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人的四个日常:哈尔滨印象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还记得雪村那首歌么?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噶都是活雷锋
……
今天在哈尔滨,我们就遇上了热情如火的东北活雷锋。
在圣索菲亚教堂打卡时,一位身穿制服的,五十岁左右的大爷热情的将最佳拍照位置指给我们。见我朋友怎么也拍不到点子上,他亲自出马,示范正确拍照方法——左拍一张,右拍一张,前景是树,后景是教堂,人应该如何摆姿势……不厌其烦,滔滔不绝。
拍完照片后,他又拿出自己的手机,让我们看夜晚的圣索菲亚教堂有多么漂亮。并反复叮咛我们:“晚上,一定要来!”
“中央大街也是晚上漂亮!那小雨一下,地上的面包石闪闪发光……你看!你看!”
被他手机中的照片吸引,我们晚上再次来了一趟,确如老人所言,夜幕下的教堂富丽堂皇!美不胜收!
得知我们是外地游客后,老人悉心为我们指点行程:“吃饭要到关东老街,犹太教堂可以看看,购物就去老毛子超市……”
最后,大爷指点我们到路口打车。当他远远地看到我们找不到地方时,干脆亲自跑过来把我们领到路口:“就在这里打车!”
上车后,我和朋友赞叹不已:“东北人真是太热情了!”
司机师傅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哥,他接过话就说:“他有工作,不然亲自送你们过去。东北大爷都这样!”
司机大哥一边开车一边为我们介绍哈尔滨,遇到景点就停下车,让我拍照。
“别在这里吃饭,也别在这里买东西,都贵!”
“这是哈尔滨政协文史馆,这可是个老建筑……”
“这儿以前是伪满洲中央银行哈尔滨支行,现在是中国工商银行,后面是吉林财经大学旧址。”
“这是犹太教堂,冬天开门,门票25。”
“这是火车头广场……”
“这是俄罗斯商品超市,你买点雪蛤……”
“冬天最冷时37、8度,满洲里比这里冷……”
一路上,从天气到特产,说历史,谈风俗……司机大哥成了我们的免费导游。一听到东北景点宰客的事情,司机大哥顿时不高兴了,立即为东北人辩护,那认真劲儿,让我想起了雪村的歌:
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都说天津市的特色是天津人,我看哈尔滨的特色才是这些热情好客的东北人。
(关注龙猫,分享旅途故事)