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抽动症状别担心方法来了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抽动
在诊室中,抽动儿童的家长最想要得到搞清楚的问题莫过于“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抽动障碍?”
而我们最常给出的反馈是“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具有生物学基础,发病原因往往同时受到遗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多方面的影响。”
有的家长一颗焦虑的心,稍稍平复一些,“还好还好,不是心理出毛病了。”
有的家长却并不是那么满意这个答案,“这不是白说,那还有办法治吗?”
作为家长,我们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往往是基于现在对抽动症许多的治疗还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和“对症下药”直觉。家长们希望医生们能够弄清楚他孩子抽动症的确切病因,然后更好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抽动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会把“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具有生物学基础,发病原因往往同时受到遗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多方面的影响。”这句话,拆开来细细说。
首先,抽动障碍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育障碍。
这意味着,抽动障碍儿童的抽动表现,不是孩子一种故意捣乱的坏习惯,或者吸引家长注意的特殊行为方式。某种意义上讲,症状的出现,是非自主的,这些抽动症状不一定都能受到儿童控制的,所以家长希望孩子“你能不能自己控制一下”,这样说看起来似乎对孩子起不到帮助作用。
遗传、大脑发育的不完美、神经递质失调等生物学因素决定了抽动症状“有或者没有”,而心理社会因素决定了抽动症状“多或者少”。
遗传、大脑发育的不完美、神经递质失调等生物学因素决定了一些孩子不会遇到抽动的困扰,也决定了一些孩子会遇到抽动的困扰。
而心理社会因素则会让那些已经遇到抽动困扰的孩子,表现出更多或者更少可以观察到的抽动,医生临床经验和家长自己的观察可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促使抽动症状加重——而这其中就藏着玄机,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发现一些能够实施的可减轻抽动症状的一些干预方法。
让我们一起回顾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观察体验,孩子的抽动症状似乎与ta正在做的事情,或者精力状态有某种联系。
比如:
放松的时候,不用上学的时候抽动会相对少一些;
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比较专注的时候,抽动也会少一些;
但是玩手机、看电视的时候,抽动又会加重;
早晨刚起床的时候,抽动似乎要比晚上更少一些;
被批评的时候,抽动会更频繁;
一提到抽动或者抽动的那些症状,他就要照着做;
当然上面的举例也是因人而异,诊室里也碰到过玩手机时抽动基本完全消失的孩子。
但是请你仔细回忆一下,孩子抽动的多与少,是不是和周围的环境似乎有某种联系。请注意,这里“周围的环境”,不仅仅是外界大环境,同时也包括儿童内在环境(即自身的专注力水平、焦虑水平等等),和周围人的语言和行为。
最常见的,孩子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常常会让孩子的抽动加剧。抽动虽然常在,但是来自于家长或孩子自身的焦虑情绪却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从而使抽动症状不再那么频繁。
比如,我们鼓励家长不要去过多的关注儿童抽动,因为大部分孩子在受到关注时,无异于把ta放在了聚光灯下,此时无论是谁焦虑水平都会直线上升吧。再比如,我们会尝试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焦虑的是什么,帮助孩子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法来降低焦虑,比如肌肉紧张放松训练是有效的。
而孩子周围人,往往包括着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兄弟姐妹们,老师、同学。而周围人的语言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抽动呢?
我们碰到过一个家庭,每次孩子剧烈肌肉抽动后,妈妈都会很心疼的把孩子半抱着,不停地安慰着孩子,孩子本身并没有那么焦虑和紧张,而妈妈则表现地过分紧张和担心。而妈妈的这种处理办法,则是我们不提倡、不鼓励的。因为不合适的安慰和过度紧张,会在孩子和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强化了孩子的抽动症状,你的紧张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症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可能一定程度加剧了其心理负担。
我们也很担心患有抽动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来自其他同伴不友好的评价,甚至嘲笑。因为这些评价和嘲笑行为往往会引起孩子的进一步焦虑、担心,从而加剧其抽动症状出现,使其陷入一种不利于抽动症状好转的循环。
首先,家长和孩子需要了解关于抽动障碍相关的医学知识,明白这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轻的抽动症可以说都不需要特别地医学干预,抽动症状很普遍,这和感冒时会打喷嚏一样,它是一种症状表现,得病了,需要看医生,听听医生的建议。
其次,抽动症的发生或症状变化也与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可以在治疗师帮助下,和孩子一同寻找和讨论在家中和学校中有没有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周围人群是怎样对待抽动症状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应对这些麻烦(比如同学们的不理解,嘲笑)的可行方法,并鼓励孩子去运用。
最后,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老师也会了解孩子的病情,理解孩子症状,不会当成故意捣乱或坏习惯去纠正他或批评他。当大家对抽动症状都习以为常时,孩子的压力会减少,抽动症也会逐渐减轻,我们的孩子与抽动症状和平相处,他也会一边积极完成学业、一边科学地处理自己的抽动症状,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就可保持相对正常的运行,保持一个平衡,这样才对孩子影响最小。
温馨提示: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家长如何从“周围环境”入手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孩子改善抽动,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更好的了解抽动,管理抽动。河南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儿科医院医生专业团队人员会与您一起讨论孩子的综合干预抽动症方案,为每个孩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我们家长、老师、同学、医生、治疗师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关于小儿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智力低下、遗尿症等小儿发育行为疾病的问题,可以关注省医药附属医院儿科微信公众号【zzyyyek】,向医生进行咨询。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对内容有涉及版权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予以删除。
推荐
宠物
- 1突然咳鲜血后果严重吗?吓人,反复咳嗽一个月浙江男子突然大口吐血326
- 2遛狗不拴绳怎么解决有效?关注,遛狗拴绳入法之现状篇丨遛狗不拴绳现象仍普遍467
- 3猫咪一般通常讨厌哪种味道?这几种气味猫咪最讨厌了324
- 4平凡生活也要过得充满诗情画意:将生活中的美好记录画本中361
- 5最容易训练的犬排名,国内最原始的犬种也能与藏獒一样忠诚465
- 6云南犀鸟封巢全过程:广东珠海发现4只七间狸497
- 7新手养马尔济斯需要准备什么?养马尔济斯一定要注意这七点禁忌事项103
- 8怎么挑选好的英短银渐层?如何挑选一只漂亮的英短银渐层229
- 9幼鼠50天左右的仓鼠可以喝水吗?仓鼠躺手一动不动知道寿命不多后275
- 107只兔子童谣,一首兔子童谣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