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训练猫听得懂话,厦门当龙猫遇见人工智能
梦想照进现实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陈麟老师和同学们也很快从世界赛场的经历中认识到到自身的不足。比如,比赛中,不同战队之间需要协作,第一次参加比赛,龙猫战队的孩子们抽到了一个外国的战队,沟通马上就成为了问题。结果,国外的孩子居然主动用中文跟龙猫战队的孩子沟通。
第一次世界大赛经历过后,槟榔小学加大投入、总结经验、补足短板,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和沉淀,形成了具有槟榔小学特色的人工智能好手培养模式。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社团沉浸后,孩子们如果想要进入更加专业化的龙猫社团,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选拔。
进入社团后,老师要求孩子们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而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责任是:1、不能以牺牲学习成绩的方式达成人工智能学习项目的进步;2、每年社团都会对孩子们进行考核,因为参加创客社团活动影响了学习或者是人工智能项目专业落后的同学,都将可能因达不到社团要求而被淘汰。
同时,老师们也在社团里,通过不同学科的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和规范意识,以适应各类比赛的要求。
“孩子们在社团里一起做项目的搭档也不是固定的。因为,在赛场上我们不知道将会抽到或者选到和什么样的战队合作,所以,只能自己不断提升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陈麟老师说。
有意思的是,项目搭档不断变化,但是,孩子们的“师徒”关系是不变的。每个新进入龙猫社团的孩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小师父,师父要帮助徒弟进步,徒弟要听从师父教导,师徒要荣辱与共。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匠人都是师徒制的,人工智能虽然听起来很‘未来’,但是它很需要匠人精神。我们引入这样的制度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外,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里,锻炼自己的匠人精神。”陈麟老师说。
而在技能方面,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社团更加强调的是孩子们在内需力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提升,鼓励孩子们打破思维常规。而学校和老师,则将精力放在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帮助和经过严密论证的创意的实现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物联网“梦想田园”项目。
物联网“梦想田园”项目的构思来自于社团的几个孩子。他们曾经在学校为提升劳动教育而为孩子们开辟的菜地里体验过种植、养护植物的全过程,了解其中的辛苦,便有了发明一个结合物联网技术的自动灌溉、养护的田园系统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构思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去实现它。
于是,孩子们探索植物的成长特性、不同土壤的特性、光照和土壤湿度对植物成长的影响等各类专业的生物学知识,研究系统如何测试土壤湿度、如何掌握灌溉的水量等等,探究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巧妙地应用到农业中……
经过半年的努力,孩子们做出了物联网“梦想田园”的模型,并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赞扬。更有趣的是,在槟榔小学李雪娟老师的努力和协调下,集美大学的专业团队来到学校,以孩子们的物联网“梦想田园”为蓝本,对学校的菜地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孩子们的“梦想”。这让孩子们又惊又喜又有成就感。
现在,“梦想田园”里的植物在不断成长;槟榔小学的孩子们也在朝着美好的人工智能未来,一点点前进,一天天变得更好。而这,就是我们教育最大的收获,不是吗?!
来源:厦门思明教育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