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儿童绘本 现代艺术,很难懂吗看完这些儿童绘本就明白了
导语
之前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画里的艺术源代码,让华夏美学滋养我们的心灵。今天讲一讲“德国绘本的美学创意”,看看如何通过绘本,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在孩子的世界里,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去表达内心的真实,远比呈现视觉的真实更重要。
我有意选取的这些绘本,能把“现代艺术”的许多思想与创意串联起来,有益于家长为孩子进行家庭美育的同时,也能很轻松地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特点。
不去美术馆,也能轻松看懂“现代艺术”!
2009年我第一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开始关注德国绘本中的图像美学。
这些年过眼渐多,惊奇越多,我发现德国的绘本与插画创作,不仅仅简单追求画面的漂亮、可爱、萌。
同时在很多方面从“现代艺术”中吸取养分,再通过出版绘本,把“现代艺术”的许多思想与创意反哺社会,传递到少儿美育中。因此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孩子们审美、设计、动手的能力普遍很强。
这篇文章就以德国“Look!系列”绘本的部分图像为例,分享其中的美学创意。
向古典主义致敬
向古典主义致敬的绘本,最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们的绘画功底。如桑亚·达若夫斯基(Sonja Danowski)的《小夜猫》,传递了欧洲传统的美学精神。
《小夜猫》
画家对树叶、大提琴等细节的描绘,非常细腻写实。构图的层次也严谨遵循焦点透视法则,表现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小夜猫》
这个画面,让我联想起西班牙大画家委拉斯开兹的画作《卡洛斯王子》,金黄的头发、红扑扑的脸庞、胖乎乎的小手……这位王子仿佛穿越了四百年时光,来到了绘本《小夜猫》之中。
委拉斯开兹《卡洛斯王子》
印象派:用任性的色彩表达感觉
西方艺术史上“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分水岭,是19世纪照相机的出现与普及。
照相机只需“咔嚓”一下,无比真实、完美的图像就被拍了下来,欧洲的艺术家们感到了“写实恐慌”,人类的手绘图画,如何胜得过照相机呢?
从印象派之后,画家们都在思考,绘画可能更应该忠于个人感受,而非与客观保持一致。他们不再执着于描摹现实的图像,转而着迷于表现主观的想象,包括造型、轮廓与色彩……
后印象派大画家梵高与高更,都爱任性地使用色彩,色彩只服务于他们的感觉,而不是对自然景色的呈现。
一些德国绘本画家也受此启发,比如斯特拉·德莱斯(Stella Dreis)的《格林童话之旅》,她根本不考虑大自然中森林、树木是什么颜色。
《格林童话之旅》
上面这个画面,她要讲述谜团与惊险,森林可以是阴冷的黄与绿。
《格林童话之旅》
这个画面,她想表达欢乐与喜悦,森林就变成鲜明的红与紫。她完全根据故事的气氛与自己的心情去涂抹,画面中的人物,面目不清,只勾勒一个轮廓,不像传统绘画那样描写太多细节。
细看画面,还有很多斑驳的阴影与局部,与传统绘画的线条与肌理截然不同。
原来艺术家在创作时,运用综合材料、水和颜料,产生类似水墨晕染与版画拓印所呈现的随机线条与肌理,她甚至要用吹风机来烘干画纸,以控制颜料的洇散,产生出人意料的美学效果。
斯特拉·德莱斯在创作中
绘本不一定是画的,也可以剪出来!
塞尚说:“线是不存在的,只存在色块之间的对比。”
马蒂斯也认为:“不管自然物体如何,应自由使用色块。”马蒂斯年老以后,手抖得厉害,他就用剪纸的方式创作,物体的边界,他只需用色块来区分。
尤利娅·诺伊豪斯(Julia Neuhaus)的《小猴子代理》,这个绘本就几乎不再描线,只是通过剪纸完成各种图形,呈现故事。
画面中的树,居然是用旧报纸剪成的,那只气球般的狗狗也是剪纸后再贴在半空之中,所有的人物也都是剪出来的。
《小猴子代理》
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是用剪刀在创作。好的“绘本”不一定是画出来的,它完全可以是剪出来的,这样的图像表达形式,能让小朋友在阅读故事时,感觉耳目一新。
尤利娅·诺伊豪斯
“立体主义”创造出二维空间的画面
一些绘本画家则从“立体主义”那里得到启发,用各种几何线条表现事物的轮廓,甚至进而废除透视空间,把立体要素全部转化为平面。
犹如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它没有三维空间,只是二维平面。
毕加索《格尔尼卡》
看卡特琳·斯坦格尔(Katrin Stangl)的《图卢兹的强盗们》,图像全是二维平面,没有立体透视。被绑的人,交出的钱袋,强盗的腿和靴子,棒子和刀,花草动物,都是有趣的扁平面。
《图卢兹的强盗们》
这画面让我想起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外星人对太阳系实施“降维攻击”,“歌者”随手抛下一张“二向箔”,整个太阳系的三维空间就奔腾汹涌地流入二向箔,塌缩成一个二维平面。
其实,德国的绘本艺术家也一直在脑洞大开,插画的创意还可以怎么与众不同,孩子们也一直就喜欢“找不同”。
“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和幻想
西方“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认为:梦境、幻想等潜意识领域才是最真实的精神领域,不受支配的异想天开,是他们创作时最珍贵的素材。
托本·库曼(Torben Kuhlmann)的绘本《鼹鼠小镇》犹如梦境,从微小中呈现宏大。那些齿轮的迷宫被“放大”到诡异的程度后,与小小的鼹鼠、孤单的矿灯形成强烈的对比美学。
《鼹鼠小镇》
再看他的另一幅作品《在雨中讲述》,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针线团,又被“放大”得无比巨大。一条条线索如雨如注,形成一团团旋涡,撑伞的人行走其中,犹如作茧自缚。
这样的画面不光孩子们会觉得神奇、好玩,成年人看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思索。每个人的现在,都面临问题纠缠;每个人的未来,都一样谜团重重;我们打着伞也无济于事。
这样的谜团、线索和光色,使得绘本更为神秘而富有童话色彩,这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在雨中讲述》
用“放大”和“微缩”放飞想象力
尤利娅·弗里泽(Julia Friese)《热闹的动物》,这幅插画的气氛也是异曲同工,大象的腿只画了一个很小的局部,却占满了整个画面。身系小披风的小孩子好似盲人摸象。
无法想象,如果完整地画出这只大象,得有多大呢?这是通过局部夸张的“放大”,放飞读者的想象力。
《热闹的动物》
另外一些绘本的思路正好相反,将宏大的场景“微缩”于咫尺之中。
蕾娜·普弗吕格(Lena Pflüger)的《欢迎来到伍尔弗顿的家》。故事的画面极其恢宏,艺术家的幻想也非常跳跃,城市建在树干上、树枝长出气球。
可能是画家在做梦时,梦到这样一个场景,赶紧记录下来,成为绘本创作的奇妙素材。
《欢迎来到伍尔弗顿的家》
更奇妙的是,有些绘本竟然还可以时小、时大地任性穿越。刘易斯·卡罗尔(Carroll L.)的《爱丽丝梦游》里,爱丽丝开始很小很小,她努力攀爬楼梯,才进入这个纸折的大船。
《爱丽丝梦游》
忽然,船变小了,爱丽丝变大了,她甚至可以在卫生间里划船,淋浴水龙头喷出了一条大河。这种匪夷所思的大小变化,已经完全跳出我们的常规思维。
现实的场景与幻想的世界,到底哪个更符合我们心理的真实呢?
达利曾经说:“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其实,疯狂与天真、老练与梦幻完全可能被杂糅在一起。
托比亚斯·柯勒齐(Tobias Krejtschi)的《尼什·兰德斯》,这一群人划着一叶轻舟,遇到惊涛骇浪席卷而来,艺术家把如山的雪浪幻化成奔腾的骏马,极富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力。
《尼什·兰德斯》
诡异的画风:儿童也会体验恐惧和悲伤
形而上艺术大师契里科擅长制造诡异的画风,“表面上十分宁静,但给人感觉却像是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就从契里科那里得到很多启发。画面中所有的东西都看似平平常常,却有谜一样的孤寂。
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是一成不变的美好与幸福,孩子们也都体验过恐惧、惊吓与悲伤,这是人生必经的真相之一。
史特芬妮·哈尔杰斯(Stefanie Harjes)《变形记》中的人物,模样都长得无法描述,地上那只扁平的大蟑螂,正悄悄爬近拉小提琴的女主角,门后那张半遮半掩窥探的不知道是“什么鬼”……
画面反映某种真实的心理,例如惶恐与担忧,或是故事中某个悲伤的片段,图像带给读者的心理感受有时比文字更直接。
《变形记》
绘本里的“蒙太奇”手法
当幻想遇到科技,当图像遇到数码,会制造出怎样的蒙太奇?德国艺术家迪耶克·施泰因赫菲尔(Dirk Steinhöfel)用绘本《世界梦想家》,做了一个精彩的示范。
开篇是一扇门,门上有小孔,仿若有光。放大这个钥匙孔,可以窥见里面的书房。
《世界梦想家》
故事的主角——小女孩进去后,打开一本书阅读,书中的故事令她入迷,思绪开始穿越……
《世界梦想家》
她想象自己推开窗子,窗边的地球仪,暗喻旅行与探险;她翻越窗口,一跃而下,遇见一个文字与故事的虫洞;身后的密林,迷雾重重……
《世界梦想家》
黑洞里面是什么?她很好奇,要不要进去?她很犹豫,既恐惧又被吸引。然后她真的下去了……
《世界梦想家》
下面有书,书比人大,暗喻这是超现实的世界。
《世界梦想家》
舍岸登舟,展开双手,象征着流浪与平衡;“初极狭,才通人”和《桃花源记》一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不能再剧透了,犹如玄幻世界的绝域风景,后面的画面太美了。
《世界梦想家》
最后这本书读完了,小女孩也回到了书房,回到最初那扇门。书的最后一页是从钥匙孔反过来窥视,看到的是墙纸,条条框框,暗喻回到现实。
《世界梦想家》
施泰因赫菲尔使用电脑来绘制画面,画面唯美,却始终有点恐惧与悬疑,不知道下面会发生好事还是坏事。我相信孩子们在阅读时,那种提心吊胆的悬念会一直存在。
施泰因赫菲尔
展现速度与情绪的“行动绘画”
“现代艺术”中有一个流派叫作行动绘画,美国艺术家波洛克是其代表人物。
他在创作中会用一系列迅速的行动,在纸上留下纵横交错的线条,那些线条有一种激动人心的活力,记录着艺术家创作时的即兴运动。画面虽然是静态的,却可以表现出动态。
约纳斯·劳斯特吕尔(Jonas Lauströer)显然也深谙此道,在《野兔和刺猬》中,他在描绘兔子奔跑的动感时,辅以很多随机的线条痕迹。
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野兔令人无法企及的速度,甚至还可以想象画家在创作时眉飞色舞挥洒的样子。
《野兔和刺猬》
画面甚至还有双重运动的流线,如第一只兔子的耳朵、后腿、屁股之后,明显还有一条虚线的轮廓,很像我们用相机拍摄运动的物体,曝光太慢造成的虚焦。
兔子们之所以好像要从画面中蹦出来,就是因为这些行动线条的存在,一道一道犹如穿越的涟漪。
波普艺术:用符号讲述新故事
简单讲,波普就是借用一个常见的视觉符号,可能是政治、宗教、商业与娱乐的符号,重新创作套路式、复制式的构图,升华出新的美学主题。
比如安迪·沃霍尔常常借用海报中的明星头像来重新创作。再比如反复使用“钥匙孔”这个符号,也是一种波普手法。
《商人之子恩德雷斯》
在安柯·贝尔(Anke Bär)的《商人之子恩德雷斯》中,她大量借用中世纪宗教绘画的一些符号和图像来演绎新的故事,如《圣经》插图中的亚当、夏娃,飞龙与驴子……
《商人之子恩德雷斯》
拼贴:纸上的电影美学
拼贴,也是“现代艺术”常用的手法,各种废弃的材料,可以剪切、拼贴、重组成一个新作品,梅尔戴德·泽里的《灰姑娘》,画面就是用废纸壳剪贴出来,然后再拍摄完成。
这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电影美学,颠覆了一般的中心透视法,制造出跳跃的视线。我们通常所见的画面都是平视的,但在《灰姑娘》中,前一个画面是一群人在向上看,“仰视”半空中的面孔。剧情流转,视角变换,下一个画面,就变为从半空中往下看,“俯视”地面的人群,就像坐直升飞机一样,带来剧烈的视觉张力。
“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
还有“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以人类自己的身体与常见的物品为材料,去表演、混搭,人与物出人意料的交流,可以传达出一些非常规的内涵。
杨·冯·霍勒本(Jan von Holleben)的《上帝究竟姓什么》,绘本不再通过绘画,他找了一帮孩子来表演,他把画面拍下来,再叠加物品做二次拍摄,反复操作,形成连续的画面讲述。
杨·冯·霍勒本
那个生气、发怒的孩子,头顶着玩具的零件,好像火冒三丈的样子。
《上帝究竟姓什么》
那个脑中全是糖果的孩子,则是特别甜蜜开心的样子。
《上帝究竟姓什么》
接下来两个画面,表演的乐趣更明显,一堆旧衣物摆成的大象,拼接孩子的扮演。
《上帝究竟姓什么》
孩子们躺在地上,摆拍成在空中旋转,好像红衣女孩在同时抛接三个圆球。
《上帝究竟姓什么》
用孩子们的表演去讲述事情,这种手法与行为艺术没有任何差别。霍勒本通过“行为艺术 拼贴艺术 影像艺术”,使得图像和叙事的方式变得更丰富多元。
安特耶·达姆(Antje Damm)的绘本《一次拜访》也是如此,它的场景大部分是画在纸壳上,再剪下来,拼贴成人物和各种道具,摆进小小的剧场,它的叙事也很像话剧,人物、道具被布置成不同场景,然后咔嚓、咔嚓拍成连续的画面。
安特耶·达姆
达姆就好像剧场的导演,她搭出舞台、画出人物、拼出道具,演绎故事,这和绘画带给孩子的视觉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看小老鼠们的餐桌,清清楚楚是瓦楞纸搭出来的呢!同时她在拍摄或制作图像的时候运用了各种光源和色彩,制造出不同的心情气氛和影像效果。
-创意是怎样产生的?-
一路看下来,我们发现德国的绘本艺术手法真的很丰富,艺术家们在广泛的层面上去探索、发现图像的创意,使用的媒介与材料更是推陈出新,在绘本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手法与创意。
这些创意演变的核心,是放弃视觉的真实,追求心理的真实。画面不去刻意描摹客观的图像,而是看重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观念艺术”。
现代艺术大师杜尚,曾经干过一件很轰动的事情,他把小便器送到博物馆去展览,被拒绝退回了。但这件事情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杜尚其实是在反问大家,什么是艺术?
曾经很长一段历史,人们似乎认为只有绘画才是艺术,艺术史几乎就是绘画史。但现代艺术兴起之后,所有的材料、媒介、手段都可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杜尚用一个现成的工业产品提醒大家,这为什么不可以是艺术?艺术家就是不断探索、拓展边界的人,他们永远在尝试,如何让想象的边界往外延伸一点点……这就是艺术,包括绘本,带给人类最有价值的美学与创意!
作者介绍
曾孜荣,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有20年艺术普及工作经验,语言生动易懂,他的讲解可以说是欣赏中国画的入门捷径。
精彩视频
曾老师受邀参加今日头条的“海绵演讲”已上线,欢迎大家收看。
http://www.365yg.com/i6615468478902043144/#mid=1600160169939981
推荐
- 1狗子驱虫最佳时间和方法,狗子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嘛499
- 2鱼缸使用维生素c害处有哪些?恕我直言鱼缸里的维生素290
- 340张让人泪奔的插画 一份治愈系插画请查收204
- 4一个狗店老板和爱狗人士的故事:故事,带狗狗去宠物店却被帅老板疯狂追求186
- 5与狗狗对视为什么狗狗眼神闪躲?狗狗总是追逐小动物怎么办173
- 6狗狗轻咬人是表达什么?狗狗,轻咬主人的7个意思371
- 7年少时的饥饿感 那些年的饥饿往事146
- 8橙色植物最值得升级的两种植物:按颜色分类的花园植物系列-15种黑色植物推荐462
- 9终于体会到养二哈的人有多难了:我比较想看看养一窝二哈是什么感受402
- 10仲春阴天刮风适合野钓吗?仲春下雨天野钓真的可以连竿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