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童话主题的插画: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的音乐故事

人气:476 ℃/2024-07-15 09:21:15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15号

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的音乐故事——《织毛线的猫》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一只可爱的猫陪伴老奶奶多年,从她那儿学会了织毛线。有一天老奶奶生病住院了,他学着老奶奶给自己喜欢的人织了很多东西。可是,他仍然想念老奶奶,于是它日以继夜地给老奶奶织了一条披肩。故事温馨、感人,画面唯美精致。

二、绘本信息

书名:织毛线的猫

文:陈蓉 乔吟

图:水母咪

作曲:陈蓉 顾圣婴

适读年龄:3-6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长江绘本馆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这个音乐绘本有很典雅的风范,不张扬的毛线团中间是一个灰色长绒毛的小猫,但其炯炯有神的两只大眼睛立即抓住了读者的视线,两撇胡子均匀着上扬触及到毛线球的表皮,而灰猫眼前的舞动的线条,无规则交叉散乱着,明白了,黑猫是盯着这动感的线条而专注。

书名《织毛线的猫》,而猫又置身于毛线团中。猫也会织毛线吗?猫是跟谁学会的呢?猫又能织出什么呢?开始,作品就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特别是小读者。而且,这个作品还是音乐绘本,让我特别急不可耐了。

说其封面的典雅也在于其书脊采用了砖红色的布面为装帧设计,且和封面画面的典雅处理后的颜色相匹配。

《耳朵先生音乐绘本》系列是为3-6岁幼儿编写的音乐基础教育丛书,教孩子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并通过音乐片段和故事的配合,让孩子感受音乐对情绪、情节的表达。该系列配有专门谱曲、编曲、录制好的音乐片段。每一本绘本讲述一个或有趣、或梦幻、或值得思考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配有量身定做的音乐。每一本绘本所讲述的故事主题似乎并不直截了当关于音乐,而音乐的元素却渗透在故事绘本之中。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说到:“这是一套有故事、有图、有音乐还有哲学的书。这套书中的思想营养让音乐延伸到哲学的那头,真的值得夸奖!”

为了便于亲子阅读,使得家长能够正确掌握每个故事的音乐教学目的,本书配有简单明了的家长导读,使得所有家长能协助孩子们更好地建立音乐听觉意识和音乐感知能力。

那么,这样的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是怎么开启的呢?

【环衬】

解析:

咖啡色环衬就是本书的主色调,咖啡色属于中性暖色,优雅、朴素、庄重而不失雅致,是一种比较含蓄的颜色,这和故事的内涵及风格是极其贴切的。硬质封面,内页纸质也超好,心里是窃窃的惊喜。

左侧牛皮纸的方袋里有梅子涵先生的导读,音乐 朗读和专业解析音乐知识点及拓展建议的的二维码。策划方出于读者对音乐绘本的接受度做了非常的缜密的设计安排,可见其用心至极。

这是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陈蓉博士领衔创作的全国第一部音乐绘本。所谓音乐绘本并不是配上音乐的图画绘本,而是紧密围绕着音乐元素、从音乐本体入手的儿童故事创作,力图进行音乐听觉艺术与绘本视觉艺术之间的结合。家长或老师能够带领孩子们用“看得见、听得见”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

【扉页】

解析:

封面是一本书的门面,直接敲击着读者的心扉。扉页犹如门面里的屏风,拨开就看到美玉。所以,封面与扉页设计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元素的联系运用来保持设计的整体性。本书封面典雅朴素的风格让读者不用翻开内页就知故事的内敛与温情,而毛线团和黑猫成为故事的主体。而大扉页中毛线团和猫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四色(褐、黄、红和咖啡)的毛线条交叉缠绕旋涡的布局,更是把织毛线的松紧盘绕展示出来。

背景是略带灰暗的驼色,这也是多数内页的背景,驼色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苍茫的沙漠、坚韧的岩石……驼色是淡定的,就像一杯恰到好处的清茶,酽而不燥,淡而有味,平和宁静,但绝不乏味。自然老奶奶的阅历和淡定,渐变的驼色应是首选。

音乐是听觉和情感的艺术。对孩子来说,欣赏好的音乐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听觉能力,丰富审美经验,更能陶冶情操,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父母也想宝贝们学点乐器,往熏陶、素质这些方面去靠。

习乐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让孩子抱着愉悦和憧憬之心走上“修炼”之路,比学音乐技能本身更重要。这时,不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绘本,从图文流淌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美好,并产生对音乐切切的向往之情!

【第1画面】

原文:从前,有一个老奶奶,她已经走不动路了,所以每天坐在椅子上织毛线。

解析:

音乐绘本导读的体系很特殊,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体验温馨的故事和美好的画面及哲理。他们相互间的契合才是孩子真正感受到的故事。

声音:铃……(轻轻撞击后发出的悠扬缭绕至远的声音)。这急促短暂的铃声,就像是剧目开始的动员令,清脆的敲击声让静静的时空活跃起来。

奶奶已经走不动路了,她唯一能给他人帮助的就是,每天坐在椅子上织毛线。老奶奶到了晚年,仍尽自己微薄的能力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正恰恰存在于像老奶奶一样的长辈中。

老奶奶端坐在椅子上,正专注的织着毛线,一个黄色的毛衣已经初具成型。这个织毛线的画面很有特点,椅子腿很矮,椅背却很高,晚辈的孝心在细节中完整体现出,老奶奶行动的不便和劳累后的依靠。老奶奶挽起的发髻很高很大很利索,老奶奶的爱美、爱干净、爱利索的性格体现了出来。几根毛线针更是充当着发簪,身边没有多余的部件,也是对老奶奶的性格的诠释。老奶奶的画像采用人物漫像的风格,突出了老奶奶的头部,这是老奶奶心灵的最好写照。大大的眼睛和老花镜、挤兑的面容、厚重的刘海、高卷的发髻。

老奶奶圆桌上摆着一个猫咪的相框,显然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猫咪成了她最形影不离的朋友,这里暗示他们间的亲密关系。

红黄亮色毛线织就两色斑斓的作品,而两色毛线条却从老奶奶发髻缠绕后缓缓的引向远方,而红黄两色毛线错乱的交织在一起走向下一页,它会引出什么呢!

这个大跨页背景是渐变的驼色,老奶奶身边的色彩有些亮色以突出其形象。而跨页则是以老奶奶为核心,同时也暗含着猫咪的出现,而溢出边沿的毛线则是诱导读者翻页,看精彩的故事。

【第2画面】

原文:有一只小猫陪伴着她。

解析:

翻过画面,毛线指引我们看到一个小灰猫正在玩毛线球。高耸舞动动感的尾巴代表其内心的欢愉与兴奋。文字交代是小猫在陪伴老奶奶,更确切的说是相互陪伴。猫蜗居在家,没人陪伴就是睡猫,有人相陪就成玩猫。跟随在你的左右,你做什么它就玩什么。老奶奶和小猫成为相得益彰慰籍心灵的陪伴。

织针上带有不同颜色的圆头,是否极像打击乐器的鼓槌呢。

声音:铃……(打击乐的敲击声)声音较上页更轻微短促,谨慎的小猫怕老奶奶发现它的行为吗?

朗读者饱含深情,在音乐的敲击声长短不一中,用孩子口吻般的语言,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声音舒缓,亲切,随着情节或低沉、或亢奋,让孩子们吊足了胃口。

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作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让孩子先“用耳朵进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用“耳朵阅读”所获得的阅读感悟会令他们心神荡漾,沉醉其中,其乐融融。

声情并茂地读,通过语调、节奏以及表情、动作等对绘本进行更加直观、形象的阐释,让孩子感知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体验作品情感,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

【第3画面】

原文:老奶奶有好多好多各种颜色的毛线球。

解析:

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毛线球,堆满了整个大跨页,而小灰猫却被裹挟其中,显得微不足道了。散落的线绳曲曲弯弯,随性而舒展,成为线球间连接的纽带。

众多的线团暗示老奶奶的爱心与繁重,小灰猫却成为其中调节的力量,而铃声让小灰猫显得很平静。

声音:铃……

用“耳朵”感受绘本阅读之“乐”,孩子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这是一种成人朗读、孩子听赏的过程。

同时,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感受故事,并且把自己假设为其中的主人公或角色,从而建构起新的认知。他们能从动听的语言表达、夸张的动作表情,有时甚至就是真实的表演中感受到故事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他们会随着故事的推进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又沉思冥想,他们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共同经历,共同成长。

这个音乐绘本的知识点在于:细致的描述与分析,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音乐零基础的家长都能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也可以延伸拓展,创设一个音乐的环境,让孩子音乐的发展打下音乐的基础。让孩子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这是学习音乐的前提,为了让孩子们体会音乐的高低变化,我们应用了音乐的常规图谱,让孩子们更为直观的学习。

【第4画面】

原文:她不停地编织美丽的衣服送给她最爱的人。

解析:

前面有铺垫:有好多好多各种颜色的毛线球,后面就有给最爱的人献出自己的爱。两个成人和两个孩子,从红毛衣到黄围脖。这显然是一家人,脚蹬拖鞋,小猫相随。

本书人物最大特点是巨大的泡泡眼,也包括猫的眼睛。虽是采用漫画的风格,但以眼传情,作用很明显。

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层次,穿高领毛衣的男孩的举手动作,占据了跨页的一半以上,还遮挡住后面的妈妈及妹妹。这又体现了角色的重要性,小男孩瞪圆了眼睛,头发也都竖了起来,作者却仅仅让读者看到兴奋的眼睛和欢乐上扬的眉梢,欢呼的动作足以说明非常喜欢老奶奶的杰作。

声音:铃……

我是一边听着朗读一边来诠释绘本的,视听结合提高注意力,但从小缺失音乐的素养,只是更多的体验到外在的音乐韵律,而不知其意。正如读者反馈所言,说好的音乐在哪里?这能叫音乐绘本?这么难听的所谓哨声即是音乐?音乐是有线条的!这个是告知孩子音乐也是有型的!为什么说有音乐诗画!宝宝特别喜欢听,不知听了多少遍……

我诠释不出作者的音乐内涵,期待读者去体验各自的不同。这是原创的第一步音乐绘本,她开启了一个旅程、一个起点,尽管我们缺少附和的节奏,但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的。

但孩子有天生的音乐起点,或许这是写给孩子的,孩子从图画到音画都能体验到。只要你饱含亲情的阅读和让孩子聆听作者的音乐就够了。

孩子有耳朵就能听,这是天生的本领,但“听力”并不等同于“倾听”。“倾听”是一种需要专注、有选择、有自我控制性的“听力”,而听故事是培养孩子倾听习惯的良好途径。

在给孩子读故事的同时,可以提前设置一些小问题,如边听边想:“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那个角色?”“如果你是其中的XXX,你会怎么办呢?”此时的孩子已不再是单一的听众,他们更是用心在与绘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同样,这样的场景下,也是我们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的最好场景。我们可以通过绘本中角色,说出我们想对孩子说出的话,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交流。

【第5画面】

原文:小猫最喜欢看老奶奶织毛线了。

解析:

声音:铃……

老奶奶把织好的毛衣送给子孙后,又做起了大的计划。一条白色的作品已经初具成型,铺开占满了页面的下半部分。相同的坐姿、相同的表情、相同的服饰,可见老奶奶的波澜不惊的态势,只是作品更大了。

小猫躲在椅子后面,用眼睛漂着老奶奶,最喜欢看老奶奶织毛线,那又怎么样呢!又给后面故事做好了伏笔。

【第6画面】

原文:他常常会趁老奶奶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地练习。

解析:

声音:铃…… 此刻的铃声显得很重,小猫内心很纠结吗?

小猫坐在老奶奶的位置上,意味着接替她的工作。老奶奶已经精力不济了,毛线条很杂乱地搅合在一起。代表小猫偷偷学习的复杂心情吗!

小猫的坐姿与老奶奶有不同,是因为他有尾巴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更好的看到室内的全景,好适可而止。

“常常”两字,代表小猫已经经常偷偷学织毛衣了。为什么偷偷地练习呢!是给老奶奶一个猝不及防!

【第7画面】

原文:有一天,老奶奶病了,住进了医院。

解析:

声音:铃……

椅子倾倒着,代表老奶奶病了。毛线产生刚性爆炸性线条,让小猫对老奶奶的境况很震撼,以至躲到椅子下不敢出来。散落在空间的小猫的毛发和横七竖八的毛线针,表明小猫和毛线经过一番的挣扎。但音乐的铃声还很平静如初。

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第8画面】

原文:于是,小猫在家里织起了毛线。

解析:

声音:铃……(这之前的铃声都相同)

难得的小猫占据了整个跨页的中心,他成为家的主人和织毛线的主人。

偷偷学习的结果来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织起了毛线。

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他们是想做一些音乐知识和感觉的普及,他们采用非音乐教室的方式,在有图的故事里给音乐一个“看得见的听见”的有趣真视,“听见着看着”的好玩理解,他们为儿童的写作是用了专业的心思的,他们是在正规地做着儿童的事情,所以我愿意再说一次真可以夸奖。

音乐里那简简单单的1到7,竟然可以组织成音乐的一切旋律,既然任何的大旋律、大壮阔、大喜悦都只是在1到7之间,那么还有什么小忧愁、小跌落、小彷徨非得缠绕很久,像小鱼黑仔那样只有七秒钟记忆还真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生命境界。

而音乐里的弱音、生活里的低声低调、事物中的微不足道,倒恰好有着强烈、高昂、巨大所根不本具备的另一类袅袅、婉美和鲜艳。

【第9画面】

原文:他织了一只大大的蝴蝶结送给了他的小猫妹妹。

解析:

他也学着老奶奶的做法,给自己的妹妹织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粉色的蝴蝶结占满了整个跨页,可见小猫的志向很大。

画面中出现了小猫妹妹,就是那张全家人画面中的小猫。小猫妹妹坐在地上,扭身用眼睛盯着小灰猫,手里还拿着一根毛线针,嗷!它是看姐姐织毛线的动作,也在偷偷的学习!

声音:一段哨声(像消防车的声音,缭绕翻转) 铃……

音乐的变化像是很骄傲,那消防车的声音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给妹妹织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有炫耀之嫌,也为给朋友们织了帽子、围巾等,打下了伏笔。

小猫为妹妹编织了蝴蝶结,还为朋友们织了帽子、围巾等,画面特别为他们设计了以毛线线条为龙头的图谱,家长在帮助孩子阅读的时候,可根据音乐音哨声音的高低变化,以小猫为起点,以毛球为终点,用手指沿着这个特定的毛线运动方向,画出声音的运动轨迹,随着手指的高低起伏的运动,孩子们的视觉会随之行走跟踪,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音乐的高低变化,以及相应的千变万化的表现方式。

【第10画面】

原文:他织了一条长长的围巾送给小兔。

解析:

声音:哨声 铃……

哨声(更加兴奋,高兴,声音加长,最后更加急促而高亢,看出他得意的样子。)

这个大大的黄色围巾围在了小兔身上,把小兔团团裹了几层,确实很大。一头连接着线团,一头连接着正在密密编织的小猫。

不难看出蝴蝶结和围巾即有形,又有量。围巾均匀条状的花纹,可见小猫编织的技术已经不可小觑了。一边粗大的线条让环绕的形状更加明显。

小兔子双手抓住围巾,眼睛斜视着正在编织的额小猫,眼中充满了谢意。

为什么给小兔呢!小猫是老奶奶的朋友,当然小兔子也是的,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

【第11画面】

原文:他为小狗哥哥织了一顶圆圆的帽子。

解析:

声音:铃…… 平静下来了

小狗的上身出现在跨页中,小狗很镇静,直视着前方。戴上小猫为自己特制的帽子,心情如何?是感激、是困惑!小狗是否在想,我又该送小猫什么呢!

小猫接二连三地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妹妹、小狗和小兔送去自己编织的礼物,蝴蝶结、围巾和帽子。这是否是小猫偷偷练习的目的呢!小猫受老奶奶的影响也充满了爱心,老奶奶给自己的亲人分别编织了毛衣,而小猫也为朝昔相处的小朋友送去礼物。这是爱的传递和奉献。

小狗戴上帽子是不是像极了婴儿的小帽呢!小狗戴上帽子是不是很帅呢!两个毛茸茸的耳朵就像两条小辫,帽子顶端的毛线球也很萌,而散落的线条有如音乐高低的音符。

【第12画面】

原文:他从帽子的这一边织到了帽子的顶端,织了一个圆圆的球又织到另一边,终于,他把帽檐也织好了!

解析:

声音:哨声(两段),铃…… 又兴奋起来了。

作者采用了文字中倒叙的结构,小狗已经戴上了帽子,回头再来叙述和展示编织帽子的过程。

这个大大的帽子好漂亮,高大的帽子完全罩住了小猫的身体。小猫以弱小身躯做着超乎反响的大事。

从小猫喜欢看老奶奶织毛线,到老奶奶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学习,可见其用心至极。小猫是一个很有心机的猫,利用身边学习的机会,做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涵,对朋友、对亲人、对自己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里也暗示小读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甚至可以做到远远超乎自己能力的成果。

【第13画面】

原文:他还为妈妈织了一双手套。

解析:

声音: 哨声,多段(为自己的成果叫好),铃…… 最兴奋的时段。

最后,他给妈妈也织了一双手套。

这个手套很拟人化,但比人类的手指要短粗,拟人之处是猫的拇指要偏离四指很多,不可能做成这个形状的。伸出的四指就是最好的说明。

画面中猫妈妈的两只大手进入画面中,用毛线把两只手连接在一起。而另一头是小猫编织的姿态。

小猫斜躺在地而专心编织,从后页说的五个手指头可几乎用了他三天的时间。显然,小猫的工作量很大,技巧性很强,耗费了小猫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于是,躺着继续编织,可见小猫的工作的坚韧性。

【第14画面】

原文:这五个手指头可几乎用了他三天的时间。

解析:

声音:铃……平静下来

还是采用了和上个环节相同的倒叙的方式,让小读者首先看到结果,再来阐述编织的过程。也可以在亲子阅读时,把孩子的手套做道具,让孩子戴上手套,给孩子讲解手套的难点和编制方法,之后母亲亲手来演习织手套,给孩子更多的亲临其境的感受。

不但如此,织围巾、织帽子等都可以依法炮制,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试一试。

所以说,这个故事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演示性,便于拓展和延伸。

从第9画面到第14画面,是小猫给朋友和家人编织毛线的画面,背景色一改咖色朦胧为纯白背景,凸显两种不同境况、不同遭遇的差异。纯白背景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而咖色背景融入更多温暖的亲情。

【第15画面】

原文:好几天过去了,老奶奶一直都没回来。

解析:

声音:铃……

给最亲的人都织过了,给最好的朋友织过了,散落的毛线、低垂的胡须、垂拉的尾巴,小猫很失落,因为想起了几天不见的老奶奶。小猫的背影,线条的缠绕,让小猫陷入了想念中。

时间才刚过几天,小猫就编织了蝴蝶结、围巾、手套和帽子,当他闲下来的时候,想起了朝夕相处的老奶奶。这个时间顺序也很合理,想织毛线的动机肯定是第一位的,可以在亲人朋友面前彰显自己的力量,这些完成后,才是对老奶奶的思念。

声音的高低变化用绘画中线条表现出来,让孩子用眼睛看到声音的运动轨迹。

【第16画面】

原文:小猫想念老奶奶了,他开始用剩下的毛线编织起来。

解析:

声音:哨声,多段(想念之情), 铃……

小猫想念老奶奶了,剩下的毛线编织起来,一定是给老奶奶编织一件毛衣了。把思念和行动揉在一起是最好的行动。

小猫的两撇小胡子也精神起来,毛线针架在手中开始了行动。毛线条在小猫的胸前,跳来跳去,如音符般悦动。

小猫身后的背景,在原有的咖色衬托下,看出有大面积的格状布面的影影绰绰的东西。这是小猫给老奶奶编织的想象图案吗!

【第17画面】

原文:谁也不知道他在织什么,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

解析:

声音:铃……

为什么这么困惑,为老奶奶在织什么呢!为什么这样黑白的连轴转呢!是基于感情的迫切性!是基于时间的紧迫性!

画面中没有小猫的身影,只是团团的毛线条。小猫已经忙的团团转了吗?但铃声依旧很平静!

【第18画面】

原文:不知道过了许久……

解析:

声音:铃……

上图展示毛线的纠结,本图展示一大一小、一黄一红的线团,这也代表编织的进度和色彩的搭配吗?

还是没有出现小猫的身影,而黄色的大线团却占据着画面的中心,红色代表熊猫温暖的关爱,黄色则是充满希望和活力,这显然是小猫内心的希冀和寄托。这是当前小猫最最希望的事情。而散开的毛线头就是小猫发散的思绪和渴望。

不知道过了许久……不知道织了多长时间,小猫已经为了编织毛线已经废寝忘食、时空紊乱了。

【第19画面】

原文:一条大大的披肩静静地搭在了椅子上。

解析:

声音:铃……

一条红黄相间的披肩,经过了许久,已经成形了。

小猫坐在老奶奶坐过的椅子上,眯着眼睛,尽管很累很困了,但仍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坚持着。

一缕阳光从窗户上射了进来,小猫又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20画面】

原文:小猫实在太累了……

解析:

声音:铃……

卧在地上的小猫,眯起了眼睛,只留下一条缝,小猫睡着了,小猫实在太累了……

画面中没有了毛线团,小猫已经编织完成了吗?

即使小猫在睡觉,两撇小胡子还保持着警觉的状态。

小猫日夜不停地工作,一旦工作结束,劳累的小猫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者的意图也是如此。

【第21画面】

原文:是谁?

解析:

声音:铃……

小猫突然瞪圆了眼睛,警觉起来,看向上方,是谁?猫咪的警戒性是非常高的,一切会动的东西它们都有所防范!猫的听觉十分灵敏,猫对声音的定位功能也比人强。

老奶奶回来了吗?

我们伴随着婉转的音乐翻动着绘本,每一页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细节之处,为什么小猫眼睛向上看呢!

【第22画面】

原文:小猫睁开眼睛,看到老奶奶正披着那条大大的披肩朝他笑呢!

解析:

声音:无

披肩很大占据了一个页面,老奶奶也采用了站姿,代表她身体的康复。老奶奶应该是想不到小猫用自己学来的技巧回报自己,显得很高兴。披上小猫织的披肩和小猫对视,是惬意、是欣赏、是乖巧、是报恩。

此时,音乐已经变成多余的了,他们互相对视着,老奶奶还笑着看小猫。言外之意,你做的不错啊!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小猫不会认为这是一个梦吧!

【第23画面】

解析:

老奶奶第一次拥抱了小猫咪(至少我们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谢。披肩也在他们之间环绕着,使得整个画面像是披肩在飞翔一样。小猫乖乖依偎在老奶奶怀里,像孩子投入妈妈的怀抱中一样,小猫看着老奶奶像是在说我还是有用的吧!我织的好不好?小猫感受到幸福和安心,老奶奶病愈回来,小猫咪献上自己的爱心。

细节之处,老奶奶和小猫四只眼睛对视在一起,一切的交流和情感都在这其中。小猫的尾巴翘的很高,高兴嘛!有了老奶奶自己更有安全感了,更有人呵护自己了。这就像大病痊愈的母亲回到家,孩子看到一头扎到妈妈怀中,是幸福、是依恋、是撒娇,当然的孩子还不知道母亲的每况愈下的身体是多么求之不渝的。还有老奶奶头上的发髻,打成了波浪翻滚推进的形式,这代表其内心的激烈的起伏,回到家,小猫就给自己织了一条温暖的披肩,暖在心里,洋溢在外表。对于老奶奶一直淡定的情怀,内心岂是多么的不淡定啊!

此时的音乐已经停止,不必在用音乐来渲染情感,他们已经情不自禁,成为故事的高潮了。

【第24画面】

解析:

正如作者推荐的那样,这本书非常适合做拓展练习:1、以本书为素材,可以任意选取其中的其他的形象为载体,设定起始点,随着手指指向载体韵律的高低变化,嘴里同时发出呜呜的额声音,可以以此为方法让孩子自己尝试着练习,2、任意选取手边的物体,比如一个毛绒玩具,甚至一本书,都可以以手指为运动指向的工具,嘴里发出创造性的任意的声音,用这种听觉和视觉结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封&底】

解析:

《耳朵先生系列音乐绘本》现一套共有5本,《织毛线的猫》、《我是不是太小了》、《魔法跳跳床》、《七秒钟记忆的鱼》和《鬼是什么》。

每一本绘本讲述一个或有趣、或梦幻、或值得思考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配有量身定做的音乐。每一本绘本所讲述的故事主题似乎并不直截了当关于音乐,而音乐的元素却渗透在故事绘本之中。

《魔法跳跳床》

树林里有一个魔法跳跳床,动物们都想体验一下被送到云上的感觉。于是它们相互帮助,Z后它们都到了云端上面。情节简单,不仅将动物之间的友爱精神深刻体现出来了,而且将音的高低这一专业的音乐元素通过距离的高低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

《七秒钟记忆的鱼》

黑仔是一条鱼,它只有七秒的记忆,因此它很快J忘记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不快。可是在它遇到一条美丽的红鱼后,它却不会忘记,因为它们永远生活在一起。故事情感丰富,不着痕迹地将"音阶"的组合变化的美妙体现出来了。

《鬼是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表现音乐的 “片段” 与 “完整” 的绘本。故事中前面部分对鬼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局部的, 音乐呈现的也是不确定的“片段”;故事的后部分还原了鬼的全貌,音乐也根据情节还原了每一个片段的原貌。

《我是不是太小了》

“大”与“小”原本J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豆豆虫来讲很“大”的事情,对于小男孩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本文通过W美的画面和特定的音乐旋律让宝宝感受不一样的“大”与“小”,这将是一场奇妙的阅读感受。

《织毛线的猫》

一只可爱的猫陪伴老奶奶多年,从她那儿学会了织毛线。有YT老奶奶生病住院了,它学着老奶奶给自己喜欢的人织了很多东西。可是,它仍然想念老奶奶,于是它日以继夜地给老奶奶织了一条披肩。故事温馨、感人,画面W美精致。

四、作者信息

陈蓉,音乐教育博士研究生,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学法讲师。出版过《从头到脚玩音乐》《跟我摇摆》(第一学期)《音乐教学法教程》《跟我摇摆》(第二学期)等教材。她还是第一位在奥尔夫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

乔吟: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硕士学位。持有美国AMS蒙特梭利国际证照(0-3岁),也是国家注册少儿心理咨询师,国家育婴师资格,NGHTAH认证催眠治疗师,高级NLP执行师,隐喻故事治疗师。她是学前教育界的“斜杠青年”,家庭教育的倡导者。她是安柏教育的创始人,现任安柏教育总经理、长江0-3岁科学育儿国际研究院院长。

水母咪,绘本插画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8月上海书展首发个人第一本绘本《梦想集》。2016年作品《lost ocean》《织毛线的猫》入选菠萝圈国际插画展,2017 年作品《海洋》展于博洛尼亚插画展。已出版作品 《梦想集》 《嘿,黑黑!》 《老虎拔牙》《糖鼠和米鼠》《我们是猫》《谈琵琶、弹琵琶》等。

搜索更多有关“童话主题的插画: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的音乐故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