日焰火》在柏林拿下金熊、廖凡荣升柏林影帝已经过去五年。
当年《白日焰火》迅速在国内公映,乘着柏林东风,加上影片强类型的话题性,在国内累计票房过亿,成为当年华语片的口碑之作,也算是一个小里程碑。
此后刁亦男沉寂五年,直到这个戛纳之夏,才从容捧出《南方车站的聚会》,成为今年戛纳主竞赛唯一入围的华语片,焉能不教人期待?
《南方车站的聚会》前日戛纳首映,成为半夜霸屏朋友圈的话题:
昆汀来了,赵德胤(他的第5部剧情长片《灼人秘密》入围「一种关注」)也来了;
▲昆汀(左一)、赵德胤(左二)首映后与刁亦男亲切握手,颇有点东、西大会师之喜感(图by magasa
映后,《国际银幕》场刊给了2.8,与《大西洋》暂时并列第二;
《电影手册》打了三星好评;中国场刊2.5。
那,《南方车站的聚会》究竟是怎样一部片?成色如何?
——它延续了《白日焰火》中的使用对比色光的黑色电影风格,黑色电影 警匪片,不过格局更庞大。
影片讲述通缉犯周泽农(胡歌)在被警察围捕的过程中想要找到自己的妻子,让她举报自己并获得三十万的赏金。
▲单人版海报:通缉犯周泽农(胡歌 饰演)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方彼此算计,而警方则调用大批警力围捕。而陪泳女刘爱爱(桂纶镁)则充当了诱饵,她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单人版海报: 陪泳女刘爱爱(桂纶镁 饰演)
故事结构上仍然与《白日焰火》类似,是一个看似传统实则反向的黑色电影故事(对传统的femme fatale形象与功能的改写),桂纶镁「再次」扮演了一个外表冷漠而心理戏丰富的角色,完成度甚至好于《白日焰火》。
刁亦男在影片中最出色的当属对「野鹅塘」(本片英文片名)这一城市郊区三不管地带的出色描绘,对空间的设计和理解,夜间色光的运用非常见水准。
大量夜间的场面,有着复杂的调度、极为风格化的对表现主义混合色光(那个著名的霓虹鞋广场舞场景甚至都不是片中最棒的一场戏)和阴影的运用,董劲松的摄影显然下了极大的功夫。
影片颇有一些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不过大都一带而过并未强调。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片中的暴力场景,虽然动作设计和分镜上比较特殊(反套路),显得比较生硬,不过竟然也达成了某种风格化的效果。
这部影片确乎在戛纳的体系中对应着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亡命驾驶》与萨福迪兄弟《好时光》、琳恩·拉姆塞的《你不在那儿》之类的影片,具有强烈作者风格和暴力场景的类型片。
无疑,它是余下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片之一。
即使当年《白日焰火》拿了国际大奖尔后又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大众对刁亦男这个名字都不一定熟悉。
他太异类了,2003年首执导筒15年之间,连同这部《南方车站》也只拍了四部电影,在当下这个出名、赚钱要趁早的圈子里,实在是太低调了。
▲导演刁亦男
即便将他放置在「第六代」的导演谱系里,都算得上一个反主流的存在。
1968年冬,刁亦男出生在陕西西安,其父是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的一名文字编辑。得益于此,刁亦男从小就近水楼台,阅片无数。
上世纪80年代是西影厂的黄金时代,一批即将改变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喷涌而出。
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何平等第五代导演纷纷涌现,也正是他们,让刁亦男开始爱上电影:
晚上十点钟的时候突然说要放映《黄土地》,一个小小的黑白的黄河电视,我看得特别激动,眼睛一眨不眨地。
当时觉得画面特别有冲击力,说不上来的一种力量。我立马把场刊上的剧本看了一下,发现电影和剧本是如此不同。这种感觉最终让我喜欢上了电影。
后来,刁亦男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将注意力更多转向戏剧,但他和电影的羁绊却从未彻底了断。
中戏毕业后,刁亦男一直从事戏剧与剧本创作,先后参与了《飞毛腿或无处藏身》、《保尔柯察金》等话剧作品。
1996年,他与孟京辉合作话剧《阿Q同志》。
▲《阿Q同志》工作照
这个寄托了刁亦男满腔热情与野心的戏剧作品,深刻地改变了他的命运——《阿Q同志》因涉及文革最后不能演。
这件事挺打击我的,大家辛辛苦苦排练了一个月,我写剧本也花了一个月,到最后不能演,一点招都没有。
那个时候就想,如果是一个电影的话,怎么着也能存留下来,哪怕是一个DVD。戏剧在这方面稍显弱了,不像电影那么隐蔽或者自由。
这次事件使刁亦男走上了影视创作之路。
正在此时,他的那帮中戏伙伴们(张杨、张一白、施润玖都先后进入影视行业)递出橄榄枝,刁亦男开启了与校友们的合作生涯。
张杨导演,刁亦男、蔡尚君、刘奋斗等联合编剧的电影《爱情麻辣烫》(1997)上映,收获3000万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年仅次于《泰坦尼克号》与《甲方乙方》的黑马。
▲《爱情麻辣烫》,1997
张一白导演,刁亦男、霍昕、彭涛联合编剧的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国产偶像剧」,影响至今。
▲《将爱情进行到底》里青春的李亚鹏和徐静蕾
之后他再度与张杨、刘奋斗、蔡尚君等人合作,编写了电影《洗澡》(1999)。
▲《洗澡》成为张扬导演评分第二高的作品,当年的张扬是国内冉冉升起的导演新星
接着是施润玖执导,刁亦男独立编剧了影片《走到底》(2001),这也是步入新千年后,刁亦男最后一次为他人写剧本。
▲《走到底》号称国内第一部公路片,张震岳「酷」、莫文蔚「靓」、姜武「傻」
自从《阿Q同志》的挫败,刁亦男也算在影视圈摸爬滚打数年,他即将步入自编自导的作者生涯。
2000年,进入新世纪,我给自己许的愿就是自己做导演,自己写剧本。
花了两年时间,拍了自己第一个处女作,叫《制服》,是在2002年夏天拍摄的。
之后就进入了自己做导演的步调里面,用了12年时间,到了2014年拍完了《白日焰火》,这12年我一共拍了三部电影,都是自己编剧的。
2003年,刁亦男自编自导了处女作《制服》,入围了当年的南京独立影像展。
▲《制服》,2003
一个小裁缝,因一次机缘巧合,穿上了顾客送来缝补的「制服」,并随即被一个女孩误认为警察。
这个本不善言辞、性格也有些软弱的男人,在意外获得了一身制服后,过上了双重生活:脱下制服是裁缝,穿上则是交警。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权力在中国社会里的重要性,身份符号在人情世故中的必要存在。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制服带来的种种「特权」,人的欲望也被膨胀和点燃。
影片在塑造这个双面生活的小裁缝时,也赋予了那个女孩「双重身份」:女孩早早便知晓男孩的秘密,但她选择「不说破」。
各有秘密的两个人彼此吸引,而这种介于情欲和情愫间的暧昧,似乎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这构成了刁亦男处女作的最大戏剧张力。
有趣的是,刁亦男第二部自编自导的作品《夜车》(2007),同样讲述了一个释放欲望的故事,这部片入围了戛纳的「一种关注」。
▲《夜车》,2007
影片以冷厉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在小城市工作的大龄女法警的情与欲、罪与罚。
这个需要乘坐夜车去旁边小城的婚姻介绍所寻找情爱的女子,迫切需要有人来排解自己的焦虑和欲望。
通过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空间」,她可以揭下生活扣在自己脸上的面具,实现自我释放。
尤其到了电影后半段,女法警和被她执行死刑的女犯丈夫相遇,之前被隐秘、压抑的情欲更是一举点燃,即便如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从这对无法在世俗意义上进行情感判定的男女身上,我们再度看到了一种作者性的延续——人性中被压抑的欲望,释放过程往往伴随着暴力和危机。
如果说,《制服》结尾时的「劳燕分飞」,《夜车》结尾时的「开放暧昧」还不足以体现这种代价的惨烈。
那么2014年的柏林金熊奖影片《白日焰火》,则借助黑色电影的模式,将这种作者性彰显得淋漓尽致。
▲《白日焰火》,日版海报,2014
影片由一出离奇的碎尸案件开始,却重点展示了身陷于数桩连环案件之中纠缠不清、纷繁复杂的男女关系。
对于人物内心欲望的投射和释放,也是刁亦男导演生涯中贯彻始终的理念。
当事业不顺、家庭破碎、屡遭打击的失败警察张自力,遇上失手杀人后长期生活在阴影中痛苦不堪的「蛇蝎美人」吴志贞。
两个深受折磨的灵魂相互靠近,继而衍生出致命诱惑的复杂关系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破案,张自力试图去欺骗这个楚楚可怜的女子,可没想到假戏真做,自己也不知道是用了真情还是假意。
▲廖凡用一段尬舞,俘获了影迷的心
我电影里的人物好像都在冒险,都在经历内心的冲动,都在心灵阴暗面的火种被点燃...
只不过之前其中一个主人公相对被动,这次是男女主角的合谋,两个人就像在打赌一样。更加放开,肆无忌惮,更加主动。
在刁亦男的影片中,身份似乎一直是个重要的参照系。
三部影片中都出现了代表权力话语的「警察身份」,但有趣的是,导演却每每将其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这些象征着国家机器的理性化身,往往会与个人欲望之间发生微妙的冲突。这种人性与体制的角力,构成了三部影片强大的内在张力。
▲《制服》
与其说导演感兴趣于「警察身份」,倒不如说是他编剧出身的基本功:
通过赋予角色两种极端的属性(警察身份——理性;个体情欲——感性),故事令易被讲述,也更易被接受。
▲《夜车》
在接受焦雄屏的采访中,刁亦男承认了自己与同代(第六代?)导演之间的区别在于:
相比于第六代对现实题材的高度关注、对社会生活的客观描摹,他则更执着于以电影化的手段,唤起人性深处的感性欲望,是一种更加「私密化」的情感表达。
如果生活是真实的,那么再通过电影创作去模拟一个真实,那就没有太大意义和价值了。
所以我的电影,可能是要通过真实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想象。
我就是想讲一个好看的故事,通过电影本身的魅力来呈现它。
正因如此,刁亦男影片中的男女,既无真正的爱情,亦非简单的生理冲动,而是一直介于二者之间。
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发展至《制服》,一受外界冲击便迅速瓦解,也可能会如《白日焰火》这般,以一种毁人/自毁的方式惨烈收场。
更妙的是,当《夜车》结尾时女主角意识到男人的「情欲/暴力/杀意」后,仍选择与他一起登船时,影片却戛然而止。
观众猜不到他们的结局,就像在看茂瑙的《日出》:既为女主角的命运担忧,又迫切想终结故事的悬念。
▲F.W.茂瑙的《日出》,1927
电影与文学,无疑是滋养刁亦男创作的两大源泉。
如果说,作为编剧的刁亦男,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霍桑和侦探小说中吸收的素养,保证了叙事的严谨扎实。
那么在导演技法、视听语言层面,则从布努埃尔、黑色电影再有法国新浪潮中汲取灵感。
▲戈达尔的《精疲力尽》,1960
描绘中国底层青年生存状态的《制服》,充满了法国新浪潮(《精疲力尽》)的初恋味道,视听语言上还显稚嫩。
固定长镜头为主,运镜相对单一,剪辑手法也尚欠火候,却难掩那种执着求索的活力,与刁亦男合作至今的董劲松也已成为当下最好的摄影师之一。
《夜车》如同《罪与罚》,开场与结尾的互文中,源于陀翁的救赎母题也呼之欲出,既是欲望的唤起,又赋予了某种宗教神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文学范本《罪与罚》
两部前作还算独立电影,《白日焰火》则平衡了作者性与娱乐性,受经典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第三人》影响至深。
虽然有着类型片的形式与风格,但配合上导演钟爱的「少台词、多动作、低照度夜景戏、高反差色光」,一种强烈的形式感和作者性呼之欲出。
本质上,导演还是在展现人性最隐秘的疯狂。从这个角度上看,十六年来只拍了四部影片的刁亦男,算得上是当今中国一位少有的「作者导演」。
经常会有电影创作者被问及「电影是什么」这一巴赞式的终极叩问。
刁亦男的回答则相当坦诚:
电影就是你生活当中做不了的事,完成不了的幻想,通过它来实现。
比如说你生活当中犯不了罪,你在电影里就可以犯罪,比如说生活当中你爱不了这个女孩儿,你在电影里就可以爱他。
比如你生活中是一个懦夫,你在电影里就是一个英雄。电影就是白日梦。
遥祝这一次《南方车站的聚会》能再次梦圆。
参考文献:
凤凰文化:导演刁亦男:用电影表达人性最隐秘的疯狂
凤凰娱乐:刁亦男、文晏,人不可能像酒精一样干净
凤凰娱乐:刁亦男:《白日焰火》并非直接批判社会不公
柏林归来,焦雄屏对话刁亦男
作者 ✎ 蒂姆德普、胤祥(发自戛纳)
编辑 ✎ 斯特辣不耐渴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
推荐
宠物
- 1家里突然跑来一只暹罗猫,从家里跑出去的胖猫猫找食物不容易186
- 2市区为啥禁养中华田园犬 凭什么禁养中华田园犬322
- 3三分钟带你了解猫的品种 猫咪品种介绍及品相判断226
- 4狗狗肚子很大又硬检查出来是肿瘤:狗狗不吃饭拍片发现肚子有异物102
- 5新手养猫建议养哪些猫?刚入坑的小白适合养的猫465
- 6梁山好汉绰号的由来和分类:这六个梁山好汉的名号125
- 7怎样把普通的狗训练成神犬 只需3步就可以让你的狗狗变成算数高手176
- 8金毛看见蝴蝶为什么要吃掉?帅气金毛喜欢蝴蝶还用花朵引蝴蝶贴身107
- 9王者荣耀新赛季上分套路推荐,王者荣耀-S16赛季辅助最简单无脑的上分教学478
- 10狗狗有六种食物不能吃:狗狗的16种食物禁忌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