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绦虫治好后怎么调理?养鸡大户告诉你如何克服对绦虫病感染的恐惧
最近,许多农民对绦虫病的发生作出了反应。今天,畜牧堂告诉你一些关于蛋鸡的绦虫病。首先是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和产生的信号
1.一次产蛋母鸡产蛋率呈缓慢上升或停止上升趋势,产蛋率在80%以上。
2.刚达到产卵高峰期的90%以上,产卵率就开始逐渐下降,卵的重量轻,卵的个体小。大约10-15%的鸡有白冠。
3.高产蛋鸡,蛋壳颜色浅。褐壳蛋白(显然)约占10-30%。
4.下蛋鸡群中,少部分鸡变薄,先脱肛,后啄肛,致死增加。
5、鸡群粪便稀薄,红色,材料便利,以肠炎、小肠球虫、肠毒综合征治疗,多次用药反复发作,不能长期治疗,令人困惑。
二、临床误诊与病因分析
由于鸡绦虫感染的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出现较慢,经常发生在6-11月份,尤其是10-11月份,气温下降时,产蛋性能下降,这在临床实践中常导致误诊,多数根据病毒性疾病和轻度流感进行治疗,但重复给药无效。带绦虫寄生在肠道内,头部吸附在肠粘膜上,破坏肠壁的完整性,引起出血性肠炎。粪便症状类似于肠毒性综合征,通过治疗肠炎和肠毒性综合征不能治愈。细心观察粪便,绦虫致病特征性粪便:颜色呈红色或铁锈色呈“高粱样粪便”,粪便上有白色“粒样”绦虫节片。有效绦虫后7-10天,高粱样粪便和产卵性能恢复正常,不重复。
三、鸡绦虫病的防治现状与用药误区
近年来家禽绦虫病多以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作为定期预防驱虫药物。一周后需重复治疗,不能完全去除虫头,这与绦虫的抗性有关。还有一部分养殖场使用大环内酯双糖类驱虫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作为定期驱虫或治疗驱虫药物,但这一类药物对绦虫无驱虫作用,所以预防性驱虫后,忽视绦虫问题,不注意观察而引起绦虫发病。吡喹酮已在一些地区使用多年,其使用和耐药性也有所提高。驱虫效果不确实。驱虫药物的选择应考虑是否完全去除虫头和幼虫,药物对产卵性能的影响。
四、绦虫防控
常规驱虫剂:60日龄幼鸡,120日龄初级产卵,每次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夏秋季节是中间宿主苍蝇和甲虫大量繁殖的季节,是蛋鸡感染绦虫的阶段,因此8月驱虫尤为重要。生物安全:经常清除鸡粪,进行发酵处理,杀死妊娠卵节片的卵。苍蝇开始繁殖季节,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抑制蝇蛆繁殖,鸡舍外定期杀灭蚂蚁、金龟子等甲虫。减少中间宿主。近年来,绦虫病在产卵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疾病,由于对寄生虫病的预防意识不足和对生产性能的损害意识不足,容易忽视寄生虫问题,临床常常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给养殖场和兽医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 ”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