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18周买奶瓶早吗?黄金1,3母乳时间不大意新晋
哈喽,我是廷妈!现任国际拉玛泽认证泌乳顾问、国际生育教育讲师、IAIM国际婴幼儿抚触讲师。希望可以和各位宝妈一起分享怀孕分娩、胎教、母乳喂养、亲子教育、早教知识等。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郭老师是廷妈~
前面科普很多的哺乳问题,每每都离不开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姿势正确为什么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姿势不对会带来以下的影响:
1、妈妈喂奶疼,久而久之不愿意喂了,上奶粉了;
2、妈妈腰酸背痛
3、容易引起堵奶、小白点、小白泡
4、宝宝移出乳汁效率低,导致摄入量受到影响
5、……
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说说各种哺乳姿势的要点,让大家可以选择一款或几款适合自己,帮助顺利母乳喂养的。
所有的哺乳姿势,都离不开核心的两个要点:
1、舒服!
一般来说,母乳妈妈单次哺乳时间大概在15~30分钟左右,小宝宝可能会更长一点,大宝宝就可能会短一些。倘若姿势是不舒服的,妈妈每次喂奶容易累、腰酸背疼,久而久之会对这件事有负面情绪,搞不好还影响奶量的分泌。因此,舒服最重要。
要让自己舒服,可以把支撑这个细节做好,好好利用枕头、哺乳枕、垫子、小凳子等等这些辅助的工具,把自己和宝宝都支撑地舒舒服服的。像我自己,当年就是靠着支撑力充足的哺乳枕,开启了舒服顺利的喂奶。
2、宝宝紧贴着妈妈!
妈妈与宝宝贴得近,有助于宝宝含乳含得深含得好,妈妈乳头就可以避免受到拉扯。相反,距离远了,宝宝吃不到乳房,就会拉扯乳头,容易造成乳头受伤和堵奶等问题。
那么,有个以上核心的两个要点,我们来看不同哺乳姿势的细节。
1、抱喂
也叫摇篮式哺乳,是一种最常见、也是哺乳妈妈用最多的姿势。这种姿势对缓解乳房内侧的奶结有帮助。
适用人群:顺产妈妈、足月儿
动作要领:妈妈需要足够的身体支撑,宝宝耳朵、肩膀、屁股在一条直线上紧贴着妈妈
温馨提醒:妈妈可以在背后垫枕头,腿上垫哺乳枕,脚下放脚踏凳
2、侧躺式哺乳
比较轻松的姿势。适合妈妈跟宝宝一起睡觉或休息时用。喂完就可以转身睡觉。也省去了宝宝落地醒的困扰。
适用人群:产后初期的妈妈
动作要领:妈妈90度左右躺舒服,宝宝耳朵、肩膀、屁股在一条直线上紧贴
温馨提醒:建议给妈妈后背垫枕头,可以在妈妈的后腰和双腿间垫上垫子,宝宝后背用毛巾卷支撑(注意:宝宝背后的毛巾卷高度不要高于肩膀,不可限制宝宝头部的自由转动)
3、半躺式哺乳
半躺式哺乳也叫做生物滋养法。适合宝宝一出生做肌肤接触中的自主寻乳。这是支持宝宝自主含乳,最自然最本能的一种姿势。这样的姿势可能会让妈妈有所担心,宝宝这样趴着吃奶,会不会压着鼻子影响呼吸。实际上,宝宝是靠在妈妈胸口,身体是趴着,脸稍侧着吃奶。
适用人群:所有妈妈和宝宝,尤其乳头短平、奶冲,乳头混淆
动作要领:妈妈后背需要足够支撑,宝宝自然趴在妈妈胸前即可
温馨提醒:室温合适,妈妈和宝宝尽量少穿一些,做到皮肤接触
4、橄榄球式哺乳
这是一个有利于宝宝张大嘴巴,正确含乳的姿势。妈妈抱宝宝就像橄榄球运动员抱着橄榄球一般,这种姿势对缓解乳房外侧的奶结有帮助。
适用人群:双胎宝宝、乳房外侧有奶结妈妈,突然不爱吃奶的宝宝
动作要领:宝宝需要有足够的支撑,可以在床边,也可以借用哺乳枕承托,妈妈手部环绕宝宝同步托住
温馨提醒:在侧边妈妈与宝宝也必须要贴近
5、交叉式哺乳
这是橄榄球喂奶的一种延伸变化的姿势。这个姿势可以有效缓解乳房内侧的堵奶情况。
适用人群:乳房内侧有奶结的妈妈
动作要领:妈妈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住宝宝,用前臂托住宝宝的身体,宝宝的头枕在妈妈的手上
温馨提醒:妈妈可以在背后垫枕头,腿上垫哺乳枕,脚下放脚踏凳
6、平躺式哺乳
适用人群:最适合刚做完剖宫产手术的妈妈。这种情况,往往要求妈妈需要平躺休息,这种状态让妈妈很苦恼不懂如何去喂宝宝,还担心牵扯到伤口或者压到伤口。
动作要领:妈妈平躺,宝宝从妈妈侧面趴在妈妈胸口,头稍侧着吃奶,妈妈手可以扶着宝宝。
温馨提醒:妈妈头部垫上枕头或者哺乳枕,帮助观看宝宝
7、69式哺乳
适用人群:当妈妈对于乳房上侧的乳结无可奈何的时候,不妨可以试试这种姿势
动作要领:妈妈侧身躺着,而宝宝以相对于妈妈,头下脚上的姿势,靠在妈妈胸口吃奶
温馨提醒:妈妈的头最好也还是要枕着枕头或哺乳枕,尽量不要单以手撑着会累
8、俯卧式哺乳
这种姿势利用了地心引力,可以帮助乳汁的顺利流出
适用人群:堵奶转变以上姿势后无法缓解的妈妈
动作要领:宝宝还可以以妈妈的乳房为轴心,自由地调整不同的方向去吸吮乳房(哪儿有肿块,吸吮时宝宝的下巴就对着哪儿),这对于无法改善的堵奶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
9、直立坐式哺乳
适用人群:月龄稍大的宝宝
动作要领:宝宝决定
等宝宝会坐会站会走以后,采取什么样的哺乳姿势,就通常是由宝宝说了算。他可能坐着吃、可能站着吃,百般武艺……
其实哺乳姿势无限种,不过是以舒服为基准罢了。万事熟能生巧,喂奶也一样,尽管妈妈开始练习不同喂奶姿势的时候不熟练,当只要多尝试几次,你一定就能找到和宝宝的默契,随手拈来。
喜欢文章的话,记得关注和点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