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皮肤变黑怎么回事?娃身上这几个地方变黑
过了个暑假,好多孩子都变黑了。脸、脖子、胳膊腿儿,全是色差!
不过,有些孩子变黑纯粹是因为晒得。而有些孩子变黑却是疾病的早期信号,特别是这些位置!
01.脖子、腋窝、腹股沟变黑,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这种“黑”和普通的“晒黑”不一样。
一个是位置。主要出现在孩子的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有时也会出现在面部、肘前、腘窝、手掌等地方。
再一个是表现。会出现暗黑色、像橘子皮一样纹路的色素沉着;或者是像天鹅绒一样、厚厚的黑色“污垢”;质地比较柔软,摸起来有颗粒感,有些粗糙。
很多家长会把这种表现误认为是孩子晒黑了,或者是洗澡没洗干净,所以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其实这种情况是黑棘皮症!一种皮肤病!常常出现在肥胖儿童身上!
为什么肥胖儿童更容易中招呢?这主要和他们体内的“胰岛素”有关。
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当人体摄入大量食物以后,身体为了稳住血糖,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去控制。
一次两次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肥胖儿童会长时间、持续摄入大量食物,胰岛素也会一直分泌超标。
当人体内的胰岛素越来越多,接受胰岛素信号的“受体”的活性和灵敏度就会降低,影响胰岛素和受体的正常结合,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
过多的胰岛素会在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肝脏)与一种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殖,进而导致黑棘皮病。
不过,因肥胖导致的黑棘皮症本身并没有严重的危害,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黑棘皮病背后传递的信号!
数据显示,约15%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黑棘皮病。黑棘皮病常常是糖尿病的先兆,会出现在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身上。
02.糖尿病并不是“老人病”,肥胖儿童也容易中招!
小儿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肥胖儿童最容易中招的是2型糖尿病!
原理和黑棘皮病产生的过程类似。因摄入过多的食物,为了维持血糖平衡,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在此过程中,随着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损,胰岛功能逐渐减退,不能代偿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
据央广网报道: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
所以要想远离2型糖尿病,一是让孩子别变胖,二是胖孩子要减肥!
如何判断孩子胖不胖,不能靠家长的眼睛和感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对应的BMI标准,这个才更加准确、科学。
如果孩子的BMI数值已经显示超重或肥胖,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内分泌专科进行评估,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日常生活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改善孩子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一是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是谷类。做饭时建议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二是让胰岛充分休息。一日三餐已经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所以额外时间最好不要加餐,特别是不要吃夜宵。让胰岛休息够12个小时,有助于代谢健康。
三是适量运动。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抗阻力运动,都可以强身健体、放松身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运动45分钟后脂肪才会开始燃烧,所以运动时间要足量。
四是保证睡眠。具体睡够多少个小时,可参考下表:
03.儿童1型糖尿病,尽早发现是关键!
其实在小儿糖尿病中,1型糖尿病比2型更加常见,90%的儿童糖尿病都是1型。
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可能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原因。
起病比较急,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要是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昏迷,甚至是死亡!而且这类孩子终生都要打胰岛素进行治疗!
所以对于1型糖尿病,早发现非常重要!可以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治疗,也能避免孩子突然发作,导致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三多」指多饮、多尿、多食。
「一少」指体重下降、消瘦。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自主控制大小便,却突然开始尿床;或者是原来不爱吃饭、喝水的孩子,突然吃很多、喝很多,但体重却越来越轻时,家长就要高度警惕,带孩子去内分泌专科检查。
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孩子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但只要控制得好,患病的孩子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对今后的工作、结婚生子都没有影响。
在临床上,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被称为「5驾马车」,需要并驾齐驱。具体是药物、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
因为胰岛素不像其他药,不能非常明确的“一天几次,一次多少”。它的剂量非常复杂,且需要长时间注射,同时也不知道治疗的终点在哪里。
所以1型糖尿病患儿确诊之后,除了注意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之外,更要做好自我监测,按时检查。以及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保护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
我们也在此呼吁,如果您孩子的班级里有糖尿病患儿,请告诉孩子,TA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不要歧视,要互相帮助!
糖尿病不会传染,但对糖尿病患儿的善意和爱,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