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专家说的人类是鱼进化来的?探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李洪鹏 /上游新闻
9月2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当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召开的“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召开的“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颌骨(上颌与下巴),统称为有颌脊椎动物或有颌类。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跃升之一,人类的很多重要器官与身体构型,都可追溯到有颌类演化之初。然而,这一跃升具体发生在何时、何地、又是如何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古生物学证据来回答。有颌类直到志留纪晚期(4.25亿年前)才出现较完善的化石记录,而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时间不晚于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因此,有颌类的早期演化存在一段至少绵延三千万年、横跨整个志留纪的巨大空白。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 。拼图来源/拟石科技/ScienceApe
朱敏院士说,“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发现,在古生物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鱼群特别是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欣欣向荣;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据介绍,“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的化石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
朱敏院士表示,“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围绕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持续贡献。
来源: 澎湃新闻
推荐
宠物
- 1国外沙雕动物迷惑行为大赏,老外用沙雕堆出超逼真动物366
- 2新生小牛犊拉稀怎么办?两个月的斗牛拉稀怎么办319
- 3重庆观音桥美食推荐排行榜前十名,来重庆吃吃吃绝不能错过的10家餐馆233
- 4猫咪三个月怎么换粮用什么猫粮?挑选猫粮的一些注意事项447
- 5羚羊角的功能与疗效及用量,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493
- 6三个月的流浪狗下巴惨不忍睹 路边遇到烂脸流浪狗好心人耐心照顾5个月113
- 7夏目友人帐猫咪老师手机壁纸竖屏:夏目友人帐猫老师全面屏壁纸391
- 8搞笑段子文案最近最火的:搞笑段子大全,沙雕文案306
- 9世界上十个最有毒的动物 世界上十种有毒的动物355
- 10猫咪有没有必要带出去遛:家养的猫咪到底需不需要遛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