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诉衷肠,爱鸟诗情亦融融
春天是一个花鸟的世界。春风拂来,小草绿了,桃花红了,鸟儿也异常活跃起来,麻雀、燕子、黄鹂、喜鹊、鸽子、百灵......唱着、跳着,翩翩起舞,构成了百鸟争鸣、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机。令人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孟浩然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千古佳句。
鸟,是大自然的歌手。它以特有的方式歌颂自然、美化生活,在它们身上有许多可供人类学习和借鉴的东西。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从鸟写起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以鸟鸣引出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开启了诗歌比兴的先河。三国时期曹植的《野田黄雀飞》:“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表现了黄雀因少年削破罗网而得救,飞回谢恩的动人情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爱水中鸥。”则是把鸣叫的黄鹂、飞行的白鹭、穿梭的堂燕、亲热的水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体现了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依恋。
鸟是生活的使者。它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是人类追求理想、表情言志、讴歌爱情和自由的象征。历代文人多有吟咏,唐代储光义《池边鹤》:“舞鹤傍池边,水清毛羽鲜。立如依岸雪,飞似向池泉。江海虽言旷,无如君子前。”尽写白鹤洁白鲜明、楚楚玉立的仙姿神韵,表达了诗人对堂堂君子的敬仰之情。南唐高越的《咏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描写了苍鹰决云凌宵、雄飞万里的英武矫健,借此抒发诗人志存高远的壮怀抱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则是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又如汉代贾谊的《鹏鸟赋》,汉昭帝的《黄鹄歌》,三国曹丕的《燕歌行》,司马相如的《凤求凰》等,都是借鸟抒情言志的名篇。而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凤凰涅般》则是充满号召力的战斗宣言。在文学创作中又多有以鸟为题材取名的词曲,如唐宋时代的《黄莺儿》、《鹊踏枝》、《鹧鸪天》、《凤栖梧》、《钗头凤》、《鹤冲天》等,现代著名民乐中演奏的二胡曲《空山鸟语》、唢呐曲《百鸟朝凤》、蒙古民歌《鸿雁》,藏族的《金孔雀》、汉族的《小燕子》等,还有舒伯特的著名交响曲《云雀之歌》,贝多芬的《夜莺之歌》,圣桑的《林中杜鹃》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等。都堪称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鸟,又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类的要求甚少,付出的却很多。科学家研究证明,在如鸟唱歌的环境中生活,不仅可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心旷神怡、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自然界9000多种鸟类中,会鸣叫唱歌的就有50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的益友。燕子是捕虫的高手,专门对付盲椿虫、金龟子、蚜虫等农业害虫,有人计算过,一对家燕和两窝雏燕,180天中能吃掉50——100万只害虫。山雀专吃危害果树的象鼻虫、刺蛾幼虫、梨星毛虫、桃小食心虫,别看它身材矮小,食量却极大,一昼夜所吃的食物几乎相当于身体的重量。每天能消灭害虫150——300只。猫头鹰是捕鼠的能手,被誉为田园的“卫士”;啄木鸟是树木的检查员,是病树名副其实的“医生”;鸽子被视为友谊、团结、和平的使者;鸳鸯是人们追求爱情、幸福的象征。当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中,尽情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时,不能不想起这些人类的益友。大诗人白居易曾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应该从中得到启迪,爱护益鸟、善待朋友,保护自然,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