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驻村工作队每周给村里做一件实事: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人气:107 ℃/2024-11-14 20:33:58

“一定要常回家看看,这儿永远是你们的家!”“我们会想你们的!常联系!”3年的驻村工作,让阿克苏日报社“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早已融入沙雅县红旗镇先进村。一句句离别的嘱托,一个个深情的拥抱,一次次涌出的热泪。

4月1日,阿克苏日报社7名“老队员”结束“访惠聚”驻村工作,其中5名干部驻村年满3年,2名干部驻村年满2年。

无悔——三年驻村路 一生驻村情

临行前,即将返程的“老队员”们陆续收拾行囊。手机里一张张舍不得删除的照片,将大家的思绪拉回难忘的驻村中。

“之前想着等驻村结束,我肯定着急赶着和家人团聚。没想到归期在即,却没有想象得轻松。3年的相处,这里早已成为我的第二个‘家’。”“老队员”吴智萍翻看着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难忘的驻村经历一幕幕涌入脑海。她说,驻村让她学会笑着面对困难,也有了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技巧——真心。

与其他驻村干部不同,“老队员”郑海亮除了带行李,还带着女儿一起踏上返程。郑海亮的女儿1岁蹒跚学步时,他开始驻村,如今女儿已经4岁了。“我的老婆在地区妇幼保健院上班,疫情防控期间无暇照顾女儿,我就把她接到村里来照顾。”郑海亮说,驻村期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特殊的驻村经历,让他更加珍惜和家人来之不易的团聚。

“身为一名党员,我无愧于党组织的安排,圆满完成驻村任务。”“老队员”阿布力克木·先米西说,驻村虽然艰苦,但村民的口碑就是最大的褒奖。3年来,阿布力克木·先米西扎实开展驻村工作,被队友称为“最强大脑”:他所负责的第七村民小组共116户,每户家庭基础信息一口清,甚至连村民小组路边停放的电瓶车是谁家的,他扫一眼就能知道是谁家的。“这3年,民情日记本上的每句话,都是我用腿走出来的。”他说,能装得走的是行李,带不走的是难舍的情谊。

“驻村3年,我学到了很多基层工作的方法,也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的不容易。感谢村民为我们送行,我们忘不了这份情谊。”“老队员”秦先华说。

惜别——百余村民送行 热泪挥别亲人

4月1日,闻讯自发赶来送行的百余位村民早早来到村委会大院,送“老队员”们最后一程。 往日,大家一见面就笑呵呵地打招呼,而今离别就在眼前,“老队员”和村民们望着彼此熟悉的面孔,再也抑制不住情绪。

“阿克苏日报社驻村干部……好样的!”离别的话还没说出口,先进村党总支书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的声音已哽咽。男儿有泪不轻弹,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热泪,双目泛红。

驻村干部好不好,老百姓最清楚。2016年,先进村戴着“软弱涣散”村的帽子。2017年2月,阿克苏日报社驻村工作队开始进驻帮扶先进村,从抓好“传帮带”入手,手把手教语言、教方法、教经验,当年即摘了‘软弱涣散’的帽子。3年间,先进村村集体收入增加3倍,党员从45名增加至66名,村委会面积扩大1倍,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功能齐全的村委会两层楼拔地而起,各村民小组通了柏油路,路灯亮了、防渗渠通了、扶贫创业市场开业了,去年被评为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了名副其实的‘先进村’……村里的变化说也说不完,老百姓的心如明镜般透亮。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脸上露出的笑容越来越多。

“真心希望你们不要走!我们舍不得你们!”一拨又一拨村民闻讯涌来,带着自家的红枣、核桃、馕、土鸡蛋等,变戏法似的不断往“老队员”车上装,虽百般推辞却遭到拒绝,执意要他们收下。

“3年了,咱们早都成了一家人。家人要走了,我们送点自家的土特产,你们一定要收下,不然我们心里不好受啊。”……

63岁的村民米热吉木·提依皮是独居老人,前几年因病致残,常年坐在轮椅上。听说她的“丫头”吴智萍要走了,一大早赶忙从家里装了核桃,独自“驾驶”轮椅来村委会送行。人群中,她一眼认出她的“丫头”。还未走近,两行热泪悄然滚落。“丫头,你今天就走了么?啥时候回来呀?我舍不得你,你是我的小棉袄!”听到熟悉的声音,吴智萍从送行的人群中转过身,赶忙上前紧握“阿帕”(维吾尔语:妈妈)的双手,半蹲身子,将她拥入怀抱,“阿帕,这么远过来,你一个人多危险呀。我也舍不得你,我永远是你的丫头。这几天降温,你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腿呀!”吴智萍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帮她按摩腿部。三年前,吴智萍走访时发现米热吉木·提依皮常年孤单的坐在轮椅上,就时常陪她聊天,帮她买生活用品,米热吉木·提依皮早已将她当自己的女儿。捧着米热吉木·提依皮流淌着热泪的脸,吴智萍伸手帮她擦拭,却将眼泪擦入自己的眼眶。 满心离别的话,再也说不出一句。

望着不断涌来人群,“老队员”们认出了右手拄拐杖、左手提罐头的斯太木·阿西木婆婆,认出了每年中秋节都执意要给大家送月饼吃的帕太木·格力阿姨,认出了引导其外出务工的孜乃提古丽·图尔迪妹妹,认出了帮助他脱贫的热合曼·马木提,认出了在创业扶贫商铺凉粉店的阿米乃木·依明,认出了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阿布拉·依明……不知怎地,认出的人越多,“老队员”的视线却越模糊,喉头发紧,再也说不出一句离别的话,上前一一拥抱前来送行的亲人们。

期望—— 驻村情谊浓 亲情长延续

一幕幕深情道别仍在持续,紧握的双手却不愿分开,大家久久地拥抱在一起、泪水融合在一起……纵有万般不舍,也要忍痛分别。

此时,先进村草根宣讲员阿克尼亚孜·阿木提拿着自己创作的送别诗,再送“老队员”们最后一程。 “感谢驻村干部!你们肩负使命,只身离开妻儿,来到我们身边……你们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日夜为我们铺就脱贫致富路,将我们的安危冷暖放心间……你们是党派来的好干部,我们会时常想念你们!”一句句接地气的送别诗,表达出村民们想说却表达不出的感情,经久不息的掌声回荡在先进村村委会大院。

远行的车辆即将发动,村民们自发站在村委会门口道路两侧,再送送亲人。短短100米路,车辆行驶得异常艰难,每到一位村民面前,大家都争相紧握彼此的双手,拍拍熟悉的肩膀,互道一声珍重。

“兄弟,不要难过,我们还会回来的。以后我还会回村里下沉,到时候住你家!”工作队队员艾热夏提·艾尼在人群中看到前来送行的好朋友麦麦提·艾合买提,将身子探出车窗。

日常工作中,两人互帮互助,如今分别在即,两名热血青年也忍不住相拥告别。

“艾书记,感谢大家这为村里的付出。”先进村党总支书记艾合买提·阿布都热依木对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艾尔肯·依力亚说。“你是村子的领路人,肩头担负着带领全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任。不要辜负了党对你的信任。这几天,咱们还能再谈谈今年的工作安排。”根据安排,艾尔肯·依力亚斯在完成近期交接后,也即将踏上返程。

“老队员”尤满川已驻村满3年。原本可以今年返回派出单位,但他自愿申请留下。得知“老尤”自愿留下,先进村第八村民小组村民肖扬军特别高兴,他说:“老尤工作特别认真,任劳任怨,给我们解决了不少事。他如果走了,我们真的舍不得。”“3年了,这里有太多割舍不下的情感,我舍不得这里,我要继续在村里工作。”尤满川说。

今年到村的“新队员”目睹了村民泪别“老队员”的场景,也被这份情谊感动,流下一行行热泪。新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阿力木江·热合曼说:“看到了送‘老队员’的场景,我感触特别深。只有我们真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群众时刻放在心上,淳朴善良的群众会记在心上。今天,我接过第一书记的接力棒,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一定不负党组织的安排,圆满完成驻村任务。”

再看一眼,曾经奋斗过的热土;再看一眼,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人……

搜索更多有关“驻村工作队每周给村里做一件实事: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