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八角有七角的吗?香料知识八角因形状而得名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八角”这个奇怪的名字源于我国。
不过,这种植物则原非我国所产。但却成为我国常见的膳用香料。
我们可以从清代张德裕撰写并刊于道光八年(1828年)的《本草正义》上得到证实,
《本草正义》说:“茴香始见于《唐本草》,据苏颂谓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此今之所未见者。苏又谓入药多用番舶者,则今市肆之所谓‘八角茴香’也。”
《本草正义》的这句话,又给我们带来了四个信息,
即“茴香”一名,是不迟于唐高宗朝就已存在。
原因是,又名《新修本草》的《唐本草》颁行于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
第二是“茴香”之名在后来变成两样植物的总称,一种是结实如麦而小的“小茴香”,另一种是“八角茴香”。
第三种是由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的《唐本草》所见的是“北茴香”,而身为福建泉州南安人的苏颂(1020年―1101年)在《图经本草·蘹香子》上载的“今交广诸藩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番舶者”是“南茴香”。
第四种是从《唐本草》刊行到苏颂(撰写《图经本草》)的年代,跨越了400多年。
八角(大茴香)
我们之所以将“茴香”分作“北茴香”及“南茴香”,是由于前者原产我国北方,实为拉丁学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小茴香”。
对于“小茴香”的常识,我们在后文会有详细论述,在此先按下伏笔。
这里单表后者(“南茴香”)。
所谓“南茴香”即是日常所说的“八角”。
“八角”何时来到中国向来没有文献加以记载,应该不迟于宋代(960年―1279年),并推测其登陆的地点大概有两处,一处是福建的泉州,另一处是广东的广州。
不过,虽然“八角”从泉州登陆,但碍于气候及土壤等的原因却未能大量种植,反而从广州登陆的很快就开枝散叶,成为如今广东、广西的著名香料。
八角(大茴香)
事实上,“八角”在苏颂年代(北宋)仍称“舶茴香”,到了南宋,跨越将近一百年之后,如果不是一再强调“舶来”,相信再没有人认为这种植物并非土生土长的了。
南宋(1127年―1279年)桂林县尉宋去非在《岭外代答·花木门》就有这样的记述:“八角茴香出左右江蛮峒中。质类翘,尖角八出,不类茴香,而气味酷似,但辛烈,只可合汤,不宜入药。中州士夫以为荐酒,咀嚼少许,甚是芳香。”
那么,“八角”的原产地居于何方呢?
刊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刘文泰等撰写的《本草品汇精要》就有介绍,与此同时,该书还将一种类似的植物作比较说明,
书中谓“(八角)产占成国,今四川、湖广、永州府祁阳等县所贡多由舶上来者……其形大如钱有八角如车辐而锐,赤黑色,每角中有子一枚如皂荚子,小扁而光明可爱,今药中多用之。又四川雅州出一种木蟹(红茴香),其形与此无异,但六角,六角味酸无香为别,不闻入药,而市人多以此乱真,用者当细辨耳。”
占成国即今天越南的中部。
八角(大茴香)植物图谱
植物学家对此产地说亦无异议。
八角这种植物在中国出现之后,除了有“舶茴香”之名外,还有“大料”“唛角”“大茴香”“原油茴”“八月珠”“八角珠”“八角茴香”等的别名。
它英文标准名称为Fructus Anisi Stellati。英文俗称Anise或Star Anise Fruit。
实为常绿乔木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八角族[Trib. Illicieae]八角属[Illicium]肉被亚属[Subgen. Cymbostemon]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果实。
其植株高10~15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枝密集,成水平伸展。单叶互生,叶面深绿,光亮无毛,有透明油点,叶底淡绿,叶片革质,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4厘米。
春季花单生于叶腋,粉红色至深红色,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
秋季花单生于叶腋,有花梗,萼片3枚,黄绿色,花瓣6~9枚,淡红至深红色,卵圆形或长圆形。
花期在春、秋两季,果期在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
这种植物喜温喜湿,长于北纬22~25摄氏度的冬暖夏凉并能避风的山谷上,除此,这种植物还必须生长偏酸性的土壤和沙质土壤上。
因此,广西最宜繁衍,其次是广东及福建。
广州著名的“豉油鸡”的卤水就有“八角(大茴香)”的身影
“八角”的果实直径3~4厘米。
蓇葖果基部同生于一个花轴上,花轴下方有一钩形弯曲的果柄,长1~3 厘米。
每个蓇葖果形似小艇,长1~2 厘米,宽0.4~0.7厘米,高0.6~1厘米,表面红棕色,前端钝或钝尖成鸟喙状。
花托果皮厚,背面粗糙有皱缩纹,两侧稍平滑,腹面常开裂,露出或释出种子一枚。
种子扁卵圆形,长约0.7 厘米,宽0.5 厘米,厚0.2 厘米,皮硬,红棕色,平滑有光泽,质脆易碎,肉质白色,富油质。
之所以称作“茴香”,就是果实发出浓郁及嚼之味甜而辛的香气。
这种植物是以种子繁殖,冬春播种。
每年开花结果两次:
第一次开花为公历的4~5月份,果实成熟是在9~10月份,此期的果实称为“正造果”,以果肥、质佳、油足及产量高而著称。
第二次开花是在10~11月份,果实成熟于翌年的3~4月份,此期的果实称为“角花果”,所结的果实较瘦小、品质次并产量低。
一般而言,“八角”鲜果含5%的挥发油(茴香油)及22%的脂肪油等。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茴香醚(Anethole)、******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茴香酮(Anisyl acetone)、α-蒎烯(α-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黄樟醚(Safrole)等。
干果则含8%~12%挥发油(茴香油),此时的挥发油含由反式茴香脑(Trans anethole)与顺式茴香脑(cis anethole)组成的混合物茴香脑(Anethole),以及黄樟醚(Saf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ic ketone)、茴香酸(Anisicacid)、金合欢醇(Fqrnesol)、α-蒎稀(α-pinene)、3,4-二羟基*********(3,4-Dihydroxybenzoic acid)、α-水芹烯(α- phellandr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dl-柠檬烯(dl-limonene)、柠檬烯(Limonene)、莽果酸(Shikimic acid)等。
果实另含22%的脂肪油主要存在种子之中。
这些成分对肉类来说不仅有增香作用,还能掩盖牛、猪、鸡、鸭等禽畜内脏窳味的作用。
对于粤菜厨师来说,“八角”与“花椒”多被视为同一名词,因为粤菜厨师的香料配伍中,“花椒、八角”几乎是形影不离。
在用法上,若利用“炆”“焖”“扣”“焗”“焐(煨)”“浸”“卤”等耗时的烹调法加工食物,一般以原粒使用为宜。
若利用“蒸”“炒”“煮”“炸”等简时的烹调法加工食物,一般以碾粉使用较为适合。
“八角”之所以吸引中国人及被中国人大量种植,最初的目的是同“小茴香”一样,就是南北朝陶弘景所语的“煮臭肉下些少,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而成为“茴香”。
自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上有“入药多用番舶者”后,开始成为“中药”。
只可惜《图经本草》散秩,苏颂用“八角”治什么病,再亦无人知晓。
现在能够查阅“八角”最早的药理,则是苏颂死后一百年的《脚气治法总要》,这本由董汲撰写的医书有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的茴香丸的配方。
及后王璆的《是斋医方》和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分别说明“八角”可以医治寒疝和医治小肠气坠与腰疼刺胀。
现代中医认为,“八角”性温,味辛。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医治胃寒呕吐、腰痛等症。
21世纪开始,无论中医抑或是西医都对“八角”另眼相看。
这并不是因为它还增加有抗癌的作用。
而是在二十世纪将近结束的时候,天公给人类开了个玩笑,播下了新的禽流感种子,其中H5N1更是致命的病毒。
喜幸的是,中西医学界很快地发现,“八角”富含的莽果酸,可以有效地对付H5N1这个可怕的病毒。
由于“八角”无论药用或食用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虽然广西能够供应全国90%的货源,但中国的产量则占全世界90%的份额,需求量极大,因此招惹不少不法商人利用“红茴香”“野八角”等的果实冒充。
这些果实都对人体有害,不宜直接食用。
真正的“八角”有8个角,偶有7个角或9个。
主要的特征并不是如此,而是咀嚼有特殊香气,并且有回甘的感觉。
而赝品虽会有香气,但嚼后有麻舌感或有微酸感,有的甚至还会夺人性命。
外形貌似“八角”的植物果实有:
野八角
“野八角”又名“山八角”,拉丁学名为Illicium majus Hook.f.et Thoms。亦有地方将拉丁学名为Illicium dunnianum Tutch.及 Illicium dunnianum Tutch.var.dunnianum的“红花八角”都俗称为“野八角”,
“野八角”的果实由8~12个蓇葖果组成,直径2.5~3.5厘米。果柄多直,偶有近果端弯曲几近“八角”(大茴香)而成为赝品。柄长0.8~2厘米,粗0.2~0.3厘米。蓇葖果长1.2~1.8厘米,宽0.8~1厘米。顶端尖锐,长0.2~0.3厘米。外表面棕褐色。种子长0.6~0.8厘米,宽0.3~0.5厘米。气辛香,味淡,微苦、麻舌。
野八角图谱
厚皮香八角
“厚皮香八角”的拉丁学名为Illicium ternstroemiodes A. C. Smith,与“似匙叶八角”[Illicium spathuatum Wu]及“台湾八角”[Illicium arboresces Hayata]的外形十分相似,它们的果实是由12~13个蓇葖果组成。但本品果柄较细,只有0.1 厘米,近果端弯曲。蓇葖果宽0.5~0.8厘米。种子长0.6~0.7厘米,宽0.4~0.5厘米。气微香,后麻舌。
厚皮香八角图谱
红茴香
“红茴香”又名“老根”“莽草”“木蟹”“野茴香”“土大茴”“山八角”“红毒茴”“狭叶茴香”等。拉丁学名为Ill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由8个或9个蓇葖果组成,直径约2.5厘米。果柄直多弯少,长约3.5厘米,粗约0.8厘米。蓇葖果小而瘦瘠,长约1.4厘米,宽约0.7厘米,顶端锐尖上跷,长约0.3厘米。果皮较薄,外表棕褐色。种子长约0.6厘米,宽约0.4厘米。气辛香、嚼之先酸后甜。
“红茴香”果实有剧毒,应辨别清楚。
其有毒成分为花旗松素(Hananomin),以兴奋大脑、延髓及神经末梢,作用于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能引起大脑及脊髓先兴奋而后转入麻痹。误食时轻者恶心、呕吐、腹痛、流涎、眩晕、出汗、手足冰冷,重者可伴有磨牙、抽搐、有癫痫样发作、呼吸困难、发绀、昏迷、休克,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红茴香图谱
地枫皮
“地枫皮”的拉丁学名为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 ,外形与“假地枫皮”[Illicium angustisepalum A. C. Smith]相似,蓇葖果背面果皮向两侧延伸成翅状。但本品有蓇葖果9~13个,顶端钝或尖。果柄较粗,可达0.3厘米。而“假地枫皮”的蓇葖果11~14个,顶端锐尖,果柄较细,粗约0.1~0.2厘米。气芳香,味带酸,有微毒。
地枫皮图谱
大八角
“大八角”又名“大叶地枫皮”“桂林地枫皮”,拉丁学名为Illicium majus Hook. f. et Thoms.。果实由11~13个蓇葖果组成,直径2.5~4.5厘米。果柄常在近果端弯曲,长0.3~0.7厘米,粗约0.1~0.2厘米,蓇葖果饱满,长1.2~2.1厘米,宽0.8~1.1厘米,顶端尖锐,微上跷,长0.2~0.3厘米,外表面棕褐色。种子长0.8~0.9 厘米,宽0.6~0.7厘米。气辛香,味淡,久尝麻舌,有微毒。
大八角图谱
全文完
推荐
宠物
- 1斗牛犬的正确喂养流程 新手怎么养好斗牛犬242
- 2新手铲屎官该怎么给猫咪剪指甲?给猫咪剪指甲的正确打开方式301
- 3学米其林大厨做难度升级甜点:米其林5星大厨日思夜想的五种高级食材141
- 4炒猫耳朵面最正宗的做法大全 大厨教你做肥而美的猫耳朵面431
- 5深圳罗湖潮汕砂锅粥哪里好吃 深圳市中心这家老字号砂锅粥208
- 6萨摩耶可以吃什么人类吃的菜?回家发现萨摩耶好老实202
- 7猫的各种叫声代表的意思,带你读猫的姿势的含义330
- 8最好看最听话而且不掉毛的小型犬:几种不易掉毛的小型犬102
- 9椰糠砖泡开后可以养独角仙幼虫吗?养它就像养一片枯叶伪装大师很爱玩290
- 10动物园回应狼园出现狗:动物园回应草原狼温驯得像狗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