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眼中的河源:在这里读懂河源人的一生
河源,据说是广东省最没存在感的城市之一。当有人介绍“我来自河源”时,一般会有两种反应,“哦,河源哪,听过听过……”但是,再也没下文了。又或者是第二种,“河源???”你立马补充道,“我是客家人!!”“客家人不是在梅州吗?
但其实河源是“客家古邑”,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要想了解河源的客家文化,第一站最好是去“河源客家民俗展”,这是一个常设展览,展厅位于博物馆二层,分为客家民居、客家家训、客家方言、客家礼俗、客家农耕、客家美食、客家服饰、河源非遗八大部分,展示了大量带有鲜明河源客家民俗生活印记的文物实物。
走进“河源客家民俗展”,迎面而来的是客家典型的民居二进门,客乡风情在牌匾、楹联、梁架、斗拱、窗花等细节中流淌而来。
民俗展以时间为叙事线索,从客家民居、家训、方言、礼俗、农耕、美食、服饰、非遗文化八大内容构筑起河源人文生活全貌,展示了河源民俗文化的发展流变。
沉浸式观展空间的打造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新郎手中的工具叫做称,以前结婚前新郎新娘是不能见面的,称的意思就是称心如意,希望能娶到一个漂亮贤惠的新娘子。”
古法酿酒、拜寿、石桥、流水、古榕、雁鸭构造了熟悉的乡土气息,让人仿若置身于河源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非遗文化区以纱幕投影技术营造的花朝戏表演舞台,则真切展现了河源客家民间艺术风情。
“猫头狮”道具的制作流传了近600年,如今广东河源和平县的肖金兰老人家,还坚守着这项古老的工艺。 猫头狮制作汇聚了泥塑、绘画、裱糊等民间工艺,共有五道工序,即制坯、拓坯、箍坯、定型、描绘一头完整的狮头大约需要15天才能“出炉”。 每逢过年节庆,舞“猫头狮”都是河源一些地区不可或缺的庆祝习俗之一。
忠信花灯流传于河源市连平县东南部六镇的民俗艺术,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等于一体。除此以外,和平泥鸡、采茶戏、马灯舞等河源非遗在这里也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